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章 新農村建設(五)

見李鬆晨來了,賀勝東立刻過來打招呼道:“李部長,您又來指導工作嗎?”

李鬆晨呵呵笑道:“賀工,這工程上的事情,我可是個外行,那能指導什麼工作,不過就是過來看看,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幫忙的。”

賀勝東也笑道:“那裡,你上次給我們爭取到一批水泥來,就己經很好了,現在可沒有什麼要您去處理。”

李鬆晨道:“那就好。”又看了看這滿場的土坯磚,道:“我記得這個工地的牆體工程己經接近完工了,還需要這麼多磚嗎?”

賀勝東解釋道:“這個工地的磚己經是夠了,但現在曬的磚是在爲後面的工程準備的,現在己經是十月了,氣溫還算可以,但再過一個多月氣侯就要轉冷了,到那個時候再曬磚,可就不是五七天的時間,可能曬好一批磚要十幾天的時間,如果趕上雪雨天氣,就要更長一些,因此趁着現在天氣好的時候,多曬一些磚,反正這些磚以後都是用得上的。”

李鬆晨了頭,道:“賀工考慮事情果然很全面啊。”

賀勝東道:“走,既然來了,就到工地上去看看吧。”

李鬆晨道:“好啊,就去看看。”

於是兩個人一起離開了制磚場地,向工地走去,在工地的入口處,搭着幾個大棚,下而挖了幾個大池子,裡面盛滿了泥漿,有幹有稀,每個池子傍邊,都有五六個俘虜,正在合力推着一個大絞盤,攪動着池中的泥漿,還有幾名俘虜在池孑向池孑里加注其他的成份。另外有兩個池孑沒有人攪絆,但有人推着車在池邊,用勺孑從池孑舀出泥漿,然後各自運走。還有一批人坐在一邊。

這裡就是工地的製漿區,製做土坯磚的泥漿,還有粘結土坯磚的泥漿,都是在這裡攪絆製做,較乾的泥漿是用來製做土坯磚,而稀泥漿是取代水泥砂漿,做爲砌築土坯磚的粘結材料。

土坯磚的粘結並沒釆用水泥砂漿,畢竟天津地區的水泥產量不高,根本供應不了新農村建設的工程,何況穿越集團還有另一個修路的工程。因此唐松林的施工方案是仍然選擇以制磚的黃泥滲砂再加水,調製成稀泥砂漿,再加入少量的石灰、水泥以及米湯,就可以當作粘結材料使用,而且粘結效果也不比水泥砂將差多少,修建平層的房屋,是完全夠用的,這當然也是唐松林的經驗,其他的工程人員基本都只知道使用水泥,根本不可能想到還有這種施工的辦法。

賀勝東在每個池孑邊都認真的看了看,還從池裡舀起一些泥漿,伸手在泥漿裡攪了攪,試試泥漿的粘稠度,因爲工程的主要材料就是靠這些泥漿,因此泥漿的好壞,將直接決定着工程的質量。雖然以前賀勝東沒有做過使用泥漿的工程,但畢竟是施工經驗豐富,幹了十幾天之後,也基本能夠掌握泥漿的性質,伸手在泥漿裡一攪,基本就可以做到心裡有底了。

攪拌泥漿是十分消耗體力的工作,幹了十幾分鍾以後,就要換一批人來,需要輪班休息。在舊時空裡,大規模的攪拌水泥砂漿、混凝土都是由機器來幹,一般的大型工地上都會有幾臺專用的大型混凝土攪絆機,而工地則是多使用混凝土攪絆車,機器的效率當然要比人工高得多了,只有少量的水泥砂漿纔會用人工調製。

其實穿越集團裡也有幾臺大型混凝土攪絆機,還有幾輛混凝土攪絆車,在工程開始的時候,也向臨時執行委員會申請過,希望能夠拔出幾臺機器設備,提高工程的效率。

不過經過臨時執行委員會討論之後,駁回了這個要求,原因是工程機械的耗損極大,向一臺混凝土攪絆車的壽命,要遠遠低於一般的車輛,而且穿越集團所有的工程車輛基本都是使用過相當時間的,剩於的使用壽命並不算長,如果用來農村的工程上,實在是太不划算了,而且農村的工程施工技術並不複雜,攪拌泥漿也要比攪拌水泥砂漿、混凝土要容易得多,因此應該留在更需要的工程,何況現在穿越集團有大量的免費勞力,完全可以靠用人工的數量來彌補施工的效率。只是批了兩臺壓路機,原因是壓路機的耗損相對較。

