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章 談判(一)

巴達維亞港,英國艦隊先遣艦隊司令官漢密爾頓少將收到艦隊司令官歐文中將的通知,讓他到旗艦老人星號上去協商事情。

於是漢密爾頓立刻來到老人星號,在司令官辦公室裡,見到了歐文,兩人互相見禮之後,漢密爾頓道:“中將閣下,您找我來有什麼事情?”

歐文道:“漢密爾頓少將,我們剛剛收到兩封信,這一封……”說着,他拿起桌子上的一個信封,遞給漢密爾頓,道:“是荷蘭巴達維亞總督羅斯布魯寫給我們的,邀請我們上岸,共同協商守衛巴達維亞的事情。”

原來荷蘭聯軍被人民軍徹底擊敗,最終逃回巴達維亞的軍隊不到1000人,而主將當中,只有範德維特一人饒幸逃回巴達維亞,而據有的士兵報告,最高指揮官赫爾維格被敵軍俘虜,另一名主將馬丁內斯至今下落不明。

而整個巴達維亞舉城震驚,因爲在開戰之前誰都沒有想到荷蘭聯軍會敗得這麼慘,結果城中流言四起,全城再次陷入了惶惶不安當中,不少人都想要逃離巴達維亞,甚致還有人開始變買財產,企圖逃離爪哇,幸好是有500英軍進駐巴達維亞維護秩序,到並沒有造成大的混亂,而這時巴達維亞總督羅斯布魯也只能再次向英國艦隊求救,希望英國艦隊能夠幫助協防巴達維亞。

漢密爾頓看完信之後點了點頭,道:“看來荷蘭人已經走投無路了,這是要把我們推到對抗海外華人的第一線去啊。不過海外華人取得的勝利,確實比我預想要大得多,他們只用了一天時間,就擊敗了14000多荷蘭聯軍,而他們的兵力,最多在5000人左右,海外華人的陸軍真的有那麼強大嗎?”

歐文點了點頭,道:“少將,其實這並不意外啊,如果你認真研究兩年以前的義和團戰爭,就應該知道,其中有一戰海外華人以12000的兵力,擊敗了23000俄軍,證明了他們的陸軍戰鬥力並不遜色於任何一支歐洲軍隊,這一仗也直接促成了上海談判的發生,這也是歐洲各國第一次在和中國的談判中處於劣勢的地位。”

漢密爾頓道:“我知道那一戰,那是海外華人利用海軍的優勢,在俄軍的背後登陸,兩線夾擊才取得的勝利,但並能說明海外華人的陸軍戰鬥力強大。”

歐文搖了搖頭,道:“不,不,戰術的運用,也是戰鬥力的一部份,你應該知道,登陸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可以反映一支軍隊的組織、紀律、調度能力,這些都是戰鬥力的體現。” 頓了一頓,歐文又道:“好了,我們並不是討論海外華人的戰鬥力,現在是時候了,應該要求巴達維亞方面接受海外華人的條件,進行談判。”

說着。他又拿起桌上的另一封信,道:“這時海外華人給我們發來的通告,要求我們在3天之內,迫使巴達維亞政府同意談判,否則他們就會進攻巴達維亞。”

漢密爾頓道:“這意味着海外華人不惜和我們開戰?”

歐文道:“也許他們只是危言聳聽,但我們不能冒這個險,而且海外華人己經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必須要收穫一些勝利的果實。”

漢密爾頓道:“如果巴達維亞政府仍然拒絕和海外華人談判呢?我們不能允許海外華人佔領巴達維亞的。恐怕是巴達維亞政府也知道我們的這個底線,因此他們很有可能以此爲要挾,迫使我們直接和海外華人對抗。”

歐文點了點頭,道:“不允許海外華人佔領巴達維亞,這確實是我們的底線,但我們也不能允許荷蘭利用我們的底線做爲要挾,讓我們和海外華人直接對抗,如果荷蘭拒絕和海外華人談判,那麼就由我們來控制巴達維亞,重新成立巴達維亞政府,和海外華人談判。”

漢密爾頓怔了一怔,道:“我們控制巴達維亞?”

