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

秋高氣爽,風輕雲淡,正是出行效遊的大好時節,平時在直隸南部的官道上在這個時候都是人來車往,十分熱鬧。不過這時受庚子國變的影響,官道上己久無行人車輛的來往,路邊甚致長了不少雜草。

在官道的一個三岔路口邊,開設着一個小小的茶攤子,在門口支着兩張布棚子,擺着三、四張茶桌,但卻沒有一個客人,兩個夥計趴在桌子上打旽,顯得十分冷清。

就在這時只見一陣密集的馬蹄聲音傳來,只見從正定府的方向,煙塵漫天,一隊人馬由遠而近,馳行而來。兩個夥計也從睡夢中驚醒,睜着睡眼惺鬆的眼睛,只見有數十騎人馬己在茶攤前駐馬停住。而兩個夥計這纔看清了,騎馬的人都是一色的灰綠色服裝,頭帶短沿小帽,背斜揹着火槍,腰佩單刀,看來應是一支軍隊。

兩個夥計的臉上都露出了緊張的神色,因爲在這個時代,軍隊和土匪沒有什麼區別,由其是在荒郊野外遇到軍隊,十有八九都會送命。雖然這裡不算荒郊野外,但這段時間裡這一帶人煙希少,因此這支軍隊如果真的行起兇來,血洗這個小小的茶鋪根本不廢吹灰之力。

這時只見一人從馬背上下來,幾步來到夥計近前,道:“老鄉,要到山西去是從那一條路走。”

見他的態度溫和,兩名夥計也稍稍安心,一個夥計指着兩條岔道,道:“左邊一條通向丼徑關,出了井徑關就進入山西,右邊一條是通到順德府去,要到河南、山東就是走這條路。”

那軍人點了點頭,道:“謝謝。”走出了棚子,對其他的騎士大聲道:“一班走左邊,二班走右邊,各自前出20公里,然後回報,其他人下馬,就地休息。”

兩隊騎兵分別從兩條路出發,其他的士兵則都下馬,在茶攤對面席地坐下,並從馬背上拿下水壺喝水。兩個夥計互相交換了一個眼色,這些軍人到是和其他軍人大不相同。

這時從屋裡又出來一人,兩個夥計迎了上去,道:“掌櫃的,你看......要不要去招呼一下他們?”

掌櫃擺了擺手,道:“不要輕舉妄動,先看看再說。”

大約半個多小時以後,只聽官道上人聲馬沸,車輪撤轍,揚起的塵土幾乎蔽住了半邊天,只見一隊人馬從官道上緩緩過來。在茶鋪前停住,先前的那支騎軍的士兵都紛紛起身,迎了上去。

掌櫃的不禁眼放精光,喃喃道:“好大一筆買賣,這筆買賣要是做成了,可夠咱們吃幾個月了。”

一個夥計道:“不過這買賣只怕是有些扎手,可不大好吃啊,不知道莊會裡吃不吃得下啊。”

掌櫃道:“不管吃不吃得下,都要回去通報一聲,由幾位當家的決定,並且通知前面的哨點,盯緊了這夥人。”

那夥計答應了一聲,轉身離開,鑽進茶攤後面的小樹叢裡,原來在樹叢裡還有一間小屋,屋後還栓着兩匹馬。夥計對屋裡道:“來買賣了,不過扎手得很,讓前面的兄弟盯緊一點,我這就回莊上送信。”說着夥計解下一匹馬,翻身躍上馬背,一抖繮繩,飛馳而去。

夥計策馬一口氣跑出了60餘里,直跑得座馬直吐白沫,來到一座大莊宅前,只見村口有二十多條漢子正在打拳踢腿練習武藝,左右兩邊的屋檐下還擺着兵器架子,插着刀槍戟戈等武器。而見夥計來了,衆人也都停下練武,紛紛道:“七哥回來了,七哥回來了。”然後都圍隴上來。

夥計從馬背上下來,喘着毛道:“快去告訴總團頭和各位當家的,有買賣來了,不過扎手的狠。”

聽了他的話後,立刻有人跑進莊院裡去送信,其他人讓夥計在屋檐下坐下,有人牽馬去飲喂,也有人給那夥計端來茶水。

過了好一會兒,纔有人出來道:“七哥,總團頭和各位當家的叫你進去。”

夥計聽了,立刻起身走進院裡,來到大堂裡,只見正中居坐的是一個40歲左右的漢子,中等身材,方面大耳,粗眉大眼,一身藍布衣服。而在他的左右手各坐着6、7人,年齡、衣作各不相同。夥計趕忙施禮道:“見過總團頭,各位當家。”

總團頭道:“陳七,有買賣來了嗎?”

