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零 訪問天津(二)

bookmark

海外華人的海關效率到是很快,趙維忠只用了半個多時,就辦理完了貨物的關稅手續,在大沽口到是有僱傭的運貨馬車,不過現在趙維忠要陪同張佩綸一起去天津,自然不能押貨走,而且他這次去上海是一個人出發,這時也沒個可以託負的人,只好將這些貨物都寄存在碼頭的倉庫裡,然後才趕回來和張佩綸匯合,而這一去一來,己花了一個多時。

好在是張佩綸到並不以爲怪,耐心的再船上等着趙維忠,同時也認真的閱讀了【大沽口碼頭泊船需知及留船人員注意事項】,並且再三嚀囑留守的船員,一定要尊守海外華人的規定,不得妄動。

趙維忠回來以後,張佩綸等一行人這才動身下船,在海關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登上了穿越者派來迎接他們去天津的船。

穿越者安排接張佩綸一行人去天津的船是一艘18艇,因爲穿越的艦船中,只有18艇可以駛入海河。

在前面的戰鬥中,穿越者共計俘虜了八艘淺水炮艦或是魚雷炮艇,分別是俄艦海狸號、德艦伊爾提絲號、法艦里昂號、原屬北洋水師,後被八國聯軍俘虜的海龍、海青、海犀、海華號、飛霆號,噸位從數百到千噸不等。因爲這些艇都是直接投降,基本沒有什麼損傷,而且穿越者收回了開平煤礦以後,艦船的燃料也徹底解決,因此現在這八艘艇己經擔負起在天津近海巡邏的任務,同時也兼任訓練新招的海軍士兵。

而穿越的幾艘艦船這時基本都停留在巷口中,只是每隔二三天,開出一艘到近海轉一圈,而兩艘18則被收進長白山艦的塢艙裡,畢竟穿越的艦船燃料有限,而且基本沒有可以更換的配件,因此儘量少用,以免損耗。只是這次爲了顯示穿越者對張佩綸訪問天津之行的重視,纔出動一艘18艇,送他到天津。

來到18艇前,張佩綸才近距離觀察海外華人的艦艇。儘管這艘艇並不大,不過從形體上看,和海外華人的軍艦大體差不多,艇身修長,略顯底平,而通體爲銀白色,艇首爲大斜尖首,線型簡潔,光滑平整,但裝配的武器卻並不多。

張佩綸等一行人登上18艇,被請到接待室中安坐,儘管18艇只是一艘排水量00噸的艇,但設計的時候是要求滿足艇上0名左右的官兵7—10天的海上執勤的需要,因此艇內的空間頗大,甲板上建築分爲兩層,上層是駕駛室,下層的前半部份是一個很寬大的活動室,在出海執行時可以充當辦公室,而這時也可以做爲接待室。

18艇啓動,駛入海河,向天津進發。而張佩綸坐在艙中,只覺得船行十分平穩,而且速度頗快,兩岸的景緻就向飛似退後,張佩綸這輩孑坐過的船也不算少,軍艦也坐過幾回,但還是第一次乘座這麼快,而且又行駛得如此穩定的艇,心裡也不由得暗暗稱奇。

因爲巡邏艇普遍要求高速,18艇的最高航速爲節,和昆明艦相同,要高於其他四艘軍艦,儘管現在只是以、4節左右的速度行駛,但在這個時代來,這己是少有的高速了。甲午戰爭時,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艦吉野號,還有現在北洋水師的兩艘主力艦海天號、海圻號的最大航速可以達到、4節,但這只是在緊急情況下才會以最大航速行駛,平時一般都不會超過0節。

大沽口距離天津大約有40多公里,以、4節左右的速度行駛,不到一個時就到達了天津新區的碼頭。而透過船艙的舷窗向岸上看去,只見在岸上己聚集了數十人,有半數以上都是軍人,爲首一人頭帶軍帽,身着制服,正在岸邊等着迎接張佩綸一行。

而離岸邊近了,趙維忠也看清楚了來人,不禁有些吃驚,對張佩綸道:“姑爺,這可是秦政委來接您啊。”

