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領導亞洲

不管是在21世紀,還是20世紀,中國想要和平崛起的難度都是很大的,同日本打了將近三十年的中日經貿戰爭,如今的中國又開始和美英德法展開了新一輪的經貿戰爭,而其中最爲劇烈的莫過於中美經濟之戰。

與當年的中日經貿戰爭不同,現階段越發激烈的中美經濟戰爭不僅是產品的競爭,還有資本輸出的競爭,美國可以通過立法防禦中國產品在美的銷售,卻無法用同樣的方式制止南美和其他國家進口中國商品,特別是在南美市場,雙方必然需要通過資本輸出的方式對南美國家進行牽制。

這幾年正好是美國經濟實力和資本輸出能力,以及在外交和軍事領域最乏弱的時期,在中美經濟戰爭已是不可避免的情況下,中國正是乘着這一特殊時期,乘着美國資本大規模撤出南美市場的真空期,對南美大幅度輸出資本,利用大蕭條的世界危機低價入市,在南美洲牢牢掌控着經貿上的金融控制權,擴大對南美洲的資本和產品輸出規模。

南美洲已經成了中美矛盾在現階段的一個焦點問題。

如今畢竟是美國實力最弱的階段,缺乏反擊力度,宋彪也正是在此期間舉行了一次環球訪問,改善中英關係,加強同葡萄牙、西班牙、法國等對南美有傳統影響力的國家之間的合作,在對南美國家的訪問期間,連續簽署多筆鉅額信貸和技術轉讓合同,加快扶持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國的工礦和農林業,簽署戰略互惠合作協約,進一步擴大雙邊貿易規模。

在軍事上,雙方也簽署了一些防禦互助協議,加強中國和這些國家之間的軍事合作,輸出軍事裝備和生產設備,提供陸軍和空軍的培訓服務,派遣軍事顧問團。籍此推進這些國家的獨立自衛能力,抵消美國對這些國家在軍事和外交上的壓迫力。

在美國,帝國也通過一些特殊的渠道提供政治現金支持反對黨,開支鉅額的公關經費在美國加強美蘇、美英、美日矛盾的宣傳,加強反日德意法西斯主義的輿論宣傳。籍此淡化和遮掩中美矛盾的緊迫性。使得美國內部無法團結快速的對中國進行肘制。

在亞洲,帝國則通過成立亞洲合作同盟的方式加強對亞洲的控制力,在軍事和經濟兩個領域同時入手。

這和當年打中日經貿戰爭的策略是不同的,情況也不同。現在就是穩守自己的大本營,儘量奪取對手的市場,首先在亞洲和南美洲市場佔領優勢。

廬山。

歐陽賡正在爲亞盟的籌建付諸一切努力,連任三屆的總理,回望這十四年來的總理生涯。他愈發清晰的意識到亞盟將是自己留給這個龐大帝國的最重要的政治遺產。

作爲帝國最爲資深的外交官員,歐陽賡總理也非常清楚亞盟所能給帝國帶來的好處,只要亞盟建立起來,美國在中美經濟戰爭之中就很難翻盤了,除非中美直接開戰,並以中國戰敗告終。

否則真的很難。

帝國擁有超過美國兩倍的疆域和礦產資源,超過四倍的勞動力人口,這一切都決定帝國在中美經濟戰爭中處於優勢地位,如果帝國能在外交領域保持對美國的優勢。通過建立亞盟,支持南美國家成立南美合作組織,繼續利用歐債問題分離歐美陣營,利用蘇聯和法西斯德國對歐洲的威脅迫使歐洲親向於中國,再利用這一切優勢擴大在亞洲、非洲、南美洲的市場和外交影響力。中國就將更多的佔據對美的優勢地位。

當然,帝國的教育也必須比美國更爲傑出。

只有教育才能讓人均創造的產值增加到更高的水平,帝國的人口加上世界第一流的教育,即使沒有豐富的資源也能成爲世界上的第一經濟強國。

在過去的半個月時間裡。歐陽賡和外相顧維鈞、中央軍部總參謀長蔣方震一直在召開不同的回憶,協調亞盟各創始國之間不同的立場和利益關係。亞洲合作同盟的成立已是不可阻攔之事,剩下來的都是小事情。

