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和平之劍

浩浩蕩蕩的北巡隊伍中,皇帝陛下的心情自從離開邯鄲後,便一直糟糕透頂,卻又無人可以訴說。這種難以言說的苦,比起病痛的折磨,其實更讓他難受。

現在他只要一想起曾經親口服用下的那兩顆藥丸,就胸口發堵,那種吐的天昏地暗的感覺馬上又來。他很懷疑,自己吃掉的是兩個生命,正在看不見的地方用怨毒的眼神看着他。

針對皇帝突然嚴重起來的暴躁易怒,所有的身邊人都戰戰兢兢,唯恐不小心就丟了性命。尤其是那些太醫們,更是每天在驚恐中度過。皇帝陛下的真實病情,也只有他們這些人才知道。依靠宮廷秘傳的某種藥物壓制住的致命隱疾,如果一旦失去了作用,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有可能,他們很想勸皇帝馬上回長安,別再長途跋涉的繼續折騰了!好好的修養,也許還能多活幾天。但這句話,大約世間沒有一個人敢出口,除非是真的不想活了。

趙王之惡,早已公佈天下,世人皆曰可殺。從古至今,除了暴君桀紂那些傢伙以摧殘同類爲樂之外,大約如此變態的人是極少。而趙王彭祖的行徑,比起他們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

據初步估算,趙王在聽信邪術的這六年多時間裡,共殘害有孕婦人數百,指使手下以殘酷手段剖腹取胎,以此爲藥引,煉製所謂的仙丹妙藥,供其服用。而用來當作“藥鼎”的妙齡女子更是不計其數,她們大多下場悲慘……馬蹄山中累累白骨,峽谷深處冤魂遍地。

當然,只有極少數人知道,趙王彭祖向當今天子供奉過靈藥。而大爲動心的皇帝早已經服用過了這件事,更是隻有幾個貼身心腹知道。即便如此,在皇帝敏感的神經中,他彷彿已經聽到了全天下人暗中的嘲笑。

這樣的過失,就算是聚九州之鐵,也再難以消融。不得不說,皇帝在最短的時間內就同意了元召關於公開誅殺趙王的主張,與他心中的憤恨難平也有着直接的關係。

離開燕趙之地已經好幾天了,皇帝的心情仍然難以平靜。他很想把這件事從記憶中徹底抹掉,然而卻很難。因爲,每次來到御駕馬車前請示行止的丞相元召,他臉上那種若有若無的神色,彷彿時刻在提醒着皇帝陛下,他已經知道了一切!

這當然是皇帝的錯覺。其實在所有的隨駕大臣和那些番王貴族眼裡,大漢皇帝與丞相之間的關係,無比和諧。年輕的帝國丞相恪盡職責,不僅把這一路行程都安排得妥當當,而且還幫助趙國民衆剷除了惡貫滿盈的趙王,替皇帝陛下解決了危害江山社稷和皇室威嚴的巨大隱患,他的名聲更加響亮。民心所向,功不可沒!

也就是在這樣各懷心事中,大隊人馬終於來到了出巡天下的第一個目的地,雁門關外,朔方三城。

在此鎮守的邊關衆將和太守、各級官吏等衆多人等,以無比隆重的形式,迎接了自長安而來的皇帝車駕。

塞外風塵,烽煙散盡。曾幾何時,這片被鐵蹄和刀箭肆虐之地,那些鮮血浸染,荒草叢生。早已經都變成了繁華和蔥蘢。朔方三城,真正的成爲連接塞外草原和中原大地的重要樞紐。

不過是短短數年時間,就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不僅許多從來沒有到過這裡的朝廷大臣們和皇帝一樣,都感到深深的震驚。就連那幾個歸降的匈奴部落王,也感到大惑不解。究竟是什麼力量,讓這片原先的烽火之地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發展成如今的樣子呢?

“其實世間沒有什麼神奇的力量,不同種族之間,人們期盼和平相處共同發展的願望,就如同根植在地裡的種子一般,只要遇到合適的條件,就會瘋狂生長,繁榮在望。只要外力不去無故的打擾,他們自會成長成最好的樣子……這就是自然的力量,更是人心的渴望!”

