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九章 海參崴(二)

羅嶽做爲這次偵察行動的俱體負責人,到是不用親自上岸去實地偵察,留在軍艦上遙控指揮就行了。因爲這裡畢競是俄國的領土,因此這一次偵察是有相當大的危險,儘管特種部隊的戰士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但畢竟不足百人,一但被俄國人發現,調集大軍圍剿,可是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另外就算是沒有俄國的威脅,就是這個季節的氣候也是偵察人員的另一個可怕敵,現在海參崴的平均氣溫是-1 0度,而到了夜間,最低溫度可以達到- 3 0度,這可是足以一夜凍死人的氣溫。

現在羅嶽可不是一個普通的軍人,從職務上來看己經是將軍級別了,既使是在戰爭中,也不會親臨前線去作戰,因此完全沒有必要親自偵察。萬一有個意外,對人民軍,由其是對海軍陸戰隊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但羅嶽考慮的卻是未來要進行的對海參崴的進攻作戰基本己經確定是由自己親自指揮,因此自己也絕對有必要親自實地瞭解海參崴的地形、要塞、炮臺甚致是駐兵防禦情況,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並且能夠有針對性的制定計劃,以及在臨陣指揮時心裡纔有底。

而海參崴的極端天氣,羅嶽到並不怎麼放在心上,儘管這幾年來他一直進官加級,現在已是將軍級別的軍官了,但年齡還不到30歲,而且這幾年以來羅嶽也一直沒有放鬆對身體的煅練,海軍陸戰隊的訓練,羅嶽都是和戰士們一起完成,就在前不久進行的冬季訓練,羅嶽和普通戰士一樣,泡海水、臥雪地,因此現在羅嶽的身體素質絲毫也不輸於普通士兵,也有充份的自信可以完成這一次偵察任務。

其他人見羅嶽的態度堅決,也知道他的決心己定,因此也就不好再勸了,於是也給羅嶽準備了一套穿越戰士的服裝裝備,讓他和特種部隊一起行動。

這時己是晚上1 2點左右,天上有微弱的星光殘月,照得海面矇矇亮,因爲昆明艦要抵近岸邊對海底地形進行掃描,因此只能在夜間行動,而現在的氣溫己是- 1 8度,幾乎是滴水成冰,衆人依次走出直升機庫,來到直升機平臺,也明顯的感覺到了這刺骨的寒冷,紛紛披上雪地衣,其實就是一件帶兜帽的鬥蓬,一面白色,一面是綠迷密色,都是用防水布面,中間夾着一層棉花,在雪地冰面行走時白麪朝外,上岸之後則翻過來,可以起到較好的隱蔽作用,而在野外露營時,還可以當鋪蓋。

而昆明艦己在直升機平臺的側舷邊準備了6艘小艇,其中兩艘是從懷化艦派來的。戰士們順着舷梯,下到小艇上。然後小艇依次的離開昆明艦,首先向俄羅斯島駛去。

其實這時昆明艦距離冰凍面只有2000多米的距離,因此沒有多久小艇就陸續靠上了冰面。羅嶽用手摸了摸冰層,估計厚度在20釐米左右,兩名戰士首先跳上冰面,在冰面上來回走動了幾趟,又用力在冰面上踩了幾下,確定冰面十分堅固,可以上人,楊瑞這才下令:所有人員,全體上冰。其他戰士才陸續登上了冰面,6艘小艇則原路返回到昆明艦。

稍做修整之後,戰士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武器、裝備,隊伍才重新出發。雖然這支小隊伍的人數並不多,但火力卻不差,所有士兵配備步槍是01式步槍的卡賓型,全長只有96釐米,重量減輕了600克,而且也更爲靈便,另外每人還配了一支96式手槍,用於在叢林或城市中作戰,另外還配有6具擲彈筒、3門60迫擊炮、3挺通用機槍,火力相當強大,同時每人還帶了5天的口糧。

