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談判破裂(一)

互相寒喧了一番之後,三方的人員在談判室內按各自的位置就坐,而霍必瀾神彩奕奕,先言道:“各位,相信經過了一天的總結討論之後,我想各位都應該有一些新的調整和主張,而且還是有助於我們這次談判的,不知道那一方願意先來說一說,自己的新主張,如果沒有,那麼我們就接着上一次結束時候的進程繼續討論。”

這時李鴻章道:“這一次甴我們先來說吧,這次談判,我們確實有一些新的決議。”

霍必瀾點了點頭,笑道:“當然可以,我們歡迎清國政府表意見。”又轉頭對秦錚道:“秦政委,貴方的意見怎麼樣。”

秦錚見霍必瀾的神色之間,頗有些籌促自滿的樣子,估計他也知道清廷己經決定全盤接受各國提出的談判條款,因此才顯得信心十足,勝卷在握的樣子。只是淡淡道:“我們沒有意見。”

霍必瀾的臉上露出了會心的笑容,又對李鴻章道:“李中堂,請你言吧。”

李鴻章點了點頭,道:“昨天我們收到了朝廷的電報,朝廷同意接受各國提出的談判條款,因此今天如果討論有關我大淸的條約條款,可以以各國提出的談判條款爲基礎,進行討論各條款的細節。”

其實昨天李鴻章到禮査飯店告訴秦錚淸廷的決議以後,馬上又去拜訪了霍必瀾,將淸廷的決議也告訴給了霍必瀾,這樣一來,李鴻章不僅是把自己的責任都推乾淨了,而且兩方面也都不得罪。

而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霍必瀾自然是欣喜異常,因爲自已費盡心機所追求的目標終於實現了,這樣一來自己的政治前途也可以重現光明,因此送走了李鴻章之後,霍必瀾也不等重新談判開始,就先向國內電,向國內彙報了這個好消息,主要是霍必瀾擔心國內己經做出了對自已的處理決定,那可就麻煩了。

隨後霍必瀾又趕忙招集各國的領事,向他們通了這個消息。而各國的領事得知了以後,也都十分高興,畢竟能太這樣不利的局勢下,還是獲得大量的賠償,還可以獲得新的租界,在國內都算是大功一件,對各領事以後的政治前途也是大有益處的。相當各領事看待霍必瀾的眼光也和前幾天大不相同,果然還真讓霍必瀾給幹成了。這也讓霍必瀾十分得意,怎麼樣,聽自己的沒有錯吧。

清廷的事情解決了,剩下的就是和海外華人的談判了,因此經過了領事們的討論之後,認爲現在清廷己經屈服,而且各國也從清廷獲得了大量的利益,也就沒有必要再和海外華人多做糾纏了,吃點虧就吃點虧吧,除了第一、二條關係到北京的地位之後,其他的五條基本就都按海外華人的條件來辦吧,其實各國也是準備接受的,只是在細節上還需要再討論。

而在衆領事們一片歡樂的情緒中,只有徳國領事克佩納心裡有底,海外華人可不是那麼好糊弄的,因此這裡面的變數還大得很,別都高興得太早了。

等李鴻章說完以後,霍必瀾十分滿意,又轉向穿越者的一方,以勝利者的姿態道:“秦政委,貴方還有什麼意見嗎?”其實這一問純粹是禮節性的,因爲在霍必瀾看來,連當事的清廷都同意了,海外華人還有什麼理由反對呢?只能接受了。

那知秦錚道:“我們反對淸國政府的決定。”

霍必瀾怔了一怔,還以爲自已聽錯了,下意識的問了一句,道:“什麼?”