張佩綸聽了,也頗有些意外,因爲他聽趙維忠介紹過,秦錚是海外華人的首腦之一,一般在正式公文中都是排在夏博海之後的第二位,用位高權重來形容,一也不爲過。就算是換成大清的官制,秦錚至少是水師提督一級,爲從一品,幾乎可以算是一方大員了。而自已儘管是上海方面的特使,但並無官職,早年雖然有些名望,但馬尾一戰己身敗名裂,僅僅是後來當了李鴻章的女婿,才免強還有些聲望,原以爲海外華人不過只會派出次一級的官員來迎接自已,卻沒想到會是秦錚出面,因此張佩綸也頗有受寵若驚之感。

其實穿越者之所以由秦錚出面迎接張佩綸,主要是因爲秦錚熟悉這個時代的歷史,而且也比較善於交際溝通,因此和這個時代的人溝通交流,由秦錚出面最合適,至於職務對等原則,目前穿越者還沒有考慮這一。畢竟現在整個穿越集團的各項制度還並沒完全走上正軌,也就沒有那麼多講究。

船靠岸停穩,搭上舷梯,張佩綸搶步下船,幾步來到秦錚面前,並且主動伸過手來和秦錚握手。原來他聽趙維忠過,這夥海外華人頗爲西化,普遍行西式握手禮,要是在早年張佩綸還是清流的時候,少不得會鄙視海外華人忘母邦義禮,行蠻夷之儀,但現在張佩綸的棱角早己磨盡,而且他也十分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其實就是一個傳話的人,另外就是盡力促成海外華人和洋人談判,當然不能得罪這些海外華人,而在禮節上也就入鄉隨俗。

而秦錚到是有些意外,因爲和這個時代的人打交道,他反到習慣用拱手禮,不過秦錚也馬上反應過來,伸手和張佩綸的手相握,道:“幼樵先生,我代表天津新區臨時政府,歡喜你來訪問。”

張佩綸趕忙道:“秦政委,中堂大人和在下在上海己經久聞政委的大名了,今天一見,實在是三生有幸。而且貴衆乃是我華夏的海外苗裔,雖遠離故土數百年,但仍不忘心存華夏,在此國難危急之際,迴歸我大清,力抗外寇,實在是令人敬佩啊。”

秦錚呵呵笑道:“幼樵先生太過獎,中華民族血脈相連,我們雖然在海外生活了數百年,但卻沒有一刻忘記了故國,而且一直都是以華夏族裔自居,這一次迴歸中華,也算是了卻了先祖們的心願,致於抗擊外寇,仍是每一箇中華女兒應盡義務,國家有難,我們自然不會袖手傍觀。”

張佩綸連連頭,道:“貴衆一片赤子之心,在下佩服。”

秦錚道:“這裡不是話的地方,我們己經在利順徳飯店爲幼樵先生準備好了房間和酒宴,爲先生接風洗塵。”

張佩綸忙道:“不敢,不敢,佩綸不過是一介布衣,此番來津,一則是受中堂大人所託,代爲問候貴衆;二則也是應維忠之請,豈敢受如此重待。”

秦錚笑道:“來的都是客,先生也不用客氣了。”轉頭吩咐道:“把車開過來。”而趁着等車的空檔,又和趙維忠打了個招呼。

不一會兒,只見三輛電動汽車依然行駛過來,在秦錚、張佩綸等人身前停住,張佩綸的眼中閃過了一絲驚異的神色,上下打量着電動汽車,而這時有人過來爲他們打開車門,秦錚道:“幼樵先生,請上車吧。”

張佩綸略一遲疑,低頭鑽進了汽車裡,秦錚也隨後上車。這樣的電動車原來是用於施工現場的人員轉運,車內共分爲四排坐位,每排可坐三人,現在中間兩排改成了對坐,還支上一張桌,秦錚就坐在張佩綸的對面,前後均是秦錚帶來的衛士,而趙維忠和張佩綸帶的隨行人員,以及攜帶的物品均由後兩輛車裝運。

等一行人都上車以後,三輛電動車才依次啓動,向利順徳飯店行駛。張佩綸端坐在車中,只覺得十分平穩,連扶手都不用。這時張佩綸才問道:“敢問秦政委,此車不見火門、鍋爐、煙囪,亦不見水煤之物,卻不知是用何種動力驅動。”

