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

張飛且戰且退,一路自虎牙灘、虎牙山退往猇亭與劉備相合,陳到於途中列陣支應,楊任、楊昂二人並未急追,等候漢王進一步命令。

劉徵這邊帶着徐庶、樸胡、馬超往前趕來,黃忠也再次派人傳來消息,言劉備軍之劉磐已經退卻,劉徵、徐庶心下已經瞭然。

二楊來問,劉徵於是命令二人退後四五里,不必再與劉備軍糾纏。

“如今看來劉備是拉着漢王演一齣戲給江東看啊!”徐庶說道。

劉徵點了點頭笑道:“若非諸葛孔明,劉備豈有這等手段!看來劉備是做好了一切準備,追也無用,我軍到時,其必已登船過江了!也罷,且看將東如何應對。”

果不其然,等劉徵兵馬進據猇亭時,劉備已經撤過江去,與關羽合兵,在江南岸駐下防禦。

現在情況是劉徵以夷陵爲大本營,佔據了猇亭前線,再往前四五十里,便是枝江,江東地盤。過江往南三十里,便是劉備的夷道城。三地呈現了一個三角之行,互相犄角。

且說柴桑處,孫權派出孫賁救援合肥,之後便努力穩住江東羣臣惴惴不安的心,等候兩路捷報。周瑜這邊倒是送來了大破高覽軍的消息,但合肥這邊卻令孫權大失所望。孫賁部才進入廬江境內不久,便遭遇了李通別部,竟被李通擊破!廬江太守李術亦被曹軍斬殺,孫河在合肥抵擋不過,只得倉皇敗逃,整個九江、大半個廬江都落入曹軍之手。江北兵馬全都退守到濡須、

襄安、舒縣、居巢一線,以防曹軍渡江而來。

戰事看起來緊急,實際上卻並未觸及江東根本,眼下的東路曹軍根本沒有水軍,即便是再拿下整個廬江,實際上也並不能夠立即對江東根基構成實質上的威脅。然而江東羣臣不這麼想!眼見着九江、廬江郡縣落入臧霸、李通、呂虔等曹軍所部之手,衆人都惶恐不已。於是紛紛前來奏報,力諫吳侯孫權,即刻令大都督周瑜撤去南陽攻勢,即刻回援廬江,以“保全”

江東基業!

孫權起初還耐心的安撫衆人,告知衆人即便丟了九江、廬江也無礙大勢,只要大都督周瑜進軍順利,遲早可以奪回二郡,但江東羣臣卻是各有心思。大多數人都是擔憂曹軍萬一涉過江來,那吳郡、丹陽等地便將要直面曹軍的兵鋒,也有少數人或多或少是因爲周瑜越發高漲的聲望。自古文臣主和,武將主戰,越是到這種時候,越是能夠表現出這樣的定

律。

仗打的越多,武將的地位越高。反之,仗打的越少,文臣的地位越高。當然也並非是要連年興兵,自然也不是要據土自安。

完全不打,或者完全不停,這都是不對的,關鍵在於這二者之間如何調和。

荀攸的計策起了效果,臧霸等人在東線對江東的施壓,使得江東內部開始出現不同的意見,前來請求孫權下令撤兵南陽的言論不絕於耳。

孫權已經開始應對不暇,雖然孫權及時從丹陽等地徵調了兵馬沿江據防,但依舊還是沒能安穩住江東衆人的心。除了在柴桑的衆人每日連番來諫言,江東六郡各郡官員將校也都紛紛致書柴桑,請求派兵協防。可事實上現在孫權手裡哪兒還有那麼多兵可調?江東主力都被周瑜帶到了荊州,這些人的意思,無疑就是要

讓孫權將周瑜調回來。在一些江東人士看來,江東與曹操之間其實並沒有根本性的仇怨。即便樊城之戰,所到底也是發生在荊州劉表的地盤上。哪怕江東兵馬已經佔據了大半個南陽,實際上並沒有進入曹操一直以來所據有的本

土。因此在一些人看來,肯定還有轉圜餘地。

連日來應對各地送來的書信,還有柴桑衆人的諫言,孫權也不免開始焦慮不安。不過孫權的焦慮不安,並非是由於曹操在東線給予自己的壓力,而是如何調合江東文武之間不同的意見。江東的存在本來就是妥協的結果。當初孫策尚武,想要純粹靠武力來征服整個江東六郡,結果是各郡反叛不斷,對抗無處不在。後來孫策才轉變了戰略思路,對江東士族進行一定的安撫,並給予了江東士

