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5 惟強自縛

沈哲子離開建康區區十幾天的光景,再回來時,城內風貌已經改善良多。在戰事中摧毀的諸多建築雖然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恢復舊觀,但基本街巷是已經清理出來,許多家園被毀的鄉人們聚居在一些圈定區域暫時搭建的棚戶中,雖然生活仍是艱難,但基本的秩序還是構建起來了。

“這些鄉人都是無辜受難,來日朝廷用度也必艱難,實在很難賑濟周全。眼下臺中諸多宮寺官署籍冊都已毀在亂事中,也很難將他們各遣歸籍安置。所以接下來一段時間,還需要維周幫忙,俚清京郊附近荒田廢地,儘快將這些失家的鄉人們安頓在左近縣鄉。”

王導雖然仍然不清楚沈哲子心意如何,但卻看得出沈哲子確實有心在幫助自己維穩京畿形勢,這會兒也就不再客氣,直接說道。

沈哲子聞言後亦點頭道:“太保請放心,局勢如此,民生即爲國計,能有眼望的田畝活路,人心才能真正安定下來。晚輩也知要定亂維穩殊爲不易,中間或有許多難決之處,太保即管吩咐下來,晚輩絕對不敢怠慢。”

雖然沈哲子並不知王導爲何要招攬自己爲其掾屬,但眼下他與王導有一個合作的基礎卻是事實。包括早先他幫王導去見陶侃,也是希望能夠爭取陶侃以及荊州方面的支持。

一切能夠讓人強大起來的,終究會反過頭來形成制約。這話用在誰的身上都很合適,包括王導,也包括沈哲子自己。王導有今時今日的名望和地位,與其家世關係莫大,所以他但凡要做什麼事情,有什麼謀劃,都是立身在僑姓高門的角度去看。這與其說是什麼歷史的侷限性,不如說是人心的侷限性。

以前沈哲子是借用王導的顧忌,屢次交鋒甚至不乏威脅,讓王導有所讓步。那麼也要反過頭來,給王導一些示好和幫忙。比如王導剛纔所言的俚清荒田、安置難民,但其實說實話,京畿周遭哪裡會有什麼荒田?

世家大族無孔不入,能夠蔭佔、侵吞的土地,早就已經落袋爲安。想要清查出來足夠的土地,只能用一些強硬手段。琅琊王氏在今次平叛的過程中,表現的很拙劣。庾家兄弟方寸不亂,拱衛住了行臺,守住了最後陣線。沈家爲首的吳人羣體又是異軍突起,站住了腳跟。這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人對未來有更多想法。

如果這時候王導用強硬的態度和手段,從那些大族手裡奪來土地,極有可能會招惹更大的牴觸反彈,非但做不成事情,反而有可能激化了矛盾,讓京畿形勢遲遲得不到平復。

而沈哲子則不同,他家是新貴崛起,勢頭正猛。非生死攸關的必要時刻,少有人會趕在這個時節與他發生直接衝突。那麼沈哲子這裡就有了一些餘地,況且他入都以來態度一直都很強橫,那就會讓人有忌諱,沈哲子可以爭取到足夠的土地安置民衆。

沈哲子這麼做,自然也有他的考量,成功會讓人盲目,讓人妄自尊大,以他家爲中心的利益圈子自然也不例外。會不會有人被勝利衝昏頭腦,感覺可以再進一步,爭取更多?一個利益羣體當然要有足夠的侵略性,給參與其中的人帶來足夠的利益,構架才能更穩固,維繫才能更緊密。但又有多少人懂得適可而止的道理?

