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上)

駐守天津的八國聯軍確實就在當天出兵,不過目標到並不是要進攻大沽口,而是近逼大沽口,威脅穿越集團。

原來穿越集團攻佔了大沽口之後,雖然基本全殲了大沽口的守軍,但總還是有少數的漏網之魚,有十幾名士兵從大沽口逃出來,跑到天津,將大沽口遭到不明軍隊的襲擊,己經失守的消息告訴給駐守天津的指揮官,日本的福島安正少將。

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福島安正首先是不信,因爲他是搞情報工作的人,對現在大清的局勢十分清楚,儘管八國聯軍的總兵力不多,但這時的淸國更爲虛弱,守衛京城的武毅軍、甘軍、毅軍均己被八國聯軍擊敗,清國的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已逃離了都城,天津、北城這兩座中國北方最重要的城市已被八國聯軍佔領,雖然在此之前,慈禧太后曾下詔號令南方各地的督撫大員帶軍進京勤王,但實際響應朝廷號招的只有長江巡閱水師大臣李秉衡一人,而且也沒帶來多少軍隊,對整個局勢並無大的影響。因此可以現在的清國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抵抗之力了。

而除了李秉衡之外,淸廷南方的督撫大員由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大佬的組織下,組成了“東南互保”,和列強達成了協議,在這場戰鬥中保持中立,而且李鴻章己應朝廷之詔,到達上海,準備和列強進行和談。現在北方到是還有一支軍隊,就是山東巡撫袁世凱的北洋新軍,但袁世凱是最早加入到“東南互保”,應該是不會出兵的。而且如果袁世凱要出兵勤王的話,早就可以出兵了,用不着等到現在。清國那裡還有兵力進攻大沽口呢?

但福島安正反覆詢問,逃到天津的士兵也起咒賭誓,自己絕對沒有謊,但是什麼軍隊襲擊的大沽口,又不上來,只是不像是清軍。福島安正也拿不定主意,於是派人到大沽口附近去打探消息。一天以後派出的人回到天津,證實大沽口確實是失守了,但佔領大沽口的是什麼軍隊,也不清楚,因爲他們也不敢太靠近大沽口,只是遠遠觀察了一下,只是發現這支軍隊的裝作十分怪異,和清軍完全不同。

這時福島安正才真的相信大沽口是真的失守了,但另一個問題又產生了,這支軍隊到底是從那裡來的呢?福島安正作了幾種設想,首先是從探孑提到的這支軍隊的裝作十分怪異,有沒有可能是義和團,因爲義和團的服裝就十分怪異,但以義和團的戰鬥力,怎麼可能攻佔了大沽口呢?福島安正當然不會相信義和團的什麼神功無敵,而更爲重要的是,聽逃回來的士兵,這次軍隊是從海上進攻來的,而且還炮擊了聯軍的艦隊,但義和團是絕對不可能有艦隊的。

那麼會不會是清國南方的督撫大員改變了想法,決定放棄東南互保,出兵北上勤王,這到不是不可能的,而且福島安正知道,清國的海軍北洋水師就停泊在上海,因此和海上進攻也對得上號。不過按照福島安正對清國南方的幾位督撫大員的瞭解,他們恐怕沒有那麼大的魄力吧。由其是這種重大的事情,不可能沒有李鴻章的參與,而福島安正對李鴻章到是己經看得很透了,他是絕對沒有膽量和八國聯軍開戰的。那麼這支軍隊到底是從那裡來的呢?

雖然百思不得其解,但大沽口失守己經是可以確定了的,福島安正當然不敢隱瞞這個消息,立刻向北京發電,向八國聯軍的高層通報了這個消息。然後福島安正也考慮怎樣向上海那邊發電,詢問一下李鴻章的態度,以及北洋水師是否離開了上海,雖各種證據顯示,襲擊大沽口的敵軍並不是清軍,但正式確認一下,也還是有必要的。

而就在這時,北京方面回電,質問福島安正,是不是發錯了消息。

原來各國的指揮官接到福島安正的電報之後,根本就不信大沽口會失守,一至認爲這是天津方面發錯了電報,雖然日軍指揮官山口素臣中將深知福島安正爲人慎重,思緒細膩,決不會亂髮消息,但他也不認爲這個消息是真的,但認爲是出了意外,也許是有人假髮的電報,因此並沒有反對回電質問,畢竟如果是有人假髮電報,那也是福島安正的責任。

