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 各方反應

“你什麼?海外華人的國家己經滅亡了?”

“是啊,這是他們的政委秦錚真口告訴我們,他們的國家己有數月之前毀於海島的火山爆發,現在就只剩下他們這些人員艦船了。”

“糟了,糟了。”聽完了張佩綸的講之後,李鴻章一跺腳,連連嘆氣,而周馥、盛宣懷、李經方也都是臉色大變。

原來張佩綸從天津回到上海時,離穿越者公佈談判的六項原則過去了三天,除了俄國在第二天就做出了迴應,表示俄國絕對不會接受海外華人的談判原則之外,其他的國家均還未發表自己的態度。

而張佩綸回到上海以後,立刻就將海外華人的來歷事情告訴給李鴻章。那知李鴻章聽完以後,竟然頓足捶胸,哀聲嘆氣,連張佩綸也莫名其妙。原來李鴻章本以爲在這夥海外華人的背後還有一個國家支持,所以他們纔敢和各國這樣強硬的叫板,但聽張佩綸這麼一,才知道這夥海外華人竟然是隻紙老虎,表面上張牙舞爪,頗爲嚇人,但裡子卻只是空的。

但各國又豈是好糊弄的,早晚肯定可以發現海外華人只是中幹外強,他們自然也不會對海外華人客氣,而等各國收拾了海外華人,自然也不會放過大淸了。海外華人落得什麼結果當然並不足惜,但大清卻要跟着倒黴,這怎麼不叫李鴻章着急上火呢!

但更讓李鴻章着急的是,雖然各國大多數還沒有對海外華人的談判原則表態,處於流亡狀態中的清廷、還有其他的地方大員們卻都己經對此抱以了極大的希望,就在海外華人公佈談判原則的當天晚上,暫居在太原的清廷就向李鴻章發電,表示可以按照海外華人公佈的談判原則與各國進行談判,並且還可以稍做一些讓步,而對海外華人,同樣可以善加安撫,爲朝廷所用以制衡各國云云。

而其他參加了東南互保的督撫大員也都紛紛向李鴻章發電,有的認爲海外華人公佈的六項談判原則對大清十分有利,希望李鴻章盡力促成談判;有的是向李鴻章祝賀,認爲有了海外華人公佈的六項談判原則,卻麼這一次危機就能夠很快解決了;有些頭腦還淸醒的則是向李鴻章詢問,這樣談判成功的機率有多少;還有些不懷好意,甚致認爲李鴻章還應該爲大清爭取更多的利益。而且李鴻章還收到消息,隨慈禧、光緒一起逃亡到太原的大臣中,己有人主動請令,要求負責與各國談判,或是代表朝廷出面,招撫這批海外華人。

周馥、盛宣懷、李經方等人見了這些電報,纔信服李鴻章的先見之明,如果李鴻章當時提出反對海外華人的談判原則,這時還不被全國罵死纔怪呢?

但現在卻發現,原來這夥海外華人根本就靠不住,這一下自然是所有的人都着急了,雖然張佩綸有些不明就裡,但聽周馥、盛宣懷給他解釋清楚了這裡面的利害關係之後,也着了急,對李鴻章道:“中堂,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李鴻章畢竟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大起大落的人,很快就下鎮定了下來,他也知道現在就是急也沒有用,還不如靜下心來想對策,道:“事己至此,急也無益,何況洋人現在還並不知海外華人的底細,因此也未必就不可成。”

張佩綸道:“要不要我再到天津去一趟,再見一見海外華人,明其中的利害。”

李鴻章對張佩綸擺了擺手,道:“你去了也沒有用,而且此時我們也不益與海外華人多有接觸。只看他們如何與各國交涉,我們且不可參與。”頓了一頓,轉頭對李經方道:“經方,你馬上向朝廷發電,俄國己經拒絕了海外華人的談判原則,其他各國均尚未表態,且不可操之過急。”

李經方了頭,道:“是,我這就去辦。”

衆人聽了,也都認爲李鴻章處理得十分妥當,因爲當務之急確實是要把朝廷穩住,現在己經是夠麻煩了,如果朝廷在這個時候再來添亂,那可就真是讓人頭疼了。

這時盛宣懷道:“中堂,有關海外華人的事情,我們要不要告訴各國?”

