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九章 各方態度(二)

這時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利芬伯爵道:“陛下,我不得不承認,華東政府的戰術是我50餘年軍事生涯中所見過的最富有創意,最大膽,也是最巧妙的戰術,在我看來,只有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和拿破倫翻越阿爾卑斯山的戰術能夠與之相媲美,因此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夠看到這樣精彩的戰術,實在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威廉二世聽了,也不禁有些驚訝,沒有想到施利芬會對海參崴戰役有如此高的評價。漢尼拔和拿破崙是歐洲戰爭史中兩塊令人仰望豐碑,兩人都實施過翻越阿爾卑斯山,進攻意大利的戰術,也一直所後世的軍人們聽津津樂道,因此施利芬將海參崴戰役與之相比,在歐洲絕對是極高的讚譽。

雖然施利芬在任職總參謀長之後,並未指揮過一場戰爭,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爲一名偉大的軍事戰略家,就像寫出《戰爭論》的克勞塞維茨和寫出《海權論》的馬漢也是沒有實戰經驗一樣,而施利芬伯爵的代表作就是在後世聞名遐邇的《施利芬計劃》。儘管這份計劃在這時並未完全完成,但己被德國上下奉爲將來某個時候可能同時對法俄作戰的鎳皋。而施利芬本人也理所當然的被德國視爲當代最偉大的戰術家。

威廉二世道:“伯爵,您對華東政廢有這麼高的評價嗎!”

施利芬點了點頭,道:“陛下,我對華東政府的戰術進行過認真的研究,在6年以前,他們剛剛出現在世人面前的時候,也曾進行過一場類似的戰役,用軍艦將軍隊運到敵人的後方發動進攻,那一場戰爭幾乎就是這場戰役的縮小翻版,這也說明這一次並不是華東政府的軍人心血來潮或靈光一閃的結果,而是有理論系統,有計劃戰術的軍事行動,而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軍隊,是絕對值得尊重的,也有資格成爲我們德國的同伴。”

威廉二世證了一怔,馬上捕捉到施利芬話中的不尋常用詞:“伯爵,您的意思是希望華東政府成爲德國的夥伴?”

施利芬點了點頭,道:“是的陛下。”

畢洛卻皺了皺眉,道:“伯爵,華東政府和德國相距太遠了,而且又缺少同共的利益和敵人,德國和他們成爲夥伴,沒有多少實際利益吧。”

施利芬搖了搖頭,道:“首相大人,距離從來都不是問題,英國可以和日本結成同盟,德國和華東政府爲什麼不能?至於共同的利益暫時可能還沒有,但我們現在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俄國。”

威廉二世先是一怔,猛然雙眼放光,雙手扶着桌子,似乎要站起來,但還是沉住了氣,不過心裡都是激動萬分,因爲他己經完全明白施利芬的意思了,現在德國和俄國已經基本沒有和好的可能性了,因此以後德國必然會面對法俄兩國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而既然華東政府表現出強大的軍事實力,那麼德國和華東政府結盟,就可以在俄國的背後豎立起一個強大的敵人來,這樣俄國也實際陷入兩線作戰的局面,德國則可以獨自面對法國,就算日後英國也加入進來,但是法國同一方向,德國也不用兩線作戰。

施利芬接着道:“陛下,我自從接任總參謀長以後,一直致立於制定對法俄兩線作戰的計劃,但再好的計劃,進行兩線作戰終究是對我們不利的,因此最好的辦法還化解掉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而就目前來說,和華東政府結盟,是化解德國兩線作戰不利局面的最好辦法。”

雖然這時威廉二世的心裡仍然激動,因爲由於是他自己的操作失誤,而使德國徹底失去了與俄國修復關係的最後機會,現在能有另一個改變德國戰略困境的局面,威廉二世自然是十分高興的,不過他畢競是當了近20年的皇帝,現在也完全沉住了氣,道:“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建議啊,伯爵。也許應該讓阿爾貝特再去訪問華東政府,他和中國人的關係很不錯。”

