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青史銘刻最深處

平津侯公孫弘蹉跎大半生,在這麼大的年紀終於登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那個寶座,本來是躊躇滿志,想有一番大作爲的。可是自從拜相之後,他才知道,在當今天子面前做個合格的丞相,是多麼的難。

不要說想做個權臣了,就是想完全履行大漢丞相該有的職責,都是束手束腳限制頗多。剛開始他心中還是有些不平之氣的,丞相的權力竟然會受到一些新設部門的制約,這根本就不符合高祖皇帝設立的朝廷制度嘛!

他也曾經暗中有過抗爭 ,但在經過了許多事情以後,公孫弘終於看懂了當今天子的心思,皇帝是想要打破陳規,皇權集中,不容染指,欲成就一番大業。於是,久經世事的公孫弘及時改變了策略,迅速轉變角色,成爲一個事事迎合皇帝的循規蹈距之臣。

通過他的暗中觀察,皇帝陛下果然對他態度的改變非常滿意,不僅對他變得和顏悅色,一些豐厚的賞賜也隨之而至。公孫弘知道,自己猜對了,“尊其位而減其權,富貴操於天子之手中”,這就是他當初得以先拜相後封侯的原因。

其實做個富貴的太平丞相也是不錯的,公孫弘常常這樣安慰自己。他早些年飽經滄桑的閱歷,使他對這樣的事,倒是非常看得開。其實,在原先的歷史上,也正是因爲他的這一心態,才得以在丞相之位上善終,死後還得享安榮。

而他以後的那些丞相,就沒有他這麼幸運了,在漢武皇帝叱詫風雲的幾十年歲月裡,竟然走馬燈一般的換了十多位丞相,而且大多數都沒有得到好下場。到了後來,丞相不僅沒有什麼權力,而且作爲名義上的百官之首,在很多時候,反而成了代替皇帝承受失誤罪名的替罪羊。大漢丞相,幾乎已經成了死亡的代名詞!

這就難怪後來因爲無人願意擔任這一職務,皇帝強行宣佈少爲宮中侍衛,積軍功封侯,七次拜將軍出擊匈奴的公孫賀爲丞相時,這樣一位馳騁疆場的宿將竟然驚呆了。當侍者把相印捧到他面前時,他都毫無察覺,直到冰冷的丞相大印放到他手上,他才如夢方醒驚的連連後退,不肯接受。見皇帝不肯答應,他竟然撲通跪倒在地,淚水橫流,不住地磕頭,請求皇帝另選他人,否則他就長跪不起。皇帝劉徹卻並不管他,一言不發,自己拂袖而去。

面對匈奴鐵騎都沒有皺過一下眉頭的這位重臣,萬般無奈,捧着相印走出大殿的門口後,仰天長嘆:“我從此就完蛋了!”

他的預感一點兒都沒有錯。果然,沒過兩三年,公孫賀便因爲兒子犯罪受到株連,被夷滅了三族。丞相大位變成這樣令人可怕的一個官職,也算是歷朝歷代的奇葩了。

公孫弘今天在朝會上附帶提出的禁止民間持弓弩的建議,其實也算是一次揣摩聖意。不管怎麼說起來,這都是對朝廷統治有利的事,他相信,一定會得以實行的。

然而,滿朝唯唯,卻有一人諤諤!面對皇帝的詢問,大漢尚書令、長樂侯元召站了起來,走到了大殿正中。今天,在這樣的場合下,有一些話,他想說。在大漢王朝即將要開始奮激四海,威震八荒的前夜,有一些事,他想要正本清源,爲後世開啓一個正確的方向。

聽到元召問出的問題,含元殿上有片刻的安靜。很多人不明白,他問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皇帝陛下是問他對禁弩一事的態度,這位小侯爺一下子把話題轉到人類起源去幹嘛?

“元卿,朕也曾熟讀史書,雖然上古先民不知道確切起源於何處,但從茹毛飲血任憑野獸侵襲,到開始學會製作簡單的木石之器物保護自己,這些古書上還是有過記載的,朕也略知一二。”

見臣子們大眼兒瞪小眼兒的半天沒有人說話,皇帝劉徹終於忍不住,他懷着心頭的迷惑,看着神態自若的元召,不知道他接下來會說出怎樣的一番道理。

“陛下博聞強識,令人欽佩!不錯,人類開始學會製作武器的目的,就是爲了保護自己的安全。在先民時代,沒有房屋村社,更沒有城堡的庇護。人們衣不蔽體,依草木樹叢爲居。男人們用樹枝和石塊兒製作出簡單的武器,用來抵禦野獸的襲擊,保護自己和婦孺弱小的安全,同時還可以用來殺死獵物,充當食物賴以存活,這就是人類最先武器的由來……。”

