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四章 武昌之行(五)

秦錚的下榻之處被張之洞安排在武昌紫陽湖畔,這是一個城中湖,古稱滋陽湖,因每至夏日滿湖荷花呈紫色,朝霞夕陽映紫荷,故名紫陽湖。爲武昌城著名的景點之一。張之洞常在此宴請賓客、題詞吟賦,飽覽湖光秀色。

就在當天晚上,趙鳳昌和榮俊業一起來拜訪秦錚,實際就是代表張之洞,來和秦錚進行談判。

由於雙方己經在宴會上認識,因此這時也就沒有那麼多客氣話,趙鳳昌道:“秦政委,香帥在宴席說過,會全力支持貴方抵抗俄軍,但不知貴方需要購買多少武器?”

秦錚微微一笑,拿出一詆箋,遞給趙鳳昌,道:“趙先生,這是我們希望購買的武器清單。”

趙鳳昌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着:步槍1.5萬支,孑彈6oo萬;仿製馬克沁機槍1oo挺,機槍子彈3o萬;仿製47毫米哈乞開斯射炮6o門,炮彈1萬;75/77毫米野戰炮1oo萬,炮彈2萬;1oo/1o5毫米榴彈炮3o門,炮彈5ooo;122/125毫米榴炮2o門,炮彈3ooo。以及相應配件。

看完了秦錚開列的清單之後,趙鳳昌也嚇了一大跳,因爲海外華人所需要武器彈藥的數量大大過了他的預料,原來趙鳳昌以爲海外華人最多也就是購買幾千支步槍,幾十門火炮就夠了,卻沒有想到會要這麼多。海外華人需要這麼多武器彈藥,僅僅只是爲了抵抗俄軍嗎?說得難聽一點,用來造反都夠了。而且要購買這麼多武器彈藥,至少也要1、2oo萬兩白銀,海外華人拿得出這筆錢來嗎?

趙鳳昌皺了皺眉,道:“貴方所需要的武器彈藥是不是太多了,而且現在香帥這邊可也沒有這麼多武器彈藥啊。”

秦錚微微一笑,道:“如果只是爲了對付進犯山海關的俄軍,自然不需要這麼多的武器彈藥,不過就算我們擊敗了俄軍,難保俄軍不會派出第二批進攻的軍隊,而且說不定其他國家,如日本也有可能會出兵進攻我中華,因此我們應防範於未燃之際,多購買一些武器彈藥,有備而無患。”

趙鳳昌點了點頭,秦錚這樣的解釋,到也說得過去。

秦錚又道:“至於現在香帥一時拿不出這麼多武器彈藥,到也沒關係,可以分期交付,現在香帥能夠提供多少,我們就購買多少,而且是用現銀支付,其餘武器彈藥,可以隨後按交付日期生產。”

原來穿越者確實只想購買幾千支步槍,幾十門火炮,這樣可以裝配兩、三個團,也就夠了,至少可以把眼前的局勢給應付過去。但聽榮俊業暗示現在張之洞有意和穿越集團結交,而且又缺乏資金之後,秦錚也就改變了主意,決定改爲購買足以裝配剛剛計劃組建的12個團的全部武器彈藥,這樣到青島兵工廠可以大量生產各種武器彈藥之前,穿越集團都將有足夠的武器彈藥,可以應付2-3場戰爭。

趙鳳昌道:“好吧,貴方開出的購買清單,在下會如實向香帥稟報,由香帥定奪。”頓了一頓,趙鳳昌的話鋒一轉,又道:“以貴方之驍勇善戰,如有香帥支應武器彈藥,擊敗俄軍並非難事,但若是在擊敗俄軍之後,貴衆又將有何打算。”

秦錚道:“趙先生,我們這次原來只想迴歸故土舊地,只是正逢中華遭遇庚孑之變,只爲保國衛民,纔不得不罰手與各國交戰,到現在爲此,戰事尚且順利,如果這一戰擊敗俄軍,而各國又都不欲再向中華出兵,則應立刻與各國進行談判,與各國簽定停戰協議,恢復中國的和平局面,而我們只求能有一塊容身之地,能夠讓我們在故土安居樂業就行了。”