中國和美國不同,中國想要領導世界,首先就要領導亞洲,而美國並不需要絕對領導美洲。

歐陽賡和顧維鈞此前談論此事,兩個人都非常慶幸美國在長野事件中出於對日本的長期顧慮,選擇配合中英壓制日本,而不是支持日本,如果美國選擇支持日本同中國競爭亞洲領導權,事情還真的就會比較麻煩。

很慶幸。

兩人對此都特別覺得慶幸。

沒有和日本開戰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這使得帝國內閣可以按照自身的幾乎繼續保持對外的資本輸出,利用資本輸出的籌碼佔據對美國的優勢,誘使南美和亞洲國家在貿易協約上更有利於中國。

其實在關稅相當的情況下,美國的商品很難同中國商品抗衡,也許美國產品平均只貴出10%,或者20%,但對於整個市場的影響是巨大,何況大多數的差距是在20%以上。

美國現在也很難抉擇,壓迫中國提高匯率是不可能的,它沒有這個實力,降低美元匯率也是不可能的,歐洲國家不可能做出這種退讓,如果美國一定要降低匯率,中國也會同比降低,歐洲更不會退讓,整個世界只可能迎來更大規模的世界經濟崩潰。

當然,美國將美元的含金量下調1/10,也就是貶值5%到10%之間,這個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但這種程度的貶值不太可能產生有效的推動作用,頂多是配合自身的關稅將一部分中國產品抵禦在海關之外。

爲了避免美國做出這樣的選擇,帝國財政大臣歐陽錫已經前往美國訪問,和美國就此進行密切的討論,如果美國降低匯率,中國也有可能降低,但如果美國不降低匯率,中國承諾在未來五年裡緩慢提高中圓匯率15%左右,平均每年提高2.7%。

中美經濟戰爭已然正式拉開了大幕,根本不可能停下來。

既然如此,不如殺他個痛快。

同中日經貿的三十年戰爭已經讓帝國明白有競爭是好事。只有通過競爭壓倒對手才能讓帝國成爲更強大的國家,壓倒日本可以成爲亞洲第一強國,壓倒美國就將成爲世界第一強國。

這是當仁不讓的真理。

這天下午,歐陽賡以75歲高齡的身體連續參加了兩次漫長的雙邊會議,同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就友好同盟條約進行了最後一輪的談判。

雖然是在夏宮。整個會議結束後。歐陽賡還是出了一身汗,連續爲此忙碌了兩個月的時間,這幾天中,他已經愈發有種體力不支的感覺。不得不說自己確實是太老了。

如果當初不是因爲大蕭條危機,他本該是在上一屆就退休,因爲年紀比較大,他甚至不打算在中央帝大擔任校長,而是推薦資深外交官陸徵祥擔任校長。結果只能是硬着頭皮再幹一屆總理,當然他心裡也很高興。

權力嘛,多拿捏着一天都是好事。

如果可以的話,他寧可死在總理的寶座上,留下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美名。

作爲帝國的總理大臣,他這一任是權力增加比較快的,過去如警察總局、巡防部、陸軍、空軍、國土資源部這些實際上都不歸總理大臣管轄,特別是這一屆。華皇陛下在君主立憲體制上做出的推動力度非常大,中央訓政的幅度明顯減弱,更多的實權都交由總理大臣掌控。

潛意識裡更加支持共和民主派的歐陽賡爲此而感到由衷的高興,他愈發感覺到中國正在不斷的進步,這個偉大的帝國將會無限的繁榮下去。

和沙特阿拉伯國王伊本.沙特就雙邊條約達成基本一致後。歐陽賡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裡,想要一個人靜養片刻,並且將下午達成的條文繼續翻閱和琢磨一番,在雙方正式簽署之前。如果能發現一些問題,他還來得及重新調整。

正是在帝國的暗中支持下。伊本.沙特才能帶領沙特家族統一整個沙特阿拉伯,因此,沙特同帝國簽署同盟條約之時,雙方都非常的客氣和相互尊重,沙特沒有獅子大開口,帝國也沒有。

