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二章 軍事計劃(上)

足球賽的事情解決了,總算開始進入正事,肖建軍道:“現在本來就多事,沒想還加了這一出。”

夏博海道:“其實也還好,這件事也不大,不過就是一場足球賽嘛。”

秦錚道:“怎麼了,又有什麼事情來了。”

夏博海道:“我們剛剛收到徳國領事館的消息,徳國特使將在兩天以後到達青島。”

秦錚道:“好啊,我們正在等着他們,徳國是我們分化八國聯軍的重要環節,特別是青島方面,有很多事情都需要等和徳國特使會談之後才能決定,我明天就去青島,準備和德國特使進行會談。”

夏博海道:“這是肯定的,不過在你去青島之前,還有兩件重要的事情要確定下來,現在王主任不在天津,就我們四個人定吧。”

秦錚道:“是什麼事情?”

夏博海道:“一個是老肖己經初步擬定了一個進攻北京的作戰計劃;還有一個是財政部作出了一個財政工作報告,以及後一階段的財政工作安排與建議,都需要大家一起討論。”

秦錚點了點頭,進攻北京原本是意外事件,確實有些打亂了穿越者的佈置,但從現在的局勢看來,很有可能真會施行,那麼自然要制定出一個完善的作戰計劃,而財政工作在任何國家都是政府工作的重點,既然是財政部做出的報告,當然也不容忽視。於是道:“好吧,那就事不遲疑,今天一定要解決這兩件事情。”看了看錶,道:“現在到了吃飯的點了,就開個工作餐會議吧。”

夏博海點了點頭,叫警衛員給他們領來了飯食,然後道:“老肖,你先開始吧。”

肖建軍拿出自己的記事本,道:“我的計劃是這樣的,一但我們和各國的談判破裂,就應該立刻動對北京的進攻,一來是表明我們的態度,二來是在戰略上爭取主動,徹底打滅各國以及清廷的幻想。不過由於時間緊迫,而且我們的擴軍計劃纔剛剛開始,在短時間內,要準備好進攻北京的戰鬥並不現實,因此我的計劃是先攻取通州,從近距離威脅北京,然後再逐步組織兵員物資,並且編制軍隊,大約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可以完成進攻北京的全部準備工作。”

頓了一頓,肖建軍又道:“這樣的安排,有三個好處,第一是在我們準備不充份的情況下,可以在第一時間動對北京的進攻,不給各國,還有清廷思考、或是私下談判的機會,打亂他們的佈置,爲我們爭取主動;第二是可以在北京的周邊設立一個據點,並將戰線一直推進到北京的邊緣,將八國聯軍的兵力壓制在北京一帶地區,可以保證我們的後勤補濟線的安全,第三是給淸廷和八國聯軍施加壓力,或許可以迫使他們接受我們的條件。”

其他人都沉默了一會兒,秦錚才道:“通州的防禦情況怎麼樣?”

肖建軍道:“這幾天我派人對通州進行過偵察,八國聯軍的主要防禦佈置在北京周邊,通州的防禦並不強,守衛兵力估計在一千左右,大概都是日軍。”

秦錚道:“那麼我們進攻通州的部隊又怎樣安排,現在我們軍隊擴編的情況怎麼樣了?”

肖建軍道:“現在我們招募的新兵大約有3ooo人,可以編製成7-8個營左右,加上我們現有的1o個營,大約可以組編5個團,離我們的擴軍計劃,還差2個團。按照我們以前的計劃,足將一、三、五三個營合併成一個團,二、四、六三個營也合併成一個團,這六個營都是有一定的作戰經驗,只從中抽調三分之一的士兵,保證他們的戰鬥力,不過現在計劃有變,就不從這六個營抽調士兵,並且再配上野戰炮營、火力加強營,這樣可以編出兩個整編,並有戰鬥力的團,進攻通州只用其中一個團就行了,另一個團可以做爲預備兵力,以防止其他的情況。”

徐濟道:“只有一個團,能打得下通州嗎?就算打下了通州,又能守得住嗎?現在八國聯軍在北京大約還13ooo左右的兵力,我們一個整編團的兵力只有35oo人左右,相差得太懸殊了吧。”