楊瑞在前、左、右各1000米的距離各佈置了一支小隊,做爲警戒,然後才向俄羅斯島出發。

海參崴一帶地區的形狀就像是一個倒“m” 形,而俄羅斯島則是這個m底下的一個小點,島最長約18公里,最寬約13公里,總面積97.6平方公里,島內最高點爲俄羅斯山,海拔291.2米。和海參崴之間被東博斯普魯斯海峽隔開,可以說是扼守海參崴的海上門戶,因此俄羅斯島也是海參崴防禦體系的一部份,俄國在俄羅斯山上修建了一個小型的要塞,安裝有2門280毫米口徑重炮和8門152毫米口徑*炮,並和海參崴要塞呈互應之勢,俄羅斯島作爲海參崴防禦的第一道關口,而海參崴的大部份火炮可以覆蓋俄羅斯島全境,可以掩護俄羅斯島。

當然和海參崴一樣,俄羅斯島以前也是中國的土地,原名勒富島,“勒富”爲滿語,漢語的意思爲熊。原來1860年中俄在簽署《北京條約》時,按照條約歸定,該島屬於“旗民漁獵之地”,不在割讓範圍內,但被俄國強行登島佔領,而清廷也無力索回,只好默認爲俄國所有,結果現在反到成了俄國領土。

當然,所謂的東博斯普魯斯海峽,其實最寬處也不到2000米,因此俄羅斯島和海參崴可以說是近在咫尺,每年的冰凍期,整個海峽基本都被凍住,可以直接通行,俄國強佔了海參崴之後,自然就必須將俄羅斯島也納入其中來,而要想攻佔海參崴,就必須先攻佔俄羅斯島。

羅嶽等人上冰的地方距離俄羅斯島大多有1000餘米,雖然在冰上不敢快步行走,但也只用了半個小時就走完了冰層,到達陸地。俄羅斯島基本全島覆蓋蕨類植物,而樹木以闊葉林木爲主,雖然現在是萬木雕零的季節,但仍然可以給羅嶽等人提供許多掩護的地方。

羅嶽、楊瑞、周興漢都打開電子地圖,確認現在自己的位置大約是在俄羅斯島的東南方,三人稍做協商,決定分成三路,三人各帶一箇中隊,楊瑞向左,周興漢向右,繞島勘察,而羅嶽也帶一箇中隊,橫穿全島翻躍俄羅斯山,最後三路人員在西北方匯合,時間爲2個小時。

其實華東政府有100多年以後的地理資料,而且己經用無人機對全島進行掃描,因此也不用進行仔細的勘測,只要覈對一下地形細節,並且確定俄軍的要塞,暗堡的位置就行了。

分派完畢之後,三路人員立刻分頭行動,羅嶽帶領着一箇中隊,向俄羅斯山的方向走去。上沒有常住居民,以前還有少數漁夫會在島上臨時居住,但俄國決定將海參崴要塞化之後,就將島上的臨時房屋全部摧毀,並且不許居民再上島來。不過由於有駐軍,因此還是開避了一些簡易的道路,基本是以山頂的要塞爲中心,呈發射狀佈置。

雖然今晚的光線一般,能見度只有5、60米,但人民軍有夜視設備,每個小隊各有一部夜視鏡,可以看出300米左右的距離,這也給人民軍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羅嶽仍然不敢大意,由於是沿着道路行走,因爲很有可能會遇上巡邏的俄兵,因此一路上十分小心,派出一個小隊先行,走出約300米的距離之後,在道路兩側警戒,其他纔跟上,然後再依次前進。

就這樣行走了大約40多分鐘,到是沒有遇到巡邏的俄兵,但接近了俄軍修建的要塞大約500多米的距離。在要塞上掛着幾盞電燈,到是不用夜視鏡也看大體看得清楚。

衆人隱藏好了身形,羅嶽拿出瞭望遠鏡,向要塞看去,藉着燈米基本可以看出,要塞的面積並不大,呈圓形,防牆是用磚砌而成,前高後低,高半部份高約4-5米,後半部高約3米,正面設有10餘炮臺,但只有兩個是全封閉型炮臺,其餘全部都露天炮臺。而在要塞前約100米,還佈置了4個小堡壘。羅嶽又確定了要塞的海拔高度,記下了相關的數據。

而在要塞的牆上,只有少量的值夜士兵,不過大部份部份士兵都在打磕睡,雖然有少量士兵在牆上走動,但也不像是在巡視,而是爲了驅寒,還有一些士兵一邊走着,一邊仰着脖子,估計是在灌酒。

