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欲成其事先利器,吹毛斷髮靠尖犀。

遙遠的青藏高原上,數百年前吐蕃王朝遺孤流落到此,經數十代無數人的辛勤勞苦,終於重建家園,開創了一代阿里強國。

當今阿里王已經年過百歲,畢生以光復祖業,統一江山爲志!奈何,百年宏願守畢生,一神降世化悲涼!

很難去界定改朝換代到底是好還是壞?首先,改朝換代必定會發生戰爭。而古往今來,每一個革命者都會把自己挑起的戰爭標榜爲“正義”!

但戰爭必定是要死人的,死的人也大多都是對世態毫無左右能力的普通老百姓!

然而就算沒有戰爭,這些老百姓的苟延殘喘,也未必能算是一種幸運!

戰爭是否正義其實一點也不重要,總歸是寄託了更多希望的一方最終勝利。有沒有戰爭其實也不重要,因爲戰爭總會結束。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古往今來任何一個太平盛世且不論其本身究竟是什麼樣,可再長又能是多久?而相比其之後的混沌、黑暗,那短暫的光明也早已被人們所淡忘!

事實上,佛家講“衆生皆苦”。無論其喻意爲何,又何嘗不正是對人世間的真實寫照?

被若未央打破了一生的志願,阿里王並沒有多深的怨恨!或許有遺憾,但他更覺得若未央所說的沒錯!無論自己的心願是什麼,但因爲自己的野心會有無數人犧牲卻是事實!

他也在想,或許正是因爲自己還沒愚蠢到不敢承認這一點的地步,所以纔會失敗!

至少即便聽說若未央已經死了,自己也沒有再次起兵的想法!是鬥志已經被耗盡了?不是!只是他覺得若未央那樣一個爲了天下人不惜犧牲自己的人,居然也會落了個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這到底是個怎樣的世界?

而這樣一個世界,自己就算有一天統治了一切,又怎麼才能改變?如果不能改變,統治這樣一個世界,自己又能有多自豪?

瞎龍仍是龍,豬王也仍只是豬而已!即便真龍天子帶領了一羣豬坐江山,又怎麼才能真的從心裡把自己當做龍?

這就好比狼羣和豬羣的戰鬥,對狼羣來說那隻能算是打獵,如果說是戰爭只不過是對自己的貶低而已!

對阿里王來說,直到這一刻他才真的無法不去佩服若未央!即便先前若未央已經讓他看清了自己,但他仍舊還期望有一天若未央終於可以走到人世間的頂點,那樣自己就可以只當做自己是敗給了一個確實比自己更強大,也更虛僞的人而已!

可現在若未央死了,你沒辦法說他是因爲有什麼失誤死的。而就因爲他是真的爲善良,仁慈而死,阿里王才無法不更爲自己羞愧!

勝敗乃兵家常事,一場戰爭的輸贏不能界定最終鹿死誰手!而真正在氣度,人生境界上的徹底失敗,纔是真正的完敗!

因爲戰爭可以重來,可人生卻不能!一國之君對人民的仁善還不如一介草民,這纔是最大的悲哀!

現在的阿里王,已經不再爲若未央哀傷了!因爲在他看來,現在的若未央可以比活着的時候更輕鬆,更快樂了!

不過一個幾乎所有君王都必須面對,最嚴峻的問題也擺到了他面前,那就是繼承人!

爲練祖傳神功,阿里王畢生無嗣,如今已經年過百歲也更加無望。本來若未央如果可以回來認祖歸宗是最好不過的,但現在這希望也徹底破滅了。

重新審視王室子孫,兩大親王都已老朽,皆非治國賢才。而下一代中,天福親王與各部落間的關係都很好,其又兩子,如果能從其中選出一個是最好的選擇。不過其兩子中,長子赤輝一介武夫,上陣殺敵其勇猛有餘,立國治世卻根本用不上!而其弟阿明,此人倒是頗爲機智,但卻非心地良善之輩,且爲人奸猾,絕非明主仁君之選。

反觀富祿親王之子青德,自從回到阿里,青德就一直在朝中爲自己打理政務,雖無大建樹,倒也中規中矩。乃父雖不免有些眼高手低,但青德的品性倒是比天福親王兩子強多了!

