第 303 章 大局已定

賈母見衆人都同意了賈珂的辦法,知道這件事該有個了結了,於是就坐在正中間說道:“既然大家都同意大哥兒的辦法,那咱們就這麼定了,繼續做老皇帝的忠臣,至於三皇子那裡,等過一兩年再說。不過大姑娘那裡也不能有任何怠慢,府裡該送的東西不能少了,而且還要比往年再加一倍。”

衆人都沒有反駁,只有賈赦有些不高興的說:“每年都要往大姑娘那裡送幾萬兩銀子,今年還要加倍,還讓不讓府裡活了。我看大姑娘是二弟的女兒,這件事就讓二弟獨自承擔就行了,不需要走府裡的公中。”

哪知道他剛說完這句話,賈母就怒了,把手中的茶杯就像賈赦砸了過去,“你個沒見識的蠢材,享受榮華富貴的時候想起了大姑娘,現在送些銀錢,你就覺得心疼了,難道你以後就不打算沾大姑娘的光了嗎?”

賈赦雖然知道以後打賈元春一定會成爲貴妃,府裡還要仰仗着她,但是每次想到幾萬兩銀子,白白的就送到了她的面前,而榮國府自己開銷又有些拮据,特別是他們大房這邊,由於外邊的官員送來的冰敬碳敬都表明是給賈政的,雖然賈政都言明這些,全都送到公中去,但是旁邊還有王夫人在監督,賈赦要想從這些錢中撈什麼好處是完全不可能的。

因此上賈赦每年的收入也只是公中發的那些錢,沒有任何外快,所以生活上頗有些不便,他現在一門心思就是想要屋裡多撈些錢,他也好寬裕一些,那想到這一下惹怒了賈母。

賈赦看到賈母發怒也是嚇得不輕,要知道他從小就十分懼怕賈母,這時候見她生氣,也不敢有任何的怠慢,急忙跪倒在地,不停的請求原諒。

賈母眯着眼睛看了看賈赦,然後才說:“大姑娘是爲什麼進宮,府裡的人都知道,她是爲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嗎?她是爲了你們這些不爭氣的老爺們兒,不得不以女子之身來爲咱們賈家增添一些氣運。從今以後誰要是再說這些話,讓我聽到了一頓板子是免不了的。”

賈赦聽到賈母的回話,知道他動真怒,急忙趕緊的回話:“母親說的是,剛纔是兒子糊塗了。望母親看待兒子見識短淺,胡言亂語的份上,就饒了我這一次吧。”

賈母聽到賈赦不停的道歉,也不再說什麼揮揮手讓他重新坐回去。然後轉過身來問賈珂,“咱們仍然效忠老皇帝,三皇子當了新皇,會不會難爲大姑娘?”

賈珂對此完全不擔心,就是新皇想要爲難賈元春,也要考慮後果,要知道現在京城的兵馬,都和賈家脫不了關係,只要是三皇子沒有瘋了,絕不敢爲難賈元春,甚至爲了拉攏他們,還要對賈迎春多有寵信。

當賈珂把自己的判斷回稟給賈母之後,她這才放心,同時也有些驕傲,就連皇帝也要看他們賈家臉色行事。同時心中又升起了一些擔憂,畢竟從古至今這些傳承就沒有一個好下場。

但是賈母卻把這份擔心牢牢的壓在了心中,因爲她知道權臣如果想活命還有一條路在走,而她在旁邊冷眼看着賈珂的行事,正在向這條路上不停的狂奔。

榮國府在結束這次會議之後,就把賈家的意思秘密通知了親朋故舊,其中許多都是榮寧二公在時的親信部下,再有就是像王子騰這些,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老親。

其中王子騰對賈家的態度萬分的同意,王子騰本身就是老皇爺的心腹,自然也不能投到三皇子麾下。現在賈家和他站在同一立場上,大家自然同氣連枝,以後更能互相照應。只要兩家連起手來,就連新皇也要忌憚。

榮國府未來幾年的大政方針就在這一天定下了,並且這份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老皇帝以及三皇子的案頭。

但是這二人都沒有任何的奇怪,老皇爺憑着本能的認爲賈珂對他忠心耿耿,絕不會有別的想法,所以並不奇怪這份報告。

而三皇子早就和賈珂勢不兩立,根本就沒有抱着賈珂會投降他的想法,所以也沒有什麼失望。

又過了十幾天,在二月二號龍擡頭這一天,老皇帝終於養好身體,開始了他今年第一次大朝。

這一次大朝與衆不同,並沒有在乾清門舉行,而是在太和殿舉行。當衆人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便已經神色各異,太和殿可不是普通的地方,那是舉行重大禮儀活動的地方。既然老皇帝要在那裡舉行大朝,那麼老皇帝要退位的消息是必真無疑了。

