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擴張9

156擴張(9)

進了太守府,高飛端坐在上首,賈詡、趙雲、太史慈、龐德隨後走了進來,他環視了一圈,對衆人道:“這次都辛苦你們了,趙雲、太史慈,你們兩個人都有大功,等張郃回來了,我一併封賞,你們都累了,下去休息休息吧。”

“諾!”太史慈、趙雲應了一聲之後,便轉身走出了大廳。

龐德的臉上有着一絲憂慮,轉身朝大廳外走了兩步,突然回過了頭,稍微抱了一下拳,卻又再次轉過了身子,朝外面大步跨出。

“令明!你是不是有什麼事情?”高飛看出了龐德的異常,當即問道。

龐德轉過身子,急忙抱拳道:“主公,有件事屬下思慮了很久,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高飛道:“但說無妨。”

龐德道:“啓稟主公,太史將軍這次確實是有攻城的大功,可是他在攻城的時候,殺了不少投降的士兵,這件事……這件事屬下……”

“哦?你去將太史慈喊回來,我要當面問問他。”高飛朗聲道。

“諾!”龐德應了一聲,便轉身朝大廳外面跑了過去,急忙追太史慈去了。

過不多久,太史慈便進了大廳,抱拳道:“主公喚我何事?”

高飛開門見山地問道:“子義,你今天攻城的時候,聽說你殺了不少降兵,這事是真是假?”

太史慈也不否認,當即點了點頭,如實地道:“確有其事。”

高飛見太史慈不否認,對於他而言,有降兵就意味着可以增加自己的實力,當即疑惑不解地問道:“既然那些士兵願意投降了,你爲什麼還要殺那些降兵?”

“啓稟主公,那些士兵雖然投降了,可是並不是真心投降的,而是被屬下用武力逼降的,只是爲了求個活路,心不甘情不願的,雖然口中說願意誓死效忠,可是知人知面不知心,這種不是真心投降的士兵,留着也是禍害,不如殺了省的以後麻煩。”

高飛臉上怔了一下,覺得太史慈說的倒也有幾分道理,可是他對於殺降兵這件事確實有點不太贊同。他斜眼看了一下賈詡,問道:“軍師以爲此事當如何處理?”

“人是我殺的,與末將手下的那些士兵不管,他們只不過是遵循末將的命令罷了,主公要是責罰的話,就責罰我一個人好了,末將一人做事一人當。”太史慈急忙喊道。

賈詡呵呵地笑了笑,道:“太史將軍,主公並沒有責罰你的意思,太史將軍今日立了大功,理應封賞。將軍累了那麼長時間,而且在正午之前便攻克了高句驪城,確實有很大的實力,將軍就請下去休息休息吧,此事別放在心上了,主公也只是過問一下而已。不過,這種事情只能有這一次,以後要是再有降兵的話,無論如何都不要再擅自殺害了。”

太史慈看了一眼高飛,見高飛也點了點頭,便道:“主公,軍師,那末將告辭了。”

高飛看着太史慈離開的背影,緩緩地想道:“太史慈倒是和明朝的常遇春很像,常遇春可是殺俘虜的名將,太史慈雖然殺的是降兵,可是基本相同,看來以後要好好的約束一下太史慈了,不能太過放任了。”

“主公,太史慈確實是一員悍將,不過他這個殺降兵的事情卻必須要加以約束,還請主公以後多多約束纔是,否則的話,總有一天會因此影響到主公的聲名和威望。”賈詡拱手朝高飛道。

高飛點了點頭,道:“嗯,軍師說的不錯,我會抽個機會好好的和太史慈長談一番的。軍師,如今已經佔領了高句驪城,還請軍師將郡中的戶數、人口,以及府庫中的錢糧、兵器等輜重統計一下。”

賈詡抱拳道:“諾,屬下這就去功曹、主簿那裡看看。”

入夜後,張郃帶着部隊回到了高句驪,大軍駐紮在城外,和趙雲的飛羽軍遙相呼應,而太史慈的軍隊卻駐紮在城內,負責守城工作。

太守府裡,各將齊聚一堂,對今天的勝利都感到很是開心。

趙雲、華雄、龐德、周倉、褚燕坐在左列,賈詡、太史慈、張郃、卞喜、於毒坐在右列,這次隨軍的十員將領都一起朝坐在正中的高飛拱手道:“屬下參見主公!”