族較大的話語權,如此江東才安定下來。可惜孫策之前做了太多霸道的事情,最終還是被江東本土人刺殺。孫權接任之後,對江東士族更是尊敬有加,在郡縣權利等方面,孫權是做了很大的妥協的。除了手中兵馬,地方治理權,孫權幾乎大部分

都交給了江東士族。

人聲鼎沸,衆論洶洶,在自身安危面臨威脅的前提下,大多數人是不會再有其他考慮的。倒不是說江東衆人短視,實在是人性使然。

當然,能夠看破利弊得失的,那就不是一般人了。然而少數人總是很難抵抗多數人,江東的情況也不例外。

就在孫權開始焦頭爛額應對座下衆人的時候,劉備的求援書信也送到了柴桑!

這一下子等於是又在衆論洶洶之上加了極其重要的一碼!“主公!眼下大都督雖在南陽節節取勝,但我江東已是危機四伏!東有曹操臧霸所部,西面劉備抵擋漢王不過,若不立即令大都督撤兵回援,恐得一失二,並不爲智啊!廬江諸港若失守,則吳地危在旦夕。

若不及時馳援荊西,則漢王雄兵入荊,我江東在荊州的成果也將一旦盡失啊!”東曹掾張允出來泣陳道。

孫權本來還想極力安撫衆人,但現在劉備的求援書信送來,卻是令孫權有些措手不及。

張昭、張紘二人一直沒有發話,孫權看了看二人,二人端坐在側,安靜的任由座中衆人出言進諫。

孫權於是問張昭道:“子布先生如何看今日之局?”這兩個人的意見才至關重要,真正代表了這羣文臣的想法。張昭見孫權出言相問,於是不再沉默,拱手答道:“回稟主公,我江東不過區區六郡之地,雖還算富庶,但終究是勢單力薄,無論是財力還是兵力,相較於曹操都不可同日而語。故在下以爲,我江東方略,當以蠶食爲先,不可鯨吞豪奪。若只知進取,不知迂迴,則不免陷入後繼乏力之境地,實則恐自陷於兩難!今日廬江、荊西之危已現,若不能小心應對,只恐得不償失!”

第六百一十四章 蠻將驍勇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形勢之論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性命無憂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四百四十七章 益州易主第四百二十五章 手足無措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龐統求情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夫人出走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九百六十九章 小妹獻舞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痛失愛女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曹操稱王第八百七十九章 決議鬥帥第八百二十五章 祝融心術第六百五十六章 拒受糧草第四百零九章 張任退敵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三百零八章 欺行霸市第四百四十三章 決死之戰第九百一十九章 曹洪大怒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八章 傳告天下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二百七十章 先發制人第七百九十三章 全城激憤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申儀遲疑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的絕戶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一世惡名第一百四十二章 君命不受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毫無長進第一千零九十章 周瑜起兵第三百四十九章 聚焦關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天子禮遇第三百四十九章 聚焦關中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被困府中第八百四十九章 三江對語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勝負之辨第三百二十六章 倒行逆施第八百九十二章 分置三軍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冢虎之志第三百九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四百二十四章 攻下涪城第七十二章 驍將解圍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馬超闖門第八百七十四章 祝融認父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晾曬三日第六百三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銅山混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三才賀壽第四百四十章 黃權遺願第六十四章 李儒設計雀鼠谷第二百八十三章 西城突變第二百七十五章 進入漢中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于禁心結第八百四十八章 拖延戰略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八百三十二章 事有蹊蹺第四百一十八章 求援江東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曹操稱王第三章 剛來就想坑我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曹操到來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高蕃說韓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九百六十一章 魯肅之憂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潁川二荀第二百七十五章 進入漢中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你可知罪第九百四十九章 孔明論局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孔明斷言第九百一十九章 曹洪大怒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周泰披創第八百二十二章 押走漢王第一千章 江東之魂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夙願難償第五百零三章 無奈出手第三百零三章 設崇醫館第七百零九章 五重煙幕第七百六十一章 武陽烈婦第三百五十章 時局糾纏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調兵西域第九十九章 晉陽功成第六十九章 虢亭追車第四百八十章 進軍武都第五百三十二章 三軍圍城第九百三十五章 消耗之大第四百五十四章 或喜或憂第一百零三章 議封漢王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朱桓出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子東歸第九百七十七章 陽奉陰違第二十七章 朱符新安設計謀第九十七章 夜戰龍山第一千零三十章 再出王駕第七百一十六章 成都情勢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忠請罪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井陘已破第七百七十章 叛軍俱滅第九百零二章 識破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