歐文道:“對,這也是國內的意思,這次我們的艦隊帶來1000多陸戰隊士兵,而各艘軍艦還可以抽調一部份士兵,加起來也差不多有千人,而荷蘭軍隊經過這一敗之後,己經沒有多少實力了,我們控制巴達維亞的難度並不大,當然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這麼做,因爲這樣在政治上會很失分。”

漢密爾頓想了一想,也點了點頭,道:“那麼我們該怎麼做。”

歐文斯又道:“我想由你帶領剩下的陸戰隊士兵上岸,首先控制巴達維亞的局勢,當然這些事情不用你多操心,有陸軍的軍官負責,而你的任務是向荷蘭人攤牌,要求他們立刻和海外華人進行談判,並且是接受海外華人的條件爲前提,俱體怎麼做,可以自己決定。”

漢密爾頓道:“好,我馬上就上岸。” 頓了一頓,又道:“但海外華人和荷蘭談判的時候,我們需要參與嗎?”

歐文斯點了點頭,道:“當然,雖然海外華人承諾,不會佔領爪哇,而且在他們提出的談判條件裡,也確實沒有佔領爪哇,或是在爪哇駐軍的意圖,但我們仍然不能任由海外華人來主導這次談判,更不能任由海外華人藉助談判之機,實際性的在爪哇擴張。”

漢密爾頓道:“那麼我們的底線是什麼?”

歐文道:“海外華人的談判肯定是圍繞着他們提出的條件進行,第一條是殖民政府要賠償華人的損失,當然肯定還要加上他們的軍費。”

漢密爾頓道:“恐怕海外華人會對荷蘭人狠狠的敲詐一筆。”

歐文笑道:“勝利者向失敗者進行索取,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荷蘭政府早點接受海外華人的條件,只要是不打這一仗,也不會損失太大,但現在是由海外華人說了算,而且這筆錢是由荷蘭政府支付,和我們沒有關係,當然也不能讓海外華人要價太離譜了,至少要在荷蘭政府承受的範圍以內,所以這一條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漢密爾頓道:“那麼第二條呢?要求嚴懲排華事件的肇事者?”

歐文呵呵笑道:“我看這一條是海外華人給荷蘭下的套,因爲這種事情的肇事者本來就很難確定,而且海外華人在爪哇打了那麼多的部落,該懲罰的也都懲罰了,因此我認爲這一條也不是大問題,關建就在最後一條,巴達維亞政府必須確保以後不在發生類似排華事件發生,並保障爪哇華人的權益,這一條的彈性很大,最簡單的說,只要在條約中加一條類似內容,也能過得去,但我認爲海外華人是不會接受這個結果,一定會要求巴達維亞政府做出實質性的讓步,至少要讓給華人一定的政治權力才行,我最擔心的就是海外華人要求爪哇的華人有自治權,如果爪哇的華人真的獲得了自治權,那麼海外華人實質上就等於是將勢力伸進了爪哇,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漢密爾頓點了點頭,道:“我明白了,中將閣下,我會盡力不讓爪哇的局勢失控。”

離開了老人星號之後,漢密爾頓立刻招集剩餘的500餘名陸戰隊士兵,登上陸岸,並且立刻分派軍隊,控制巴達維亞的各處要點,並且下令封鎖各條交通道路以及碼頭,嚴禁人員離開巴達維亞,然後才趕到總督府,去求見羅斯布魯總督。

這時羅斯布魯在總督府裡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因爲向英國艦隊發出的信件已經過了半天時間,而英國艦隊卻還沒有迴應,因此羅斯布魯的心裡也是忐忑不安,不知道英國人到底是怎麼想的。他畢竟是政治官員,和赫爾維格、範德維特這些軍人的直線思維不一樣。

雖然英國曾經承諾過會幫助荷蘭殖民政府守衛巴達維亞,但那是在戰前,當時殖民政府集結了大量的兵力準備進攻農場,用不着英國衝到第一線去,英國自然可以在口頭表態,賣殖民政府一個空頭人情,但現在荷蘭聯軍被海外華人打得慘敗而歸,英國還會不會堅守自己的承諾,羅斯布魯的心裡也沒有底,因爲他十分清楚,儘管英國決不希望爪哇落到海外華人的手裡,但英國也同樣不願和海外華人惡交,他們還希望利用海外華人去對付俄國人,因此英國最大的可能是把荷蘭賣掉。

