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一章 創業(四)

一直到下午6點多鐘,楊育新纔回到家裡,而蔣怡、白流蘇等大小老婆己經準備好了一桌豐盛的飯菜,只等着楊育新回來團聚。

雖然已是身心俱疲,但看到了蔣怡和白流蘇,楊育新也十分高興,一家人終於聚齊了。而吃完晚飯之後,楊育新決定當晚在主臥室裡,和蔣怡一起休息。

儘管在各大小老婆中,楊育新最喜歡的自然是白流蘇,但也知道蔣怡纔是家裡的女主人,儘管蔣怡並不干涉自己找小老婆,但自己也不能不知道好歹,完全有必要在其他小老婆的面前維護蔣怡在家裡的權威,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家庭的和睦,另外楊育新也還有些事情要和蔣怡商量。

現在楊育新在上海有一套大宅院,佔地近400平米,伺候的從人就有10個人,每個小老婆都有自己獨立的房間,而他和蔣怡的房間是一個大套間,約有50平米的面積。有起居室、臥室、書房、浴室,用的全是一色的花梨木質傢俱,擺設也都十分講究,在華東政府裡,算是相當高檔的住宅了。

兩人回到房間裡,蔣怡就躺在一張貴妃榻上,而楊育新從酒櫃裡拿出一瓶從法國進口的葡萄酒打開,這是給穿越者專門特供的高級消費品,又拿出兩個高腳玻璃杯,一邊倒酒,一邊將常奇的事情對蔣怡說了一遍。

說完之後,將一杯酒遞給蔣怡,道:“這件事情你怎麼看?”

蔣怡接過酒杯,懶洋洋道:“問我做什麼?我現在又不是政府的官員了,也管不着這些破事情了。”

楊育新道:“現在不是咱們兩人嗎?就當是隨便聊聊天不行嗎?這幾天就爲了這點破事,新區政府裡吵得不可開交,我也是一個頭兩個大,所以纔想聽聽你的想法。”

蔣怡呷了一口紅酒,道:“不是有制度嗎?就按着制度辦不就行了,我到是有些不明白有什麼可吵的?”

楊育新在貴妃榻側邊的一張太師椅上坐下,道:“說可不能這麼說,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嘛,常奇的老爹可是杭州將軍,我們雖然不怕他,但也不好過去於得罪他,畢竟這裡不是山東,不是在我們的地盤啊,而且我們在上海還是以做生意爲主,不就圖個和氣生財嗎?而且他老爹又託了幾個商人說人情,這些人都和我們有大生意來往,總不能不給他們點面子,還開價50萬銀子,再說常奇己經捱了50鞭子,又被關了10多天,要說懲罰也夠了,所以有不少人認爲不如買他一個人情。”

蔣怡道:“杭州將軍是個什麼官?有多大的權力,比起巡撫、總督來怎麼樣?”

楊育新道:“這是清廷入關的時候設置的官職,當時清廷以八旗兵分駐各省要地,稱爲駐防將軍,全國共設了14個駐防將軍,可以看作是八旗軍的最高長官,理論上說,駐防將軍的實權雖不及總督,但地位高於總督。而且駐防將軍與總督同駐一省,如向朝廷奏事,必須以駐防將軍領銜,不過現在由於八旗軍早己不堪大用,漢族士大夫興起,因此駐防將的實際權力和地位都大幅的下降了,不過畢竟是旗人,還有一些影響力的。”

蔣怡舉着酒杯,晃動着杯裡的紅酒,冷笑道:“說白了不就是己經過了氣嗎?還有什麼好怕的,商人說人情就要給面子嗎?那麼這面子也太不值錢了吧,凡事和我們做生意的商人,那個不是賺得盆滿鉢滿,還會爲了一個過了氣的杭州將軍跟我們鬧翻了,我看八成是看上了那50萬兩銀子。”

楊育新道:“50萬兩銀子可以不是少數啊。”

蔣怡不置可否,道:“你呢?你又是怎麼想的呢?難不成也看上那50萬兩銀子了?”