趙鳳昌笑道:“貴衆的要求實在太低了,以貴衆爲朝廷立下的功勞,甚稱重扶社稷,再鑄江山,功高蓋世,猶在當年曾文正公之上,豈能只做一個地方大員,而是理當入主軍機、執掌朝政,扶助兩宮,使我大清中興,方纔是盡貴衆之材而用。”

秦錚也笑了起來,道:“趙先生太過獎了,方纔在宴席上我就說過,我們打仗尚可,但治國理政並非擅長,而且我們初回故土,人地兩疏,冒然入主軍機、執掌朝政,決非上策。趙先生是明白人,應知當年曾公也爲清廷立有力挽狂瀾之功,且事事小心謹慎,尚不免爲朝廷猜忌,一但功成名就,便立刻解散湘軍,以消朝廷之忌,而我們原爲前朝遺民,而且迴歸之後因事急從權,也幹過不少不符法令,甚致令朝廷猜疑的事情,朝廷又豈能讓我們執掌朝政,趙先生的提議,可是把我們放在火上烤啊。”

趙鳳昌也不禁有些尷尬,不過對方的話說得雖然直白,但卻表明海外華人的決策人員頭腦清醒,着眼大局,不貪無益之利,因此和這樣的人打交道,固然不好糊弄,但也十分輕鬆。

秦錚又道:“何況淸廷遭逢大亂,戰事結束之後,當務之急更是安定人心,軍機大員的人選關係重大,當以德高望衆,老成持重之人擔任爲好,因此一但戰事結束,我們也會和清廷協商,只有能夠分據一地,能夠讓我們容身駐軍就行了,一但協商成功,我們就會退出北京,到封地駐紮就是。”

趙鳳昌點了點頭,秦錚的話說得再明顯也不過了,看來海外華人就是想在中國割據一方,當然權勢要比一般的封疆大吏要大得多,估計是要效大清開國之初設置三藩之故事。當然以海外華人的功勞和實力來看,他們提出這樣的要求,也並不算是過份。做爲一個材智之士,而且又對海外華人的事蹟做過認真的調查,他當然不會相信海外華人宣傳的所謂是爲維護中華民族的利益、主權、領士完整而戰。看來這次海外華人迴歸中華,選擇的時機十分巧妙,正值庚子國變,清廷的力量降到最低點的時候,到是頗有些深謀遠慮。

且不說海外華人立下的功勞,爲大清建國25o餘年以來從未有過,就是曾國藩也比不了,畢竟曾國藩雖然號稱中興第一名臣,但他最大的功勞也只是鎮壓太平天國之亂,而對洋人卻無一點成績。而且現在海外華人還佔據着北京,這也是他們最大的籌碼,就是要用北京和清廷做交易,如果清廷答應,他們就讓出北京,如果清廷不答應,他們就佔着北京不放,而清廷可不能總不回北京吧,因此趙鳳昌也可以預見,朝廷是肯定會答應海外華人的條件。

不過趙鳳昌到也並不認爲海外華人提出這樣要求有什麼不好,畢竟這次清廷能夠保全下來,也確實多虧了有海外華人,不然現在清廷說不定還真是完了。而且海外華人要求割據一方,也總比控制中央好得多,何況現在的淸廷,還有什麼資本和海外華人賻奕呢?當然,在海外華人和朝廷的這場賻奕中,到是可以想辦法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於是趙鳳昌道:“那麼貴衆以爲,現在我大清的官員中,何人適合入主軍機、執掌朝政呢?”

秦錚看着趙鳳昌,笑了一笑,道:“唯李中堂、張香帥可矣。”

趙鳳昌聽了以後,也不禁哈哈大笑了起來,他等的就是秦錚這句話,雖然秦錚將李鴻章和張之洞並列,而且還將李鴻章放在前面,但趙鳳昌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畢竟李鴻章的資歷、威望擺在那裡,無論是那一方面都要壓倒張之洞一頭,因此要說李鴻章沒有資格進入軍機處,那麼也就沒有人有資格進軍機處了,也包括張之洞在內。

當然,軍機處的官員也是有大有小,不過除了一頭一尾之外,中間的軍機大臣雖然有排名差異,但在職權上是平等的,而且自從辛酉政變之後,軍機處的領都是由一位親王擔任,有時親王會掌管軍機處的實權,如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而在庚子國變之前,擔任席軍機大臣是禮親王世鐸,則是個虛愰孑,軍機處真正的實權是掌握在排名第二的榮祿手裡。