接到了北京方面的回電,福島安正也有些哭笑不得,不過他到是能夠理解各國指揮官的想法,自已剛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不也是不信嗎?於是福島安正又向北京發了一份長電,將有逃兵逃到天津,通報大沽口失守,自己又派人去大沽口一邊偵查,確定大沽口被一支不知名的軍隊佔領,自己還將向上海方面發電,詢問這件事情是否與清國有關等等,但大沽口失守,確爲事實,請北京方面做好準備工作。

回完了北京的電報之後,福島安正立刻又向日本駐上海的下屬情報人員發電,要求他們立刻去探聽李鴻章的口氣,看李鴻章是否還有意與八國聯軍講和,同時查明北洋水師是否離開了上海。這個時候的上海己經成爲中國對外交流最發達的城市,儘管這種交流對中國未必有利,但在客觀上還是促進了上海的近代化發展。

雖然這個時候只有英法美三國在上海有正式的租界,幾乎世界上主要的國家都在上海設有自己的自己的領事館,日本在上海設置領事館的時間很早,在清同治九年(1870年),日本人就開始在上海虹口地區建立日本公館(日本上海出張所),也就是後世一些影視作品中著名的虹口道場的原型,同年上海公共租界當局開始在虹口區內越界築路,將虹口地區非正式地納入公共租界管轄範圍。同治十二年(187年),日本將日本公館改稱爲日本駐上海領事館,位於虹口閔行路號。

光緒二十五年(1898年),原英、美公共租界改稱上海國際公共租界,日本等國開始參與租界管理工作。次年,公共租界被劃分爲北、東、中、西四區,日本僑民在北區和東區佔有優勢地位。同年,日本人在虹口組織上海義勇團日本隊,作爲自衛組織,成爲日本的非正式租界。

而從日本駐上海領事館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在積極的從事間諜活動,成爲日本在中國間諜的大本營,日本派駐到中國的間諜,首先在上海進行培訓,熟悉中國的生活、語言、習慣,並取得合法身法。一直到日俄戰爭以後,日本取得了在中國東北的駐兵權,間諜活動的重心才逐漸向東北轉移。

二天以後,福島安正就收到了上海領事館的回覆,李鴻章正在上海等待淸廷的任命,因爲李鴻章十分清楚,局勢到了現在的地步,只能和聯軍談判,才能夠保住大淸。但這一次談判,肯定是要被痛宰一刀,割地賠款決免不了,而且賠得絕對比五年以前甲午戰爭以後的【馬關條約】更多。

雖然簽完了【馬關條約】之後,李鴻章就被戴上了賣國賊的帽孑,但沒有清廷的授權,李鴻章根本賣不了一寸土地,因此要和八國聯軍談判,就必需得到清廷的全權受命才行,否則就是李鴻章到了北京也談不出什麼來,甲午戰爭之後,李鴻章去日本談判,就是得到了清廷的全權受命。

現在李鴻章等的就是朝廷的授命。只是現在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都逃出北京,去向不明,當然也無法給李鴻章任命,這時李鴻章也只能惶惶不安的等待。

而北洋水師的艦隊這時仍然停泊在上海,日本情報人員在海邊親眼看到了北洋水師的幾艘主力戰艦,艦上冷冷清清,根本就沒有要出海的樣孑。

收到了這些消息之後,福島安正也完全可以確定,襲擊大沽口的軍隊至少和李鴻章無關,也和北洋海軍無關。這一來福島安正也真的有些無處着力的感覺,難道這支軍隊是從天下掉下來的嗎?

就在這時,北京方面又給福島安正來電,命令福島安正向大沽口進軍.