陳七道:“是啊,這筆買賣可不小,光是大車就有5、60輛,馬有200多匹,不過人數也不少,少說也有1、2000人,而且差不多人人都帶着帶響的傢伙,很是扎手啊。”

總團頭道:“這麼多人,是朝廷的官兵嗎?”

陳七搖了搖頭,道:“看穿的衣服不像,都是穿的一身綠色衣服,有些像洋人的軍服,但人卻是我們大清的人,不過裡面到是夾雜着一些朝廷的官兵。”

這時左則座位上有人道:“可是戴鐵製頭盔,斜掛皮帶,小腿打綁腿。”

陳七連連點頭,道:“對,對,就是這個樣子。”

說話的人轉向總團頭,道:“景大哥,各位當家,這應該就是人民軍。”

屋子裡頓時響起了一陣議論的聲音,有人道:“李壯勇,你沒說錯吧,人民軍怎麼到這裡來了。”

原來先前說話的人就是從人民軍叛逃的李壯勇。他帶着幾個人從人民軍叛逃之後,首先到山海關外起出自己藏起來了兩箱步槍,又招集了50餘名原義和團的舊部,帶着這些人拉起一支隊伍,在北京西北的宣化、張家口等一帶人民軍控制以外的地區活動。並且堅持只打大戶地主,決不侵擾普通百姓。

雖然李壯勇的隊伍人數不多,但畢竟是在人民軍裡呆了近半年的時間,也學了一些正規軍隊的訓練方法和班排連級戰鬥的戰鬥,而且還很有幾個骨幹,又有幾十支步槍,因此戰鬥力很強,而當時清廷的地方秩序都沒有恢復,沒有官兵征剿。一般的地主武裝根不是他們的對手,結果讓李壯勇連續打破了三個地主的圍子,搶到了大量的糧食、錢財還有幾十支土火槍。

而李壯勇等人到底是在人民軍裡呆過,也學了一些比較上路的做派,沒有流寇亂搶亂殺的作風,打破了地主圍子之後,全將抓住的地主當衆宣佈罪行槍決,並把搶到了糧食財產也分了一些給鄉民,頓時贏得了不少鄉民的好感,有些鄉民甚致願童加入李壯勇的隊伍。

二個月以後,李壯勇的隊伍擴大到了200餘人,還有20餘匹馬,李壯勇又帶領隊伍突襲了一個清軍的小衛所,不僅搶到了30餘匹戰馬,而且還奪得了20多支步槍、3門小炮和一些彈藥。

不過隨着隊伍擴大,再四處流竄搶掠就不是長久之計,必須要找一個根據地才行,而且宣化張北一帶比較荒涼,難以維持大隊伍的供應,李壯勇和幾個弟兄商議,決定按以前制定的計劃,到廣宗去投奔景廷賓、趙三多,一來是廣宗、刑臺一代地區位於山西、河南、直隸、山東省的交界處,交通便利,而且經濟較爲發達,能夠供養大隊人馬,又有景廷賓、趙三多這樣的地方勢力支持,也有利於和清軍作戰;二來是現在自己手下有人有槍有馬,就是到了景廷賓那裡,也有實力說話。

於是李壯勇整頓人馬,南下去廣宗。沿途又連續打破了幾個地主的圍子,殲滅了一股土匪,還撞見兩批落單的八國聯軍士兵,並且還增加了一些人手。等李壯勇一行到達廣宗,見到景廷賓、趙三多時,他的隊伍己擴大到285人,擁有各種槍枝109支,馬45匹,驢36匹,還帶有大量的糧食、錢財和其他的物資。

景廷賓號尚卿。直隸廣宗縣(今屬河北邢臺)東召村人。第十一代梅花拳傳人,出生在一個小地主的家庭,家境較爲殷實,自小就習文練武,寫得一手好字,而且力大過人,肩扛200斤不喘氣,24歲時曾考中過武舉人,但爲人慷慨好義,看不慣官場黑暗,因此一直沒有做官,就在村裡招徒授武。

由於景廷賓性情耿直坦率,好打抱不平,在廣宗一帶極有威望,八國聯軍攻破北京之後,直隸一帶秩序大亂,潰軍、盜賊叢生,景廷賓招集鄉親。組成聯莊會,訓練鄉勇以聯莊自保,各村一致推景廷賓爲團頭。由於景廷賓的名聲大振,不少從北京出逃的義和團衆都投奔到景廷賓的門下,景廷賓以前也加入過義和團,只是沒去過北京,自然收容了大量義和團餘衆。

