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七章 對馬海戰(十三)

“準備戰鬥。”

博羅季諾號的艦長卡什尼洛夫少將下令之後,扶了扶自己的軍帽,又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軍服,不過在先前的戰鬥中,卡什尼洛夫的軍服己有多處被硝煙薰得灰黑,因此看起來還是有些狼狽。這批俄艦並不是正式的編制,而是臨時拼奏起來的,由於卡什尼洛夫的軍銜最高,按照海軍的慣例,由他來擔任這支臨時編隊的指揮官。

而在卡什尼洛夫的身邊,博羅季諾號的大副德約科維奇道:“我們現在的情況並不是很好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夠擊敗這支艦隊嗎?”

雖然現在這支俄國艦隊中有兩艘新銳的戰列艦,但在剛纔的戰鬥中,這兩艘戰列艦均受創不小,畢竟在剛纔的戰鬥中,一直都是4艘博羅季諾級戰列艦打頭陣,前兩艘都己被擊沉,而博羅季諾號中彈24發,鷹號中彈21發,儘管軍艦的動力和主炮都沒有受損,但德約科維奇清楚,自己這艘座艦的戰鬥力己不足5成,而鷹號的情況,估計也好不到那裡去,在這種情況下和人民軍海軍相遇,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面對大副的疑問,卡什尼洛夫道:“如果不能戰勝敵人?那麼我們就光榮的戰死吧,作爲軍人,應該坦然的面對死亡,能夠死在戰場上,也是一種榮幸吧。” 說着舉起了望遠鏡,觀查對手的情況。

德約科維奇扭過頭去,低聲道:“我並不懼怕死亡,但卻不甘心死在這樣不明不白的戰場上。”

其實他的聲音雖然低,但卡什尼洛夫也聽到了,只是裝沒聽到。說實話現在卡什尼洛夫的心裡也是一片迷茫,俄國艦隊跨越了大半個地球,航程3萬餘公里,從歐洲來到遠東,全軍早就己經疲憊不堪了,而且士氣低落,加上被聯合艦隊攔截,損失慘重,雖然這部份俄艦逃出來了,但要到那裡去,卡什尼洛夫也不知道。雖然俄國艦隊在出發之前,收到的命令是到達旅順港,後來旅順失守,改爲到達海參崴。

但現在通向海參崴的道路己被聯合艦隊封住,要繞道走吧,但燃煤又不足,因此何去何從,誰都不知道,而就這樣糊里糊塗的戰死,卡什尼洛夫心裡也不甘,但除了戰死之外,又有什麼出路呢?卡什尼洛夫畢竟是一個老軍人,將榮譽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轟轟!”

雙方距離7800米的地方時,人民軍海軍領頭的威洋號首先開火,艦前的兩門305毫米口徑主炮發出憤怒的吼叫,噴吐出炙熱的火舌,將炮彈怒射向俄國艦隊。

最初雙方相遇時,距離大約是13200米左右,呈大約130度的夾角,而在互相靠近的過程中,人民軍海軍不斷調整角度,到了8500的距離時,己經拉成了一條直線。

雖然有昆明艦提供射擊參數,但威洋號的第一輪射擊還是偏出了近300米,落到水面上激起了兩跟十幾米高的水柱。

“艦長,我們要還擊嗎?” 一個參謀向卡什尼洛夫問道。

卡什尼洛夫不屑的道:“海外華人太沉不住氣了,還離得這麼遠就開炮,命令前主炮,沉住氣,進入5000米之後再射擊。”

其實只看射擊的話,305毫米口徑的火炮可以達到30千米,但由於受光學設備的限制,這種射程對海戰沒有任何價值,而這個時代海戰的射程都在10千米以內,而一般都在7千米以內,有時爲了追求高命中率,會拉近到5千米,人民軍海軍在7800米的距離開炮,在卡什尼洛夫看來是經經不足,心浮氣燥的表現。

德約科維奇也點了點頭,道:“看來海外華人根本就不懂海戰,如果我們是新艦,應該是可以擊敗他們的,可惜……不過這艘軍艦好像是皇太子號?”

