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五章 錦州(三)

守衛碼頭的俄軍十分知趣的沒有阻攔人民軍上岸,因此雙方也沒有發生什麼衝突,而人民軍的兩個連上岸後,有一名連長和杜達耶夫進行交涉,但其他的士兵則紛紛佔領碼頭的要點警戒,很快就組成了一個簡易的陣地,而俄軍的士兵們只能傻怔怔的在碼頭上看着,不是他們不想做點什麼,而是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做,雙方的衆寡懸殊實在是太大了。

人民軍控制了碼頭之後,各運輸船也都紛紛放下小艇,將登陸的部隊運送到岸上。

鄧忠漢上岸之後,和杜達耶夫相見,到也沒有提俄軍未派引導船的事情,而是表明自己的身份,是來接收錦州的,要求杜達耶夫招集守衛葫蘆島的俄軍,帶領人民軍去接收錦州。實際也就是將葫蘆島交給人民軍駐守。

雖然杜達耶夫接到的命令是俄國只是將錦州移交給人民軍,但並沒有說葫蘆島也交給人民軍,但現在的局勢容不得杜達耶夫拒絕。當然這一方面是由於人民軍的人數要遠比俄軍多,另一方面也是俄軍對人民軍的態度和清軍不同。俄軍對清軍自然是輕視、蔑視加無視,別看杜達耶夫只帶了6 0多名俄兵,但如果是對清軍,那怕是對陣6 0 0,甚致是6000都敢硬懟;但人民軍就不同,因爲在5年以前,俄軍曾在人民軍手上慘敗了一場,那也是八國聯軍和人民軍交戰,陸軍輸得最慘的一戰,也給俄軍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儘管時間己經過去了5年,但俄軍還是沒有忘記,因此俄軍可不敢在人民軍面前耍橫,由其是在自己處於劣勢的時候。

於是杜達耶夫立刻招集守衛葫蘆島的俄兵,而鄧忠漢帶領着2個營的部隊,一起從葫蘆島出發,趕奔錦州。

葫蘆島到錦州約有50公里的距離,也不算近,因此一行隊伍一直走到了下午5點多的時候纔到達錦州。

錦州-寧遠地區是明清交替時期的主戰場之一,因此修建了高大堅固的城牆以及城防設施,雖然清軍入關之後,這一帶地區就沒有在發生什麼戰爭了,但錦州畢竟是連結關內關外的重要據點,清廷雖然沒有加固錦州的城防,但對原來的設施一直在進行維護,雖然到了清廷的中後期,維護也變成了一種敷衍,但畢競是底子還在,而且多少也會有一些作用,現在的錦州城牆雖然也有些破損了,但依然十分高大而厚實。

鄧忠漢帶領着軍隊在距離錦州城約1000多米的地方停下來,讓杜達耶夫去城裡通知,告訴城裡的守軍,人民軍今夜要進城去休息,明天辦理城市的交接手續。雖然鄧忠漢的言辭雖然客氣,但話氣卻十分堅定,讓杜達耶夫有一種感覺,如果錦州城裡的守軍拒絕人民軍進城,那麼人民軍會毫不客氣的立刻對錦州城發動進攻。

錦州城的守將叫米哈伊琴科上尉,守軍有5個排,大約220名士兵。在3天以前,米哈伊琴科上尉接到了瀋陽方面的命令,要將錦州移交給人民軍,然後回瀋陽去報到。上尉也鬆了一口氣,因爲總算是可以離開這個鬼地方了。錦州城其實並不大,邊長約1000米左右,只是城的西南角由於小淩河的走向,不得不做成一個斜角,因此看起來像一個直角梯形,不過只靠200餘名士兵,是無法守住錦州城的。

當然,如果是在日俄開戰以前,米哈伊琴科上尉還並不急於離開錦州,但現在俄國在戰場上連續失利,已連失了旅順、遼陽,只能退守到瀋陽一線。儘管上尉並不算精通兵法,但從地圖上也能夠看得出來,俄軍正在一步一步的遠離着遼西地區,也就是說,自己正在成爲一支孤軍,在這個時候能夠棄守錦州,回瀋陽去,上尉自然是願意的。