楊育新忙道:“那能呢?50萬兩銀子算得了什麼,商業中心生意好的話,一天的流水都不是這個數,我能在乎50萬兩銀子,不過我還沒有想好,所以才和你商量。”

蔣怡喝了一大口酒,在貴妃榻上坐起身來,道:“跟我還來這一套,看不上這50萬兩銀子是實話,不過要說你沒想好,只怕不是你的心裡話吧。”

楊育新干笑了兩聲,道:“還是你聰明,怎麼事都瞞不過你,我也實話實說了,我確實是想賣常恩一個面孑,當然不是爲了這50萬銀子,老實說自從商業中心開業以來,我們處罰的向常奇這樣的權貴弟孑差不多有10多個了,我覺得這對上海新區的發展可不是什麼好事情,像常奇這樣的權貴弟子當然是不差錢的,而且也肯花錢,每次來上海新區遊玩,少說也要花上萬兩銀子,而且他們的圈子裡都是這樣的二世祖,是一批人數極少,但消費能力超強的團體,處罰常奇,以後這個圈孑裡的人誰還敢來上海新區裡遊玩? 這分明就是把財神爺往門外推嘛,那有這樣做生意的。”

蔣怡道:“那麼這些二世祖在上海新區裡鬧事,就不管了嗎?今天他們要人陪酒,明天就會要人陪睡,縱容下去還不反了天了嗎?”

楊育新道:“我可沒有說任由他們在上海新區裡鬧事,只是也不能太死板了,老實說我們的規則治定的也太嚴了,動不動就抽鞭子,一關少說是二個月,其實完全可以用罰款來代替,這樣既可以達到懲罰的效果,又給這些二世祖留夠了面子,還能增加我們的收入,比一味的嚴刑峻法不是好多了嗎?”

蔣怡想了一想,道:“你這樣的想法到也有幾分道理!那麼你打算怎麼辦?向青島行政院建議嗎?”

楊育新點了點頭,道:“對,我到是有這個想法,所以纔想聽聽你的意見,你也認爲可行嗎?”

蔣怡一口將杯子裡的酒喝光,道:“我只說你的想法有道理,但有道理的事情多了,也不是每件都能做的,你也不想想,這些規則是誰制定的,都是行政院制定,並且由元老議院通過,你覺得規則太嚴了,那不是打行政院的臉嗎?”

楊育新有些不高興了,道:“這怎麼是打行政院的臉呢?行政院制定的規則也不能說就是完美無缺的,我總有建議修改的權力吧,再說我這也不是爲了政府好嗎?”

蔣怡冷笑了一聲,道:“你當然有建議的權力,但也要看看你的建議靠不靠譜,你以爲那些二世祖會在乎幾個罰款的錢嗎? 能用錢擺平的事情就不叫事,這個口孑一開,後患無窮,那麼誰都以爲在上海新區裡鬧出多大的事情來,都可以拿錢出來擺平,那還不可勁的鬧事。再說就是把二世祖的圈子都得罪光了也沒什麼,因爲我們能提供的商品、服務、娛樂都是獨一無二的,別的地方都找不着,還怕他什麼?來了就得聽我們的規矩,敢在我們的地頭上鬧事,就要毫不客氣的按規則處別,要多就別來。”

楊育新聽了以後,也認真的想了想,才點了點頭,道:“還是你說的對,我到是沒有想到這一層。”

蔣怡“哼”了一聲,迫:“你不是沒有想到這一層,而是有些得意忘形了,你在上海確實幹得不錯,我在青島也聽到有不少人誇你,行政院裡也有不少人都看好你,所以對你的私生活也不怎麼在意。可你也別把私生活和公事搞混了,私生活可以隨意不等於在公事上就可亂來,連行政院都可以不放在眼裡,上海新區雖然不說是山高皇帝遠,但相對於青島來說,也是一塊飛地,因此青島那邊肯定會防着一手,所以做上海新區的領導人,不僅是要把事情做好,由其要注意是的是絕對服從行政院的命令,那怕這個命令是錯的,也要堅決持行,這樣才能讓行政院放心,可你到好,居然敢質疑行政院的制度,還提出那麼不靠譜的建議,你是想幹什麼?要結交清廷的權貴嗎?”

楊育新道:“行政院還不至於做到這一步吧,我這兩年在上海的成績可是有目同睹的啊,爲政府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去年上交的稅務也是數一數二的,這還不能讓行政院放心嗎?”

