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是分4路向河湖根據地展開進攻的。不過清軍的進攻從一開始就相當的不順利,首先是沿路的村立基本都是搬走一空,什麼都沒有給清軍留下,而雖然沒有遇到義勇軍的大隊,但襲擊卻是從來都沒有停過的。
而且義勇軍對清軍的襲擊也是花樣百出,防不勝防,有時清軍行軍走得好好的,突然從道路兩側的密林中“突突突”響起了槍聲,頓時有清兵中彈倒地;或者是從空中落下幾發也不知道是從那裡發射出來的炮彈,落到清軍的隊列中爆炸,一下就炸死炸傷10餘名清兵,甚致有時就在清軍的隊列中,“轟”的一聲砂石亂飛,幾名清兵頓時就被炸飛上天,周圍的清兵更是死傷一片。
原來義勇軍是用迫擊炮對清軍進行遠程打擊,預先在清軍的必經地點附近的高地上架好迫擊炮,並設好射擊單元,等清軍進入射程之後,就開炮射擊,連打三發,而且打完了就立刻撤退,從不拖泥帶水,等到清軍趕到的時候,早就跑得沒影了;而義勇軍用的另一種武器就是觸發式*。
這種*在這個時代還是一種新式武器,華東政府也是剛剛纔研究出來,還沒有大批量生產,而首先製造出的一批先給河湖根據地使用,主要還是測試性能,就埋在清軍行軍的道路上,也不多埋,只埋3、4顆就行了。雖然這些*的性能並不算很好,主要是觸發結構的反應不足,但架不住清軍的人多,踩的人多了,總會觸發*。而且*的裝藥量很大,殺傷力也要強得多。
當然也有時候清軍能夠發現襲擊的義勇軍士兵,清軍自然是會追擊,不過義勇軍的士兵往山林裡一鑽,翻山越嶺如履平地,跑得比兔子還快,轉眼就沒影了,清軍那裡追得上。不過有的清軍還偏不信邪,雖然追不上義勇軍,但還是朝着義勇軍逃走的方向緊趕,不過等清軍和大隊拉開了距離之後,前後左右突然會殺出無數的義勇軍的士兵,將追擊的清軍包圍消滅,因此追擊了幾次之後,清軍也不敢再輕易追擊了。
這樣的襲擊一天會發生好幾次,雖然每次襲擊對清軍造成的殺傷並不大,一次只能殺死幾名清兵,最多也就10餘人,但對清軍在心理上的打擊卻是十分嚴重的,畢競連敵軍的影子都沒有看到,自己卻不斷的遭到襲擊,還有人陣亡,任誰心裡都不會保持淡定,因此也都是提心吊膽,戰戰兢兢,甚致是草木皆兵,一有風吹草動,附近的士兵就立刻舉槍射擊,先亂放一陣槍再說。
白天是如此,而到了晚上就更是清軍的噩夢,幾乎每隔1、2個小時就會有炮彈落下爆炸,其實有不少炮彈並沒有真的落到清軍的營地中,但產生的爆炸聲音卻是讓清兵十分緊張,那裡還睡得好,而清軍連間在營外巡邏的小隊則會遭到義勇軍的襲擊,十有三四都是回不來了,因此後來清軍的巡邏隊也不敢遠離營地,而這一來義勇軍在夜間的活動就更是無所忌殫了。
而晚上睡不好,白天的進軍自然是沒有精神,走路都直打哈欠,一連二三天下來,有的清兵甚致走着走着就睡着了,然後一頭栽倒在地。因此清軍也只能被迫停下來休息,白天睡覺把晚上缺的補起來,而這樣一來,清軍的進軍速度自然也都慢了下來,出戰了近10天的時間,4路清軍中有3路的行軍路程竟然都沒有超過5 0公里。
眼看着白天裡不得不紮營休息,而且營中鼾聲一片,清軍的主將鐵良、良弼氣得在帳蓬裡跺腳大罵:這夥賊匪算什麼英勇好漢,有本事就出來大家列開陣式,真刀真槍的幹,大家一對一單挑,大戰三百回合,而躲在暗地裡偷襲算什麼本事。
直讓北洋一鎮的統領鳳山聽得只翻白眼,這都什麼時代了,還“一對一單挑,大戰三百回合”,當打仗是唱戲嗎?不過鳳山畢竟是下屬,也不好多說,只能勸鐵良、良弼消消氣,好好休息。
就在這時,忽然有人來報告,原來是一支清軍的運需隊伍遭到了人民軍的攻擊,糧食物資均被人民軍焚之一爐,運需隊伍的主將逃回到清軍的營地報信。而鐵良本來就是一肚子火,聽了之後頓時勃然大怒,當即下令將這支運需隊伍的主將槍斃,以儆效尤。