但杜達耶夫進城之後,向米哈伊琴科講說了人民軍在葫蘆島上岸之後,幾乎是半強迫的控制了葫蘆島港口,把守衛的俄軍全部都趕走。

米哈伊琴科上尉這纔有些明白,這支軍隊恐怕是來者不善,當然上尉的身份地位不可能知道,高層要將錦州移交給人民軍的目地,不過底層軍人的想法簡單而直接,既然自己收到了司令部的命令,而且也不想在錦州久留,管人民軍善不善呢?把錦州城交給他們就沒事了,而且還要儘快的將錦州交出去,萬一奉天司令部又有新命令來了,自己可就不好辦了。至於葫蘆島,又不是自己的管轄區,管它是不是被人民軍攻佔了呢!

想通了這一點,上尉也就沒有再猶豫,立刻下令打開城門,讓人民軍進城。並且又和鄧忠漢會面,表示自己己經接到了奉天司令部的命令,將錦州移交給人民軍駐守,相關的資料都己經準備了,當天晚上就可以進行移交,而明天一早,自己就可以離開錦州了,司令部再有新命令來,自己也沒有責任了。

其實錦州城並不大,俄軍在錦州也沒怎麼管事,日常的秩序和行政實際還是由原來清廷的官吏管理,俄軍的要求是通過這些官吏來實現的。因此所謂的交接,其實就是米哈伊琴科把這些官吏叫到一起來,和鄧忠漢見個面,交待一下就行了。

上尉的爽快讓鄧忠漢也有些意外,甚致懷疑這個毛子是不是在耍什麼詭計,因此交接結束之後,鄧忠漢回到自已的部隊裡,也不敢大意,首先佔據了一座城門,然後又分出一個營的士兵在城外宿營,並且安排了大量守夜的士兵,以防不測。

不過鄧忠漢的這一番佈置都是多餘的,一夜之間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第二天一早,米哈伊琴科和杜達耶夫就帶着俄軍離開,將錦州城留給了人民軍。

三天之後,第二批人民軍在葫蘆島登陸,1團剩餘的一個營和一批行政、警務人員到達錦州,鄧忠漢將行政權和治安任務移交給其人員,自己指揮軍隊,佈置錦州的防禦。到這個時候,人民軍己經控制了從葫蘆島到錦州之間的地區,並且將1個師的兵力,以及超過1千的其他人員都運到了這一地區,並且大興土木的開始施工。

就在鄧忠漢全面控制錦州城的時候,華東政府也正式對外宣佈,爲了維護中華領土,人民軍進駐錦州,並且將會視局勢發展,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由於俄國和華東政府協商的時間太短,實施又太快,各國連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 因此華東政府公佈這個消息的時候,全世界也都大吃了一驚,當然不少國家都估計到華東政府早晚會進入中國東北這個大棋局的,只是沒有那麼國家會想到介入點是在錦州。而且隨着華東政府的介入,中國東北的局勢也更加複雜了。

當然,大多數國家都是抱着看熱鬧不怕事大的心態,只有日本卻是如同遭到了一記悶棍,原來以爲可以甩開華東政府,自己放手大幹一場,但卻沒有想到華東政府會給自己來這一手,本來日本現在對打羸這一仗信心十足,不僅僅是因爲日本現在的優勢,而且還由於俄國內部正在發生動亂,另外日本派到歐洲活動的情報人員明石元二郎也正在準備給這把大火再加一把柴,因此日本上下一致都認爲現在正是最好的時機,卻沒有想到會在這個時候出現這樣大的意外。

雖然說錦州現在還遠離日俄交戰的主戰場,但也正因爲如此,華東政府卻是處在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一但日本發動對瀋陽的進攻,也就等於是把自己的側後方暴露在華東政府的兵鋒之下,因此現在日本既對華東政府無能爲力,而又難以在用盡全力去進攻俄軍,可以說是進退爲難。

而在日本國內,少數當初堅持和華東政府合作的官員強烈的評擊內閣的決策失誤,不僅讓日本少了一個本可以合作的朋友,多了一個強大的敵人,還有人主張基於現在的局勢,應該立刻停止戰鬥,就止終戰。