秦錚正色道:“我們反對淸國政府做出的決定,也拒絕以貴方的談判條款爲基礎,來討論與清廷的條約相關的細節問題。”

這時霍必瀾纔算是聽明白了,心裡也不禁有些慌,因爲事情的展並沒有按他所設想的劇本來,按照霍必瀾的設想,只要清廷同意了自己的條件,那麼海外華人也就只能接受,但這夥人怎麼不按規則來呢,因此也有些氣極敗壞道:“這是清國政府做出的決定,你們是沒有權力反對的,如果你們仍然堅持反對,那麼我們就和清國政府單獨談判,單獨簽定條約。”

秦錚點了點頭,道:“好,那麼我正式宣佈,我們從現在開始,退出這次談判。你們和清國政府可以單獨談判,單獨簽定條約。但談判達成的任何協議,簽定的任何條約,我們都不予承認,對我們也沒有任何的約束力,而且我們也不會尊守。”

說完了以後,秦錚從坐位上站了起來,道:“各位,我們告辭了。”而其他人也都紛紛起身,跟着秦錚一起離開了談判室。

而這時霍必瀾雖然有些懵,但到還並不太緊張,以爲海外華人又在玩以退出來要挾的把戲,因此趕忙向李鴻章打眼色,還是讓他出面來挽留海外華人。但這一次李鴻章卻沒有行動,而是苦笑了一聲,緩緩的搖了揺頭。

霍必瀾怔了一會兒,也明白了過來,這次李鴻章是不可能出面挽留海外華人的,因爲海外華人反對的是清廷的決定,如果李鴻章挽留海外華人,就意味着李鴻章放棄了清廷的決定,這自然是李鴻章不能做的事情。而這時霍必瀾的頭腦也變得異常清晰,馬上就明白,如果說上一次海外華人退出,有可能是故作姿態,那麼這一次他們可就是玩真的了,這也就意味着這次上海談判,也徹底的破裂了,這夥該死的海外華人,爲什麼每次都不按自己所設想的節奏來呢?

而霍必瀾馬上又想到,上海談判破裂,不僅意味着自己挽救計劃的完全破產,而且後果更爲重要,因爲球賽的失利,最多是讓自己在政壇上邊緣化,而上海談判破裂,國內肯定要找人來承擔責,那麼自己恐怕就要徹底退出政治領域了。因此霍必頓時覺得眼前一片黑喑。

秦錚等一行人離開了靜安寺,回到禮查飯店的時候,負責去收取電報原件的陳兆聲己經回來了,他的任務進行得十分順利,當然那5oo兩白銀揮了重要的作用,一名電報員不僅將清廷這份要求李鴻章接受各國談判條款的電報原稿給了他,而且還將這段時間以來,李鴻章與清廷來往互通的十餘份電報都一古腦的打包贈送。

雖然這個時代,電報員的收入不錯,月收入一般在5-1o兩白銀左右,是相當可觀的,但5oo兩白銀,仍然是一筆鉅款,而在電報員看來,這些電報原稿就是幾張廢紙,根本就沒有什麼價值,還不如換5oo兩白銀,上面追問下來,就說丟了,或是找不着,也能搪塞過去,實在不行大不了不幹這電報員,拿着這5oo兩白銀當本錢做個小買賣,或是回家鄉去買幾十畝地,怎麼樣都行。

取得電報原稿的過程雖然順利,但也引起了秦錚的警惕,現在的清廷可以說己是腐爛到了根上,只以5oo白銀這樣微小的代價就獲得了這樣重要的電報原稿,所以說大清國要玩完,也決不是偶然的事情。不過穿越者要接手的國家,絕不能是像清廷這樣**的國家政權。

目前穿越集團己經任用了不少本土人,當然在重要的崗位上,還是以穿越者爲主,但在不遠的未來,肯定會在重要位置上任用本土人,而且會有越來越多的本土人出現在重要的崗位上,在穿越者可以收買爲淸廷服務的人員;那麼在將來穿越者的敵人,也同樣可以收買爲穿越者工作的本土人,因此這也必須讓穿越者從現在開始就引以爲戒,一方面要加強內部的制度和監督管理,另一方面也要加強爲穿越者工作的本土人的思想教育。

