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八)

海軍陸戰隊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就是兩棲艦隊,也就運用登陸部隊的軍艦。

雖然這個時代各國都在海軍中組建了專門的登陸作戰部隊,當然名稱各有不同,英國叫海軍步兵團,美國叫海軍陸戰隊、法國叫海軍陸戰團,但本質都是隸屬於海軍中的陸戰部隊。不過各國都沒有爲這些海軍的陸戰部隊設計專門的登陸艦隻,而是用軍艦或普通的運輸艦,將登陸部隊運送到距離岸邊5000米左右的位置,然後放下艦船上的救生艇,或登陸艇,划行登岸。這主要是由於在這個時代還沒有系統的兩棲登陸戰術,只是簡單的認同於登陸作戰就是把步兵從軍艦送到陸地上。

而在這方面,人民軍海軍無疑是遠遠的走在各國前面,因爲元老軍官在舊時空裡本就是海軍陸戰隊的戰士,對兩棲作戰、登陸作戰都有相當深刻的理解,當然知道專業的登陸艦隻對海軍陸戰隊的重要性。

在遠東戰爭之前,華東**就建造了4艘專用的登陸軍艦,在戰爭期間又建造了4艘,這一型軍艦隻的排水量爲1000-1200噸,航速15節,可以裝載400-500名士兵,採用的是衝灘方式登陸,可以將1個營的軍隊直接運送上岸。在這一次遠東戰爭中,海軍陸戰隊取得了3場大規模登陸戰的勝利,這8艘登陸軍艦確實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不過這畢競是華東**設計的第一型登陸軍艦,而且多少也有些應急的用意,因此在使用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首先是這些登陸艦的噸位太小,不利用於遠洋作戰,而且士兵在軍艦上只有座位,而沒有休息空間,當然,這次遠東戰的登陸作戰都是發生近海地區,就是最遠的海參崴,也是沿着海岸線行進,登陸艦噸位小的弱點到還並不明顯。

但噸位小的另一個弱點就是運力不足,在這次戰爭中就比較明顯了,雖然一艘登陸軍艦可以裝載400-500名士兵,將1個營的軍隊直接運送上岸,但這並不包括火力支援部隊,海軍陸戰隊雖然裝備的火炮不多,但迫擊炮、機槍等支援火力卻並不比陸軍少,而沒有這些支援力,僅僅只是靠攜帶步槍上岸的普通士兵,即使是在登陸之前,軍艦己經摧毀了岸頭的大部份火力,但也是相當危險低,如果要把火力支援部隊算進去,則共計需要4艘登陸艦,才能將一個團的兵力運送上岸,而如果要將一個團配置的75毫米野戰炮運送上岸,則還需要再增加一艘。但由於這次登陸作戰敵軍的岸防力量都不強,登陸艦運力不足的弱點也並不影響作戰。

另外以衝灘的方式登陸,對登陸地點的要求很高,必須是地勢平坦、暗礁少的海岸才行,而這樣的登陸地點並不多,這次戰爭是由於在戰前人民軍對登陸地進行了詳細的勘測,因此才選到合適的登陸地點。

總體來說,雖然海軍陸戰隊的第一型登陸軍艦有這麼多不足之處,但畢竟是一型專業的登陸軍艦,和這個時代其他各國的登陸方式相比,無疑算是領先的,因此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過在遠東戰爭之後,華東**的勢力己經擴大到東南亞地區,海軍陸戰隊也大有用武的空間,不過東南亞的海域更爲廣闊,也更爲複雜,因此現有的這一型登陸軍艦顯然已經不能適應這樣的作戰環境了,需要裝備新的登陸軍艦才行。

雖然羅嶽並不是軍艦設計或製造專業,但多少也瞭解一點,並且有實戰經驗,知道在實際的登陸作戰中需要什麼樣的登陸軍艦,因此也提出了對新軍艦的一些要求和設計思路。

按照羅嶽的要求,新的登陸軍艦的噸位應在5000噸左右,只有這樣才能適應遠洋作戰的要求,並且保證士兵在軍艦上有充份的休息空間。登陸方式也不再是用直接衝灘登陸,而是應採用類似於長白山那樣的塢艙方式,在距離海岸邊10-15海里的範圍,使用登陸艇進行衝灘登陸,並要求一次性可以向岸頭投送一個全裝備海軍陸戰隊營,其中還包括有一個炮兵連,裝備6門75毫米野戰炮。因此並不只是設計一型登陸軍艦,還包括1-2型衝鋒登陸艇。

