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0:示弱

陸凱針對武陵、天門兩郡的三大集團軍進展可以說是“勢如破竹”,及其順利(其他幾個郡怕自己照顧不過來,都已經交給友軍部隊了),開戰僅十餘天,還不到九月,陸式,拿下了零陽,眼下,前鋒部隊正在向漊中一帶行軍,陸晏兄弟這一隊,在姚信等人的幫助下,經驗刷的飛起,已經拿下了吳壽和臨沅、龍陽,滕修這一路,僅僅用了八天,便攻佔了益陽(其中六天用在了趕路行軍上,再加上修整了一天,攻佔益陽只用了一天而已)。

這三大集團軍的首腦們,要麼是血氣方剛,初經戰陣的青年,要麼是久居官場,未曾染指戰事的老菜鳥,對於連戰連捷無不揚眉吐氣:誰說鄧艾神武無敵,不過如此嘛,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陰謀詭計、兵貴神速,都是渣渣啊。

但是,拿到了詳細戰報的陸凱,卻陷入了沉思當中。

零陽,兩天攻下,目測城中守軍不過2000人不說,抵抗力度也甚是軟弱,如果戰報沒有什麼誇大其詞地方的話,那就是當第一支部隊登上城牆後,守軍立刻潰散,棄城而逃,以至於殲敵數量不過246人;

吳壽、龍陽、臨沅,兩天攻下,三城合計殲敵數量只有區區172人;

益陽,重鎮益陽,居然不到一天就給拿下,殲敵數量是可笑的……34人。

452人。

打了十多天,便拿下了五座城池,但是,居然只消滅了452人。

己方呢?連死帶傷的減員只有357人。

攻城方的傷亡數字居然要少於守城方。

這說明什麼?

和那些新手和老菜鳥不同,陸凱自然說不上是經年宿將,百鍊成鋼,卻也經歷過戰爭,見過血的,雖然說不知道李流和那關彝羅襲留下的種子軍隊扮演的角色存在,以爲是鄧艾臨時徵召的新兵蛋子,但是,這種情形明擺着,不是說明我吳軍英勇善戰,也不能說明鄧艾軍士氣一落千丈,一觸即逃,只能說明,人家壓根就沒想守城,所以,你們這幾路大軍興師動衆,根本就沒有捕捉到敵軍的主力!

那鄧艾的主力會在哪裡?

難不成是針對我來了?

想到南郡的對面,有一股數量不明的生猛敵軍,虎視眈眈的埋伏於草叢之中,像一隻飢餓的野獸一樣,盯着自己,陸凱就覺得心裡一緊。

怕什麼,這南郡坐鎮20000大軍,另外還有15000人可以隨時轉入作戰狀態,鄧艾老賊全軍,即便是加上擴編的新軍,總人數也不會超過15000人,三巴一帶的援軍,至少要在半個月之後才能抵達戰場,只要抓住這個時機予以重創,搶佔更多的地盤就可以了,我怕什麼?!

陸凱不斷的安慰自己,心態逐漸穩定下來。

沒錯,老人家這次雖然大有全線出擊的架勢,但是實際上南郡的嫡系部隊根本就沒動,只是想以三支人數佔優勢的偏師儘可能的去搶開局,敵不動我不動,鄧艾的主力不出手,自己也就靜觀其變。

只不過,眼下,這三路偏師的進展是過於順利了,順利的很詭異。

於是,出於穩妥考慮,陸凱立刻下令:暫緩攻勢,立刻撒出大量的斥候偵查敵軍的動態,,三路人馬儘可能的保持齊頭並進的態勢,相互之間加強聯繫,確保其中一路遭到襲擊的話,其餘兩路必須立刻展開支援,堅決不能讓人有可乘之機,同時,立刻從長沙和江夏抽調出大約5000人的第二梯隊,進駐“光復”區域,務必要做到穩紮穩打。

在鄧艾的主力之外,在宜都之外,一定有一支隱藏起來的敵軍,隨時準備竄出來啃噬自己一口。

這是陸凱的直覺。

可惜,他有這個直覺,不代表所有人都有。

陸晏兄弟還好,在兩位老成持重的輔臣的把持之下,嚴格的遵循了軍令,一方面分出軍隊佔領三城,一方面緩慢的迂迴逼近沅南,作爲中路選手,很注意保持與左右兩翼的平行線。

陸式就沒有這麼老實了。作爲陸凱的大侄子,終於有了獨自領兵的權力,又初戰告捷,於是乎,天下之間再也承載不下他那顆雄心壯志了,並沒有因爲陸凱的最新軍令便放慢腳步,依舊是按照原計劃的速攻,向漊中挺進。華覈屢勸不止,反而惹惱了陸式,結果,領着400人留守零陽,等待後續援軍交接之後再前行,陸式,帶着餘下的3000多人奔着漊中就去了,在他的概念中,已經將天門郡視爲自己的禁臠了。

陸式的行動並沒有和陸晏打招呼,結果,兩路人馬錯開了距離,無法繼續保持齊頭並進的架勢。

滕修的問題則是太慢,進駐益陽之後,走進了一個舒適區出不來了。

益陽,好地方啊。

河湖沖積而成的平原,土壤肥沃,極其適合耕種,敵軍在這裡居然有將近8000戶屯田的農民,嘿嘿,不好意思,雖然和你們陸家的交情不錯,但是,這筆財富就不能上報了,誰發現,就是誰的。

農田喜人,廣袤的森林和小有規模的草場(是耕地的三分之一左右),也是一筆不可小覷的財富啊。

最關鍵的是,這裡居然還有礦!