執委會的決定,李鬆晨等人自然是要尊守,因此新農村建設的工程幾乎沒有使用過動力機械,完全是靠人力,但到現在爲此,到也是幹得不錯。

走過了製漿棚,就正式進入工地的施工現場,這時在現場人來人往,砌牆、上樑、搬運、挑擔等等,來往穿梭,忙忙碌碌、到是一付熱火朝天的景像。

這時整個工地都己經初居規模,全部完工的房屋己有三十餘間,其他大半的房間砌牆工程己經結束,開始進入屋的施工,而最慢的砌牆也超過了一米高,每間房都有十幾個人再圍着砌牆,不過施工的幾乎全是一色的老外俘虜。而穿越者們都在現場付責指揮、監督、指導。

原來在一開始的時候,穿越集團的施工人員大多數還是親自動手,但隨着工程的進程,許多俘虜也漸漸掌握了砌牆的施工。其實砌牆是泥瓦工的最基本技術,本身的技術也並不複雜,只要把控制線拉好就行了,而且平層房屋對砌牆的要求也不算高,有幾釐米的誤差也問題不大,因此現在基本的技術活都由俘虜來做,而穿越者則全部都成了管理者。

李鬆晨、賀勝東在工地上走了一圈,並且聽賀勝東介紹工地的進展情況,按照賀勝東的計劃,在本月內,這個工地可以全部完工,而且在十五天的時間以後,主體工程可以基本完工,而這個工地的大部份工人、設備可以轉移到下一個工地去施工,只要是有足夠的材料,在農曆新年以前,還可以再完成兩個工地的工程建設。

李鬆晨對施工的進展到是十分滿意,現在一共分六個項目組同時施工,如果在新年以前,每個項目組可以完成三個工地的建設,那麼總計可以完成十八到二十個新村的建設,大約可以建成500套左右的房屋,如果按每間房屋6-8人居住,可以容納二萬左右人的居住,雖然不能完全容納所有的農民,但己經是不的成就了。而按這個速度,那麼只用一年的時間,可以完成天津地區的全部農村建設。

李鬆晨道:“賀工,現在工地上還需要人手嗎?這一次戰鬥的勝利,我們又抓住了不少德國士兵俘虜,大約有7000多人,因此我們的勞動力是十分充足的,如果還需要人手,我可以向執委會申請,執委會駁回了我們申請施工機械,多要一些人還是可以的。”

賀勝東搖了搖頭,道:“現在的勞動力到是不缺了,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向執委會申請一下,拔幾臺發電機過來,改善一下工地的生活條件,穩定一下大家的情緒,我們這個工地己經走了七個人了,昨天又有兩個人想回去,被我好不容易纔勸住了,但如果工地的生活條件不改善,離開的人恐怕還會有的。”

李鬆晨聽了,也苦笑了一聲,道:“賀工,其他幾個工地的情況也都差不多,都有向我反應,而且你的這個工地還算好的,有一個工地己經走了九個人了,這個問題我會向執委會反映的。”

賀勝東道:“工地生活條件的也確實到必須改善的時候了,這件事情就靠李主任了。”

李鬆晨道:“我也只能盡力而爲,賀工也知道,這個時代的條件有限,而且執委會能夠調動的資源也是有限的,更不可能把所有的資源都投入到這裡來,因此工地生活條件的改善也是有限的,最多隻能再提高工地人員的待遇,將每個人的工作積分再提高一些,但也還是要多做其他人的思想工作才行。”

現在穿越集團全部是實行全面的計劃體制,每個人的生活、飲食全部都是計劃供應,而且所有做工的人都沒有工資,但記錄成工作積分,畢竟這種計劃體制是不可能長久的,遲早還是要實行工資制度,而開始實行工資以後,這些工作積分就都可以兌換成貨幣。

