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考查(四)

天津的鄉紳代表共有三人,分別是曹劍秋,曾是北洋水師學堂輪機機械專業學生,由於通曉外語,現在租界裡充當翻譯,並借與洋人關係交時的機會,自己也在租界裡經營了一家商行;鄭翼之,太古洋行買辦;樑炎卿,怡和洋行買辦,

這三個人都是商人,而且和租界的外國人都有相當不錯的關係,不過在這個時代的中國,做生意的人多半都和外國人有些關係,否敗這生意就沒法做了,由其是在天津這樣對外較爲開放的城市。

本來昨天和方斌交談過之後,三人都稍稍放心了一些,這羣自稱的海外華人看來還是一羣文明人,不會亂來。但今天早上得知,穿越軍隊己經攻佔了租界,三人頓時嚇得不輕,沒有到這夥人看起來和和氣氣,話也彬彬有禮,但做起事來卻是膽大包天,居然敢對租界下手,可租界是那麼好碰得嗎?。

在三人心裡,對穿越軍隊並不看好,主要還是這六十年以來,洋人在中國己經建立了不可戰勝的神話,因此三人都認爲只要八國聯軍殺回來,就可以立刻奪回天津。昨天三人只是想和這夥海外華人委之以蛇,卻從來沒有想過要投靠這夥海外華人。

三人久和洋人打交道,知道洋人的脾氣,其實除了俄國、日本這兩個國家以外,其餘的國家對中國的領土並沒有多少野心,只想做生意,當然在生意當中佔便宜也再所難免的。天津失守對洋人來,並算不了什麼大事,再奪回來就完了,但租界卻是洋人的命根子,洋人的生意絕大多數都在租界啊。這事肯定沒個完。因此天津失守,三人和這夥海外華人委之以蛇到沒什麼,但租界被他們拿下來,自己再和他們攪和在一起,可就不好了。

但現在整個天津地區都被這夥海外華人控制,現在還不能和他們翻臉,這才怎麼辦纔好呢?而且三人都和洋人做生意,和洋人的關係不錯,在租界裡也有自己的產業,而這夥海外華人看來和洋人可並不怎麼對付,不知道這夥海外華人會怎樣對待自己。

於是三人立刻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上午,認爲這夥海外華人看起來並不像是魯莽之輩,而他們先佔大沽口,後取天津,現在又攻下了租界,顯然是有些實力的,義和團鬧得上聲勢雖然浩大,但卻怎麼也沒有攻下租界,因此八國聯軍殺回來,也未必能輕易獲勝。何況按照方斌的法,這夥海外華人在海外建國,既然是一個國家,怎麼樣也有些實力吧,那麼這一戰的勝負,也未必可知。

於是三人決定,還是再來求見,探探口氣再。

秦錚想了一想,也了頭,道:“也好,那就見見他們吧。”

時間不長,方斌領着三人走上了鐘鼓樓,首先像他們介紹了秦錚。

雖然三人都是第一次聽到“政委”這個詞,但也猜得出應該是這夥海外華人的官名,只是不知道俱體是什麼官,和清廷對應的職務,但肯定不是官,因爲方斌在他面前也是十分恭敬,因此也都不敢怠慢,立刻給秦錚施禮,神色頗有些誠惶誠恐的樣孑。

不過秦錚的態度到是和方斌差不多,十分溫和,也沒有擺什麼官架孑,而且同樣強調了軍隊的紀律和政策,讓他們可以儘管放心。因爲秦錚的話和方斌如日一轍,因此也讓三人安心了不少。

這些當然不是三人此行的主要目地,又扯了幾句之後,曹劍秋才道:“秦政委,聽貴軍昨天己經攻佔了天津租界,不知道打算如何處理租界,還有租界的洋人呢?”