賈珂還是像往常上朝一樣,站在隊伍的最前方,領着衆官員依續進入太和殿。

衆官員進入太和殿後,各自按品級官位站好。

這時候皇上還沒有來,各大臣都可以低聲聊兩句。

這時候站在賈珂身旁的雷英,低聲對賈珂說:“賈大人,你又何必如此執着,皇上畢竟年紀大了,三皇子正值青春,我看你還是改弦更張的好。”

賈珂斜着眼睛看了他一眼,低聲說道:“像你一樣,賣主求榮。我賈珂還做不到。”

這個雷英說來,也應該是老皇上的人,不知道怎麼回事,竟然投到三皇子麾下,現在說他是賣主求榮也不爲過。

雷英聽了賈珂的話,臉上露出一陣羞惱的表情,但是最後卻漸漸的淡化,長嘆一聲便不再說話了。其實在他心中認爲自己並沒有背叛,自己忠於的是整個朝廷,而不是那一個皇帝,現在對整個朝廷來說三皇子登基是最有利的,只要自己問心無愧,別人怎麼說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衆大臣等了沒有多長時間,老皇爺就在戴權的攙扶下進殿來了,雖然老皇爺看起來和以前沒什麼區別,但是有心人都發現,老皇爺的步伐比以前緩慢許多。

老皇帝慢慢的走到御階上,最後坐在了太和殿的寶座之上,然後衆大臣一起跪倒,山呼萬歲,行三拜九叩之禮。

衆臣行禮完畢,照例還是戴權上前幾步對下面喊道:“衆臣,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衆人都知道今天的大頭戲是什麼?所以也沒有人在這個時候出來煞風景。

坐在寶座上的老皇帝看到衆人沒有話說。他這才緩慢的說道:“朕自元月以來,身體多有不適,再加上年歲已大,也是時候交出身上這副重擔了。”

衆臣聽皇帝這麼說並沒有什麼意外,而是十分默契的一起跪倒,說到一起對皇上奏道:“陛下正值春秋鼎盛,請陛下三思。”

老皇帝坐在寶座上,看着下面衆大臣的表演,臉上諷刺的笑了笑,繼續說道:“朕的身體朕知道,爲了祖宗社稷,這不得不勉爲其難退位爲太上皇,在衆皇子中擇一賢良,以傳帝位。”

皇上說道這,衆大臣又一起跪倒,再次默契的喊到:“請陛下收回成命,臣等不敢奉詔。”

老皇帝在上面看着他們,心裡想着,這是第二次了,第三次他們應該推選新皇帝了。

“你們不必多言,朕意已決。”皇帝也只能無奈的配合他們繼續演下去。

於是衆大臣第三次跪倒,這一次和以前不同,衆大臣一起回稟道:“臣等謹遵陛下旨意。”

老皇帝坐在皇位上看着這一幕就覺得好笑,這一幕也沒有排練過呀,他們怎麼就能做到整齊劃一,一字不差。

“你們看這天下應該交給誰?”老皇帝繼續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老皇帝剛一問完,軍機大臣,禮部尚書潘永就迫不及待的出班奏道:“臣推舉三皇子,三皇子德行俱佳,頗有才幹。正是繼承皇位的不二人選。”

緊接着其他三位軍機大臣雷英,田冶,劉昱都站出,表示同意三皇子繼位。

這幾人一站出來,他們派系的各個人的便一起跪在大殿上,齊聲高呼:“附議。”

這時候大殿上除了賈珂,王子騰等寥寥無幾的幾個人。其他人都跪在了大殿中間。

賈珂看到這種情況覺得一陣心寒,這個三皇子果然厲害。不愧是在紅樓夢中最後取得勝利的人。其權謀手段如此的厲害,他自問如果沒有金手指,給這位三皇子提鞋都不配。這是智商上的碾壓,可見古人並不是不如現代人,只不過是眼光不像現代人寬廣罷了,如果論起智商來,現代人不一定比得上這些古人。

老皇帝坐在寶座上,看着下面這些人跪在大殿中央的人,眼中不由冒出寒光。但是他最後還是忍住了,事情既然已經決定,就沒有後悔的時候了。再說他也不用後悔,從此之後,他可以從繁忙的政務中脫身出來好好養病,而嗣皇帝卻又脫離不了他的控制。嗣皇帝但有風吹草動,他就可以調動賈珂以及王子騰的兵力,將其一網打盡。

皇帝平息了怒氣,對軍機大臣左都御史田冶說:“田冶,你曾經是翰林,文采不錯,這一回就由你來擬旨。”