殿內羣臣聽他侃侃而談,有些人便微微點頭。他們中不乏飽學之士,對於這些事,自然知道的很清楚。即便是一些不通史書的武官們,權當聽故事,倒也覺得有趣。

“……我們的先民祖先,就是依靠着簡陋的木棍和石塊做武器,進行着防禦和狩獵,才得以繁衍生息,開始逐漸的進化。隨着時光變遷,歲月流逝,人類逐漸的壯大,手中的武器也在漸漸的變強。從木石終於演變成了青銅、鑌鐵等材質。開始出現刀、槍、戈、錘、斧這樣的利器,這是一個重大的進步……。”

含元殿一角的臺案後,名叫司馬遷的年輕史官在一字不漏地記錄着,他的心中很是驚訝。他從小博聞強記,利用太史令署中的便利條件,得以閱讀大量的上古典籍,已經算得上是知識淵博之人,可是現在聽着元召說起這些事,連他都覺得很新鮮。小侯爺還這麼年輕,他肚子裡的學識,究竟是從哪兒得來的呢?

“……由此可以看出,人類製作出武器的本意,不是用來傷害同類的,而是用來禁暴討邪的!它們不是害人的,而是保護人的。安居樂業的時候,就用它們來狩獵以備非常之需。如果有了危急之事,就依賴它們來保護安全……。”

元召的話迴響在大殿中,越來越多的人心中開始有些觸動,他們心中覺得似乎開始明白了元召想要講述的道理。卻聽的元召的話鋒一轉,變得逐漸激昂起來。

“只是,到了三代聖王以後,隨着社會的發展,生產力的逐漸提高,人類開始產生私慾,自商周開始,爲了爭奪資源和權力,忽起兵戈,開始自相殘殺起來。武器,從此開始顯露出它冰冷嗜血的另一面!等到周朝逐漸衰落,天下分裂成千百諸侯國,互相攻伐,以強欺弱,以衆凌寡,天下大亂。春秋戰國綿延幾百年,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沒有了正義和道德之分,只以殺場交鋒勝利爲目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軍武器械得到大力發展,血流成河,千千萬萬的人死在了曾經用來保護人類的兵器之下……!”

皇帝劉徹神情微動,兵者,不祥之兆也!這一點,他早就知道,因此,他現在的心中,對出兵征伐還是很慎重的。不過,他也知道,元召今天說這番話,不是用來說戰爭殘酷的,而應該另有目的。

“長樂侯,你說這些,又與禁弩之議有什麼關係呢?哼!管子商君這些先賢說過,天子之道,所謂牧民,天底下的民衆,就如同是羊羣,需要朝廷以法牧之。要讓更加他們溫順聽話,就不能讓他們長出犄角,武器弓弩之屬,就是他們的犄角了。陛下,在微臣看來,不僅弓弩要禁止私人持有,就連刀劍之類也要好好的加以限制才行啊!”

旁邊一人傲然站起身來,冷冷地看着元召,打斷了他的話。卻不是別人,正是御史大夫張湯也。

元召輕蔑的瞟了一眼這位政敵,從剛剛踏上大漢的朝堂開始起,這傢伙就開始和自己作對,雙方的矛盾由來已久。他一有機會就找茬,雖然已經吃過幾次大虧,卻還是越戰越勇,也算是一個狠角色了。

“張湯大人是以擅長大漢律法而聞名的,卻沒有想到,說出的話來卻如此愚蠢,簡直是食古不化,令人可笑!”元召對敵人向來毫不客氣,不管是政敵還是殺場的敵人,從不手軟。

兩人已經是老對手了,彼此之間的地位都差不多,相互間的冷嘲熱諷,也都已經習慣。張湯聽他反脣相譏,並不生氣,只是哈哈大笑幾聲。

“哈哈!元召,那你倒是說出令人信服的道理來呀?只說一些空泛的大話,又有何用?禁弩之議,是令天下安穩的大計,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哼!怎麼,難道你忘了自己身上的傷是怎麼回事嗎?”

張湯鼻子裡冷哼了一聲,別人不知道前些日子發生的事,他卻早已聽廷尉杜周對他詳細的說過。對元召受重傷差點兒送命,幸災樂禍了好長時間。

聽到他的嘲諷,元召並不在意,他只是淡淡的笑了笑。

“好,既然如此,遠的就不去說了,那我們就說近的。我想,秦朝是如何的強大,大家都不會忘了吧?始皇帝兼併天下,一統六國,建立了一個強大的王朝後,爲了千秋萬世的基業,以無比暴橫的手段,廢王道,重刑罰,滅仁義,殺豪傑,焚書坑儒,禁止私兵,聚天下九州之鐵,熔鑄爲鼎,以防止天下人以兵甲爲亂。可是後來呢?不過短短的幾十年時間,法令不行,盜賊遍地,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最先揭竿而起滅亡秦朝者,難道還用得着刀劍甲兵嗎!”