說出這番話時的元召,是在他代表大漢皇帝陛下親自組織的塞外篝火盛宴上。

天子御駕巡視邊關,意義重大。幾項活動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就包括檢閱邊關將士的威武雄姿和犒賞三軍。

白天在朔方城外,十年漢匈戰爭中成長起來的大漢騎兵精銳和重甲步兵,分別接受了在城頭觀看的皇帝檢閱。不管是場面的宏大,還是氣勢的威武,都讓所有觀看者歎爲觀止,肅然起敬。

尤其是來自西域諸國的王、侯、貴族們,當終於有機會親眼目睹大漢最精銳部隊的全貌後,無不目搖神馳,驚歎不已。隨後在心中想要歸附大漢勢力範圍,以求得其保護的決心,便更加堅定起來。西域地區雖然國家衆多,但算起來都是小國。再往西去,接界的卻都是些虎狼之國。以前沒少受到西方的欺凌,若是尋求得東面這個強大鄰居的庇護,那他們的國家安全起碼有了保障。這也算是他們權衡利弊之後,不遠千里來到大漢的原因之一。

夏日的草原之夜,月朗星稀,篝火連綿不絕。微風吹動長草起伏,空氣中飄蕩着令人陶醉的酒香。皇帝在親自敬過全軍將校和外國貴賓們一杯酒之後,便回城安歇了。一路勞頓,他的身體確實有些堅持不住。而且這樣的活動,皇帝能夠御賜杯酒,對於所有人來說已是極大的榮耀了。

篝火夜宴極其豐盛。朔方三城的幾位太守大人早已經準備好了一切。這裡面當然有經常進駐這三城地區的商賈大豪們的大部分功勞。和他們所自願贊助的大批物資比起來,皇帝從長安帶來的賞賜又算不了什麼了。

現在,這些人就在不遠處,和其他所有人一樣,安靜的停止喧囂,以十分認真的神色聽着那個年輕人的講話。

作爲代表皇帝的主持者,元召本來並不想多說什麼的。這世間任何奇蹟的取得,並不是偶然,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大漢王朝強盛所帶來的積極影響,現在已經初步顯現,所有的周邊鄰國都將是受益者。而這種趨勢,越往後發展就越明顯。

只不過,當他那個少年時的朋友,從遙遠的天山腳下而來,請求他在如此重要的場合中,以一種比較正式的態度闡述一下從今往後漢王朝與周邊四鄰的發展關係時,他略微沉吟片刻,就答應了下來。

作爲匈奴族人新單于的餘丹,對於維護北疆安定和民族融合在將來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講話告一段落的元召拍了拍他的肩膀,臉上的笑容一如他們當年在長樂塬上初識時的模樣。

“元哥兒,我是真的沒想到會有這麼一天,你和我還能共同坐在這裡,坐在我們的祖先曾經兵戎相見的地方,痛飲這杯酒……哈哈!希望那些犧牲在這片土地下的所有戰士們,也能同飲這杯酒,一笑泯恩仇吧!”

年輕的大單于把手裡的一盞烈酒慢慢倒進芬芳的泥土中,臉色真誠。元召也跟着敬了一盞,坐在他們周圍的其他所有人神色肅然,一起灑酒於地,不管曾經是友是敵,將來不再有戰爭和死亡,是每一個人心頭的共同願望。

“最新培育出的糧食種子,還有一些新式的耕作工具,應該已經從長安啓程自水路運往草原了。今年雖然來不及,但明年春天的播種,就可以用的上……呵呵!陰山腳下的荒地開墾的怎麼樣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只要有優良的品種,那邊開墾出的大片土地,土質還是很好的。你派去的那些年輕人非常專業,他們懂得可真多……至於人心的安定方面,你也儘管放心,草原上的族羣能夠憑着雙手的勞作豐衣足食,誰又願意去拼死拼活的殺戮呢!更何況,有墨雲白活佛和他弟子們的廣泛教化,沒有人會再生起暴虐之心。元哥兒……謝謝你給我的族人指明一條更好的活路!”

從草原深處吹來的風中只有溫和的氣息,不再有那些鐵血骸骨以及鏽跡斑斑的腐爛味道。終於領着所有族人化劍爲犁,開始他們幾百年以來從未有過的另一種生活方式的餘丹,在夜色中看着元召的目光裡充滿了感激。

元召輕輕嘆了口氣,與他共同喝下最後一杯酒,一切盡在不言中。也許只有長眠在腳下這片土地裡的英魂,才能真正的明白,和平來的是如何不易!這也讓他更加下定了決心,在今後的歲月裡,無論遇到來自何方的挑釁,大漢健兒必將以鐵血捍衛家園,絕不妥協半分。

不管是漢人、匈奴人還是西域人,許許多多不同身份的人,都在這個夜晚的篝火闌珊中,走過來對這個年輕的帝國丞相敬上一杯酒,以表達心中最誠摯的敬意。元召幾乎是來者不拒。不管是喝一口還是喝一杯,只要傳遞的善意,他同樣都是相等的報答。