卡什尼洛夫道:“是啊,我也看出來了,皇太子號怎麼會落到海外華人的手裡?”由於皇太子號是博羅季諾號的原型艦,因此兩人對這型軍艦也十分熟悉,一下子就認出來了。

兩人正在討論的時候,對方又開炮了,進行第二輪炮擊,而這一次近了不少,離博羅季諾號己不足200米。

――――――――分割線―――――――――分割線――――――――

“正方向,角度178.65度,距離7185米。風速偏北5級。”

距離是昆明艦提供的,要比軍艦上的測據儀要精確得多,誤差可以控制在3-5米以內,對於長達100米,寬達20米以上的軍艦來說,這個誤差自然算不得什麼。軍艦上的火炮按照這個距離設定射擊單元,根本就不用管別俯。

其實以現代儀器設備測量的精度,就是精確到釐米、毫米也是做得到的,而之所以還有這麼大的誤差,是由於考慮了30秒的滯後量,這是爲調整火炮的射擊單元,以及火炮飛行的時間。當然由於這個時代的火炮技術,加上海上軍艦的起浮,因此就算是有精確距離參數,也不可能有極高的命中率,結果威洋號的前兩輪射擊均偏離了目標。

不過第三輪炮擊終於有了收穫,一發落到了博羅季諾號右舷約70米的地方,而另一發則落到左前方30米處,這己經是一發近失彈了。

兩發炮彈激起的水柱將大量的海水淺上博羅季諾號的甲板,由於在剛纔的戰鬥中,博羅季諾號指揮室的舷窗有幾處已破裂,因此有不少海水甚衝進了指揮室裡,淋了卡什尼洛夫、德約科維奇大半身,而且艦體也產生了巨烈的搖晃。

但卡什尼洛夫顧不得身上的海水,大聲道:“報告損失。”

“7號密封艙開裂進水。”

“11號密封艙開裂進水,注水量50%,。”

“15號密封艙開裂進水。”

“8號密封艙開裂進水,注水量30%。”

“21號密封艙開裂進水,注水量75%。”

卡什尼洛夫苦笑了一下,這一下至少要灌入2、300噸海水,在剛纔的戰鬥中,博羅季諾號由於中彈受損,灌出了近800噸的海水,而爲了保持艦體平衡,不得不又注入300噸海水,吃水加深了近兩米,不過在逃亡的這段時間裡,經過搶修,排水,到是排出了600餘噸,吃水維持在半米左右,不過照這樣下去,恐怕威洋又要加深吃水。

隨後威洋號連續開火,又進行了4、5輪的轟擊,博羅季諾號又捱了一記30米左右距離的近失彈,而在威洋號的第8輪炮擊,終於擊中了博羅季諾號的右前舷,好在是這時雙方仍然是艦首相對,而博羅季諾號又是採用的內傾側舷結構,因此這一彈居然形成了跳彈彈開,彈開到十幾米的距離爆炸,除了增加開裂之外,對博羅季諾號並沒有造成較大的傷損。

不過這時卡什尼洛夫、德約科維奇也都沉不住氣了,對方7輪射擊,共計14炮,竟然形成了2發近失,1發命中,命中率超過20%,這個數值簡直就是逆了天了,而這時雙方的距離拉近到6000米左右,還不到卡什尼洛夫要求的5000米以內,但卡什尼洛夫也不能再等了,下令博羅季諾號開炮還擊,就算不能擊中對手,至少也能給對方製造一些干擾。

其實到這個距離,人民軍海軍的東艦隊己經可以轉向搶佔“t” 字橫頭了,不過東艦隊仍然保持着縱隊艦首對敵的陣列,並沒有轉向。原來尚晉峰是考慮到,一但東艦隊轉向,俄國艦隊可能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向,藉此逃離和東艦隊的接觸,雖然東艦隊的速度比俄國艦隊要快,轉過頭來還是可以追上俄國艦隊的,但這樣要消耗不少的時間,畢竟戰場上還有不少分散的俄日艦隊,東艦隊不能在這裡消耗太多的時間。

於是尚晉峰決定採用後發制人的戰術,等着俄國艦隊首先轉向,然後和俄國艦隊相同的方向轉向,這樣就可以緊緊的纏住俄國艦隊。

當然這樣一來雙方都是以側舷對敵,誰也沒有搶到“t” 字橫頭,只能硬拼,但現在東艦隊的軍艦多,又有昆明艦提供射擊參數,而且俄國艦隊先和聯合艦隊打了一場,軍艦多有傷損,因此就算是硬拼,仍然對人民軍海軍有利;如果俄國艦隊也不轉向,雙方就這樣相對衝鋒,交錯相過,結果還是東艦隊佔優。