司馬遷手中記錄的筆都激動的在發抖,大漢未央宮含元殿內,有堂堂正正之音,振聾發聵,銘刻青史!

第八百零六章 將軍已握殺人劍第七百四十一章 替天行道第五百三十五章 紅塵舊恨誤此身第三百三十四章 千萬人 吾往矣第七百三十二章 惡貫滿盈第八百一十五章 將軍百戰聲名烈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乘萬騎出玉門第一百一十八章 青衫磊落 人在天涯第二百八十四章 戎馬山河爲繁華第六百一十八章 忽聞鉅變第一百六十七章 男兒快意,唯有報仇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死須臾分成敗第一百零九章 飛羽流雲 彈指殺機第二百二十五章 長安一夜風雲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涇渭之水 澤被衆生第五百一十九章 鋒芒化作繞指柔第十六章 金刀流光意 山河社稷情第四百二十三章 山水重疊 桃花落陣成行第二百五十七章 俠骨原是女兒香第三百一十三章 生死嘆 杯酒間第一百七十七章 揚鞭策馬 所向披靡第七百七十四章 計殺諸王第三百五十章 三軍畢 將出塞第一百六十章 人間善惡 平地生波第五百二十章 策馬雙騎情切切第七百五十九章 何日當歸第六百零三章 風雷雲動第八百六十二章 列陣鬥破沙塵滅第八百六十三章 十萬重甲星光寒第三百零四章 裂石處 傳千古第八百八十四章 滄海橫流若等閒第七百三十五章 金盃共飲第七十五章 心之所善兮 九死而不悔第七百七十一章 帷幕密議第八百零七章 鐵甲征塵入長安第五十三章 畫山河表裡 踏縱橫阡陌第八百三十六章 十萬敵虜盡誅殺第四百九十九章 壯志凌雲 王城鐵騎驚夢第三百一十七章 鐮勾月 亂風波第六百五十六章 不惜此身第十五章 人間故夢裡 曾有暗花香第六百二十六章 塵世烈骨第七百零八章 鉤弋宮深第四百九十一章 下弦月落 大漠雄風似刀第二十九章 千秋存俠骨 十年報恩仇第七百六十六章 帝王宿命第三十九章 風動驚飛鳥 夜涼隱笛聲第四百九十二章 長刀映日 昭烈漢家英雄第四百七十六章 經略天下 且待妙手乾坤第五十章 流雲輕落葉 雛鷹試御風第八百章 炎黃餘脈第二百五十四章 英武飛揚逆征塵第八百二十八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第六百二十五章 波詭雲譎第八百六十五章 氣塞西北何人劍第三百三十八章 輕策馬 奏凱歌第三百四十九章 平戎策 待君裁第五百四十二章 席捲千軍如草芥第二百三十三章 風雲萬里飄渺客第四百二十六章 夙日之恨 當以鮮血相酬第六百七十七章 生死在握第五百二十三章 聲震天山雪域洲第六十一章 觸發千機動 風起波瀾生第三百二十三章 決戰地 馬蹄霜第七百八十八章 大亂將起第八百一十章 一枕黃粱驚夢斷第六百九十六章 含元殿中第七百三十五章 金盃共飲第六百零三章 風雷雲動第六百五十五章 皇權抉擇第八百九十一章 世間有路通幽冥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若夢 爲卿不悔傾城第五百八十三章 銀鞍曉月白馬行第六百七十章 當殿發難第五百三十五章 紅塵舊恨誤此身第八百二十章 西域兵敗守孤城第六十九章 彼岸花事了 人間緣未消第二章 日暮知途遠 道左有奇聞第八百一十章 一枕黃粱驚夢斷第一百二十八章 英雄赤血 長虹貫日第六百五十章 殺機乍破第四百五十一章 馬踏碎紅 且攏滿袖芬芳第八百五十一章 掌握乾坤在手中第五百七十八章 蘆葦灘前飛鳥驚第九百九十四章 少年多熱血第五百八十八章 風起雲涌入長安第七百零六章 長夜未央第七百八十三章 少年李陵第四百六十四章 風吹草動 天下興亡緣起第九十九章 挽弓射鵰處 千里暮雲平第五百二十五章 金戈鐵馬談笑生第二百七十八章 青史銘刻最深處第十三章 緣是他年因 豈知今日意第二百七十六章 回首長安煙雲暮第二百零八章 西風吹落多少恨第六百七十八章 明日大難第四百五十一章 馬踏碎紅 且攏滿袖芬芳第二百六十四章 刀鋒銷骨掌中藏第五十五章 好價且待估 奇貨亦可居第一百一十八章 青衫磊落 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