於是日本政府也立刻展開了緊急的協商,以商討對策,最終認爲在這個時候,日本決對不能停止戰鬥,畢竟到了這個時候,日本也沒有回頭路可走,因爲這個時候停戰,日本能夠從戰爭中獲得的利益極爲有限,而爲戰爭欠下的鉅額債務會讓日本政府破產,因此硬着頭皮也只能把戰爭再進行下去,賭局己經開始就無法收手,要麼贏個鉢滿盤滿,要麼就輸個精光。

日本政府總結出來的應對辦法有4條:一是向華東政府表達最強烈的抗議,並且要求華東政府從錦州撤軍;二是向清廷施壓,要求清廷出面,向華東政府施壓,或是派軍隊接管錦州。當然從這兩條可以看得出來,現在的日本政府己經有些亂了方寸,這種幾乎沒有任何作用的辦法居然也被提了出來。

當然,還有兩條則靠譜一些,就是請英國出面,向華東政府施壓,最好是能迫使華東政府從錦州撤軍,或者是由英國出面監管錦州,監視華東政府的行動;最後就是繼續在日本徵集軍隊,並且加大軍火的產能,在必要的時候,可能要對華東政府和俄國同時作戰。

第四十六章 擊沉第四六七章 迎擊俄軍(四)第五七七章 袁世凱來訪(一)第三九二章 新聞發佈會(六)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三一七章 錦州(五)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第三零四章 南線,北線(二)第一五七章 訪徳使團(四)第一六二章 日本的訪問(五)第四六六章 武昌之行(七)第五八六章 農場巡視(上)第七十四章 統計結果第一八八 船上的屌絲第二二零章 青島戰役(四)第三零三章 南線,北線(一)第五七五章 談判(三)第五一六章 穆棱河之戰(十二)第一一零章 造艦(五)第五八七章 隔空交手(三)第一二六章 天津會議(下)第一二二章 學校第三五三章 徳國特使(一)第二五七章 公審大會(二)第三一零章 備戰(四)第一三九章 渤海海戰(八)第一八一章 開平煤礦(中)第六九一章 再度出擊(二)第三六一章 徳國特使(九)第四二零章 空降作戰(上)第四一一章 旅順攻略(八)第五四三章 軍委完善第四四零章 進京(七)第三四五章 財政工作報告(二)第三百章 告密(下)第一五一章 新農村建設(二)第一八八章 護僑行動(十)第四零五章 北京攻略(一)第四十七章 登陸作戰(上)第五十五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六)第一三零章 外調(四)第一九九章 英國干涉(一)第一九五章 訪問英法(六)第三九三章 全面開戰(二)第七零六章 求和(十三)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二六六章 根據地(八)第七零五章 求和(十二)第一七七章 德國之行(九)第三五九章 大戰之前(六)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第三八五章 對馬海戰(十一)第七十九章 軍事發燒友(下)第六零二章 西安之行(二)第四九七章 襲取海參崴(六)第七十七章 規劃(三)第四九一章 歸附(上)第二八一章 五人會議(五)第二十七章 錦州告急(六)第三六零章 大戰之前(七)第三十九章 造艦計劃(三)第五二四章 反圍剿(四)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一零三章 新根據地(六)第五一零章 清廷招撫(七)第二零八章 戰爭規則(三)第二零四章 懲罰行動(上)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第四四三章 遼陽之戰(五)第二五七章 訪問(上)第四七三章 外交爭鬥(二)第三六九章 餘波未平(六)第三五八章 大戰之前(五)第十二章 軍艦出擊第二十五章 責任問題第二章 收關行動(二)第二百 中標者(下)第一一九章 秋收行動(八)第二二七章 後續影響(二)第一三六章 海軍假期(七)第六七七章 大獲全勝(八)第六四一章 日本本土作戰(一)第二一八章 爪哇之戰(八)第二一三章 爪哇之戰(三)第九十七章 天津租界(四)第七百章 求和(七)第七一四章 上海談判(一)第一零六章 造艦(一)第二十四章 接管濟南(十七)第三四七章 歐洲危機(四)第一九零章 登陸爪哇(二)第五四二章 未來計劃第一三八章 合肥見聞(二)第四十六章 擊沉第五七七章 袁世凱來訪(一)第三二零章 騎軍(四)第五五三章 接受談判(五)第一二八章 分礦計劃(上)第三十一章 年度總結(一)第三五九章 徳國特使(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