這時畢洛道:“陛下,請恕我直言,在這個時候我們最好不要去和華東政府商談結盟的事情,因爲現在華東政府正和俄國、日本處於戰爭時期,而且我們己經向華東政府派去了軍事觀察團,在這個時候如果再讓親王殿下去訪問華東政府商談結盟的事情,並不合適啊,我建議還是等戰爭結束以後再說也不遲。”

施利芬道:“陛下,我同意首相的意見,目前我們確實不適合向華東政府提出結盟的建議,除了現在華東政府還處於戰爭狀態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華東政府取得了海參崴戰役之後,贏得這場戰爭己經沒有懸念了,德國在這個時候和華東政府進行結盟的談判,將對我們很不利。而在戰爭結束以後,華東政府將會面臨俄國、日本兩方面的壓力,而且俄國的背後有法國,日本的背後有英國,因此華東政府在戰後將會承受俄日英法四國的施壓,而這時只有德國能夠給華東政府施以幫助,這時就是華東政府需要德國了,再舉行結盟的談判,我們德國就將在談判中佔據主導位置。”

畢洛也點了點頭,道:“陛下,總參謀長的建議是正確的。”

而威廉二世聽了,卻不置可否,摸了摸鬍子,嘴角卻露出了一絲笑意,道:“首相,總參謀長,我有一個消息要告訴你們,也許對你們有參考價值。就在前天,英國和法國己經開始協商武裝干涉遠東的戰爭了,你們認爲這千消息對德國是否有利呢?”

施利芬怔了一怔,道:“如果英法參戰,是足以改變目前的局面,華東政府肯定無法取得勝利了,不過我認真英法兩國真正出兵參戰的機率並不大,恐怕是想故意製造出一個聲勢,迫使華東政府和俄國、日本談判,削弱華東政府的勝利果實,不過在這個時候,我們更不宜去和華東政府協議結盟的事情。”

畢洛卻道:“不不不不,我到認爲這是德國的機會,既使英法兩國不是真正出兵參戰,但對華東政府仍然是巨大的威脅,因此我們可以借這個機會出面調停,促成華東政府和俄國、日本談判和談,這樣可以讓華東政府感激我們,甚致是依賴我們,這當然是對我們德國有利的。不過在此之前我們有必要向華東政府釋放必要的善意,讓華東政府覺得德國是一個可以信賴的夥伴。”

施利芬想了一想,也點了點頭,道:“還是首相大人考慮得周全。”

威廉二世道:“好吧,那麼我們就暫時耐心的觀看,華東政府還會帶給我們什麼驚喜。”

――――――――分割線―――――――――分割線――――――――

美國,華盛頓,白宮橢圓形辦公室。

“總統先生,此前我們對遠東的這場戰爭的判斷完全錯誤,給您提供了錯誤決策依據,作爲戰爭部長,我應該對此負全部責任。”

羅斯福並沒有坐在自己的辦公椅上,而是繞到辦公桌的前面,半靠半坐在辦公桌上,樣子十分隨意,但其他人都還是規規據據的坐在沙發或椅子上,聽着戰爭部長威廉?霍華德?塔夫脫上將的發言。

羅斯福擺了擺手,道:“霍華德,這不是你的責任,只能說海外華人的戰術實在是太高明瞭,我想恐怕沒有人會預料到海外華人會利用艦隊跨越2000公里的距離去進攻海參崴呢,而且我還沒有做出麼決策,到也沒有損失,因此你也不用自責,關建是在華東政府攻佔了海參崴之後,這一場戰爭下一步的走向會怎麼樣?”

陸軍參謀長阿德納?查菲中將道:“我們收到這個消息之後,就進行了一次軍棋推演,結果是俄國徹底失敗,華東政府最終攻佔哈爾濱,將俄國的勢力全部逐出中國的領土,並且還會佔領一部份俄國的領土。我們認爲應在20萬平方公里左右,包括海參崴在內。”

羅斯福嘆了一口氣,道:是嗎?那將是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之後最大的一場失利,甚致要比克里米亞戰爭敗得更慘,失去了海參崴的俄羅斯,在遠東將會毫無做爲了。”

查菲道:“總統先生,這只是一次軍棋推演的結果,會有一定的誤差,還需要再做幾次軍棋推演才能夠到較爲準確的結裡。”

羅斯福道:“無論怎樣推演,俄國的全面失敗都是不可避免的,不過是輸100元和輸99元的區別而已。”

查菲道:“不過俄國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如果在這個時候,日本能夠從朝鮮半島向遼東發動進攻,這樣可以牽制華東政府的兵力,爲俄國贏得喘息之機,也許還有挽回的機會。”

羅斯福道:“日本會在這個時候出兵嗎?”