不過現今的情形,天福親王掌管國庫,且與各部落關係密切,其子赤輝手握兵權,阿明在朝中也頗有勢力。並且這兄弟倆本身也並非和睦,所以三人中選擇誰都會讓人爲難!

不過,如果阿里王真的有心立青德爲傳人,其實本可藉機消弱天福親王父子的勢力。但有一點,青德的姐夫,富祿親王的乘龍快婿,白蓮教主朱洪祖,那可絕不是個能小看的人物!

此人心計艱深,野心勃勃,自己所以能控制他二十年,一則是自己爲王數十年,地位難以動搖。二則是自己一直對他軟硬兼施,加上武功本身勝出,所以他纔始終沒有機會反抗。

但萬一讓青德爲君,論才智,論武功他都遠不如姐夫,且彼此關係親密,恐怕也根本不會對其設防。所以一旦自己將王位傳給青德,而朱洪祖正好趁機利用,那可絕不是件好事!

他的猶豫絕不是沒有道理,況且自從知道若未央死後,朱洪祖確實感到自己完成夙願的機會終於到了。而現在唯一的阻礙,就只有阿里王。

對朱洪祖來說,只要能設法讓小舅子取代阿里王,從此就自己可以利用阿里,一面進兵中原,另一面以白蓮教吞併江湖。雙管齊下,自己父子三代統一江山的心願豈能不成?

一想到這些,朱洪祖無論如何也坐不住了。立刻帶了親信古道人和妻兒趕往阿里,白蓮教則交給已爲副教主的歐陽謫仙代管。

歐陽謫仙對於要和朱洪祖分開是千萬個不願意,索性朱洪祖對“他”是向來極有辦法的,一番柔情密愛之後便可讓“他”對自己唯命是從!

一行輕裝簡從,四人加上兩個親信,共六人神不知鬼不覺的就回到了阿里岳父家中。

而富祿親王父子也心知朱洪祖和阿里王的關係,但怎麼說自己一家人也一定是親過狗屁皇帝的!

當晚,富祿親王父子與朱洪祖晚飯後進入密室。

三人坐定,朱洪祖當先道:“爹!青德,我這次冒險回來,除了看望你們,還有一件事,可以說是關係到咱們一家人上下所有人性命的大事……”

父子倆對視一眼,富祿親王點點頭:“我明白你的意思!其實我和青德最近也私下商量了好多次!自阿里王兵敗回來之後,精神已經是一天不如一天,我看他恐怕是撐不了多久了!而且這陣子很多部落首領也屢次向他進言早立王儲,人選大多選的是天福老鬼!我看阿里王雖說不太願意,可如果老鬼父子真的聯合各部落施壓,那一定是很麻煩的……”

朱洪祖聽了點頭道:“不錯!爹和天福老鬼向來面和心不合,萬一他或者他兒子真繼位了那對爹一定是很不利的。況且雖說朝中爹爲首,但兵權和財權都掌握在老鬼父子手裡。真要到了爭位的時候,爹可是真沒多少把握的!不過我倒是覺得事情也沒這麼容易,阿里王是不會輕易交出大位的。而且要交也是由王室子孫裡選,爹和老鬼都不會是他的選擇!不過老鬼畢竟有兩個兒子,所以他的機會還是更大。但赤輝爲人暴躁,阿明爲人又過於陰險,其兄弟倆本身就不和,阿里王不會不明白!但如果傳位給青德,他又得擔心老鬼父子不服。所以要奪位,首先就必須讓他打消一切顧慮……”

青德聽了低聲問:“姐夫,你是想先除掉老鬼父子……?可那恐怕不容易啊!老鬼權勢極大,又有各部落撐腰。赤輝手握兵權,朝中誰都忌憚他三分。阿明表面沒多大能耐,可多年來真沒閒着。比起赤輝,他和朝中內外關係是好太多了……”

朱洪祖聽了點頭一笑:“沒錯!所以首先就是要先消減他父子的權利,然後才能設法逐個除掉……”

一早,阿里各部中一些上了年紀的族長又再次聯合起來向阿里王進言早立王儲的事,阿里王大感心煩,喝退衆人之後,卻也絲毫沒感到輕鬆!