秦錚呵呵笑道:“三位大概和洋人都有些瓜葛吧。”

三人的神色頓時都有些尬尷,過了一會兒,樑炎卿才壯着膽子道:“不瞞秦政委,我們三人確實和洋人有一些生意來往,不過這也是無奈之舉,不和洋人有來往,這生意可就沒法做了,我們也是不得己而爲之,可我們並沒有借仗洋人的勢力,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啊。”

秦錚笑着擺了擺手,道:“三位都不用解釋了,我沒有別的意思,和洋人生意也沒有什麼不好啊,我們以後也有可能和洋人做生意,而且我們也歡迎洋人來做生意,但租界必須收回,因爲這是中國的地方,洋人來做生意就必須守中國的規據,因此只要是老老實實做生意,不管是洋人還是中國人,我們都歡迎,但想欺負中國,想用槍炮征服中國,我們絕不答應。”

三人聽了,也都鬆了一口氣,知道自己暫時沒有危險了,這時秦錚又道:“不知道三位在租界裡有沒有產業?”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終於都老老實實的了頭。

秦錚道:“你們放心吧,我們雖然佔領了租界,但並沒有縱兵搶掠,連租界裡的外國人也沒有傷害,只是把所有的商鋪都查封起來,不過這也是因爲我們剛剛佔領租界,還沒有恢復秩序,以後會慢慢解封,而你們的產業,明天可以到租界來,我會安排人給你們清查,馬上解封,你們可以繼續做生意。”

三人聽了,趕忙都向秦錚表示了感謝,鄭翼之又道:“秦政委,雖然貴軍己經佔領了天津,但八國聯軍的主力卻在北京,若是得知天津己失,必會出兵來複奪天津,因此貴軍不可不防啊。”

秦錚道:“各位儘管放心,八國聯軍殺到,我們自有應對之策,而且就算是不敵八國聯軍,也決不會連累各位,如果各位仍不放心,等到明天清理完租界的產業之後,三位儘管可以離開天津,我們決不會阻攔。”

其實三人巳不是沒有動過離開天津的念頭,但一來是自己的產業都在天津,離開天津之後,將會變得一無所有,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離開天津的;二來也不知道秦錚的是不是真話,萬一是試探自己呢,因此那敢在這個時候表態要離開天津,於是紛紛表示,自己決不會離開天津,而且會全力支持穿越軍隊。

而秦錚只是笑了一笑,道:“三位,這些場面話就不用了,我剛纔的都是真話,我們既然攻佔了大沽口、天津、租界,自然就會承擔這個後果,因此我們絕不會連累各位,各位願意離開天津可以儘管離開,如果留在天津,那麼在我們與八國聯軍交戰時,各位也可以儘管做壁上觀,等這一戰結束之後,再決定也不遲。”

三人聽了,臉上都有些尷尬,因爲秦錚得話太直白了,正好中了他們的心思,不過秦錚這樣的表態,也顯示了這夥海外華人對自己有相當的自信,並沒有把北京的八國聯軍當一回事,叧外也表示了這夥海外華人的大度胸襟,要知道無論是清廷還是洋人,纔不會在乎連不連累他們,當然秦錚或許只是這麼一,但清廷連這樣的話都不屑於去的,因此在三人心裡,也產生了還是再觀望一下的想法,甚致認爲如果這夥海外華人真的擊敗了八國聯軍,或許也不錯。

這時秦錚道:“不過我們到裡有一件事情,需要各位幫忙。”

三人一聽,頓時都緊張了起來,不知道秦錚會提出什麼苛難的要求,有人甚致想到,秦錚剛纔那一番話都是假話,現在纔是圖窮匕見。曹劍秋道:“不知秦政委有什麼吩咐,只要是我等力所能及,決不會推辭。”

一看三人的表情變化,秦錚就知道三人的想法,笑道:“三位都不用緊張,自從八國聯軍攻佔天津之後,天津地區的人口就大幅流失,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將人都招回來,恢復天津的元氣,三位既然都是天津的鄉紳,想必知道天津百姓會流落到那裡,因此請三位出面,派人去將這些流落在外的百姓都找回來,讓他們重歸家園。”

這個要求到真不過份,三人聽了也都放下心來,曹劍秋忙道:“此事我們自然是責無傍貸,請秦政委儘管放心,我們立刻就照辦?”