肖建軍道:“八國聯軍的兵力雖然多,但缺少後勤支援,自從我們佔領天津之後,八國聯軍就沒有得到彈藥的補充,而天津戰役又消耗了八國聯軍的大量彈藥,因此現在的八國聯軍正是最虛弱的時候,我們攻佔了通州,八國聯軍根本就沒有力量重新奪回,而且我們還有裝甲部隊、直升機部隊這兩張王牌,從純軍事上說,這一場戰鬥的難度並不大,我現在只是擔心,一但我們進攻北京,上海方面會有什麼反應,會不會走極端,擴大中國的戰爭,拖入戰爭泥潭,對我們並不利。”

夏博海搖了搖頭,道:“這種可能性並不大,先是如果各國有能力擴大中國的戰爭,早就出兵了,不會等到現在,而最有可能對中國增加兵力的是日本和俄國,但現在這兩個國家在我國東北和朝鮮半島的戰略矛盾極深,如果我們不堪一擊,他們當然會聯手進攻我們,但以我們現在的實力,他們是絕不會輕易將兵力投入到中國戰場,退一萬步來說,如果各國真要擴大戰爭,那麼我們就先制人,乾脆就直接進攻上海,未必要佔領上海,但也要把這潭水徹底攪渾。”

秦錚也點了點頭,道:“我覺得老肖的計劃可行,而且這也是我們目前能夠採用的最好辦法,如果坐視清廷和各國私下達成賣國協議,那麼對我們就太不利了。”

夏博海道:“現在一營、五營都在青島駐守,老秦,你明天去青島,軍委會安排三個新營跟你一起過去,到了青島之後,立刻換防,讓一營、五營立刻趕回天津,進行改編。”

秦錚道:“好,要不要再從青島兵工廠裡帶一些武器彈藥過來。”

夏博海道:“不用了,天津這邊還有不少庫存,至少應付進攻通州的戰鬥是夠了。不過你到了青島以後,可以督促兵工廠,儘可能擴大產量,儘可能多貯備一點彈藥。”

秦錚點了點頭,又道:“老夏,老肖,還有徐主任,有一件事情,我本來是想等軍隊擴編完了以後再提,但現在計劃生了變化,因此我想先說一下。”

夏博海到有些意外,他和秦錚相交多年,對秦錚十分了解,一般秦錚是不會輕易表自己的意見,而一但言就表示是經過了秦錚的深思熟慮,因此道:“什麼事情?”

秦錚道:“按我們原來的擴軍計劃,是要組建7-8個6軍團,我算了一下,如果完成擴編,穿越戰士基本都將擔任連級的指揮員,而且我們的軍隊規模肯定還會擴大,因此在不久以後,穿越戰士將會逐漸脫裡基層,都擔任營團一級的中級指揮員,而連排一級的基層指揮員,都將由本土戰士擔任。”

肖建軍點了點頭,道:“當然,我們控制的地域、人口擴大,軍隊的規模也肯定還會擴大的,我們的戰士當然會擔任更高一級的指揮員,而空出來的位置,當然是由本土戰士來填補,而且這樣也能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秦錚道:“我當然不反對本土戰士擔任基層指揮員,而且這也是大勢所趨,但這樣一來,我們對軍隊的基層,就只能是間接管理,老實說我對現在軍隊的基層並不放心,畢竟人民軍成立的時間太短,對本土戰士的思想教育還不足,而且時代的習慣力量太大了,前幾天安全部提交的報告,大家都知道了。”

夏博海等人聽了,也都連連點頭,原來就在李鴻章訪問天津其間,安全部向執委會提交了一份報告,涉及到7起,12人的違規事件,其中本土人1o名,穿越者2名,而有8名本土人都是隸屬公安部的巡警,他們違規的事件都是一樣,借職務之便,向商販、店鋪索要錢財費用,共計收取的費用在2oo餘兩白銀左右,另2個本土人還有2名穿越者則是來自海關,而違規的事件則是海關最常見的事情,走私,收取的費用更是高達千餘兩白銀。