而對於護航和火力支援軍艦,羅嶽認爲沒有必要單獨建造,使用海軍的水面作戰艦隻就足夠了,但對於火力支援軍艦,羅嶽認爲裝甲巡洋艦的200毫米口徑火炮就足夠了,沒有必要使用戰列艦的305毫米口徑火炮,畢競這兩種口徑的火炮在射程上的差距並不大,但在射速上200毫米火炮卻是305毫米火炮的近2倍,而威力也足夠了,只是需要單獨設計一種200毫米口徑的***,用來對付岸邊的堅固目標。

收到了羅嶽提交的報告之後,軍委很快就批准了羅嶽對海軍陸戰隊的整編方案,並且正式成立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由羅嶽出任司令,而在此之前,羅嶽的正式職務是海軍陸戰隊指揮官。

而正式成立海軍陸戰隊司令部,也意味着海軍陸戰隊的層級和水面作戰艦隊相等了,同時也說明海軍陸戰隊在人民軍秩序中的重要性。

但羅嶽提出的新型登陸軍艦,則需要由海軍的技術部門以及造船廠來確定可行性了。

其實海軍技術部早己經有類似的預案,因爲在最初設計登陸軍艦的同時,當時還是少校的技術部總監黃哲也認爲這型登陸軍艦的缺陷很大,只是當時華東**的造艦能力還有限,而且爲了應對即將開始的遠東戰艦,首先需要解決有無,因此才採取了最穩妥的設計方案。但在登陸軍艦開工之後,黃哲又主持設計了幾種登陸軍艦的艦型,做爲方案技術儲存。

在收到了羅嶽的提出的新型登陸艦的要求之後,黃哲立刻從儲存的方案中選擇出最接近的一種,並進行了一定的修改,將初步的設計方案交給羅嶽。

技術部的初步設計爲,艦長110米,寬16米,吃水6米,滿載排水量爲5400-5700噸,動力爲8000馬力,航速18節,繼航力爲12節5000海里。

登陸方式是採用羅嶽要求的,塢艙裝載登陸艇衝鋒登陸,但和長白山艦不同,塢艙是採用乾塢艙式,也就是塢艙並不進水,只是塢艙的開口基本貼近水面,而登陸艇從塢艙內滑行入海。這是因爲採用長白山艦式的進水塢艙的技術過於複雜,因此對出塢技術進行了改進,這樣簡化了出塢技術,並且也達到了和塢艙基本相同的目地。

除了登陸方式之外,這型登陸軍艦的武備也十分可觀,主炮爲4門雙聯155毫米火炮,前三後一佈置,前甲板的三門主炮炮塔按“品”字形排列;其他火力爲4門雙聯105毫米火炮,6門雙聯75毫米火炮,分別佈置在軍艦兩側;這樣無論是艦首還是側舷,都可以集中6門主炮的打擊火力,給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另外在海上也有一定的自保能力,遇到中小型的防護巡洋艦,也有一戰之力。

同時技術部也設計了一型與登陸軍艦配套的登陸艇,長14.5米,寬2.6米,吃水0.7米,採用的是柴油機驅動,航速18節,航程爲50海里,駕駛員3人,載重約10噸,可以最多一次性搭載55名士兵,或是2門75毫米野戰炮及配套士兵。

這一型登陸軍艦的塢艙寬度爲14.5米,長45米,斜度2%,即高低落差爲0.9米,塢艙出口距水面高度爲0.5-0.8米之間,可以裝載15艘登陸艇,以5艘爲一組,可以搭載一個整編連,其中3艘登陸艇各裝載一個排的士兵,一艘登陸艇裝載火力支援部隊,一艘登陸艇裝載2門75毫米野戰炮,及15名配套士兵。

這樣一來,這一型登陸軍艦可以一次性向岸上投送一個整編營的兵力,或者運送100噸以上的物資,因爲這一型登陸軍艦還可以裝載600噸左右的物資,可以確保部隊的持續作戰能力。