回到寢殿裡,看了眼正在整理卷宗的青德!

沉吟半晌,阿里王緩緩問:“青德!你代本王打理朝政也有些日子了,你覺得我國如今情形如何……?”

想了想,青德走到他身邊頷首道:“回大王,我國自大王登基以來,國勢日漸強盛,百姓大多富足,可稱周遭各國中最強,最繁榮的!不過我國乃是由極多遊牧部落組成,縱觀古今如早先北魏,契丹,金蒙等國也都曾強極一時。但若非侵**原,一旦發生什麼天災人禍,導致某些部落遷移,或一些部落間偶有摩擦而處理不當,國事都會不免急轉直下。因此臣以爲,現今我國雖強盛,但卻還缺少一個可供應對任何突發事故的國本……”

“國本……?說來聽聽!”

“是!臣適才已說過,如北魏、契丹等強國曾經皆以侵**原爲首要國策。而原因,中華大地上自古至今經歷各朝各代,無不以農爲主!當然,民以食爲天,要活着吃飯必然是頭等大事,這本無可厚非。但換言之,糧食不僅僅是人活着的必須,還是任何時候都不可缺少的支撐。比如說,後金此番因何退兵,又因何難以繼續對大明發動攻勢?而我阿里爲了前一戰,耗時最多的準備又何嘗不是爲了儲備糧草?再者,假設今日有何天災,萬一各部要遷移,爲何?他們又會遷移到什麼地方?無非是因爲沒了吃飯的地方,要去找個有飯吃的地方。所以,如果大王可以讓我國大範圍開墾農作,日後便有了立國之本……”

阿里王聽了他的話心裡大爲讚許,點了點頭問:“近日來各部首領很多次向本王進言要早立王儲,你對此有何意見?”

“這……”

沉吟半晌,青德緩緩道:“立儲之事關乎本國千秋大業,實非等閒小事!況且臣身份,似也不便對此多言!”

“爲何?”

“這……,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當下王室中只有天福親王與家父有資格繼承王位。但大王一直以來都希望立儲是要從王室二代世子中選擇,也就是說赤輝、阿明和臣都是候選人,那如果臣對此多說了什麼,恐怕都不免會遭人詬病……”

阿里王聽了微笑點頭:“你倒是老實!不過此處只你我兩人,你不妨就說說心裡想法,本王不怪就是了……”

想了想,青德沉吟道:“是……!其實臣以爲,在臣等三人中,赤輝爲長,按說理應由他繼承王位!但說實話,赤輝爲人有勇無謀,上陣殺敵是員不可多得的虎將,但要安邦治國,以其急躁性情恐怕很不合適!而臣入朝以來,只近日蒙大王賞識,委以重任,論資歷威望都還差的很多。說到阿明,他向來非常聰明,也是衆多兄弟中臣最佩服的一個。不過若是由他繼位,臣到不擔心別的,就只有……”

“你擔心的是赤輝?”

“大王明鑑!赤輝與阿明性格差異頗大,彼此一向多有不和。如果李阿明爲王儲,臣恐赤輝必定不服。萬一日後他興兵奪權,說小了是讓他兄弟同室操戈,說大了那可就是我國大業危矣啊……”

阿里王聽了點頭沉吟:“這麼說來,倒是你最合適了……?”