查菲道:“我認爲有可能,日本和俄國己經達成了協議,由對手變成了同伴,而且如果俄國真的全面慘敗,對日本也並不是好消息,因此日本有很大的機率會在這個時候出手幫俄國一把。”

第五八四章 張作霖歸附(三)第二三零章 後續影響(五)第四九二章 襲取海參崴(一)第七十一章 金融(二)第二二一章 談判(三)第九十二章 安置營(八)第五三四章 土地政策(二)第一五二章 新農村建設(三)第三七一章 德國的收穫(上)第二一四章 奇襲庫倫(八)第四八四章 登陸作戰(六)第五八六章 隔空交手(二)第一五二章 新農村建設(三)第五一零章 穆棱河之戰(六)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第九十章 青州之亂(三)第一零三章 天津租界(十)第五二零章 穆棱河之戰(十六)第三九七章 全面開戰(六)第二六五章 進城(一)第一一九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五)第五二八章 攻佔哈爾濱(三)第二零三章 正面進攻(上)第六一二章 滿洲里戰役(五)穿越艦隊簡介一053H3導彈護衛艦第十一章 五年規劃(二)第五八七章 隔空交手(三)第五一六章 穆棱河之戰(十二)第五六二章 美國(五)第二十二章 增援部隊(下)第四六四章 武昌之行(五)第三八八章 對馬海戰(十四)第六零九章 朝見風波(一)第一五零章 徳國之行(七)第二二七章 各方反應(一)第二八五章 年終會議(一)第六七零章 大獲全勝(一)第六五九章 遠東遠征軍(六)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第三三八章 李鴻章來訪(十五)第三十二章 襲擊(下)第六零一章 應對計劃(上)第七三一章 決策(五)第三百章 革命者(五)第二七三章 戰爭開始(二)第四四五章 外交斡旋(二)第二二六章 清廷求和(九)第五七八章 袁世凱來訪(二)第五五二章 接受談判(四)第三三三章 李鴻章來訪(十)第三三八章 工業成就(四)第三七八章 對馬海戰(五)第三二零章 海參崴(三)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六五九章 遠東遠征軍(六)第一九八章 巴達維亞(六)第三一八章 海參崴(一)第三九四章 全面開戰(三)第五九二章 上海租界(四)第九十四章 安置營(十)第二十三章 作戰計劃第五六六章 陰謀(四)第二一四章 青島攻略(三)第七十二章 【協議】與【宣言】第二三八章 作戰計劃(六)第七二三章 歸國(三)第四八七章 激烈博弈(一)第二二二章 清廷求和(五)第二六七章 進城(三)第一六零章 農業部的運作(一)第一七七章 南下上海(七)第一二九章 外調(三)第五七八章 袁世凱來訪(二)第四十一章 勝利第三六三章 媒體(一)第五四四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上)第一零三章 新根據地(六)第三五零章 前往青島(三)第五六一章 美國(四)第六二二章 登陸日本(四)第五七八章 袁世凱來訪(二)第二七五章 朝鮮半島危機(下)第一六三章 日本的訪問(六)第二一二章 青島攻略第三三五章 工業成就(一)第四一五章 遼河之戰(一)第五七二章 預備會議(七)第二四八章 天誅(五)第四三四章 戰爭再啓(五)第一四五章 徳國之行(二)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爭(中)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第二五九章 根據地(一)第二零二章 作戰計劃(下)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戰(三)第四十九章 投降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一九五章 巴達維亞(三)第一六八章 決議第一四六章 北倉之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