不過槍斃運需隊伍的主將容易,但要阻止義勇軍的這種襲擾戰術就是難上加難了,鐵良再發脾氣也沒有用。而就在6天,從洛陽出兵的北洋四鎮統領吳鳳嶺向鐵良報告,稱自己這一路遭到義勇軍的攻擊,與匪大小十數戰,損失重大,而且據探子報告,有一股義勇軍乙襲擊洛陽,因此吳鳳嶺必須回防洛陽,不能繼續進軍了。而第二天湖北新軍也向鐵良報告,自己的一個糧倉被義勇軍燒燬,只能暫時停止進軍。
接到這兩份報告,鐵良、良弼也不禁又驚又怒,四路進軍,竟然有兩路停了下來,這仗還怎麼打,因此正要下令命令這兩路軍隊繼續進軍,但就在這時,又有人向兩人報告,朝廷下旨,加封從保定出兵的北洋三鎮統領段祺瑞爲署理河南巡撫。
原來清軍的4路軍隊中,只有段祺瑞部的進軍順利,並且還頗有所得,這時已經連續收復了廣平府、冀州府、順德府、趙州府4個州府,兵鋒己經直逼河北省最南端的大名府。
雖然放棄河北的地盤,是河湖根據地既定的計劃,因爲河湖根據地在河北地區的基礎並不深,而且也是誘敵深入,不過河湖根據地也不會輕易的將這些地盤讓段祺瑞,該有的襲擊也都安排了,絲毫也不會比其他三路少。
原來段祺瑞這“北洋之虎”的稱呼也不是白叫的,其行軍作戰確實是有些章法,在出兵3天之後,發現義勇軍的襲擊戰術,因此段祺瑞也改變了進軍的方案,首先是大軍分成兩批,輪流進軍,互相掩護,並保證有幾門火炮處於備戰狀態,一但遇到了襲擊,就立刻向襲擊的方向開火射擊,就算是打不着,也能威攝一下敵人。而且每天進軍時,段祺瑞都會派出大量的偵察兵到大軍周邊偵察巡視,保護大軍的安全,而每天宿營也不惜工本,加固營門設施,並在營地外圍多佈哨點,增加守夜巡視人員等等。
這幾番措施下來,果然收到了效果,段祺瑞部受到的阻礙果然減少了許多,雖然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不少,每天連20公里都走不到,但卻是穩步的推進,這樣積少成多,反到是比其他三路的進展要快得多了。而義勇軍見段祺瑞部的防範嚴密,軍列整肅,沒有多少可趁之機,而且義勇軍也不打算在河北省內和清軍決戰,因此也就且戰且退,將廣平府、冀州府、順德府、趙州府4府全部讓給了清軍,並逐步的退出了河北省。結果段祺瑞部取得的戰果在4支清軍當中反到可以算是一枝獨秀了。
其實北洋二鎮的王英楷、四鎮的吳鳳嶺都不是無能之輩,如果真要是用心,也未必不會想出和段祺瑞類似的措施來,只是王、吳兩人都記得袁世凱的嚀囑,保存實力,不可冒進,最好是讓鐵良、良弼去和匪賊硬拼,因此兩人也就不怎麼上心。
而段祺瑞卻是比他們兩人多個心眼,如果是故意消及怠戰,確實是可以達到扯鐵良、良弼的後腿的目地,但鐵良、良弼現在可都是當朝的紅人,現在自己坑了他,等戰爭結束之後,兩人也難免會報復,袁世凱也未必保得住自己,因此罷官降職是再所難免了。雖然袁世凱以後還會想辦法重新啓用自己,但從段祺瑞的心裡來說,還是不願因此而丟官棄職的。於是段祺瑞就耍了一個心眼,就是在剛開戰時出點力氣,打幾個勝仗,然後再保存實力,這樣一來就算是日後受罰,自已也能夠將功拆過,保全自己。
不過義勇軍退到大名府之後,就不再退讓了,一來是退讓得夠多了,段祺瑞也應該知道好歹,不要再繼續進軍,否則那就打破了和華東政府達成的默契,義勇軍也肯定會給段祺瑞一個教訓,讓段祺瑞知道,義勇軍可不是好惹的;二來大名府位於河北、山東、河南三省的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還直達河湖根據地的治所位置歸德府,因此義勇軍也是不會輕易的讓出大名府。
於是義勇軍在大名府和彰德府交界的回隆鎮附近佈置陣地,準備迎擊清軍。
而就在這時,段祺瑞也收到了袁世凱的信,袁世凱首先在信中祝賀了段祺瑞取得的勝利,稱段祺瑞大漲北洋新軍的威風,但馬上話鋒一轉,提醒段祺瑞“賊匪詭詐多謀,輕易棄地,必有用意,兄不可輕急冒進,況三路受阻,唯兄一路告捷,亦非善果,望兄戒浮戒燥,慎之慎之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