洋務動動進行了三十餘年,雖然並未使這個時代的中國真正強大起來,但確實讓一批中國人瞭解了世界,初步俱備了科學的意識,因此再看到火輪、火車一類的靠自動力行動的機械,也不會以爲是鬼神之力,而是明白這玩意是用蒸汽機爲動力驅動的,而有蒸汽機,就必然會有火門、鍋爐、煙囪等物。不過蒸汽機的體形龐大,結構複雜,無法做到型化,因此只有輪船、火車一類的大型運輸載體才能使用。

張佩綸剛見汽車時,到還並不以爲意,以爲這不過就是一種類似於火車的用蒸汽機爲動力驅動的機械而己,只是做得巧一些罷了。但近距離觀察,張佩綸發現這車的部並無煙囪,而坐進車內以後,更是發現車內似乎並無容納蒸汽機的空間,而且一無火門,二無鍋爐,開動起來更無蒸汽機運作時巨大的噪聲,這就大大的超出了張佩綸的認知,因此才向秦錚詢問。

秦錚笑了一笑,張佩綸能夠出這一番話來,看來到是有些見識,道:“幼樵先生,這輛車可不是用蒸汽驅動的,而是用電力驅動,因此叫做電動車。”

第一零三章 天津租界(十)第三三二章 李鴻章來訪(九)第一一一章 接管天津(三)第二七三章 陰島(四)第四二五章 進攻北京(四)第六五二章 撤僑(四)第四七二章 戰前(四)第三九二章 全面開戰(一)第四七六章 外交爭鬥(五)第四章 制度(三)第十一章 遭遇日艦第三十五章 陸軍盤點第一二七章 外調(一)第二四四章 王家寨(六)第二二八章 後續影響(三)第五十六章 殲滅(一)第一八零章 護僑行動(二)第一三一章 海軍假期(二)第五五八章 美國(一)第一九七章 巴達維亞(五)第五五六章 接受談判(八)第四二五章 進攻北京(四)第二十九章 市長上任(一)第三六四章 餘波未平(一)第七十章 工作開展第三零七章 反制行動(五)第七一七章 上海談判(四)第一六一章 日本的訪問(四)第一二六章 天津會議(下)第一三六章 海軍假期(七)第九十七章 巡視(二)第五零二章 調查(上)第六十六章 德國使團(六)第一八一章 軍事交流(三)第一零八章 流言蜚語(中)第六零九章 滿洲里戰役(二)第六四二章 日本本土作戰(二)第八十一章 陸軍編制(五)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五八七章 農場巡視(二)第四一一章 北京攻略(七)第五三九章 美國調停(上)第一五一章 上任(五)第二一一章 奇襲庫倫(五)第三零九章 備戰(三)第四五二章 外交斡旋(九)第四三九章 進京(六)第一八七章 護僑行動(九)第六四零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二)第二零二章 作戰計劃(下)第六七一章 大獲全勝(二)第八十四章 戰前準備(一)第五五二章 接受談判(四)第六十八章 德國使團(八)第一九四章 巴達維亞(二)第三十六章 圈孑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三零二章 制定計劃第一四六章 徳國之行(三)第六五五章 遠東遠征軍(二)第七十四章 統計結果第三八六章 足球比賽(七)第四六九章 迎擊俄軍(六)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三一一章 備戰(五)第一零九章 接管天津第七二零章 上海談判(七)第三七六章 上海(四)第一六一章 農業部的運作(二)第二十七章 清室回京(一)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四十五章 導彈與炮彈(下)第四零六章 北京攻略(二)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區(十二)第二二二章 青島戰役(六)第九十三章 安置營(九)第三六二章 徳國特使(十)第五六四章 陰謀(二)第一九六章 訪問英法(七)第三四八章 上海警戒(一)第三十二章 襲擊(下)第一七六章 南洋鉅富(三)第四七三章 山海關之戰(二)第四三四章 戰爭再啓(五)第五七三章 預備會議(八)第二零八章 奇襲威海衛(二)第四九六章 襲取海參崴(五)第二二七章 後續影響(二)第六十七章 德國使團(七)第七二五章 臺灣來客(上)第五二六章 談判(四)第六十四章 德國使團(四)第二四七章 王家寨(九)第一二八章 電報(下)第三五七章 徳國特使(五)第七十一章 工作開展(下)第四九二章 歸附(下)第十二章 五年規劃(三)第一四四章 徳國之行(一)第二章 穿越到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