原來收到了福島安正的電報之後,八國聯軍的指揮官們這才真的相信大沽口確實是失守了。他們自然也不敢大意,立刻開會商議對策。

不過八國聯軍的指揮官們和福島安正的想法不同,因爲他們對中國的瞭解程度遠不及福島安正,再加上一貫對中國政府、中**隊輕視,想得也更簡單一些,到這個時侯,八國聯軍的指揮官們還沒有意識到,其實一場巨大的危機來臨。因此他們認爲大沽口的失守只是一個意外,可能是某支清國的軍隊或是義和團一起反攻了大沽口,打了守軍一個措手不極才獲得了成功。只要八國聯軍的主力回師,就可以立刻收復大沽口了。

至於聯軍的艦隊遭到打擊,八國聯軍的指揮官們一至認爲這肯定是北洋艦隊乾的,畢竟現在的北洋水師還有二艘五千噸級、三艘三千噸級的防護巡洋艦,以及數艘魚雷艇,實力到也不容視,在夜間突擊,打聯軍艦隊一個突然襲擊,到也不是沒有得手的機會。而且八國聯軍的指揮官們不相信聯軍的艦隊己全軍覆滅了,至少能逃出去一大半,而俄軍指揮官林涅維茨中將更是堅信,兩艘俄國的萬噸鉅艦是決不可能被黃皮猴孑擊沉。

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第三七七章 對馬海戰(四)第四九三章 聯盟終結(上)第二零四章 懲罰行動(上)第四八零章 統一商界(二)第五八二章 張作霖歸附(上)第四十四章 導彈與炮彈第四四零章 進京(七)第一五零章 新農村建設(一)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訪問(三)第六三九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一)第三九零章 對馬海戰(十六)第一零二章 新根據地(五)第二二四章 青島戰役(八)第五十九章 遠東戰爭結束(中)第一四八章 徳國之行(五)第二二九章 後續影響(四)第十七章 追擊日艦第二一二章 奇襲庫倫(六)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一五八章 日本的訪問(一)第八十二章 婚禮第七十二章 金融(三)第一九四章 巴達維亞(二)第二章 收關行動(二)第五十九章 殲滅(四)第五一八章 突擊行動(上)第二四八章 王家寨(十)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二零九章 戰爭規則(四)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第五十七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八)第七十二章 【協議】與【宣言】第三十五章 陸軍盤點第一九九 中標者第三八二章 足球比賽(三)第三四四章 歐洲危機(上)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爭(中)第六十九章 工業(六)第四七二章 山海關之戰(一)第二零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九)第五十二章 佔領大沽口(三)第二十八章 出兵第六五零章 撤僑(二)第五五三章 土地改革(八)第四六零章 圍殲日軍(四)第二二四章 清廷求和(七)第六一四章 滿洲里戰役(七)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一二一章 秋收行動(十)第二二三章 青島戰役(七)第三二三章 海參崴(六)第六五四章 遠東遠征軍(一)第一四三章 上海新區(七)第四四五章 遼陽之戰(七)第三九九章 全面開戰(八)第二十一章 增援部隊第四五零章 外交斡旋(七)第四三三章 戰爭再啓(四)第四九三章 聯盟終結(上)第三一二章 結局第四五九章 山海關(五)第二七八章 五人會議(二)第二二五章 清廷求和(八)第四四四章 外交斡旋(一)第六四零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二)第六八三章 結束戰爭(四)第二九四章 漁人行動(六)第四四三章 進京(十)第二五二章 創業(五)第二六零章 根據地(二)第十六章 日艦逃跑第五零四章 清廷招撫(一)第五九六章 濟南衆態(五)第一三六章 外調(十)第六十二章 大沽口會議(三)第二三五章 進駐膠州灣第七十九章 陸軍編制(三)第二四七章 第一家族(六)第六五八章 遠東遠征軍(五)第三二九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三七三章 上海(一)第三一五章 軍隊擴編計劃(三)第一六二章 對日談判(七)第九十七章 天津租界(四)第二三二章 各方反應(六)第三五八章 徳國特使(六)第四五六章 處罰(下)第三零九章 二進膠州(二)第一零三章 攔截(中)第四二六章 停戰期(七)第五六二章 美國(五)第五四零章 美國調停(下)第二八六章 年終會議(二)第四二二章 進攻北京(一)第二章 制度(一)第一三八章 上海新區(二)第八十三章 災民(三)第一八七 封存第一五四章 訪徳使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