李鴻章想了一想,道:“暫時還是不要泄露出去,我們靜觀其變爲好。”頓了一頓,道:“俄國人已經表了態,他們不接受海外華人的談判原則,我明天去英法領事館看看,探一探他們的口氣。”

而就在第二天,繼俄國表態之後,徳國駐上海領事館也發表了聲明,宣稱徳國不接受海外華人的談判原則,並且呼籲各國向中國戰場增加兵力,堅決擊敗海外華人;而就在同一天稍晚的時候,俄國政府再次表態,俄國將考慮向中國戰場増派十萬俄軍,並且派遣駐守海參崴的俄國遠東艦隊出動,進駐旅順港,對付海外華人。

兩個國家先後表態,都不接受海外華人的談判原則,而且還準備向中國戰場增兵,也再次引起震動,暫住在太原的淸廷,東南各省的督撫大員們頓時又都憂心勿勿起來。

不過俄、德兩國表態之後,一連三天,並沒有其他的國家跟進,天津的海外華人也沒有了動靜,而這時距離海外華人設定的十天時間限,只剩下了三天了。

――――――――分割線―――――――――分割線――――――――

在日本駐上海領事館的一間辦公室裡,日本駐上海領事田切將一份電報遞給福島安正,道:“福島君,軍部對你的處份決定己下來了,將你降級爲上校。”

福島安正並沒有去接電報,而是道:“田君,我的申請,軍部是否批准了。”

田切道:“嗯,軍部己經批准了你的提議,你可以駐天津領事館武官的身份,返回天津,相關的證件國內己經派人送來,估計這一二天就可以到上海。”

福島安正了頭,立刻一個立正,然後伸手接過了電報,道:“很好,我接受這個處份,並且很高興有機會能夠彌補我的過錯。”

田切道:“福島君,你認爲海外華人會同意我們在天津重開領事館嗎?”

福島安正道:“我認爲至少有六成的把握,我們曰本在天津本來就有領事館,只是撤離了而己,海外華人既然允許其他國家的領事館在天津存在,那麼他們也不在拒絕我們在天津重開領事館,而且這也是目前我們在天津獲得情報,瞭解海外華人的最好辦法。”

田切道:“是啊,我們在天津沒有商行,領事館一撤,就什麼消息都沒有了。”

福島安正道:“這是我的失誤。”

田切搖了搖頭,道:“福島君,這也不能怪你,在當時的情況下,你能夠當機立斷,極少的撤走領事館人員,確實做得不錯,只是我們誰都沒有想到,這夥海外華人居然會和清國完全不同。”

福島安正也只能苦笑無語,在穿越者進攻天津租界的時候,福島安正當機立斷,在租界失守之前,帶着日本駐天津領事伊集院彥吉,以及領事館的工作人員扔掉各國的領事,從天津逃離,伊集院彥吉帶着領事館的工作人員去了北京,而福島安正中途和他們分手,來到上海。

剛到上海的時候,福島安正一度被視爲英雄,因爲他挽救了日本駐天津領事館的全集人員,還帶來了天津的消息,日本國內也打算給他嘉獎。但不久之後,從天津傳到各國領事館全都平安無事的消息,海外華人除了因俄國領事出言不遜,關閉了俄國領館以外,其他各國的領事館仍然存留下來,而且活動也未受多少約束,還可以向上海發電報傳遞消息。

而且天津的各國領事都對日本駐天津領事館扔下其他人,從天津逃跑的行爲十分不滿,因爲大家當時好了,共同保衛租界的,於是各國紛紛向日本表示抗議,也令日本政府十分被動,只能向各國道歉。