前幾天沈哲子在曲阿時,庾懌來信言道一個問題,說是陸曄等人近來在行臺頗爲活躍。雖然明面上還是恪守禮數,但是私底下卻是頻頻接見許多吳中人家。如果沈哲子沒有猜錯,那麼他們私底下就是在謀劃遷都之事。

如果不考慮北地的局勢,不考慮日後的北伐問題,哪怕是沈哲子也承認,遷都對於時下的江東而言,不失爲一個好選擇。如今建康已經殘破不堪,江北也已經無險可守,如果還要將都城留在建康,不只建康要重建,江北也要從頭開始經營,除此之外還有諸多問題。不說人力問題,單單財力上,朝廷就根本無法承擔。

但假使將都城遷至江東,大江天塹阻攔,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邊防的壓力,而另一方面,又能直接獲得吳地錢糧滋養,有利於最快建立秩序。但如此一來,朝廷可能就此便窩在了江東或者說吳中,前景將更加堪憂。

如果離開建康,拉遠了與荊州的距離,這個江東最重要方鎮極有可能演變成爲一個半獨立的存在。同時有了吳人設置的障礙,淮北那些流民帥也必然會與朝廷漸行漸遠,非但不能成爲助力,極有可能演化成爲獨立的軍閥或是乾脆成爲北方進攻江東的急先鋒!

但問題是,這件事確實會給吳人帶來極大的好處,而吳人又是沈家勢力最重要的底牌。沈哲子今時的強硬,極大程度上來自於吳人的支持,他不能罔顧吳人在這件事情上的看法。

遷都是絕對不行的,沈哲子卻不能直言反對,所以他要幫王導維持住這個底線。該得的利益,沈哲子不會手軟,不會退讓,他比別人優勢的地方是他知道那一道線在哪裡,知道需要適可而止。退縮忍讓誠然讓人居喪,但若是一味的高歌猛進,人會撐死的,必然要有一個消化緩衝的時間。

南北高門,都是壞種,僑姓人家不是什麼好東西,吳人還要更劣幾分。當然這個優劣不是指的品行,而是要看對時局是好是壞。吳人當國,不會比僑人更好,甚至還有可能更劣。就算沈哲子現在直接進入臺城作爲執政大佬,他也無力去平復解決那些積壓已久的矛盾。

即便不考慮大是大非的問題,單純從自家的利害而言,遷都也不是一件好事。沈家對吳中最大的貢獻是帶領鄉人們爭取並且建立起來吳人自己的軍隊,假使遷都成功,那麼倡導遷都的人在吳人當中將會獲得極大名望,一舉壓過沈家已經獲得的榮光。並且,沈家將不得不承擔起來日或會發生的內戰壓力。

所以,沈哲子現在與王導是殊途同歸,雖然立場不盡相同,但目標卻是一致。王導現在強硬不起來,那麼也只能由沈哲子擔當起這個責任。

話說到這一步,沈哲子也不再隱瞞自己的意圖,便在車上對王導建議道:“行臺本爲平亂權宜之立,如今亂事將定,皇太后陛下也不宜久留都外,致使令出多門,不利於局面的穩定。晚輩覺得,何時往行臺去迎接皇太后陛下,也應在近日決出了。”

世事就是這麼弔詭,皇太后離都是沈哲子一手策劃佈置,現在則又急着將人迎回來。早先他家是光腳不怕穿鞋,一心只求上進。現在已經成爲時局中重要一方,則又不得不考慮秩序的重建和維護。

“所以剛纔我向維周言道該請陶公入都了,如今他乃是平叛大都督,他的意願如何才最能說服別人。”

王導也微微頷首道,召陶侃入都不是一件小事。他如今雖然是建康城內權柄名望最高,但其實如今都中最重要的權力還是掌握在沈哲子手裡。

儘管沈哲子已經退避到石頭城,頗有功成身退的架勢,但眼下還有許多事情要仰仗沈哲子幫忙,所以王導也不能越過沈哲子直接內召陶侃。陶侃一旦入都,職權上自然而然就覆蓋了沈哲子,等於直接繳了沈哲子的大權。在行臺沒有正式撤除、皇太后等人歸都之前,王導就不能忽略沈哲子的感受。

而且,陶侃大軍逼近京畿之後,只是駐防於外,其本人並沒有主動請求入都拱衛坐鎮。可見,陶侃眼下也是極有分寸,乃至於顧忌。對於王導而言,許多本質都可以透過表象看到。陶侃的顧忌所在自然不可能是沈哲子這個小輩,沒有直接入都,應該是已經與東揚州的沈充達成什麼約定或者說默契。

在這樣一個態勢下,王導自然不可能再枉做壞人,拉攏陶侃去打壓一個小輩。況且,他也未必能爭取到陶侃的支持。國事之外,以陶侃這個年紀,考慮更多應該還是後嗣問題。而在這個問題上,他能給陶侃提供的幫助力度,並不會比沈家大上多少。

可惜了那羣不能明辨事實,妄想去借陶侃之勢以打壓沈哲子的臺臣們。這些人只怕到現在還不明白,自己等人好好在荊州軍內待着,爲何就被驅趕歸都,轉頭就落入了剛被他們得罪的沈哲子手中!