高飛擺擺手,道:“不必多禮,今天是慶功宴,你們就隨意吧。”

“諾!”

大家一起舉杯,飲下一杯酒之後,便聽賈詡道:“啓稟主公,這次的戰況統計出來了,駐守在城中的一萬士兵全軍覆沒,而我軍只有一千人戰死,五百人受傷,算是一場重大的勝利。另外,郡中的人口也都統計出來了,郡**有六城,有四萬三千口人,府庫中有錢三百萬,糧一萬石,兵器只有三千張弓和六萬支箭,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高飛道:“玄莵郡是小郡,所轄地帶狹窄,人口也不是很多,但是這裡卻是防禦鮮卑人的一個重鎮,如今大漢的東北三郡全部掌握在我們的手中,已經正式連成了一片,對於我們而言有着莫大的好處。這些都是諸位努力的結果,希望諸位以後不要驕傲。如今中原動盪,漢室將傾,亂世出英雄,只要諸君共同努力,我們必然能夠在這個亂世裡幹出轟轟烈烈的一番大事業。諸位,請滿飲此杯!”

“我等誓死追隨主公!”衆人齊聲答道。

高飛笑了笑,當即舉杯和衆人一起開懷暢飲。他的心裡卻在想:“雖然我的帳下現在只有賈詡、荀攸、田豐三個謀士,武將只有趙雲、張郃、太史慈、華雄、龐德五個大將,但是我堅信,不久的將來,我會有更多的優秀人才。如今大漢的東北三郡已經被我全部佔領了,下一步,該是遼西郡了,然後一點一點的蠶食幽州。”

當夜大家狂歡痛飲,士兵們也都沉浸在喜悅當中。

第二天,高飛便命令趙雲、張郃、太史慈各帶三千騎兵,去攻佔剩下的三個縣城,他自己則和賈詡逗留高句驪城,給玄莵郡制定下了一個相對寬鬆的政策,減免玄莵郡一年賦稅,降低原來百姓應當上繳的賦稅,並且讓各縣百姓自己推選縣令。

他廢除了玄莵郡,按照地理位置進行劃分,將高句驪城更名爲瀋陽,將西蓋馬城更名爲撫順,將高顯城更名爲鐵嶺,將原有的遼陽城歸屬到望平縣,同時廢除了侯城,將起並屬到瀋陽。而玄莵郡原有的各縣,全部歸屬於遼東郡,歸遼東郡直接管轄。

高飛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爲當地百姓太過稀少,而且對於他而言,原有的地名太過難記了,乾脆就用了現代的地名代替,簡單易記。

十天後,原有玄莵郡的百姓漸漸接受了高飛的這一系列政策變化,對於他們而言,地名的改變和減免的賦稅無疑是一個新的開始。

三月十三,大軍全部聚集在瀋陽城,高飛的第一步擴張算是完成了。

太守府裡,高飛準備回遼東城,而他和賈詡商量之後定奪下來的各縣縣令人選,也在此時開始任命。他朗聲對各位將領道:“這些日子以來,各位都辛苦了,各位的功勞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這次準備任命幾個將軍,幾個校尉。我今天回遼東,瀋陽暫時交給軍師治理,鐵嶺、撫順兩城和高句驪、夫餘挨着,必須要有士兵把守,軍師,你來宣讀一下委任狀吧!”

