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7千歐元的票房成績,着實不算漂亮。
杜朗特看着手中的報表,向下吩咐道:“繼續維持30家影院放映的場次。”
上座率不到一成,對於這類的小成本驚悚類型電影來說,還算比較正常。
按照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歐羅巴影業在這部電影的運作上絕對是能獲得收益的,這也符合當初選擇發行的期望目標。
週六當天,是傳統的休息日,院線數保持不變的《活埋》在票房方面沒有出現狂飆激進的勢頭,穩紮穩打的拿下了2萬6千歐元的票房。
這個成績依然一般,但也在意料氛圍之內,如果能維持住這種勢頭,一週下來也可以收到13、4萬的票房,再加上下一週過後,會進入其他地區上映,全球市場下檔之後,還能擁有後續的線下錄像帶發行收益,總的來說,歐羅巴影業估計能在這場運作中,收穫個兩三百萬的收入應該不成問題,也算是很滿意了。
反正他們也沒指望這樣一部影片上座率爆棚,單週票房超過成本之類的。穩定的數據表現也意味着沒有風險,不是嗎,這正是歐羅巴影業樂意看見的。
週日過後,票房又稍稍增多了一些,來到了2萬8千歐元,截止到今日,《活埋》三天就從法國市場拿到了7萬1千歐元。
而某些事情,也是如約而至——
9月11日,星期二,非常平常的一天卻因一次恐怖襲擊活動而變得不同尋常。
萊曼是第二天才知道此事的,他正忙着寫新劇本的大綱呢,瑞恩突然跑到他家裡說了這件事,還附送了全法銷量最高的報紙——《西部法蘭西報》。
細緻的看完報紙,種種回憶一一涌現:
兩架民航相隔不久分別撞擊在了美國的世貿大廈雙子塔。
熊熊的烈焰和濃濃的煙霧之下,從現場採訪主持人到街頭民衆再到救援人員都是一片驚慌。
他們經歷了太多的和平日子,突遭此難,還顯得十分的舉措不定。
第一時間,美國領空開始封鎖,禁止一切的飛行用具升空。
然後,時任總統的小布什發表聲明,確認這是一次有預謀的恐怖襲擊。
再之後,全美各地的軍隊皆進入最高警備狀態,並立刻確定這次的恐怖襲擊行動由本-**策劃,他也正式被全球通緝。
當然,一直就不爽美國政府的塔利班政權一口咬定,稱這次事件與其國家的公民無關。
報紙上也刊登了法國對國際關係認知較爲清楚的相關專家的分析,認爲這次事件的根源在於美國一直以來實施的中東政策。以巴長期的軍事衝突和以色列人對巴勒斯坦人的傷害及美國對以色列的偏袒所導致出的一批具有必死決心的狂熱激進分子。
隨後的幾天裡,全世界都知道了這一消息,各家媒體多方報道,總是能把最前沿的消息通報出來。
9月14日,美國衆議院同意並授意美國總統小布什的對恐怖分子使用武力;同一時間,新聞披露後,據美國媒體策劃的民意測驗顯示,有百分之90以上的參與者支持美國的對敵武裝計劃。
9月19日,武裝部隊登陸阿富汗地區。
10月7日,美國總統小布什宣佈,已經摧毀阿富汗塔利班當局部分軍事目標以及***教極端分子團伙負有盛名的卡達訓練營。反恐戰爭爆發。
這次事件,讓許多的美國人幾乎在頃刻之間就將一切可以保衛美國的技術手段都“神聖化”了,此前一直爭論不休的國家導彈防禦計劃直接進入推行階段。此外,民主黨與共和黨之間的嚴重分歧消失無蹤,國家朝野團結一致,共同反恐。
而原本飽受詬病的小布什政府也一瞬間從“弱勢”形勢,其政府前景不受民衆看好的情況下,憑藉出色的危機管理能力和當機立斷的行動反應,刷爆了美國民衆的好感度,坐穩執政機構。
某些陰謀論也在這時候開始出現,他們認爲該襲擊是由小布什政府自導自演,是爲了維護美國的國際地位,達到霸權和平目的,以便能夠光明正大的插手整個中東地區......