青德聽了連忙跪下:“大王言重了!臣絕無此心……,更何況,阿明和赤輝乃是親兄弟,他都未必會心服,那臣若繼位,恐怕馬上就得被他砍了腦袋……”

阿里王聽了一愣!皺眉扶起他:“赤輝其實一向對本王很忠心,上陣殺敵也非常的英勇!可就是那火爆性子,除了打仗,放在哪都是禍害。若是真的傳位給他,那早晚會被他弄得民怨沸騰。但如果傳位給別人,他要是不服,必定會兵禍連結!可話又說回來,赤輝一向忠誠,又屢立戰功,也沒什麼大過錯,有什麼理由削他兵權呢?萬一讓他認爲本王是故意對付他,那恐怕……”

聽到這,青德故意猶豫了會兒,壓低聲音:“大王爲何不讓他自己心甘情願交出兵權呢……?”

阿里王聽了一愣!“你有什麼好辦法……?”

“大王,本國自祖上便有慣例,除了親王世襲王位之子,其他人如要封王無不必須先到其他部落進行歷練,做一年首領,以觀其治下收效。家父當年便是如此,而大王也未能例外。所以大王何不就此差赤輝外放,此時看來大多人恐怕就會認爲大王是有意傳位赤輝,連他自己也絕不會疑心。而獨領一部之後,自然就不能再兼兵權,到時大王收回兵權豈非就是順理成章了?”

阿里王聽得連連點頭:“這是個好辦法!我也正好趁這機會考驗一下赤輝,如果他真能做好,加上還會帶兵打仗,日後也未嘗不是繼位的最佳人選!不過,萬一阿明心生芥蒂,那……”

“這一點大王也不必擔心,畢竟天福親王還在,他對兩個兒子也不會有所偏頗,不會任由阿明對付赤輝!只要大王適當的把阿明和其親近官員分開點,當可不足爲屢!”

阿里王聽了點頭道:“嗯!赤輝一走,兵權暫無合適人選,我便封你爲左將軍,讓阿明做右將軍。這樣一來,赤輝帶兵多年,他手下不會任由阿明對付他。而你又掌握了一半兵權,也足以應付任何突然變故了……”

青德聽了連連稱是,心裡卻暗暗冷笑,一面佩服自己姐夫的心思巧妙,料事如神,另一面也暗暗慶幸事情進展的比想象中還順利!