首先是雙方在交錯之前,首艦會互相開火對射,這當然是人民軍海軍有利,有很大的機率在雙方交錯之前,先擊沉或重創敵方的首艦。而在雙方交錯的時候,仍然有一輪互相開火對射的機率,由於東艦隊的實力佔優,如果這一輪可以重創對方,則可以不管剩餘的殘敵,或是留下少量艦隊消滅殘敵,主力去尋找其他敵艦;如果沒有重創對方,則可以調頭再來。

卡什尼洛夫本來就是打算等對方轉向,自己再向反方轉向逃走,雖然也卡什尼洛夫不知道要逃到那裡去,但先躲開敵人再說,但對方並沒有急於轉向,顯然是看破了自己的計劃。丙卡什尼洛夫當然清楚,如果自己轉向,對方肯定就會跟着自己一起轉向,並就此纏上自己,那樣一來自己肯定是完了,於是下令艦隊全速直線前進,只希望能夠抗過在雙方交錯時,對方的打擊,並且派脫敵人的糾纏。

第四三一章 戰爭再啓(二)第一百章 巡視(五)第六三一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三)第二零七章 奇襲威海衛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區(五)第一四九章 進攻楊村(二)第四一四章 北京攻略(十)第一零一章 巡視(六)第四零二章 談判破裂(三)第二二六章 後續影響(一)第三二七章 李鴻章來訪(四)第五六二章 夜襲(三)第四八四章 清廷朝議(上)第四八六章 清廷朝議(三)第三五八章 大戰之前(五)第五八六章 農場巡視(上)第三七四章 上海(二)第三一九章 騎軍(三)第二四六章 第一家族(五)第三十四章 年度總結(四)第二十五章 接管濟南(十八)第三四三章 李鴻章之死(四)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五二五章 談判(三)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五四七章 鎮南浦登陸(七)第二零二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八)第十三章 接管濟南(六)第五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四)第三零二章 制定計劃第三零三章 南線,北線(一)第十章 備用計劃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二十五章 錦州告急(四)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一一六章 秋收行動(五)第七章 誘敵戰術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四四三章 進京(十)第一五二章 徳國之行(九)第八十九章 天津戰役(二)第三九八章 談判(六)第四五九章 圍殲日軍(三)第七十九章 軍事發燒友(下)第六八零章 結束戰爭(一)第五十一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二)第五十五章 上海新區(八)第五一二章 清廷招撫(九)第一三零章 德國艦隊(二)第三十章 市長上任(二)第五二二章 外交施壓第二八一章 五人會議(五)第十五章 接管濟南(八)第五六二章 夜襲(三)第九十九章 天津租界(六)第六六零章 臺灣海峽之戰(一)第四六七章 武昌之行(七)第三七二章 餘波未平(九)第三一二章 備戰(六)第五三零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一)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二二一章 青島戰役(五)第五九六章 濟南衆態(五)第四五九章 圍殲日軍(三)第五七五章 力排衆議第一二一章 晚餐(下)第二八二章 旅順口作戰(二)第一五七章 對日談判(二)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三七七章 上海(五)第三六三章 大戰之前(十)第二五二章 創業(五)第一六六章 回訪日本(上)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六三八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第五一一章 穆棱河之戰(七)第二零四章 懲罰行動(上)第一二五章 秋收行動(十四)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二四一章 教育(下)第二十二章 錦州告急(一)第十七章 接管濟南(十)第五一八章 穆棱河之戰(十四)第二百章 蒙古攻略(三)第五六四章 陰謀(二)第一七九章 南下上海(九)第四七八章 山海關之戰(七)第三八四章 對馬海戰(十)第一零八章 造艦(三)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第二二三章 清廷求和(六)第三五二章 前往青島(五)第二零五章 正面進攻(三)第一一三章 接管天津(五)第三三四章 李鴻章來訪(十一)第一二六章 天津會議(下)第三一六章 錦州(四)第五十七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八)第二四六章 天誅(三)第三十八章 聯軍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