雖然非軍人的穿越者,絕大多數都是工程技術人員,真正的宅男腐女並不多,相對於舊時空的人來,這些人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還算是比較強的。不過舊時空的施工條件,也是越來越好,不僅在工程中大量使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讓複雜的工藝技術逐漸簡化,並且環保意識也不斷加強,也大大減輕了施工人員勞動強度,和工地的環境質量,由其是施工人員的居住條件,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普遍使用拼裝式的舒樂板房,更不要網絡、ifi普及,讓施工人員的業餘生活十分豐富,並非枯燥乏味。

而且國外工程的施工人員居住條件,還要更好一些,基本都會修建專門的施工人員宿舍,各種生活設施基本一應俱全,除了沒有家人一起生活以外,和一般的住家沒什麼區別。

第四八七章 激烈博弈(一)第五一七章 穆棱河之戰(十三)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第四十九章 上海新區(二)第十四章 接管濟南(七)第三七三章 餘波未平(十)第二一七章 外交之爭(下)第六六六章 臺灣海峽之戰(七)第八十三章 災民(三)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五四四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上)第五十一章 上海新區(四)第三五零章 上海警戒(三)第五六六章 陰謀(四)第三一五章 軍隊擴編計劃(三)第八十九章 青州之亂(二)第八十六章 造艦競標(三)第四三二章 進攻北京(十一)第三三八章 李鴻章來訪(十五)第六六一章 臺灣海峽之戰(二)第一九八 超強硬對強硬第五四四章 鎮南浦登陸(四)第四九八章 輿論再變(一)第四九九章 各方態度(二)第五零二章 調查(上)第六六一章 臺灣海峽之戰(二)第三三零章 李鴻章來訪(七)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五十八章 上海新區(十一)第二零四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十)第四九四章 襲取海參崴(三)第五六四章 陰謀(二)第四四一章 進京(八)第二九七章 脅迫(二)第十四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一)第六章 無畏號戰列艦第一二三章 秋收行動(十二)第二五九章 土地制度(上)第四十二章 造艦計劃(六)第六一三章 滿洲里戰役(六)第五零六章 清廷招撫(三)第一八七章 德國海軍戰略(五)第四四五章 遼陽之戰(七)第三零九章 備戰(三)第七一四章 上海談判(一)第三二零章 騎軍(四)第四十五章 錦州之戰(三)第七二五章 臺灣來客(上)第四四零章 進京(七)第三十四章 換裝(上)第七二五章 臺灣來客(上)第三三二章 李鴻章來訪(九)第七十章 海軍顧問(上)第一二八章 電報(下)第五三六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七)第二六零章 土地制度(下)第三三四章 海歸(五)第五六三章 美國(六)第一八四章 護僑行動(六)第三七八章 上海(六)第五五九章 地主聯盟(三)第四零三章 全面開戰(十二)第二三五章 訪日艦隊(六)第三二四章 李鴻章來訪(一)第六零九章 朝見風波(一)第六章 無畏號戰列艦第六十章 上海新區(十三)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四十六章 錦州之戰(四)第四十七章 錦州之戰(五)第三五九章 徳國特使(七)第一三三章 外調(七)第二二四章 清廷求和(七)第二一四章 爪哇之戰(四)第六九一章 再度出擊(二)第二七四章 朝鮮半島危機(上)第一六零章 農業部的運作(一)第五十八章 遠東戰爭結束(上)第四十三章 導彈命中第五二七章 談判(五)第六零一章 應對計劃(上)第一八零章 軍事交流(二)第十三章 怪異的軍艦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四零八章 旅順攻略(五)第二二七章 後續影響(二)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三十八章 談判(中)第五三九章 聯合軍演(四)第一零七章 流言蜚語(上)第七章 德國策劃結盟第六九五章 求和(二)第六十四章 大沽口會議(五)第一六六章 回訪日本(上)第二四三章 王家寨(五)第五十一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二)第六七七章 大獲全勝(八)第二十二章 接管濟南(十五)第五八四章 張作霖歸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