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最後的爭執,太上的解釋

不過在情緒波動過後,太上老君及釋迦摩尼也是考慮起了這李道虛在被化入世界法則構架之前遺留下的建議。

此刻的兩人明白了爲何之前楊戩甚至對於講出這條意見都有些猶豫不決了,雖然李道虛言及他的一尊分身統治了一方域外世界並將其中的天地人三道意志都融入了其中,但是除了李道虛自己之外未曾有一人探查知曉其所統治的世界到底何如,能否真的和天道鴻鈞以盤古大神開闢的洪荒世界爲基而開闢的三千世界體系位列同層次。

需知世界之前一個小層次的高下之分對於執掌世界的修士所能夠給予的加持都是天差地別的,而不論是盤古大神所開闢的洪荒世界及天道鴻鈞所發展開創的三千世界體系,在根底及層次上絕對是混沌最強最高的。

即便太上老君及釋迦摩尼未曾前往過其他域外世界,對於這個認識也是異常明晰的。

其次,就算李道虛所統治的那方世界當真是處於了三千世界體系的同一層次,能夠在強行與三千世界體系融合之後,讓李道虛的分身在爭奪融合世界的權能中徹底限制天道鴻鈞關於融合世界的加持,使其在伐天逆命聯盟的反攻倒算之中完全只能依靠自身修爲。

可這樣,伐天逆命聯盟就真的一定能夠戰勝面對自中洪荒天道中誕生意志並強行融合了道祖鴻鈞開創了三千世界體系的天道鴻鈞嗎?

要知道道祖鴻鈞在一衆數的先天神魔乃至寄託轉生於洪荒世界的混沌神魔中脫穎而出,開創仙道、戰勝由混沌時期戰力前十的情慾神魔轉生的魔祖計都羅睺、紫霄宮爲有混沌神魔轉世在內的三千紫霄客講道,這可絕對不是單靠天道意志眷顧就能做到的。

即便是盤古元神分化、被公認爲洪荒最智賢者的太清道人將自己放在道祖鴻鈞的視角中,都不敢輕言能夠做到如此程度。

見到釋迦摩尼及太上老君皆是沉默不言,楊戩也是鬆了一口氣,雖然他對於師尊李道虛一向敬崇信任,但是在這事關洪荒三界的大事之上卻也沒了絕對的信念。

其實在他知曉自己的師尊曾經趁着天道鴻鈞未曾徹底執掌三千世界體系將分身送到了域外世界並做到融合世界天地人三道意志後,便想着既然三千世界體系已然是在天道鴻鈞的獠牙之下再難保存,就不要再讓李道虛這尊已然逃出生天的分身再趟洪荒這渾水。這樣即便師尊本體沒於洪荒,其意志也能通過秘法進入分身重生,無需再面對洪荒這十死無生的危境了。

在兩儀微塵生滅宇宙的時間軸向自然入滅移動了數個小刻度後,釋迦摩尼及太上老君總算是將一切都考慮完畢了。

釋迦摩尼率先開口道:“雖然道虛道兄遺留了這道事關其根本的信息,但吾以爲當真依靠道虛道兄那融合了某方不爲人知域外世界天地人三道意志的分身還是不靠譜,畢竟不論是三千世界體系還是天道鴻鈞,實在不是其他混沌神魔開闢的世界或者是一般混沌神魔、先天神靈可以抗衡的。”

若是換做其他的事情,也許釋迦摩尼還能夠信任李道虛。但是在對抗天道鴻鈞之事上,他當真是無法給出足夠的信心和信任,寧願依靠三清或者是西方二聖聯手之力,畢竟李道虛的本體都被天道鴻鈞算計化入了洪荒世界法則構架之中。

見到作爲西方代表的釋迦摩尼都已然贊同自己不採納李道虛遺留之計,楊戩當即便要轉移話題,接下來直接討論如何提高三清聯手施展盤古神威除去天道鴻鈞的機率。

可就在此時,太上老君卻是開口了,他在用極爲深邃的目光盯了楊戩一眼後,說道:“道虛師侄向來謀定而後動,在洪荒自巫妖大劫起少有錯漏,向來爲吾這個老朽所讚歎欽佩。更何況道虛師侄在除去天道鴻鈞之事已然謀劃了數元會,又不惜辛勞本源的化出分身前往域外世界以求機緣。

其人如此多智、在謀劃除去天道鴻鈞之事上又做出如此之多的努力,所遺留的建議吾等又如何能夠以吾等個人的主觀判斷而輕易放棄?”

楊戩及釋迦摩尼皆是愣了一愣,隨後卻是有些不知如何迴應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之言固然有理,但是他們的判斷也絕對不是毫無根據,李道虛的建議在他們三人沒有當真探查過那方域外世界之前本就只能依靠個人對於李道虛的信任程度進行採納與否的決定。

而即便是當真見識查探過那方域外世界,欲要與只憑自身修爲作戰的天道鴻鈞相抗的戰鬥勝負可能性也就是七三開,最多隻是比選擇三清聯手施展盤古神威更穩妥一些、更多些迴轉施展其他手段的餘地。

見到釋迦摩尼及楊戩皆是沉默不作迴應,對於李道虛抱有信心的太上老君用力一捋白鬚,再度開口說道:“本來此事吾不應當與你兩人提及,但是如今本就已經是面對即將決定洪荒走向的難題,吾也是不得再隱瞞了。”

釋迦摩尼及楊戩當即爲太上老君的言語所吸引,側耳傾聽。其實他們兩人也是有些驚訝,作爲天道聖人及李道虛師伯的太清聖人在這種決定自身存亡的難題之上,竟然願意相信李道虛而不是自己,的確是不太符合一位強者乃至一位修士的心態。

:“你二人作爲同輩及後輩雖然知曉道虛師侄的智慧深遠、修爲強大,但必然不知曉也不會去探查爲何道虛師侄能夠從一唯有通天建木血脈的後天榕樹發展至如今混元道果爲基的大賢大能。

但如今吾卻是可以告訴你二人原因,那便是道虛師侄的靈魂深處寄居着盤古父神的殘念,他正是爲盤古父神所青睞並指定爲除去天道鴻鈞、助父神重新執掌洪荒的人選,因此道虛師侄所做之事其實不僅是其個人的意見想法更是包含了盤古父神的念頭思索,因此他最後遺留的建議,吾以爲吾等應當採納!”