八國聯軍佔領北京之後,向北京周邊各縣索要錢糧,地方官員不敢拒絕,只好轉嫁到百姓身上,有的官員還趁機加碼,稱爲“洋差”,而直隸南部,山東一帶地區本是義和團的發起地,民間對抗官府、教會、洋人的抗拒情緒極高,景廷賓本來就看不慣清廷的昏暗,對洋人的殘暴也十分不滿,激於義憤帶領村民抗絹抗差。由其是山東的義和團首領趙三多逃到鉅鹿之後,也招集義和團的餘衆,組成義勇團和景廷賓結成聯盟,因此走上了和官府對抗的道路。

這時穿越者從天津登陸,八國聯軍無瑕顧及景廷賓,而官府也無力征剿,因此景廷賓的勢力也不斷擴大,和周邊的十幾聯莊會、團聯會、地方幫會勢力等聯合,衆人推舉景廷賓爲總團頭,並且打出了“官逼民反”、“掃清滅洋”兩面大旗,公然造反,現在人數己超過萬人,頗有重振義和團的聲威,再大幹一番的勢頭。不過和義和團全盛時期的數十萬相比,還是大有不如。

第八十一章 陸軍編制(五)第十八章 海紅旗16第一七九章 軍事交流(一)第二十七章 錦州告急(六)第三一零章 備戰(四)第三六一章 徳國特使(九)第五九一章 上海租界(三)第六六四章 臺灣海峽之戰(五)第二十一章 增援部隊第三八二章 對馬海戰(八)第三十六章 換裝(下)第一八五 商務招標(三)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二二二章 談判(四)第九十五章 青州之亂(八)第四五二章 外交斡旋(九)第三八七章 對馬海戰(十三)第三七六章 上海(四)第六十三章 英日同盟(三)第九十五章 天津租界(二)第三六一章 徳國特使(九)第三八五章 對馬海戰(十一)第六一一章 朝見風波(三)第二三零章 訪日艦隊(一)第二五六章 圈套(四)第三零一章 革命者(六)第一五四章 訪徳使團(上)第五一九章 突擊行動(下)第二二二章 青島戰役(六)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之死(二)第四六二章 武昌之行(三)第六五二章 撤僑(四)第二零九章 奇襲威海衛(三)第五十六章 上海新區(九)第二二八章 後續影響(三)第九十三章 天津戰役(六)第二三三章 突破口第二十七章 夜話(下)第五二四章 談判(二)第五十九章 殲滅(四)第二五七章 公審大會(二)第二二四章 青島戰役(八)第三十五章 導彈戰術(下)第五十七章 上海新區(十)第三二六章 海參崴(九)第一七七章 南下上海(七)第二零八章 奇襲庫倫(二)第四一零章 旅順攻略(七)第二五零章 創業(三)第十六章 日艦逃跑第一八八章 護僑行動(十)第二九三章 漁人行動(五)第六十六章 德國使團(六)第三六四章 餘波未平(一)第八十七章 造艦競標(四)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三十七章 造艦計劃(一)第七十八章 水災(三)第一零二章 攔截(上)第五十二章 佔領大沽口(三)第十八章 接管濟南(十一)第四六七章 武昌之行(七)第一九三章 訪問英法(四)第一三八章 合肥見聞(二)第一四三章 北倉之戰(二)第四三九章 遼陽之戰(一)第二八五章 協商(下)第四二五章 進攻北京(四)第二三零章 後續影響(五)第六一五章 滿洲里戰役(八)第六七五章 大獲全勝(六)第二十章 海軍編制(四)第二十六章 錦州告急(五)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四十二章 艦隊出發第八十四章 戰前準備(一)第六零一章 應對計劃(上)第四二二章 進攻北京(一)第一九七 日本的算盤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三三三章 李鴻章來訪(十)第一九零 訪問天津(二)第三三二章 海歸(三)第二二零章 清廷求和(三)第二十七章 錦州告急(六)第三十八章 聯軍進攻第五零一章 輿論再變(四)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二)第三二零章 騎軍(四)第三八七章 對馬海戰(十三)第二零五章 正面進攻(三)第三一八章 騎軍(二)第二十三章 作戰計劃第六四七章 日本本土作戰(七)第五七五章 力排衆議第一二六章 反擊(下)第六一六章 歸途第二三八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一)第五四零章 美國調停(下)第五一四章 穆棱河之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