賈詡點了點頭,拿出了一個榜文,當即道:“主公按照這些天的功勞,準備任命五個將軍,十個校尉,你們都仔細聽好了。”

“諾!”衆人的臉上都帶着一絲喜悅,齊聲答道。

賈詡當即打開榜文,宣讀道:“主公以有功者十五人特任命如下,望平令趙雲爲虎威將軍,偏將軍張郃爲虎烈將軍,裨將軍太史慈爲虎翼將軍,都尉華雄爲虎衛將軍,都尉龐德爲虎嘯將軍。都尉盧橫爲討逆校尉,樂浪太守胡彧爲鎮遠校尉,都尉周倉爲破虜校尉,都尉褚燕爲討虜校尉,都尉卞喜爲平虜校尉,都尉廖化爲徵虜校尉,都尉管亥爲平狄校尉,都尉於毒爲平夷將軍,都尉夏侯蘭爲威虜校尉,都尉公孫康爲武衛校尉。凡所任命的五將軍年奉一千石,十校尉年奉八百石,其餘各級將校均有所有賞賜。”

衆人聽後,都齊聲拜道:“多謝主公!”

高飛笑道:“不必多禮,這些都是你們應該得到的。另外,軍師賈詡出任軍師將軍、荀攸出任秉中將軍,田豐出任昭文將軍,此三位同爲軍師,參軍事,官階高於五將軍、十校尉,希望你們以後以禮待之!”

“諾!”衆人齊聲答道。

高飛接着道:“趙雲,你繼續擔任望平令,帶領飛羽軍三千駐守望平,褚燕,你帶三千兵駐守撫順,於毒帶三千兵駐守鐵嶺,太史慈率領本部留守瀋陽,聽從軍師將軍賈詡調遣,其餘諸將隨同我一起回遼東。”

“諾!”

(作者按:這兩天自己有些事情在忙,所以擴張這九章寫的很粗糙,希望大家能夠給予諒解,以後我會加大文中的質量。另外,本書中有一些常識上的小瑕疵,比如玉米和棉花,我以後會盡量注意這點的,謝謝大家提出的寶貴意見。)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488 呂布的謝幕之戰14499 炙焰火海1005 驚訝萬分900 西北起烽煙32506 荊州風雲3273 下手030 探親972 一味忍讓553 火燒大營536 神秘百人騎隊196 用計1020 行刺失敗574 入主中原9322 公孫瓚的末日2209 荀彧810 走失的二皇子421 逆擊354 兵敗鉅鹿澤14970 鮮卑鐵騎480 呂布的謝幕之戰6151 擴張4627 騙死人不償命548 魔術955 定西蜀三英爭功11582 入主中原17194 分兵720 匈奴的和與戰567 入主中原2521 荊州風雲18444 鮮卑大營030 探親020 子龍3040 退敵036 伏擊137 血戰5859 雙傑鬥智1913 西北起烽煙45004 激戰950 定西蜀三英爭功6226 虎牢關大戰12680 水淹陳留1789 踏破賀蘭山缺5066 平叛2178 文丑245 入城740 無稽之談815 圍殲關羽565 祭拜540 泡他910 西北起烽煙421019 張遼來了1045 御駕親征951 定西蜀三英爭功7854 滅漢8943 最後的戰役27838 兄弟分離325 公孫瓚的末日5184 羣狼783 邊患引發的爭吵029 歸鄉397 兵臨城下30768 長安亂11938 最後的戰役22430 曹操的想法143 建設260 攔截186 才俊277 翰林院469 兵進駱駝谷391 兵臨城下24366 又見沮鵠455 萌生退意589 益州來的客人355 兵敗鉅鹿澤151018 後發制人388 兵臨城下21411 鴻門宴889 西北起烽煙21270 不安2374 兵臨城下7424 董昭603 被囚的獅子123 回城091 宮變4805 一物降一物886 西北起烽煙18019 子龍2733 黃雀在後595 陛下駕到261 上將潘鳳629 戰爭的序幕533 刺客5915 西北起烽煙47173 投降304 定東夷20797 安撫太史慈932 最後的戰役16172 兵敗879 西北起烽煙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