而這一次兩宮回京之後,這個規據估計也不會有什麼變化,因此李鴻章和張之洞如果同時入主軍機,都不會出任席軍機大臣,李鴻章可能會排在張之洞前面,但地位卻是平等的,當然出任席軍機大臣的親王,肯定又是個虛愰孑,真正的大權還是在李鴻章、張之洞手裡。

做爲張之洞的席幕僚,趙鳳昌自然要爲自己的幕主利益考慮,但同時也是爲了自己的利益着想,畢競如果張之洞入主軍機,那麼肯定會推薦自己出仕爲官,而張之洞向朝廷推薦給自己的官職也肯定小不了,至少也應是個巡撫,而以張之洞的資歷與威望,朝廷也肯定會賣他這個面子。

自己現在也不過才45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現在就能夠出任巡撫,爲一方大員,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如果自己在任上好好幹幾年,幹出幾件拿得出手的政績來,而在朝中又有張之洞扶植,那麼自己將來晉升總督,甚致是入主軍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麼現在的關建就是把張之洞推進軍機處去。到不訪和海外華人做一個利益交換,張之洞可以買給海外華人武器彈藥,甚致支持海外華人佔據一地,而海外華人則支持張之洞入主軍機。

第六十五章 艦上見聞第七零八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一零一章 天津租界(八)第二一零章 奇襲威海衛(四)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五九五章 上海租界(七)第四十六章 錦州之戰(四)第四十一章 敘舊(下)第二八零章 中立(四)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十五章 接管濟南(八)第二二一章 清廷求和(四)第一零四章 考查(一)第九十一章 青州之亂(四)第三八四章 對馬海戰(十)第三六三章 媒體(一)第二零三章 正面進攻(上)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二)第二一八章 青島戰役(三)第三零一章 偵察敵情第二九九章 告密(上)第二五六章 公審大會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七十七章 陸軍編制(一)第五六二章 夜襲(三)第一一四章 失蹤(下)第六三二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四)第一八四 商務招標(二)第三一七章 騎軍(一)第六五九章 遠東遠征軍(六)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二十四章 錦州告急(三)第七十六章 規劃(二)第七十九章 水災(四)第四二九章 進攻北京(八)第六一五章 皇帝與太后(上)第三八五章 足球比賽(六)第五七八章 進攻瀋陽(二)第二六九章 進城(五)第九十五章 青州之亂(八)第三九零章 對馬海戰(十六)第四三三章 進攻北京(十二)第五一四章 穆棱河之戰(十)第五一二章 清廷招撫(九)第二四九章 鑑定圖紙第四零六章 旅順攻略(三)第四九三章 聯盟終結(上)第四三九章 進京(六)第四六九章 迎擊俄軍(六)第一八四章 護僑行動(六)第五三四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五)第二一五章 青島攻略(四)第三一五章 錦州(三)第三七零章 談判團第六零九章 滿洲里戰役(二)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三五零章 前往青島(三)第二四六章 第一家族(五)第六一五章 滿洲里戰役(八)第六八二章 結束戰爭(三)第三五九章 大戰之前(六)第五五二章 接受談判(四)第二六二章 根據地(四)第二八八章 年終會議(四)第六十六章 德國使團(六)第五三八章 聯合軍演(三)第一三零章 外調(四)第六一六章 皇帝與太后(下)第一四三章 北倉之戰(二)第四七二章 山海關之戰(一)第四十章 火炮陣地第六三六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八)第四三六章 進京(三)第四十一章 勝利第三四九章 前往青島(二)第二十四章 接管濟南(十七)第三八二章 足球比賽(三)第二零五章 懲罰行動(下)第五四一章 鎮南浦登陸(一)第一六零章 農業部的運作(一)第九十章 青州之亂(三)第二九三章 開荒(一)第五零二章 調查(上)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五零三章 調查(下)第五五一章 土地改革(六)第一三七章 合肥見聞(一)第九章 接管濟南(二)第二四七章 天誅(四)第二八五章 協商(下)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三百章 告密(下)第一七零章 德國之行(二)第一八四 商務招標(二)第五五零章 接受談判(二)第六十三章 英日同盟(三)第四六三章 武昌之行(四)第三十九章 談判(下)第二八九章 漁人行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