據一些主動投誠的當地人“透露”,鄧艾的軍馬在倉皇撤退之間,早在此地開發了半年之久的金、鐵、硫鐵等各種礦產資源,都來不及帶走了,除此之外,還留下了千餘名曠工。

這都是寶貴的財富啊,真是搞不懂,如此重要的一個地方,怎麼就沒有重兵把守呢?

並不是沒有見過錢的滕修,還是倒在了溫柔鄉,去和陸晏他們會師?呸!老子不走了,要把這益陽當做是大本營一樣去經營!

於是各懷鬼胎的幾位統帥,在利益面前,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本來應該是相互照應的三路大軍,斷裂,脫節,相助之間,短期之內是沒有辦法做到協同作戰了。

對於這種情形,陸式和滕修是無所謂的,陸晏兄弟是看不懂的(太嫩了),但是,華覈和樓玄父子等人卻擔憂不止,這和既定思路不一樣啊,這和出征之時慷慨激昂、聲淚俱下的兄弟情判若兩人啊。萬一鄧艾的人馬突然出現可如何是好?別看是14000大軍,但是,卻分成了三路,每一路的優勢就不那麼明顯了。

這其中,最憂心的是獨居零陽的華覈,手中的兵力太少了啊,只有400人(因爲屢次頂撞式勸諫,被陸式穿小鞋了,不過這是人家的風格,原時空圍繞修宮殿等勞民傷財的行爲,追着孫皓屁股後面懟了領導七八年,屢次被修理,但是沒被一刀剁了,也是個奇蹟),萬一有敵軍來攻怎麼辦?該死的後續部隊爲何還不速速前來(哪有那麼快啊,陸凱臨時更改的部署,最快也有十多天才能到)?

可以寬心的是,鄧艾的主力貌似都在宜都那裡,要過來的話,似乎比後面的援軍還要慢一些。

結果,怕什麼來什麼,畢竟,敵人,可不是鄧艾的嫡系這一支啊。

當陸式還在前往漊中的路上的時候,根據探馬來報,在自己的側翼,出現了一股數量不明的武裝力量。

“數量不明是什麼意思?”華覈的臉拉下來了。

這個說法很嚇人的啊。

“就是、就是看上去數量很多,估計有近千人,但這個、這個和之前掌握的敵軍信息嚴重不符啊。”探子的汗流了下來,失職,失職啊,一旦確定是這個數量的敵人,那就是前期偵查的重大失誤!

“再探!”華覈一邊下令探馬去尋獲可靠信息,一邊將可憐巴巴的400人都集中在了縣治所在白公城,放棄了慈利、石門、臨澧、澧等小據點。

一旦確定是敵軍的話,跑是來不及的,索性就固守待援,相信陸晏他們,還有陸式都會回援的吧,運氣好一些,說不定能等到長沙和江夏的援軍也說不定呢。

沒過多久,第一波探子終於拿回來了比較靠譜的信息:這股敵軍不是鄧艾的人馬,看裝束,應該是生活在武陵北部、天門西北一帶的蠻夷部落,當然,具體是什麼蠻夷部落還沒有查明,數量多少也依舊沒有探明,他是先一步回來給領導吃一粒定心丸的。

蠢貨啊,這個消息怎麼能讓人安心呢?華覈一陣無語,大山溝裡的蠻夷閒着沒事,組團跑到這裡來幹什麼?看行走路線,還知道側面迂迴,特意繞過正在急行軍的陸式,必有貓膩啊!

華覈正在不爽的時候,第二波探子拿着一些坐實了的信息回來了。

聽他們的言談舉止,自稱“畢茲卡”、“密基卡”或“貝錦卡”之類的,應該是巴人的一支,人數嘛,沒有那麼誇張,也就是不到800人,看架勢,也沒有什麼清晰的目的,就是蝗蟲一般出來打劫了,貌似最近生活比較艱苦所致。

這個規模倒是令華覈放心了,不到800人,威脅沒有想象的那麼大,不過,身份很令人憂心啊。

巴人的分支部落,沒記錯的話,已經死了的李特就是巴人啊。難不成是來報仇的?

不會,華覈搖搖頭,自己否定了這個答案,但是,猛然間想起來,李特的弟弟李流好像還在荊州啊,難道他介入了?可是他不是和王迪一起爲吳主效力的?怎麼如此沒有原則立場!

“報!啓稟將軍!正在向漊中行軍的陸式將軍遭遇了敵人襲擊,傷亡慘重!”

華覈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第三波探子急衝衝的跑了進來。

“胡說!陸式將軍有3000人馬,這附近,又有何人可能給予重創?”華覈拍案叫道。

“千真萬確啊將軍!”探子號道:“是一羣自稱什麼卡的人,人多勢衆,足足有近萬人之多,多則三五百人,少則一二百人,分成大大小小數十個團體,就這麼突然出現,隨即四面八方的包圍上來!”

“那陸將軍怎麼樣了?”華覈慌了,雖然有矛盾不假,可是畢竟是戰友,還是陸凱的侄子,這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那可怎麼交代啊。

“3000大軍已經被衝擊的四分五裂,陸將軍下落不明啊。”探子驚恐的說道。

華覈明白,中計了,之前探查到的那幾百人,看來根本就不是單獨出來對付自己的,真把自己當主角了,人家就是追逐陸式去了,碰巧遇上了而已。

“將軍,吾等要去……營救嗎?”探子見華覈在那裡發愣,小心翼翼的說道。

救什麼救!就400人,去了還不夠敵人塞牙縫的啊。華覈翻了一個白眼:“下令,火速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