當然這些都對法國方面影響不大,除了高層會晤開始變得頻繁,反恐行動受到多國的支持,人民的日子該怎樣過,就依然是怎樣過。
要說唯一有點反應的,萊曼關注的更多的是在電影市場方面。
自這次事件發生之後,全球的院線都遭到了冷寂,讓不少正在上映的影片成爲了受害者,特別是喜劇類型的電影,更是成爲了恐怖襲擊下的最大犧牲品,且許多預期上映的影片,也都紛紛撤檔。
於是,整個偌大的電影市場,只有寥寥幾部新作還堅持着上映,這其中就有《活埋》的身影。
世界的改變,讓電影市場也跟着在變。
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題被人們記起了——反對暴力。
而歐羅巴影業也不缺眼光高明之人,面對這樣的市場反應,他們抓住機會,開始大規模的重新宣傳《活埋》,並打出了戰爭是死亡的宴席之類的標語開始在衆多媒體上見報。
在全球都被影響的情況下,宣傳效果逐一被放大。
英國、澳大利亞、美國、意大利......等海外地區也開始發力。
《活埋》的新一週票房,最終定格在了468萬歐元這一數字上,比起上一週的82萬歐元票房成績,乃是天與地的差距,足足翻了6倍。
法國本地的上映影院數也一步增加到了8百多家。反正也沒多少電影會在這個檔期上映,全便宜《活埋》了。
雖說很多觀衆並沒有選擇在這種時候出門去影院觀看電影,基數無疑是大大下降的,但抵不住競爭對手,它也少啊,而且,觀衆翻來覆去能挑選的也就那幾部,而《活埋》也確實是隱約暗示了戰爭恐慌下,無辜羣衆遭受牽連,被惡意報復的現象,這樣一來,它在這些電影中就尤爲的顯得突出。
當然,也有壞處。至少事件發生地美國就很不待見這部電影。
上映一週,也就拿了不到一百萬美元的票房,還是美國羣衆沒多少選擇的情況下。
裡面折射出來的反戰思想和對美國各方面的嘲諷,實在讓本國人民在這個時候提不起興趣。
平時,大家怎麼嘲諷華盛頓當局都可以,但這個時候,不行。
毫無意外,《活埋》第二週在美國電影市場的遭遇就更差勁了,院線方面也不在擴大上映,反而減少了播放場次。
“911事件”確實給美國人的政治經濟生活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娛樂業呈此趨勢自然也無可避免。再加上,北美電影市場向來排外,外來品想要取得成績,難度會更大,羣衆也早就習慣了支持“美國製造”,《活埋》的遇冷完全在意料之中。
好在,其他地區還是比較給力。歐羅巴影業更是全體上下都爽的不行,兩週的運作下來,就讓他們收回了成本,還包括了後續灑出去的宣發費。而最關鍵的是,《活埋》表現出來的市場潛力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這就說明,他們接下來的成績肯定會更好。所以,公司高層大手一揮,繼續增加宣傳費用,讓更多的觀衆自發的走進電影院欣賞這部電影。
第三週過後,《活埋》的本地票房成績爲135萬歐元,全球票房累積962萬美元。過千萬大關,指日可待。
這個數據也如平地一聲雷,讓整個的歐羅巴影業都沸騰了。
他們只花了200萬歐元買回來的電影發行版權,如今要過千萬票房了,更不要說後續的錄像帶發行和周邊的版權授權肯定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說不定,今年的業績就靠這部電影,就可以畫下一個很美好的數字。
而對於這類的黑馬電影,媒體報紙自然也是不願放過機會。
諸多自發的宣傳開始涌現,很多報道都開始關注這部電影后續的發展情況。
在10月2號的那天,再度盈收3百多萬美元的票房成績,也讓其一躍跨過千萬大關,達到1200多萬美元的數據成績。
不過,就像市場發展的運行規則一樣,經歷了一個多月的放映,《活埋》的增長勢頭已然到底,開始逐步下滑。
或許一部大熱的商業電影往往能放映半年以上的時間,但對於小衆片又未獲得過主流大獎的電影來說,就稍稍有點奢望了。
歐羅巴影業的人也明確的通知過萊曼,說是不會再進行宣發上的投入了,且與法國院線商量的下檔日期也就會在維持半個月左右的放映時間。
持續一個多月,接近50天的上映時間,已然是看得起這部小衆電影了。至於海外市場,可能會根據各地的放映情況延長一點,但估計也不會充足到哪裡去。
10月24號,《活埋》正式從法國院線下畫,本地總票房524萬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