第一百七十七章融合位面大手筆,地核浮空提豐出第四十九章 巫妖得劍,周天星辰第五百二十一章命運主動權,勝果已在握第二百四十三章基礎鞏固,幽冥鬼魂第二百一十二章深淵壯大,圍殺托爾第一百七十二章,再造原初,宙斯登場第三十二章 人巫混血,夸父被殺第一百四十六章 前往斯巴達,搶走海倫第二百七十一章斬斷因果,終爲棋子第四百零五章衛鞅脫秦,蘇秦合縱第七十章 女媧立天柱,道虛布奇觀第一百三十二章成爲真神,來到聖境第一百九十五章聲波控制,戰爭巨獸第五十五章 后羿終遭算計,嫦娥苦等情郎第四百三十八章法胎藏界,元始邀戰第九十六章穿雲箭秘聞,伏羲組獲救第五十八章東皇定計,東王中計第七章 脫離幻境第一百八十一章世界毀滅,力之權柄第四百七十一章一波三折,燃燈玩完第二百六十七章勸服吳赫,羅浮太元第八十三章 燧皇印出,星辰血醒第四百九十二章道虛最後之戲,化入法則構架第五百二十三章天道鴻鈞靈活應對,可惜依舊落入算計第二十三章 三清分家,人族初立第一百八十三章蓋亞宙斯物質面身死,上帝大戰塔爾塔羅斯第一百四十八章神靈賜福,聯軍出發第一百三十四章三權分立,駐紮極寒第三百零五章冥河入甕,利益分配第四百九十二章道虛最後之戲,化入法則構架第二百八十九章血海定局,清理門戶第一百五十四章神靈站位,聯軍受損第四百一十一章嬴政出巡,招闢徐福第四百九十一章最終處理意見,石渠之會終止第二百二十三章七曜喪命,西方出手第三百七十八章秩序復甦,鴻鈞屬相第五百一十六章後手發動,功虧一簣第四百二十一章元元攝界,盤古之路第二百五十一章返回現實,達到終點第三百九十八章龐涓攻韓,提前佈局第四百七十二章夢入雷音,佛爲漢援第四百二十七章嬴政怒火,反秦倒截第三十四章 九日落,帝俊來第三百七十七章衛鞅出師,特製丹符第四百零一章神相元都,祖巫迴歸第四百八十一章碧遊依功賞賜,截教萬仙盛景第四章 機緣將至第三百七十三章九年時光,分別時刻第三十二章 人巫混血,夸父被殺第三百六十九章六萬年苦尋,天賦再立功第二百二十五章判處瑤姬,指東打西第四百三十九章投入西方,大興之勢第四百四十四章秦謀功成,陵墓內外第二百九十八章吳剛覺醒,天蒼敗退第三百二十六章天道實力,紫霄議事第一百三十八章誓約的權柄,力量的體系第一百七十三章奧林匹斯版本御劍術,強行度化阿耳忒彌斯第四百一十六章南極駁斥,闡教內亂第五百一十五章戰逢對手,勢均力敵第三百三十七章子午宙光,血鏡魔瞳第四百一十八章四次出巡,天道決意第三百八十二章逃脫追蹤,談話平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焰軍團助戰神,俄狄普斯出大招第二百六十章東夷之難,昊天布棋第二百二十八章來到驪山,遭遇險情第三百五十四章元始劃分資源,燃燈密會四仙第四百一十六章南極駁斥,闡教內亂第三百五十六章周朝建立,姬發野望第三百一十章斬殺卯光,最後準備第三百六十二章陳兵鎬京,平三監亂第三百九十章(水)孫臏入齊,秦基奠定第三百二十一章三身齊至,圓盤明鏡第四十六章 通天勝,三清算第一百零一章伏羲大名萬界傳,火雲建立人族興第三百七十五章 有些水,可以不訂第三百四十七章天庭重建,天道手段第一百二十九章逐鹿戰焉,追殺蚩尤第一百零六章諸聖到場,天道出手第一百二十六章得二劍,知司南第二百五十三章擾亂命運,聖人交談第三百一十四章失智天道,昊天末路第二百二十二章道虛闡述謀算,混沌基石漏洞第六十七章混沌往事,兩方絕招第四百九十七章唯一耶和華,異變路西法第三百八十一章秩序肉身,綱序誕生第一百八十四章奧林匹斯毀滅,位面晶石爭奪第四百二十章地獄模式,計謀取勝第五百零七章得知佛法根性本源,三方各分西遊劫數第一百二十三章闡教出手,兩軍大戰第一百四十七章卑鄙的結合,希臘的聯軍第二十九章 老子立人教,三清行己道第九十七章再回祖地,封印記憶第二百三十八章改變李白,紫霄中客第一百二十七章 至八景宮不得入,太清無奈終未收徒第二百四十三章基礎鞏固,幽冥鬼魂第五百一十八章十年時光逝,四聖入媧皇宮第九十八章大戰頂炎峰,穿雲射陸壓第四百九十二章道虛最後之戲,化入法則構架第三百零七章伐天開始,天庭絕境第四百三十八章法胎藏界,元始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