看了這個初步設計之後,羅嶽也十分滿意,因爲自己所提出的要求都達到了,因此也很快就認同了這個方案,並要求技術部進行深化設計,同時要求一共建造12艘這型軍艦,分兩個批次建造,每批6艘,這樣一個批次可以投送一個整編合成旅的兵力,無論是登陸的人數還是火力,都是相當可觀的。一但這型軍艦服役,可以大大加強海軍陸戰隊的登陸能力。

海軍部提交的五年造艦計劃中,給海軍陸戰隊預留了10艘5000噸左右的軍艦份額,雖然超出了2艘,但影響並不大,因此也可以確保在這個五年週期內,完成12艘新式登陸軍艦的計劃。

另外原來海軍陸戰隊的4艘鎮遠級火力支援艦全部退役,除了鎮遠號將被改造成博物館之外,其餘三艘均將被拆除當廢鋼鐵出售。而還兩艘戰列艦遠洋號、瞭洋號退出水面艦隊的現役,海軍部將這兩艘軍艦拔給海軍陸戰隊,作爲火力支援艦,這兩艘戰列艦雖然性能落後,而且艦齡也超過了20年,但火力還是相當可觀的,作爲兩棲艦隊的火力支援艦,也完全可以勝任。

第六十二章 德國使團(二)第二一零章 奇襲庫倫(四)第五三零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一)第七十六章 來訪者(四)第四四二章 遼陽之戰(四)第四九五章 襲取海參崴(四)第三四四章 歐洲危機(上)第五十二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三)第四零一章 談判破裂(二)第三六五章 媒體(三)第四零六章 旅順攻略(三)第十章 五年規劃(一)第六十三章 大沽口會議(四)第二十三章 作戰計劃第一二七章 綠林大會(下)第三零五章 反制行動(三)第三八六章 足球比賽(七)第二三二章 總結(下)第三十五章 導彈戰術(下)第二一七章 爪哇之戰(七)第一八四章 護僑行動(六)第二章 收關行動(二)第三六五章 餘波未平(二)第六十九章 德國使團(九)第六二四章 登陸日本(六)第五四八章 鎮南浦登陸(八)第二一四章 奇襲庫倫(八)第一九零 訪問天津(二)第二四一章 教育(下)第五十一章 佔領大沽口(二)第三五五章 大戰之前(二)第二二一章 清廷求和(四)第三十九章 造艦計劃(三)第四一三章 北京攻略(九)第一四六章 訪問(六)第三十二章 襲擊(下)第七十六章 來訪者(四)第五一一章 穆棱河之戰(七)第六十章 上海新區(十三)第四九零章 激烈博弈(四)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七一三章 日本屈服(下)第五六四章 美國(七)第七十九章 水災(四)第一七二章 南下上海(二)第一五二章 上任(六)第八十章 陸軍編制(四)第一三零章 外調(四)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四一八章 北京攻略(十四)第一零五章 電報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作者發言第三百章 告密(下)第五七二章 北洋議事(二)第二四四章 王家寨(六)第六八二章 結束戰爭(三)第一零九章 流言蜚語(下)第二六八章 根據地(十)第一六八章 決議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第二四八章 天誅(五)第九章 俄國求和(下)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八十四章 災民(四)第七二六章 臺灣來客(下)第四十二章 造艦計劃(六)第六零五章 西安之行(五)第一零一章 天津租界(八)第二三七章 遇襲(上)第二九一章 漁人行動(三)第六六四章 臺灣海峽之戰(五)第五七三章 談判(一)第二十二章 錦州告急(一)第一二八章 分礦計劃(上)第二五八章 公審大會(三)第一五五章 回師(下)第三七零章 談判團第四零二章 全面開戰(十一)第五二六章 反圍剿(六)第三五零章 前往青島(三)第五二八章 攻佔哈爾濱(三)第五七零章 進駐縣城(三)第二六八章 根據地(十)第三一四章 軍隊擴編計劃(二)第三八五章 足球比賽(六)第八十六章 造艦競標(三)第三十二章 市長上任(四)第一五六章 天津見聞第三七六章 上海(四)第三七零章 談判團第一二九章 德國艦隊第三六九章 軍隊整編(下)第四十二章 出擊第二七零章 根據地(十二)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第一八八章 德國海軍戰略(六)第五四四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上)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二六二章 根據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