這時己6續有記者趕到了禮查飯店,參加新聞佈會。原來在前幾天穿越者舉行的新聞佈會引了上海居民們的極大興趣,因此帶動了上海各報館的報紙銷量均有大幅的增漲,而且報紙的銷量與新聞佈會的內容是息息相關的,買報紙看的人先要翻一翻,看有沒有關於新聞佈會的報導,而對新聞佈會報導的篇幅越多,內容越詳細的報紙就越是好買。有不少報紙在這幾天都請人執筆,連續寫和新聞佈會有關的評論,還有報紙對新聞佈會的內容,專門出版了號外版。

現在聽說海外華人又要舉行新聞佈會了,記者們自然是趨之若鶩般的趕來,雖然也有不少記者心裡奇怪,因爲在這個時候,海外華人不是應該正在靜安寺和洋人們進行談判嗎?怎麼會舉行新聞佈會呢?不過即然是海外華人出了通知,怎麼樣也要趕過來看看,決不能錯過這個大新聞的機會。而且還有一些報館的責任人這個時候己開始考慮,怎樣利用這次新聞佈會,是行號外,還是增加這幾期報紙的行量。

第四九零章 登陸作戰(十一)第二七八章 中立(二)第四五五章 山海關(一)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四七一章 迎擊俄軍(八)第一六四章 外交之爭(下)第二零七章 奇襲庫倫(一)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五七一章 預備會議(六)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之死(二)第二七二章 陰島(三)第一三六章 海軍假期(七)第四零四章 旅順攻略(一)第九十二章 青州之亂(五)第九十四章 安置營(十)第一七五章 南洋鉅富(下)第五一五章 試演(上)第二十二章 接管濟南(十五)第一六一章 農業部的運作(二)第四十二章 艦隊出發第二一九章 談判(一)第一八七章 德國海軍戰略(五)第一九一 訪問天津(三)第四七九章 登陸作戰(一)第六四三章 日本本土作戰(三)第三五一章 上海警戒(四)第五三六章 聯合軍演(一)第六五三章 撤僑(五)第五一四章 穆棱河之戰(十)第二零九章 奇襲庫倫(三)第四五一章 外交斡旋(八)第五四零章 聯合軍演(五)第四一九章 遼河之戰(五)第二五一章 八國聯軍分裂作者發言第六五九章 遠東遠征軍(六)第二六八章 進城(四)第八十四章 戰前準備(一)第二九三章 漁人行動(五)第三一三章 錦州(一)第二六八章 進城(四)第五八九章 農場巡視(四)第五三六章 聯合軍演(一)第五四一章 鎮南浦登陸(一)第二十章 接管濟南(十三)第五五二章 土地改革(七)第八章 伏擊俄軍第四一七章 北京攻略(十三)第二二四章 清廷求和(七)第一八零章 開平煤礦第八十九章 青州之亂(二)第七零七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一九四章 巴達維亞(二)第四九九章 輿論再變(二)第五四九章 土地改革(四)第一九四章 巴達維亞(二)第五二五章 談判(三)第二五九章 土地制度(上)第五九八章 濟南衆態(七)第二五一章 八國聯軍分裂第一二零章 秋收行動(九)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九十章 安置營(六)第三八三章 足球比賽(四)第五零五章 穆棱河之戰(一)第五二四章 談判(二)第六一三章 朝見風波(五)第一零五章 電報第二八七章 全面展開(二)第九十四章 天津租界(一)第二五七章 公審大會(二)第四三六章 政客(一)第三七一章 德國的收穫(上)第四三五章 進京(二)第四七七章 外交爭鬥(六)第四六九章 戰前(一)第三四九章 前往青島(二)第二十五章 責任問題第六十二章 大沽口會議(三)第二一五章 青島攻略(四)第二三六章 作戰計劃(四)第三十七章 圈孑(下)第一七四章 德國之行(六)第二九五章 開荒(三)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四一九章 遼河之戰(五)第五六零章 夜襲(一)第五三九章 聯合軍演(四)第六零五章 西安之行(五)第五九三章 上海租界(五)第五五一章 接受談判(三)第一三三章 外調(七)第二二九章 技術討論第一四二章 上海新區(六)第一零一章 天津租界(八)第四一零章 旅順攻略(七)第二四三章 王家寨(五)第三六三章 大戰之前(十)第七十八章 水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