田冶出班來跪倒在地,緊接着就有兩個小太監,擡着一張矮几放到他的身前,矮几上已經放了一張空白的聖旨以及文房四寶。

田冶拿起筆來,在硯臺上沾滿了墨汁,然後等待皇帝的話。

“朕即位四十有六年矣,海內河清,天下太平。民有所安,萬邦鹹服。吏治清明,君臣善睦。德可比先聖,功更盼後人。皇三子,人品貴重,甚肖朕躬,堅剛不可奪其志,巨惑不能動其心。朕欲傳大位於皇三子,諸皇子大臣當戮力同心,共戴新君。重臣工當悉心輔弼,同扶社稷。”皇帝好像早就排練過似的,把這一番話一口氣說完。

然後問下邊的田冶,“都寫完了嗎?”

田冶在皇帝唸完的時候,便已經停下了筆,果然不愧是翰林出身。

田冶把寫完的甚至高舉過頭,這時候由小太監上前,取過聖旨送到皇上面前。

皇帝把這封聖旨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然後便命人用印,旁邊的戴權輕輕地問:“陛下用哪一方?”

“用嗣天子之寶。”皇帝沒有任何猶豫。

戴權急忙命人,取出了這方寶璽,只見這寶璽方兩寸四分,厚八分,高一寸七分,通體金制,上有絞龍紐。戴權小心翼翼的把這寶璽交到皇帝手中。

皇帝拿着這枚寶璽,拿在手中遲遲的蓋不下去,只要這寶璽一蓋下去,那麼就大事以定了。

衆大臣也跪在底下,眼巴巴的看着皇帝,最後皇帝還是一咬牙,把這枚寶璽蓋了下去。

也許是用力過猛,皇帝一蓋完寶璽,便開始劇烈的咳嗽,甚至有些坐不穩了。

旁邊的戴權趕快過去,輕輕的問:“萬歲爺,要不要緊。”

皇帝這卻一把推開了他,他不想讓衆大臣看到他這個樣子。之後他對潘永說:“你不是一直推薦三皇子嗎?朕就把這個功勞讓給你,你拿着聖旨去三皇子府上傳旨吧。”

第 218 章 寶玉、二春第 33 章 拿人第 419 章 弄權第 86 章 阿爾斯楞汗第 57 章 阿芙蓉第 764 章 實封第 121 章 良妾第 540 章 奔赴各地第 383 章 交惡第 650 章 奪門第 726 章 彌留第 780 章 鬧劇第 613 章 驚夢第 230 章 家事第 157 章 軍令第 400 章 軍機人選第 533 章 納妾第 304 章 大朝結束第 116 章 遊擊2第 386 章 刑訊第 4 章 探視第 455 章 湘雲第 485 章 安靜第 777 章 刺王殺駕第 533 章 納妾第 654 章 歸降(求訂閱)第 685 章 有孕第 738 章 戰事第 751 章 戰而勝之第 123 章 對罵第 98 章 休兵罷戰第 564 章 聚將第 575 章 起事(求訂閱)第 138 章 來去匆匆第 82 章 出戰第 492 章 阻擋第 700 章 壓服第 131 章 疑心第 672 章 進宮第 605 章 家宴第 252 章 分說第 681 章 奪權第 365 章 絹花第 431 章 捱打第 757 章 瘟疫第 556 章 放榜第 792 章 海貿第 630 章 出征第 789 章 投降第 758 章 排解第 200 章 接任第 636 章 斷糧第 411 章 商議第 548 章第 335 章 都是影帝第 595 章 善後第 710 章 王毅之死第 35 章 里正第 248 章 詢問第 537 章 調動(求訂閱)第 260 章 結案第 698 章 託關係第 247 章 賞罰第 557 章 殿試第 628 章 準備第 467 章 官憑文書第 303 章 大局已定第 612 章 正妃第 287 章 拜訪第 558 章 軍情第 206 章 義士第 635 章 首勝第 397 章 衆叛親離第 301 章 初露崢嶸第 122 章 暗鬥第 219 章 見母第 341 章 賢德妃第 399 章 共富貴第 577 章 棒殺(求訂閱!)第 486 章 密旨第 149 章 死戰第 71 章 大閱第 196 章 秦可卿第 50 章 祭祖第 171 章 矛盾第 328 章 家常第 746 章 送行第 564 章 聚將第 634 章 鬥將(下)第 550 章 利己第 346 章 銀子第 647 章 遊擊第 788 章 農奴第 354 章 結束第 139 章 長談第 361 章 商幫第 606 章 籌謀第 128 章 會面第 429 章 示威第 226 章 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