當然這到並不是什麼大事,其實各國心裡也清楚,這事還真不能怪日本,明白着當時是守不住租界的,因此日本人首先從天津逃走,也是無可厚非,只好不容易逮着理了,當然不能輕易放過,適當搞打一下黃皮猴子,以免他們太忘了形。

但另一個後果就非常嚴重了,日本在天津雖然有租界,但並沒有開發,因此還沒有日本企業進駐天津經營,因此駐天津領事館撤離之後,日本在天津就沒人活動了。其他各國的領事館都可以極時發回天津的消息,只有日本對天津方面完全就是兩眼一抹黑,只能從其他各國那裡打聽天津的消息,也遭了不少白眼。

而日本國內對這的結果自然是十分不滿,而且必須要有人承擔這個責任,自然就追到福島安正的頭上,於是將福島安正降階免職。

對此福島安正也只能自認倒黴了,誰會算到這夥海外華人居然會這麼做,不過福島安正畢竟還是顧全大局,而且爲日本的利益盡力,因此向國內建議,重開日本駐天津領事館,並且主動申請到天津去,好近距離的觀察海外華人的情況,收集情報。

第二七五章 戰爭開始(四)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二四三章 第一家族(二)第三七八章 上海(六)第四七二章 山海關之戰(一)第一九八章 蒙古攻略(一)第四一五章 遼河之戰(一)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一一五章 秋收行動(四)第六零七章 東北戰事再起(五)第三十七章 圈孑(下)第二八二章 立項之爭第一五八章 日本的訪問(一)第三零六章 反制行動(四)第三十一章 年度總結(一)第二二七章 各方反應(一)第五四一章 鎮南浦登陸(一)第五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四)第五九二章 濟南衆態(二)第六十四章 工業(一)第六百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下)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二五三章 工作組第六零五章 西安之行(五)第五一三章 清廷招撫(十)第三七一章 德國的收穫(上)第二四五章 王家寨(七)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六十四章 大沽口會議(五)第一六二章 農業部的運作(三)第一五七章 天津見聞(二)第六九三章 再度出擊(四)第五五零章 接受談判(二)第五二三章 反圍剿(三)第一八四章 護僑行動(六)第一五六章 訪徳使團(下)第四十九章 重啓談判第二八零章 五人會議(四)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區(十二)第九章 俄國求和(下)第四七七章 外交爭鬥(六)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四三六章 政客(一)第一五九章 對日談判(四)第四二八章 進攻北京(七)第一八四章 護僑行動(六)第四五六章 處罰(下)第四九三章 聯盟終結(上)第五十八章 遠東戰爭結束(上)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戰(九)第二一二章 奇襲庫倫(六)第二四八章 天誅(五)第一八零章 軍事交流(二)第七三一章 決策(五)第五四七章 鎮南浦登陸(七)第二四七章 王家寨(九)第六三二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四)第二五四章 圈套(二)第六一一章 朝見風波(三)第二六六章 根據地(八)第五五四章 接受談判(六)第二十一章 增援部隊第一九二章 登陸爪哇(四)第六二六章 登陸日本(八)第二一二章 奇襲庫倫(六)第二零五章 懲罰行動(下)第四三四章 戰爭再啓(五)第一零九章 流言蜚語(下)第五七二章 北洋議事(二)第六九九章 求和(六)第三零一章 偵察敵情第十八章 接管濟南(十一)第三八六章 足球比賽(七)第四十五章 錦州之戰(三)第三一九章 騎軍(三)第一二零章 秋收行動(九)第三八三章 對馬海戰(九)第二五二章 創業(五)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七章 移交第七十章 金融(一)第五七五章 談判(三)第四一二章 北京攻略(八)第二六四章 反撲(四)第九十章 天津戰役(三)第四零三章 談判破裂(四)第三八七章 對馬海戰(十三)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四十四章 天津分治(二)第七十一章 海軍顧問(下)第四十七章 天津分治(五)第六二三章 登陸日本(五)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三六三章 媒體(一)第二零六章 戰爭規則(一)第五七零章 進駐縣城(三)第三四二章 軍事計劃(上)第五十七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八)第五五一章 接受談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