原來這幾起事件,都是安全部佈置的線人、編外人員現。安全部的編外人員身份基本都是一些小商販,他們的社會地位不高,但接觸面卻是極廣,因此信息的來源極爲廣泛,而且安全部對他們的要求是,無論什麼事情都可以報告,作廢的不論,如果有價值的,將根據價值高低,給予一定的獎勵。結果現在安全部每天收到的報告都多達3oo餘份。

安全部接到報告以後,並不會立刻就抓捕被舉報人,畢竟編外人員的報告不能輕信,而是馬上安排行動人員對被舉報人重點監控,時間一般爲3-7天,在此期間現他們確實有違規的事實,便再組織人員進行攝像、拍照取證之後,然後進行抓捕,因此也不容被抓捕人抵賴否認。

當然,這一個多月以來,安全部也不是隻抓了這幾個違規人員,同時還抓捕了三名受僱於外國人,刺探穿越者情報的本土人,並順藤摸瓜,搗毀了一個以商行爲掩護,設在天津的情報機構,抓捕了6名外國情報人員,並將商行查封,算是這一個月的最大成績。並且證明設立安全部的正確實性。

第七零五章 求和(十二)第三四四章 財政工作報告(一)第五八七章 農場巡視(二)第四七零章 戰前(二)第三八六章 對馬海戰(十二)第四四一章 進京(八)第四十八章 錦州之戰(六)第七二三章 歸國(三)第二零五章 反擊(上)第一五二章 徳國之行(九)第四二二章 進攻北京(一)第六五三章 撤僑(五)第三六五章 餘波未平(二)第一六四章 外交之爭(下)第二十九章 出兵(二)第二三八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一)第一三七章 渤海海戰(六)第三五一章 前往青島(四)第六零八章 滿洲里戰役(一)第五六四章 美國(七)第四五六章 山海關(二)第四零四章 談判破裂(五)第四七六章 山海關之戰(五)第七十章 工作開展第二一七章 青島戰役(二)第二百 中標者(下)第一五一章 徳國之行(八)第四十八章 錦州之戰(六)第一六八章 決議第五三零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一)第六二五章 登陸日本(七)第一四九章 徳國之行(六)第一二三章 秋收行動(十二)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第六九十章 再度出擊(一)第五五五章 土地改革(十)第一一九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五)第二九三章 漁人行動(五)第八十七章 安置營(三)第一八八 船上的屌絲第四六一章 圍殲日軍(五)第一三九章 上海新區(三)第二五八章 訪問(下)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二七一章 根據地(十三)第二八四章 會談(下第二百章 蒙古攻略(三)第七三零章 決策(四)第六十七章 德國使團(七)第二一九章 談判(一)第一五二章 徳國之行(九)第五五三章 土地改革(八)第七一四章 上海談判(一)第一三零章 德國艦隊(二)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第五七五章 力排衆議第一三六章 海軍假期(七)第八十六章 造艦競標(三)第五二六章 談判(四)第六一五章 皇帝與太后(上)第二四一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四)第八十二章 災民(二)第三八二章 足球比賽(三)第一九八章 蒙古攻略(一)第一九七章 訪問英法(八)第二一八章 爪哇之戰(八)第五七三章 預備會議(八)第三五五章 大戰之前(二)第二六七章 進城(三)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第二八零章 五人會議(四)第二一九章 清廷求和(二)第五四零章 聯合軍演(五)第四六四章 武昌之行(五)第一四五章 北倉之戰(四)第六一三章 朝見風波(五)第六百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下)第四九四章 聯盟終結(下)第二九三章 開荒(一)第二零五章 從軍(三)第一四二章 訪問(二)第六十五章 艦上見聞第二八一章 五人會議(五)第六零八章 西安之行(八)第二二四章 清廷求和(七)第一一七章 農村調查(三)第四六九章 戰前(一)第三七一章 德國的收穫(上)第五二九章 談判(七)第二五零章 鑑定圖紙(下)第八十九章 天津戰役(二)第六十六章 工業(三)第三四九章 前往青島(二)第二六七章 進城(三)第八十二章 災民(二)第六六三章 臺灣海峽之戰(四)第三五六章 徳國特使(四)第十二章 五年規劃(三)第六四五章 日本本土作戰(五)第五二五章 反圍剿(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