只不過,他絕對沒有想到,黑暗之中,另一場更加驚心動魄的預謀和佈局,就在這個夜晚,已經悄悄地啓動了殺機。

第二十一章 薄暮風雲起 殺機迷霧生第二百二十一章 智計無雙誰能料第三百一十五章 西風烈 疾如火第五百七十七章 引火以待借東風第七百八十二章 老兵不死第三百二十八章 樓船至 鎖大江第四十八章 名將猶未老 大風起飛揚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雄梟雄第四百五十章 甲光向日 報君黃金臺上第七百二十七章 星月彎刀第五百零七章 刀劍如夢傲紅衣第六百八十五章 劍拔弩張第三百六十四章 刀鋒過 盡挽破第三百三十三章 畢其功 於一役第七百四十四章 刃有鋒芒第六百三十章 玄衣雙刀第三百五十二章 仇敵恨 負兵刀第六百九十五章 忠烈春秋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聲業火 得琉璃身第九百九十二章 天下何爲貴第四百章 塞上雪 大漢風第五百九十五章 魚腸名劍綻寒芒第四百一十六章 斑斑青史 自能重見天日第三百六十五章 卷千騎 披星火第三百二十二章 雪中刀 刀頭血第五百五十章 運籌只在談笑間第四百八十二章 天機難測 誰知禍福成敗第八百九十一章 世間有路通幽冥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若滄海 世事桑田第二百七十六章 回首長安煙雲暮第一百六十章 人間善惡 平地生波第一百九十五章 花前嬌語 月下追魂第二百四十三章 憐我世人多悲歡第五百六十八章 鐵甲風塵歸長安第三百七十三章 朔風侵 兵鋒行第八百六十一章 甲光曜日風雲決第三百零六章 決戰局 奮英武第八百七十章 天機難測已註定第三百二十八章 樓船至 鎖大江第三百九十章 長安路 風雪中第六百零三章 風雷雲動第八百五十八章 長刀所向殺無疆第九章 塞外烽煙起 素手點竹笛第八十二章 萬字平戎策 一語定興衰第二百九十八章 英雄刀劍分長短第八百五十三章 人生難免是無常第四百二十四章 天涯海角 爲誰深情不負第七百三十八章 罄竹南山第八百一十九章 英雄餘烈不斷絕第七百九十二章 當殿對決第三百零四章 裂石處 傳千古第七百零七章 天下爲棋第七百零五章 禍起蕭牆第四十章 箭去如流星 無敵是虛名第四百二十章 最難消受 美人情深意重第八百一十五章 將軍百戰聲名烈第五百七十四章 靜處忽聽風雷聲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安消息已驚動第四百七十七章 心昭日月 贏得華夏長安第八百五十章 飛躍千山九萬重第八百四十五章 酒中豪情似海深第七百七十四章 計殺諸王第五百六十章 寸心可念不可說第六百六十六章 風起青萍第六百一十七章 巾幗紅顏第五百七十六章 黑雲飛渡錦官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千乘萬騎 殺場傲然紅衣第八百二十九章 縱橫捭闔誰可當第九十二章 一劍闢千軍 大地落驚雷第三百一十章 仇與怨 轉念間第二百八十三章 笑談天下布棋局第五百零二章 豐碑銘刻未染塵第七百六十二章 碧海青天第七百五十章 命如草芥第八百五十七章 帷幄天下掌中藏第五百四十八章 塞上風塵埋殺機第一百八十七章 榮辱興衰 系一念間第五百四十章 殺虎嶺下殺氣生第一百五十七章 執手歲月 掌握乾坤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秋義 熱血行第五百一十一章 號令天下莫不從第三百一十一章 無缺劍 男兒膽第八百五十八章 長刀所向殺無疆第二百八十九章 朱雀門外人未發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秋義 熱血行第一百八十八章 明月樓頭 覆水難收第九百九十六章 拔劍爲正義第四百一十八章 風過雲卷 微行時不留蹤第八百五十六章 鷹武飛揚塵翕張第七百五十二章 奪命之箭第八百八十三章 千秋大業彈指間第七百章 刺王殺駕第一百四十九章 風華傾盡 寂寞空庭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焰飛騰 流砂金木銷熔第二百三十八章 睥睨屑小我爲尊第八十五章 水靜風不止 欲罷卻難休第三百六十七章 雁門關 將士血第十一章 重陽登高塬 陌上黃花遍第八百三十一章 旌旗招展城頭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刀劍碎夢生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