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凌風的老爹曾垂普走馬上任了,正式就職副鄉長。
鄉里同意了曾垂普的提議,只是在交通較爲便利且適合大棚菜種植的河南村、白虎村、新田村和幹溪村等四個村大力發展大棚菜種植。第一期,也就是今年秋天規劃爲發展三千畝,初步形成規模。而在明年則開始第二期規劃,將面積擴大到五千畝。
丹興城規模有限,在這個蔬菜基地沒有打出名聲、走出丹興縣之前,發展五千畝已經是產量極限,要是繼續擴大規模,產量就會過剩了。這樣會極大的損害菜農的利益,也不符合鄉里的利益。所以,暫時也就只有這兩期規劃。而在之後機會合適的時候,會逐步發展第三期、第四期……
曾垂普也向鄉里提出了打造鄉里藥材基地的想法,這也得到了鄉里主要領導的贊同。
五里鄉是一箇中藥材極爲豐富的鄉。有中藥材品種40餘種,面積10000畝以上,其中在地“三木”(黃柏、杜仲、厚朴)藥材100萬株摺合面積6000畝,以天麻、白朮(因代表四川省出口又名川術)、黃連、玄蔘、黨蔘、桔梗爲主的草本藥材4000畝,天麻常年種植在6000平方米以上。
但是,這都是藥農們單打獨鬥,沒有形成規模,大頭全讓外面來的藥商們賺去了。
本來,打造這個藥材基地要是很迫切的事情。但是鄉里財政狀況不好,沒有足夠的財力同時應付兩方面的事情,而蔬菜基地是縣裡重點關注的事情,必須優先發展。所以,鄉里只有將注意力都集中到這個蔬菜基地上面來。
不過,鄉里還是決定對藥農們做一個引導,讓他們自己形成一個合力,應付藥商們的打壓價格。這雖然不能最大限度的維護藥農們的利益,但是也聊勝於無,還是能夠起到一些維護藥農們利益的作用。
三千畝聽起來不是一個很大的面積,不過是一個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要在毫無根基的土地上發展起那麼多的大棚,還是一個很艱鉅的任務。
幸好這裡面有了新田村這個已經發展起了五百多畝大棚的村子在裡面,也就是說,其實現在只需要發展兩千五百畝就可以了。再加上現在已經有了可以借鑑的經驗,這更是減輕了曾垂普的不少工作壓力。
到這個時候,曾垂普纔算是發現了這搞工作和自己家裡種那麼十幾畝大棚菜的不同之處。雖然各個村的農戶對工作都很支持,但是工作量大了還是很累人的。
曾垂普不由得暗自慶幸兒子提醒了自己,要是自己真的按照最先的想法,在鄉里來個全面開花,現在這事情恐怕就要做成一鍋夾生飯了。
自從上任之後,他就沒有能夠閒下來過,天天在各個村子裡面跑來跑去,忙的是腳不沾地。每天都是早出晚歸,鄉里給他安排的辦公室,自從最初剛到鄉里的時候去過兩次外,就根本上沒有去過。
不過,他還是很有成就感的,看着一個接一個的大棚立起來,看着一塊又一塊的菜種撒下去,看着一塊又一塊的菜苗長起來,勞累之餘,他感到很是開心。
尤其是看見幾個村子的農戶們臉上的笑意,他更是心裡像是喝了蜂蜜一般甜蜜。
雖然現在還遠沒到出菜的時候,但是大家都知道,做這個是肯定能夠賺錢的。畢竟,去年新田村成功的經驗在那裡擺着的,只要是種上一畝大棚菜,家裡最少也能賺上一千多。今年大量發展了,價格應該有所下降,但是怎麼也能夠賺上七八百。這可是一大筆錢,在以前,一家人拼死拼活,一年也賺不到這麼多的錢。
這個時候的村民們還是很淳樸的,對於這個帶領大家發財的鄉長,大家是打心眼裡喜歡。尤其是他還天天在田地裡指導大家做事,有什麼疑問,很快就能得到解決,這樣的好官在哪裡都難找,誰不喜歡?