歐陽賡將這本條約草稿重新細看了一遍,並且就沙特方面提出的一些修改意見進行再次斟酌,基本按照這套條約,帝國將借貸給沙特4億中圓用於共同組建一家沙特國家石油公司,負責開發整個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資源,同時建立整套石油化工業,此外,中國還要借貸資金用於沙特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支持沙特的農業、漁業和工商業發展,投入資金開發沙特地下水資源,以及出資2億中圓用於淡化海水工程研究及太陽能、風能等特殊能源研究,解決沙特缺乏煤炭的問題。

正是在這樣優惠支持下,沙特和中國之間的貿易關稅幾乎降低爲零,雙方簽署的也是最高級別的自由貿易投資協約。表面上看來,這份同盟協約只對沙特有利,但是沙特接受中國移民,並且在達曼一帶劃出一大片領土用於建設阿拉伯漢城,允許帝國回族居民前往阿拉伯漢城工作和移民。

因爲沙特的石油資源很豐富,人口稀少,這就決定了帝國將可能轉移數百萬的勞動力,也有利於帝國分化一部分回族人口在國內的宗教壓力。

後遺症肯定是有的,總體還是利大於弊。

在軍事上,帝國會在沙特派遣駐軍,並協助沙特建立自己的現代軍事武裝,它的人口比較少,實際意義不太大,帝國這邊的軍事實力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以後等沙特富有了,在沙特的駐軍開支都將由沙特支付。

歐陽賡將這份盟約草稿看完以後,總體還是很滿意的,其實美國和英國在沙特這裡的競爭也很激烈,最終還是帝國大獲全勝。

這一點特別讓歐陽賡感到滿足,帝國正是在他任上的這十四年間成爲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國,有能力和實力同英美展開同級別的競爭。

正因爲帝國在伊拉克的駐軍小有點多,英美對此也頗有些無奈,德國無法正常重建陸軍,帝國的世界陸軍第一的寶座還是當仁不讓的,想當年打蘇聯的時候,英法聯軍一路潰敗,唯有帝國雄獅萬里。橫掃蘇聯紅軍主力。

中蘇戰爭可以說是打出了帝國真正的雄風。

那一仗,歐陽賡不僅是親眼目睹了,而且正是他在內閣外相上不惜同當時的總理大臣唐紹儀憤起力爭,這才支持中央軍部打完了這一仗。

回想往昔,前因後果。

歐陽賡特別感到滿足。

疲憊之處。滿意之處。心懷着喜悅之情,他就靠着寬厚鬆軟的椅背上闔目靜養,等待晚上的國宴。

然而,歐陽賡總理再也未能醒過來。

他平生的心願是要爲這個偉大遼闊的帝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己,最終也確實是如此。

……

這天晚上,宋彪在承德和陳光甫他們幾個人談論遠東財團的未來,世界並不和平,德日意的法西斯主義正在蔓延。蘇聯和西班牙也是明顯的獨裁統治,世界正處於一種難以言語的戰爭陰霾之下,所以,宋彪不是很支持遠東財團在歐洲的擴張和資本輸出,除了瑞典和葡萄牙兩個比較特殊的國家是例外。

宋彪和他們四個人一直談論到深夜,隨後才安排他們在承德避暑山莊的松鶴齋休息,畢竟時間還是有很多的,明天可以繼續談。

宋彪這剛從松鶴齋離開,正準備回正宮休息。一等內侍官陳嘉佑少將就神色匆匆而緊張的快步疾走而來,在宋彪身邊小聲稟告道:“回稟陛下,今日晚上7時30分左右,總理大臣歐陽賡閣下無疾仙逝,內閣秘書廳的人發現時已經晚了一步。”

宋彪大爲震驚。

他驚訝的看着陳嘉佑。彷彿在問“怎麼可能?”

短暫之間,宋彪的腦海一片嗡鳴,過了片刻才緩過來問陳嘉佑道:“究竟是怎麼回事?”