總體來看位置和無人機拍攝的差不多。而且守備的士兵也十分鬆懈,羅嶽估計,就以要塞現在這樣的守備狀沅,如果今晚自己能夠帶來一個營,甚致是隻有2個連的軍隊,向要塞發動襲擊,要拿下整個要塞基本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不過對將來進攻海參崴,到是多了一個戰術選擇。

其實在日俄戰爭剛開始的時候,由於日本艦隊進攻了海參崴,因此海參崴的守備也加強了不少,俄羅斯島在夜間至少要進行兩次環島巡邏,但隨後日本就沒有再進攻海參崴了,而且主戰場也遠離海參崴,於是整個海參崴的守備也鬆懈了不少,由其是現在天寒地凍,連靠近海岸的海水都結了冰,日本人就更是不可能再來進攻海參崴了,於是不僅將夜間的巡視給取消了,就連守夜的軍隊也大幅消減,並且對守夜的士兵也要求得不是那麼嚴格。

這時己經基本達到了偵測的目地,羅嶽也十分滿意,於是下令離開要塞,越過俄羅斯山,去和另兩路人員匯全。

第三十九章 火力第六十四章 大沽口會議(五)第十一章 五年規劃(二)第三二零章 海參崴(三)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五五九章 美國(二)第六一一章 朝見風波(三)第七一三章 日本屈服(下)第一八九章 德國海軍戰略(七)第一零九章 造艦(四)第八十九章 青州之亂(二)第三八九章 對馬海戰(十五)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七十三章 義和團(下)第七十二章 金融(三)第二零九章 戰爭規則(四)第八十二章 災民(二)第五七四章 交收東三省條約第八十九章 安置營(五)第二六五章 根據地(七)第三一三章 錦州(一)第一四零章 震動第一四四章 北倉之戰(三)第四九七章 發展大計(下)第六章 設伏計劃第八十章 水災(五)第四八二章 登陸作戰(四)第二八八章 年終會議(四)第六一六章 滿洲里戰役(九)第六一四章 滿洲里戰役(七)第一五八章 日本的訪問(一)第三六一章 徳國特使(九)第五一九章 突擊行動(下)第四七八章 外交爭鬥(七)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亂(六)第二零二章 蒙古攻略(五)第九十五章 天津租界(二)第五九七章 濟南衆態(六)第二三九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二)第六四三章 日本本土作戰(三)第二二八章 後續影響(三)第六十一章 德國使團(一)第六十三章 大沽口會議(四)第三三零章 李鴻章來訪(七)第一九五 訪問天津(七)第四七四章 外交爭鬥(三)第一零八章 流言蜚語(中)第三零七章 反制行動(五)第六五六章 遠東遠征軍(三)第二二六章 後續影響(一)第五八零章 進攻瀋陽(四)第六四一章 日本本土作戰(一)第三零五章 反制行動(三)第七十二章 義和團第四八七章 登陸作戰(八)第二零五章 懲罰行動(下)第二章 穿越到清末第一四九章 徳國之行(六)第四一九章 遼河之戰(五)第六零三章 西安之行(三)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三九七章 全面開戰(六)第一八三章 護僑行動(五)第四五九章 山海關(五)第五十九章 殲滅(四)第四六七章 武昌之行(七)第七十章 海軍顧問(上)第四三九章 遼陽之戰(一)第三二二章 海參崴(五)第三六零章 大戰之前(七)第二九七章 脅迫(二)第二七六章 戰爭開始(五)第一六三章 慶賀大會第五零七章 穆棱河之戰(三)第九十章 安置營(六)第五五九章 地主聯盟(三)第七零七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三八八章 新聞發佈會(二)第六九二章 再度出擊(三)第一八八章 德國海軍戰略(六)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戰(下)第六四七章 日本本土作戰(七)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第十九章 接管濟南(十二)第四五九章 山海關(五)第一八九章 德國海軍戰略(七)第一零二章 天津租界(九)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二九二章 漁人行動(四)第三五四章 大戰之前(一)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四十六章 擊沉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七三一章 決策(五)第五八八章 農場巡視(三)第八十六章 造艦競標(三)第二四七章 王家寨(九)第三八八章 新聞發佈會(二)第三四五章 歐洲危機(二)第二五七章 訪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