對於老爹的做法,曾凌風很是不以爲然。現在只是幾個村子,他還能夠勉勉強強的忙活過來。要是以後規模繼續擴大,或者是高升了,管理更大的地方,他要是再這樣做,那就是人累死了也不會有什麼成果。
曾垂普對曾凌風的抱怨付之一笑,他說道:“小子,你還是太嫩!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也正是因爲我現在還忙得過來,所以我才這樣做的。至於以後,那就得看情況了。現在大家對搞大棚菜都沒有什麼經驗,疑問很多,我這樣每天跑跑,能夠及時解決問題。我是剛剛上任的新官,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我怎麼也得表現表現吧?做官,雖然上面的認可很重要,但是在這共產黨的天下做官,民心官聲一樣很重要。……”
看着侃侃而談的父親,曾凌風發現自己的老爹的確有這方面的天賦。看來自己是多慮了,曾凌風在心中想道。
從那之後,曾凌風就再也沒有說過什麼,只是任憑自己老爹一天到處亂飛。他將注意力轉到了自己的事情上。
他相信,當自己的這些東西被重視的時候,發揮的作用將出乎人的意料。
自己的老爹已經踏上了官場的第一步,而且這第一步邁的很不錯。可以想見,自己的老爹在這兩年裡面,肯定能夠混的如魚得水。
不過,曾凌風很清楚,做官想要往上升,必須得有後臺,有強力的支持,否則,你永遠只能在低層徘徊晃悠。
自己家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草根,自己的老爹本身就是一個農民,要是有一天混到一定程度上了,那他將變成一個無根浮萍,再無上進的可能。這不是曾凌風所想見到的。
由於出身的原因,想得到上層甚至是高層注意,那就必須得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而曾凌風正好有采取這樣非常手段的本錢。
作爲“燧人氏計劃”的負責人兼首席工程師,曾凌風在重生之前所掌握的信息與資源還是很可觀的。這絕大部分都是涉及科技成果方面的。這也正是如今中國最急需的東西。曾凌風相信,自己提供的東西,絕對能夠得到高層的重視,特別是現在的中國還是由那位在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的老人在掌舵的情況下。
老人將中國的經濟盤活了,但是中國的科技發展卻是沒什麼太大的進步。甚至因爲將黨和國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經濟建設上面,導致科技研究投入的大幅度減少,中國的科研甚至一度陷入停滯狀態,這是老人心中的一個痛。
只是,這個時候的中國實在是太窮了,沒有那麼多的金錢投入到廣泛的科研活動中。所有人都很清楚,科研是一個燒錢的項目,而且很多時候你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其結果甚至可能是失敗。
而曾凌風打算提供的東西,即使是在四十年後的時代也算是世界上的頂尖技術,是讓無數國家覬覦眼紅的技術,曾凌風不相信這不會引起高層的注意。
這個時候中國的科技領軍人物都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批科技人才,都是一些真正的科學巨匠。雖然自己提供的材料是幾十年之後的東西,但是曾凌風不相信這些科學巨匠不會識貨。只要得到他們的認同,一切都很好辦了。
這是一個對所有人都有好處的事情,曾凌風並不覺得因此爲自己牟利有什麼不對。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共產黨人也是認可勞有所得的,自己提供的東西,當然應該爲自己帶來一定的好處,曾凌風對此是認爲理所當然的。
曾凌霜已經上中學了,她在今年的小升初考試中,取得了丹興第一名的好成績,如願考入了丹興中學。
曾凌霜上學的時候,曾凌風也跟着她去了丹興城裡。進城之後,他用自己的零花錢去買了一些專用紙,將他前期整理出來的零散的資料全部分門別類的收集。這些是要寄出去的,自然不能是亂糟糟的。
看着眼前整潔的一摞材料,曾凌風很有成就感。這可是花費了他差不多半年時間纔打整出來的東西。
這份材料有整整三十萬字,雖然看上去不少,但是其實所涉及的東西並不多,就是兩種高新材料的資料了。不過,曾凌風將這些都寫的很詳細,可以說,有了這份資料,只要有足夠的設備,以及足夠的時間,只要是能夠看書識字的人都能夠將這兩種高新材料做出來。
簡單的說,有了這份資料,只要不是傻瓜,都是能夠將這兩種高新材料做出來的。
趁着馬上要放國慶假的機會,曾凌風藉口說是進城接大姐回家,又去了一趟丹興城。他要將這一份資料郵寄出去。
酒再是好酒,但是你必須得將其展現在懂酒的人的面前才行,如果你將它用罈子裝好,深埋地下,那麼,即使是神,也很難知道有這麼一份好酒的。這是曾凌風所深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