陳嘉佑答道:“總理連日操勞,前幾天就有不適之處。今天連續和沙特、伊拉克兩國開了雙邊會談,將同沙特的盟約談妥後。說是一個人想靜養片刻,等國宴召開時再喊他,他就在辦公廳裡休息。秘書們以爲他在看報紙,誰也沒有進去打擾他,等到7點45分再去請他參加國宴,結果才發現他靠着椅背就睡過去了,開始沒敢驚動陛下,診斷確認是腦溢血,並無其他的可能,這才正式電報給陛下。”

宋彪不免一陣心酸。

亦臣亦友,相伴三十載,一晃已是歸去。

國事重要。

長嘆一聲,宋彪和陳嘉佑吩咐道:“顧維鈞應該也在廬山吧,讓他先負責會談,廬山之事是帝國根本大業,不容有失。老臣之中,唯有唐紹儀的身體還不錯,派專機送唐紹儀前往廬山,請他去廬山接人,喪事在北京置辦……明天去吧,我也一起去。”

“是!”

陳嘉佑答應下來,又問道:“陛下,內閣法務部長宋教仁來電詢問總理大臣續任之事,歐陽總理的任期還有一年結束,此時病逝,按照憲法應該是由外相顧維鈞臨時擔任,還請皇上聖裁!”

宋彪覺得這件事並不重要,或者說是根本沒有任何質疑之處,擺了擺手道:“一切遵守憲法辦理,讓顧維鈞兼任臨時總理,廬山當地是否有法務部的人,若是沒有,由內廷委派人立刻乘機前往。”

陳嘉佑答道:“法務部副部長陳玉川正在廬山夏宮。”

宋彪微微頷首,道:“那就讓陳副部長主持繼任儀式,一切從簡,明日發電通告全國。”

“是!”

陳嘉佑答應下來,這就出去辦理事務。

宋彪站在松鶴齋的門前,仰望天上蒼穹,茫茫之間彷彿看到一道流星劃破黑暗寂靜的夜空,不知去向。

過了良久,他漸漸覺得自己不應該太難過,如果他是歐陽賡,他也一定不會感到難過和遺憾,身爲總理大臣,親手將這個古老帝國推向光復革命的高潮,使之成爲世界上最爲強大的現代帝國,這樣的成就和功績足以讓任何人青史留名,萬年不朽。

回到正宮後,宋彪這一夜都未能睡好,第二天凌晨就乘坐專機前往廬山,而在北京的唐紹儀也同時飛往。先行一步抵達廬山爲歐陽賡秉辦葬禮。

宋彪原本並不希望參加這一次的廬山會議,一是沒有這個必要,二也不想搶了歐陽賡在歷史上最值得書寫的功績,現在則是不去不行。

即便如此,飛抵廬山夏宮的宋彪也只是爲了在背後支持新上任的顧維鈞總理。他親自接見了在廬山夏宮的這些亞洲各國的元首和領導。逐批次的舉行會晤,但基本只有象徵意義,因爲真正要談的那些事情都在歐陽賡任內處理妥當,最後剩下來的只是簽字。

在宋彪抵達後不久。1934年8月20日,中國、伊朗、沙特、柬埔寨、烏茲別克斯坦、文萊、泰國、土庫曼斯坦、阿塞拜疆、伊拉克十個國家達成《亞洲聯合互助同盟條約》,同時發表亞盟聯合聲明,要求英國從也門南部撤退,保障也門王國的獨立。

亞洲自由貿易組織同時宣告成立。《亞洲自由貿易區協議》將在1934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亞貿組織總部設在上海,自此,每一個新的亞洲國家要想加入亞貿,必須單獨和每個亞貿成員國都達成協議,最終才能加入亞貿,這就意味着任何亞貿成員國都擁有一票否決制,換而言之,只要中國不同意。任何有威脅的國家都無法加入這一組織。

亞貿是有史以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貿易區,涵蓋了亞洲超過70%的面積,內部關稅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得各國都享有共同市場。

爲了換取亞貿的成立,中國承諾在未來七年向各成員國總計支出高達170億中圓的優惠信貸扶持。幫助各成員國發展礦產、農業、基礎工業,逐步形成一個穩定的亞洲市場,中國向亞洲各國購買礦產和農產品,出口機械設備和工業產品。而中圓是亞貿的標準通行貨幣,亞貿內部以中圓爲法定結算單位。