聽到了漢密爾頓要求見自己的通報,羅斯布魯也知道攤牌的時候到了,於是趕忙讓人將漢密爾頓請到自己的辦公室來。

兩人落座之後,漢密爾頓也沒有客套,直接了當道:“總督先生,進攻農場的戰爭結果,我們己經知道了,雖然我們對這個結果感到非常遺憾,但我們認爲現在的局面己經無法再用戰爭來解決,應該是到了談判的時候,而且我們己經和海外華人聯絡過了,他們答應戰前提出的談判條件依然有效,因此我們認爲巴達維亞政府應該接受這些條件,並以此爲基礎,立刻和海外華人舉行談判,和平解決爪哇的危機。”

聽了漢密爾頓的話之後,羅斯布魯頓時覺得一盆涼水當頭潑下一樣,澆了個透心涼,雖然他也想到英國人有可能把殖民政府賣掉,但多少還保着一絲幻想,而現在幻想終於徹底破滅了。過了好一會兒,羅斯布魯才道:“少將先生,如果我拒絕和海外華人談判呢?”

第一九六章 巴達維亞(四)第四三八章 政客(三)第五七四章 交收東三省條約第十五章 艦炮對決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第四十二章 造艦計劃(六)第三零一章 偵察敵情第一九三章 巴達維亞(一)第五零三章 調查(下)第六十七章 睡不着的人(上)第三十五章 換裝(中)第三零九章 備戰(三)第五八零章 進攻瀋陽(四)第三六九章 餘波未平(六)第四百章 談判破裂(一)第四九三章 聯盟終結(上)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二九零章 仲裁結果第七一四章 上海談判(一)第三三五章 李鴻章來訪(十二)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第五五三章 接受談判(五)第一一六章 秋收行動(五)第五零七章 清廷招撫(四)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一九四 訪問天津(六)第一零二章 攔截(上)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二)第一六九章 德國之行(一)第五七五章 談判(三)第一章 撤僑艦隊第二一五章 青島攻略(四)第一三七章 渤海海戰(六)第四一零章 旅順攻略(七)第五七四章 談判(二)第二十一章 海軍編制(五)第二八零章 五人會議(四)第六十三章 英日同盟(三)第六零三章 西安之行(三)第七十六章 來訪者(四)第一八六章 德國海軍戰略(四)第二二七章 各方反應(一)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五六三章 陰謀論(上)第三五八章 大戰之前(五)第三一七章 錦州(五)第七二三章 歸國(三)第二十五章 錦州告急(四)第七十章 金融(一)穿越艦隊簡介一053H3導彈護衛艦第一七三章 投資考察(四)第二十章 投降第六零九章 滿洲里戰役(二)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四七七章 外交爭鬥(六)第五十六章 上海新區(九)第二十五章 接管濟南(十八)第四五九章 圍殲日軍(三)第五五五章 接受談判(七)第二十六章 錦州告急(五)第五七二章 預備會議(七)第一一八章 農村調查(四)第六六三章 臺灣海峽之戰(四)第四九九章 各方態度(二)第三零七章 備戰(一)第五七五章 力排衆議第三六四章 餘波未平(一)第四八零章 統一商界(二)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五三四章 土地政策(二)第四一四章 旅順攻略(十一)第一三六章 外調(十)第二四六章 天誅(三)第四八五章 清廷朝議(下)第四七六章 山海關之戰(五)第二八五章 協商(下)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五一一章 穆棱河之戰(七)第二三五章 訪日艦隊(六)第三六三章 大戰之前(十)第七十八章 軍事發燒友(上)第五十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一)第三七九章 上海(七)第一六九章 德國之行(一)第四十一章 敘舊(下)第四二六章 停戰期(七)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四八四章 登陸作戰(六)第一六三章 日本的訪問(六)第二五九章 根據地(一)第四十九章 上海新區(二)第一四四章 訪問(四)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第二一五章 爪哇之戰(五)第六一二章 滿洲里戰役(五)第五七二章 北洋議事(二)第八十三章 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