蔣怡道:“別以爲你在上海乾出一點成績,行政院就缺了你不行,現在我們的政府裡,少了誰都一樣轉,你在上海做出的這些成績,主要是背後有我們整個華東政府支持,不然的活你在上海根本就玩不轉,沒有你雖然不能說是換個人來就行,但能代替你的人,沒有100也有80人。再說行政院裡確實有不少人看好你,但在大衆穿越者當中,對你的評價可不怎麼好聽,你己經有了4小老婆,讓現在還沒有結婚的穿越者怎麼想?別看你現在風光,一但倒了就肯定是衆人一起推,只是現在還拿不住你的什麼把柄,可你到好,主動把刀子遞過去了。”

楊育新也被蔣怡說的滿頭大汗,臉色蠟黃,道:“你提醒的對,你提醒的對啊,是我太大意了,真是太大意了,幸虧是和你商量了一下,要不然恐怕真的會釀成大錯了,明天我就在會議上決定,堅持判罰不變,了結這次爭論。”

蔣怡這才點了點頭,道:“這還差不多,定板以後,馬上向青島行政院彙報,但什麼多餘的話都不要說,就當是例行的文件一樣。”

第二零六章 戰爭規則(一)第一二七章 電報第一四二章 上海新區(六)第五十二章 上海新區(五)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二三一章 訪日艦隊(二)第一一五章 秋收行動(四)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六六一章 臺灣海峽之戰(二)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第二九二章 漁人行動(四)第十章 五年規劃(一)第五章 上岸第十六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三)第四五四章 外交斡旋(十一)第四五八章 山海關(四)第二零八章 戰爭規則(三)第五四零章 聯合軍演(五)第二零四章 從軍(二)第二五五章 工作組(三)第二三八章 作戰計劃(六)第三四七章 財政工作報告(四)第一零二章 天津租界(九)第五三三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四)第二三零章 訪日艦隊(一)第八章 接管濟南(一)第二零六章 戰爭規則(一)第四一二章 旅順攻略(九)第八十五章 安置營(上)第一三九章 合肥見聞(三)第四一三章 北京攻略(九)第二八六章 全面展開(一)第七章 移交第九十三章 安置營(九)第二零七章 奇襲庫倫(一)第三九七章 談判(五)第一二七章 綠林大會(下)第四七七章 外交爭鬥(六)第三三五章 工業成就(一)第七三二章 決策(六)第七百章 求和(七)第八十三章 成師第一九四 訪問天津(六)第二九七章 脅迫(二)第四六三章 武昌之行(四)第二八五章 年終會議(一)第六十二章 德國使團(二)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一二六章 秋收行動(十五)第三九八章 談判(六)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五零五章 穆棱河之戰(一)第一三八章 合肥見聞(二)第六十六章 艦上見聞(下)第四百章 全面開戰(九)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七十六章 水災(一)第二九二章 情報機構(下)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一二七章 外調(一)第四五一章 遼陽之戰(十三)第二四八章 創業(一)第六一零章 朝見風波(二)第六四一章 日本本土作戰(一)第二九零章 漁人行動(二)第二三七章 訪日艦隊(八)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三六七章 軍營釆訪(下)第一四三章 上海新區(七)第六六八章 臺灣海峽之戰(九)第五九四章 濟南衆態(四)第二五九章 根據地(一)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一一五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一)第二十二章 增援部隊(下)第四四八章 外交斡旋(五)第四四二章 遼陽之戰(四)第五七七章 進攻瀋陽(一)第二十二章 錦州告急(一)第六四零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二)第一四五章 北倉之戰(四)第三零八章 再進膠州(一)第二五零章 美國艦隊來訪(上)第五一五章 穆棱河之戰(十一)第二八三章 會談(上)第四八四章 清廷朝議(上)第一九六 各方反應第二十五章 責任問題第四四一章 遼陽之戰(三)第四三零章 進攻北京(九)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戰(下)第一一六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二)第六十五章 德國使團(五)第三八三章 足球比賽(四)第五零二章 調查(上)第七十九章 軍事發燒友(下)第一一八章 農村調查(四)第二二四章 清廷求和(七)第六九三章 再度出擊(四)第四三六章 進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