在亞盟範圍內。各國持有中圓爲主要外匯儲備,而中國則持有黃金維持限兌金本位。

亞盟和亞貿組織的成立宣告中國在中美經濟戰爭中拿到了一張等同不敗之身的王牌,但要保障這張王牌的有效性,中國也就要支出更多軍費開支保障整個亞盟的安全。

在1934年的廬山會議期間,特別是亞盟的成立會議上,各國討論最多的就是軍事裝備和現代軍事建設問題,這是各國保障安全的根本之一,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中國能有多少的軍事實力可以保障其他國家的安全。

當英國的軍事實力無法保障殖民國的安全,大英帝國就會變成英聯邦。

道理是一樣的。

中國要想長期維持住亞盟組織,就必須擁有抗衡世界上任何國家的軍事實力,根據《亞洲同盟軍事條約》,亞盟各成員國的軍事裝備都將和中國統一化,便於各成員國相互派兵支援,減輕後勤壓力。

在此基礎上,帝國軍工業也將徹底開足馬力,爲各國提供所需要的軍事裝備和物資,帝國的鐵路和石油天然氣管道也將修建到沙特。

1928年之後,帝國中央國防軍縮編到了175萬規模,現在則必須擴大到220萬規模,以保障在各盟國都有足夠的駐軍,不管如何,騎兵已經不可能再列入武裝。

在同盟條約中,帝國首先會在各成員國設立空軍基地,爲各國提供空軍保障,隨後纔會陸續派遣陸軍和海軍,陸軍以全機械化部隊爲主,海軍則相對最少,因爲帝國海軍的實力相對較弱,但是帝國會以較爲合適的價格出售軍艦,幫助各臨海國建立基礎的海軍巡邏部隊。

從1934年開始,一個龐大的新帝國誕生了。

它誕生於1910年,但它真正的崛起則是1934年,24年之春秋的光復革命,終於讓一個古老的帝國重新成爲亞洲之王。

它再一次從東土世界崛起,以亞洲之王的身份統領亞洲,呼嘯世界。

第300章 視察東北(一)第284章 去殖民化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120章 塾師第66章 再回牛家堡第337章 最孬,沒有之一第8章 學霸之子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167章 天下亂了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17章 前洞嶺伏擊戰(上)第322章 光復之殤第77章 再戰日軍之決心第303章 上將蔡鍔第280章 索科特拉島第128章 昔日之王第235章 伊勢事件第51章 勇奪沈旦堡(一)第335章 戰爭繁榮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175章 君權神授第4章 殺人越貨第336章 扶不起的法國第138章 一葉之舟第120章 塾師第83章 有炮無彈第53章 撈足了就跑第273章 帝國的腹黑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171章 恭賀革命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324章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第122章 秋山真之(二)第142章 奉票風波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346章 中德對峙第256章 1958第72章 紅土崖(一)第237章 世界華商第198章 中法俄第171章 恭賀革命第78章 懦夫不配在戰場上出現第348章 宣戰之前(下)第246章 文萊第111章 名門閨秀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349章 帝國只能是世界第一第307章 導彈反擊(二)第204章 北四省第147章 滿人又慫了第226章 百年基業第189章 圖們江攻勢第298章 不可接受的調停第197章 金州船廠第271章 日本皇族和元帥第249章 陳光甫第235章 伊勢事件第180章 蜀道難第57章 蔣家窯戰役(一)第121章 秋山真之(一)第61章 宋彪的造反夢第346章 中德對峙第133章 遠東財團(一)第262章 赫爾曼.戈林第102章 四個現代化第96章 遼陽會戰(五)第322章 光復之殤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12章 關東胡子第161章 東北騎兵(二)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308章 金道嶺的反擊戰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麼辦?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第300章 視察東北(一)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127章第129章 最糟糕的,最好的第4章 殺人越貨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3章 制勝的科學第6章 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第10章 駁殼槍C96第106章 上上之功第45章 軍事就是欺騙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264章 偉大的元首,一個新事件第83章 有炮無彈第288章 三都澳海戰第20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禮物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36章 彌天大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