在這件事情上,王導也是受惠一方,那些臺臣被困在石頭城,耳邊沒有了聒噪之聲,許多事情處理起來都方便得多,少了許多無謂爭執。畢竟,他要儘快穩定京畿形勢,必然會損害到這些臺臣人家的直接利益。如今那些人還被困在石頭城裡,沒有了頭面人物出頭,這些人家也不敢過分牴觸。

隊伍正前行之際,前方突然發生一陣騷亂,有幾人自斷牆後翻躍出來,撞開一隊宿衛兵士的阻攔,直接衝到了車駕之前。

“保護太保、駙馬!”

沈哲子的親兵們見狀,紛紛撲殺上前,殺機畢露。

“不要誤會、不要……我是駙馬故人,絕不敢害駙馬……”

眼見刀兵即將臨身,當中一個年輕人忙不迭舉手揮舞,以示並無兵刃,繼而便被撲倒在塵埃中,對着車駕大喊道:“求駙馬見我一面!我是丹陽張沐……求駙馬……”

12點之前,確定還會有一更。這兩天真是有感慨,將近而立,人生最苦,或許有點積累,但要承擔的社會責任更多。這個年紀是最不需要棱角和堅持的,必須要有更謙和的態度,才能獲取更多的善意和提攜。當然我不是在說我,我還嫩得很。加油吧,老傢伙們。。。

0484 似我者死0538 衝營者梟首09110571 佳婿難得1434 罪無可恕0541 吳人性狹1333 王師破城0944 主少國疑0180 大勢已定1153 鵝鵝鵝1079 畿外逐殺1176 河東軍府0912 諸夏有幸0740 掃蕩淮北1092 鄉情衆願1369 新婿登門0715 城父牧所0541 吳人性狹0714 定策突襲1168 痛殺名門1395 千秋大計1078 行商苦旅0557 鄉人一心0007 軍旅1319 巧於藏拙0361 委曲求全0308 誰的大局0369 法難責衆1092 鄉情衆願0868 亂世劫餘1499 無勳不襲1468 暴主缺德1241 復威隴上0012 虞氏宗賊,聚嘯鄉里1289 河東商都1195 羯統佛國0040 政不出臺省0696 戰前採購0007 軍旅1402 中路小挫0179 隱爵改制0913 新舊更迭0167 施恩不求報1457 鄉情殷切0711 野中驚賊0868 亂世劫餘0903 鬥智鬥勇0439 大崩之兆1486 賢內諫君1417 梟雄姿態1372 行臺秘閣1163 大將軍炮0098 老叟自賤0335 膏粱子弟行0222 京口風動1465 社稷大器0171 將門之後1138 名臣落幕0068 吳興郡中正0740 掃蕩淮北0332 生者狡黠0620 羽衣公卿0063 可得長生乎0449 窮寇宜追1311 河北重將0086 燒窯制器0297 亡命0247 都中三甲1477 勝武獲持0565 休言貉子1189 羯軍奮力0548 滿城失色1064 殺器失竊0069 道途相爭0663 江河水沸0344 一泄千里0358 青史載我0167 施恩不求報0015 吾從班定遠0481 苦命娘子0245 林祿登門0275 中書撬人0652 世道獨崇0946 短利迷心0150 豎子陷我0240 臺中驚聞0562 荊州之困0256 僑居多艱1175 河東謀略0139 王氏諸子1213 荒謬鄉鬥0685 師君妙法1127 信託治家0606 唯恐天下不亂0936 幸生都督0693 人多勢衆0086 燒窯制器0507 國鼎南北0080 夜襲1313 奇謀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