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至1月13號,《阿凡達》在imax影廳首次取得了1億美金的成績,在觀衆持續的熱情下,哪怕看過一遍都要去imax影廳感受不同的影片氛圍,破2億好像也只是時間問題,需要特別提到的是,據可靠消息,以帝皇娛樂、CT爲首的連鎖院線都在準備加大投入imax放映設備的更替。
事實上,也是因爲《阿凡達》如此出彩的表現,無論是觀衆,還是從業人員都對iamx的放映前景深有信心,觀衆們也不介意多花一點錢享受更好的觀影效果......”
“哥倫比亞的發行總經理稱,《阿凡達》已在全球拿下14億美金,20億的目標並不遙遠,甚至樂觀的認爲能衝擊30億大關。”
“只能說,萊曼-拉斯特的眼光極爲獨到,這不是他第一次選中爆款,但如此富有洞察力和魄力的選擇,依舊讓人稱奇。畢竟,他是從迪斯尼手上接過了這個被放棄的項目......”
美國影市進入到第五週,《阿凡達》輕鬆連莊,戰勝獅門的新片《鄰家特工》繼續高居北美票房榜榜首,且對比上週僅僅百分之15的跌幅不免讓人有些頭皮發麻。
而3600萬美金左右的週末收益也毫無懸念地成爲影史同期的歷代最高數據,與此同時,《阿凡達》的北美票房正式來到4.9億左右。超越榜眼《黑暗騎士》,似乎只需再等個幾天,然後就能威脅“影史前冠軍”《泰坦尼克號》。
從去年12月中旬到1月前段的這些時間裡,全球影市所上映的新片都在《阿凡達》面前黯然失色,像內地是壓着《十月圍城》暴打,在美國,最倒黴的那個無疑是小羅伯特-唐尼的新片《大偵探福爾摩斯》。
說實話,這片的質量挺高的,挑個好檔期可能會成爲爆款,只可惜想打反差牌,從《阿凡達》的觀衆羣分流的目的沒有達成,開局十分委屈——上映首周就沒能突破《阿凡達》的封鎖,此後更是連老二都沒得當,放映三週多,只拿了1.57億,看樣子北美2億也就是它的極限了。
當然了,這種事除了出品方華納兄弟很關注,其他製片廠的注意力都被另一則消息牽扯了過去,那便是內地影市超過了英國,成爲了《阿凡達》第三大票倉。
在這個出色產出的背後,是僅有4000多張銀幕,影院數量並不算多,可從效率來講,卻超過了太多銀幕數值高的地區,其意義代表的是新興市場的繁榮——如果一部作品的放映巔峰能上到2億美金的市場,都不能引起好萊塢資本的重視,那麼好萊塢也就不會成爲全球性的電影中心。
“...也許它嚴格的引進配額制度、審查制度所決定的市場不夠自由,但在世界性的經濟衰退中依然保持活力的中國,足夠讓大家看到它的魅力。再者,考慮到第三產業一般後於第二產業的特性,當中國的經濟發展越好,未來幾年內,他們的第三產業還會繼續迎來爆發式的增長。
而對於我們來說,在一個人口大國的民衆人均收入上漲的情況下,都是潛在的電影觀衆,換句話說,基於強烈的市場需求,他們的影院數量也會影來爆發式的增長。
需要注意的是,他們的基礎票價定價其實很高,比我們更貴,比如《阿凡達》的3D場次就需要近30美金,如果繼續維持這樣的高票價環境,當中國影院總數成長到3200家時,且保持該有的觀影人次,理論上,中國就能超越美國,成爲世界第一票倉......
不調查不知道,他們給我們的驚喜是這麼高,也難怪我們的老朋友那麼積極。”
在一間大的會客室裡,時任美國電影協會主席的多德站起身,與幾位製片廠老闆解釋着《阿凡達》在中國大爆的背後原因。
“邁克爾,你沒什麼想說的嗎?”
座位上華納老總凱文-辻原打趣的看向哥倫比亞執行官邁克爾-林頓。
“需要說什麼呢?我們今天坐在這的目的難道不是商談如何從中國獲得更多的,起碼是符合國際規範的分賬票房。但這更多的市場配額,該怎麼爭取?”邁克爾-林頓轉移話題道。
“我記得,再過兩年就是中美重新商定貿易協議了吧。我希望我們電影業的各位能繼續支撐好萊塢捆綁式的談判,所以我們得朝着白宮努努力了,讓大統領知道我們的需求......”
“唔,這是個好主意。”迪斯尼執行官羅伯特-艾格肯定道。
跟前世一樣,推動議程的事件依舊是《阿凡達》在中國地區的爆發,使得這些平時並不來往親密的傳媒老總一個接一個的積極,承諾站在同一個戰壕裡。
雖說,同行是冤家,他們幾個人也巴不得同行倒黴,讓出市場份額,但在競爭激烈的前提下,好萊塢在面對成長到不可忽視的中國市場還是願意擰成一股繩的,這也是電影協會存在的意義——在美國,幾乎有點檔次的行業都會成立協會,用來執行行業監督,或者在白宮面前施加影響,推動對行業有利的法案通過。
可能在政策方面舉好萊塢的例子還不夠有範,那如果大統領的選舉跟一個協會有着密切關係,就能清楚的感知到協會的影響力——擁有百分之1.5的人口,而且白人居多的步槍協會。
不管怎麼說,放在幾年前,大家或許不會考慮一個地區20年後的事情,但近在咫尺、已經代表可能性的結果出現後,那種誘惑,是很難抵擋住的。
不一定是《阿凡達》,但有《阿凡達》的市場可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