只要赤輝沒了兵權,以後這個莽夫就徹底不足爲患。而如今自己和阿明各掌一半兵權,但在阿里王面前自己比他更受寵,這場仗不用打輸贏已經分出來了……。

89、人前人後人上人,心高心低心外心。232、爲何人同卻相煎?我施你受才相安!33、江山代有人才出,前志再壯也難酬。290、人生自來無依處,歸去向何訴衷腸?223、一心爲公不惜身,恩怨情仇已空聞。15、古來生命總有限,再長意識也多舛。281、人生無常容悲喜,世事不依人自己。265、世人向來各有道,求多得少古未逃。154、趨吉避凶人常情,慣於自欺正是人!103、生來爲公不懼私,親疏之患終煎熬。37、碧雲之巔天色變,九華疊翠相掩映。18、人生一世終赴死,富貴貧賤皆非意。211、宿命之輪難扭轉,代復一代悲亦然。295、黃泉路上影紛紛,英雄俠義一家人。138、一念存真若爲濟,何惜萬世唾虛名?48、雲夢緣是苦情處,憐己及人祈天佑!271、由生至死千般境,苦樂半點不由人!118、一片癡心本空負,方悟情濃皆平凡!286、事與願違何求憐?自以周全失無常!291、苦中作樂求慰藉,無奈前塵總糾纏!243、愛恨相煎味愈濃,一朝苦飲已無愁!142、萬千教條何足取?從來事態仍癡纏!34、傳世功名即便久,時移世易何人傳!127、佛坐蓮臺獨入定,何曾見聞世悲情?33、江山代有人才出,前志再壯也難酬。190、奇變迭出終了結,得之失之誰真寵?39、人生迢迢終有止,唯到情深方知疼。180、再赴決戰將覆滅,突現仙人救轉還!157、腹計將破轉機現,終得僥倖可脫身。157、腹計將破轉機現,終得僥倖可脫身。271、由生至死千般境,苦樂半點不由人!272、爲好爲歹或機緣,迷途知返亦難還!45、江湖風雨遍征途,血淚相交映江河!43、世間險惡古有之,千年不易凡塵心。198、生離難見相依戀,死別悔遲已殘生。193、江湖代有高人現,此消彼長時亦遷。286、事與願違何求憐?自以周全失無常!187、自來忠義無長久,千古不易仇愈濃。235、今朝相逢已涇渭,回思曾經更傷情。19、前塵若夢前人經,來世得失後人評。188、古蹟千隱新生力,既無先兆自多疑。280、人世相安重情義,奈何情義價難承!30、醉翁之意未必酒,羅漢已失佛魔功!158、古今高處不勝寒,萬事豈爲一人傳?251、重生蕩盡羣魔威,情仇相牽兩難賴。217、孤山縱雄立蒼茫,躋身人海莫逞強。253、天下無主人人主,江山誰姓皆沉浮。92、自古何來真平等?官民同樂惟笑談!113、父父子子豈歸一?重仇寡恩人世理。128、自古萬民皆貴命,卻爲一朝賤殘生!92、自古何來真平等?官民同樂惟笑談!257、一計百人萬般用,各有所圖終愚弄。39、人生迢迢終有止,唯到情深方知疼。66、朝野兩路各規矩,置身其間如淤泥。299、千山萬水終有盡,宿命仇緣總會清。61、人慾難填貪更遠,唯伺其隙摧忘形。196、相逢無緣終是苦,一別永隔何必牽?119、惡由心生因勢利,一線兩端互牽連。180、再赴決戰將覆滅,突現仙人救轉還!230、凡事既爲人自招,又怎能逃欲禍延?300、人生原無何須重,卻唯歸去最自由!236、自古門當戶對親,慘棄多少真情人?247、一息心去了無痕,茫茫三世尚路人。158、古今高處不勝寒,萬事豈爲一人傳?45、江湖風雨遍征途,血淚相交映江河!273、苦情錯付造別離,此心難息累未及。20、自古功名連劫難,不敢平庸僅是貪!199、曾幾何時問青天,紅塵因緣怎糾纏?172、空負畢生未敢言,人死情現唯悽然!176、從來期待正勝邪,弱肉強食豈能改?213、生死兩路無往返,有來有走古亦然!95、人情縱厚境相異,知己義重俗世離。10、念不住已逝思念,忍不了追憶哀愁!266、向來生時榮辱因,一朝黃泉何再朝?69、心意自生便有感,宿命之輪概影身。44、自從彼此相逢時,至今懷念卻盡愁!73、故人依舊情猶重,卻嘆古今仍悲哀!92、自古何來真平等?官民同樂惟笑談!168、人亡志存或永生,奈何仁義豈度生?219、蒼茫人生情義全,回往前塵竟等閒。52、平生愛恨幾多傷?只因未醒鏡中人!126、假爲忠義貪奇寶,一炬傾覆傷非僞!129、萬里江山萬民享,一人獨尊天下盲。241、世間萬般任人求,是取是奪自承愁。112、風浪一時尚未平,再生波瀾更討嫌!163、平生重仁運未及,命中當劫莫善惡。136、歷代戰功起骨林,萬千喪生虛名殘!41、世間最稀真感情,只怕空負唯剩憐!263、創世神仙爲何做?唯見蒼生皆苦厄。119、惡由心生因勢利,一線兩端互牽連。99、世事用心多有報,惟情至深反相負。258、朝夕但盼子孫強,至死不忘傳私衷!142、萬千教條何足取?從來事態仍癡纏!93、人分九等形各異,一樣所見百般情。14、自古權貴懾人魂,唯有自持方獨飴!191、九霄天變雲詭現,人世濁流幾曾淺?136、歷代戰功起骨林,萬千喪生虛名殘!13、朱門寒舍各所依,心若平靜豈畏難?8、度世匆匆涉迷霧,不失常心方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