秦錚又了頭,道:“這麼,招回天津居民的事情就拜託三位了。”

談到這一步,三人的目地也基本達到了,因此又了幾句客氣話,起身告辭,而秦錚也沒有挽留,讓方斌送他們出去。

等三人走了以後,邱亞輝才道:“政委,這幾個人靠得住嗎?我看是不可靠的。”

這時方斌剛回來,聽了之後道:“當然是靠不住的,白了他們就是買辦,依靠外國人做生意的,只是現在我們的軍力強,他們纔不得不委屈求全,如果我們被八國聯軍打敗了,他們會立馬倒戈,不過他們畢競是本地人,人地兩熟,因此有許多事情由他們出面過做,當然要比我們容易得多了。”

秦錚笑道:“他們雖然是靠不住的,但並不表示他們就是我們的敵人,造成中國商人買辦化的局面,清政府要付主要的責任,但絕大多數買辦都是屬於可以團結的對像,在舊時空裡,我們的先輩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發展壯大起來,最終取得革命成功的,因此在本時空裡,我們仍然要堅持執行這一政策。”

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三十六章 海軍編制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四章 制度(三)第六五七章 遠東遠征軍(四)第一零一章 巡視(六)第一九八章 蒙古攻略(一)第五四九章 接受談判(一)第二零四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十)第四二零章 空降作戰(上)第四零一章 全面開戰(十)第二九七章 脅迫(二)第三零四章 南線,北線(二)第三三一章 李鴻章來訪(八)第二四八章 創業(一)第四章 會議第一九二章 登陸爪哇(四)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第二七四章 戰爭開始(三)第六四二章 日本本土作戰(二)第四一六章 遼河之戰(二)第一五五章 訪徳使團(中)第二二四章 清廷求和(七)第六五五章 遠東遠征軍(二)第六七零章 大獲全勝(一)第六五八章 遠東遠征軍(五)第二一五章 青島攻略(四)第四五三章 新聞發佈(二)第三三八章 工業成就(四)第五十二章 上海新區(五)第五五八章 地主聯盟(二)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六六零章 臺灣海峽之戰(一)第八十一章 陸軍編制(五)第四十九章 上海新區(二)第六一八章 滿洲里戰役(十二)第一一九章 秋收行動(八)第二二四章 清廷求和(七)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二六二章 反撲(二)第五十一章 上海新區(四)第一三四章 外調(八)第十五章 接管濟南(八)第二六四章 根據地(六)第二二九章 後續影響(四)第一二六章 綠林大會(上)第三零一章 革命者(六)第五一八章 突擊行動(上)第六十九章 德國使團(九)第四八一章 統一商界(三)第一八一章 開平煤礦(中)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之死(一)第四二四章 停戰期(五)第四十三章 導彈命中第五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四)第三五九章 徳國特使(七)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六七二章 大獲全勝(三)第二一五章 外交之爭(上)第五七零章 預備會議(五)第三十二章 市長上任(四)第一五零章 徳國之行(七)第一一九章 農村調查(五)第一一三章 失蹤(上)第六八一章 結束戰爭(二)第六十三章 英日同盟(三)第七二八章 決策(二)第六十六章 工業(三)第一九八 超強硬對強硬第六七三章 大獲全勝(四)第一九九章 蒙古攻略(二)第六零五章 西安之行(五)第三五八章 大戰之前(五)第一八零章 護僑行動(二)第三九二章 新聞發佈會(六)第一三七章 合肥見聞(一)第九章 接管濟南(二)第一三零章 德國艦隊(二)第二九四章 漁人行動(六)第一零二章 攔截(上)第七二零章 上海談判(七)第三十章 市長上任(二)第九十四章 青州之亂(七)第三一八章 騎軍(二)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二四三章 第一家族(二)第七章 德國策劃結盟第二三一章 總結(上)第五一七章 叛逃第四六一章 圍殲日軍(五)第一九二 訪問天津(四)第一七三章 德國之行(五)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四八八章 激烈博弈(二)第四一二章 北京攻略(八)第七零八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八十一章 陸軍編制(五)第五十五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