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日暮知途遠 道左有奇聞

日出日落,葉枯草深,無數人間悲歡在默默上演,時光總是無情,如一條長河徑自奔流不息。每個人的生命夾裹其中隨波逐流,歷史洪流淌過處,誰是無情客?誰是有心人?

雲落地,水歸海,風吹過所有的季節,時光卻最不耐人。不知不覺間元召來到這世界已經一月有餘了。

這段時間他走過了許多地方的路,看過了許多山河風景,見慣了許多風土人情,漸漸弄明白了身處的現實。他現在所處的地方名叫藍田,屬於秦嶺餘脈,故多山嶺,林木蔥蔥。而此時這片山脈叫做終南山。

而據此不到百里之外,就是當朝皇都長安了。當今天子名諱劉徹,年號“建元”。他卻知道,在後世的史書上這位皇帝會有一個更加響亮的稱謂:漢武大帝!

“大漢朝啊….,哇喔!真是來到一個偉大的時代呢,呵呵”。

說這話時的元召正倚躺在一顆大樹的高高斜枝上,懶懶的曬着太陽。這段時間的所見所聞,清清楚楚的看遍了世間疾苦。後世史書鼓吹的所謂“文景之治”也就是那麼回事罷了,七國之亂平息不久,各地田園荒蕪,民生依然凋零,盜匪猖獗,路旁時有餓殍。

果然,歷代統治者往自己臉上貼金這招倒是古今相承,元召不屑的撇撇嘴角。他對自己今後的道路並沒有什麼打算,在這兒他沒有親人沒有記憶,對這個時代還很陌生,午夜夢迴想起前世種種,心底隱隱作痛。

好在他是一個豁達之人,既然暫時沒有別的生存道路可以選擇,那先隨遇而安罷了。咦!那邊是怎麼回事?他目光突然被不遠處一處草叢吸引,那是一處高聳形似小丘的所在,卻見被茂密野草覆蓋的地方有一個包袱被扔了出來,然後一個灰色的人影仿似從地裡鑽出來般站立起來。元召居高臨下看的清楚,先是驚奇,後心下恍然,原來這是漢代的盜墓賊而已,那小丘必是一座古墓無疑了。

也許是元召過於好奇,身動時樹枝搖了一下發出響聲,那盜賊卻甚是警惕,忙把包裹別在腰後,雙目遊顧四下急看,擡頭卻正看到一個小小頑童抱着樹幹在笑嘻嘻的看着自己。不禁心底驚疑,又到處探尋一番,不見異常這才放下心來。

高聲喝問:“呔,那是誰家小郎,在此荒山野嶺作甚?”

元召本不欲多事,憊懶一笑,懶洋洋作答到:“我自在此採野果兒玩耍,不與你相干,你隨便好咯”。

那人卻聽他不是本地口音,又細細打量元召一遍,見那小童穿的衣衫破舊,與尋常所見窮人家孩子並無不同之處,只是皮膚甚是白淨,一雙靈動的眸子烏黑星亮。

不禁暗自起了一個心思,心下計較:“這小娃倒是生的伶俐,不若擄了去,好生調教倒是幫中的好苗子,說不得要用些手段。”

眼珠一轉笑眯眯說:“小郎,樹上危險,且下來我有一件極好玩的物事送與你玩兒。”

元召心下暗笑他裝模作樣,早看出這廝動機不良,本待不理睬,轉念間已有計較,一面故作笨拙慢騰騰的從樹上下來,一面用眼角打量一遍四周環境。此地卻是很荒涼,遠近並不見人蹤跡。早看見那盜賊從腰後摸出一團繩索,暗暗藏在了袖中.

元召低頭冷笑一聲,卻故作不知,慢慢騰騰徑直走到跟前,仰頭好奇到:“是什麼稀罕物件兒,拿來瞧瞧。”

那賊身形魁梧,滿臉獰笑,趁其不備猛伸右臂把這小童身子牢牢箍住,真是如同老鷹捉小雞一般,然後一手抖開腰後繩索,一邊哈哈大笑道:“今日運氣真好,挖的幾件值錢物件,回去獻上那注橫財,又加這個伶伶俐俐的娃娃,想必幫主他老人家一高興,這次定會大大的獎賞我一番吧!哈哈哈….呃!”

笑聲嘎然而止,他身子一僵,只感覺一種劇痛襲來,他瞪大雙眼,不相信似的盯着對面那倏然離身三四丈遠負手而立的孩童,對方臉上還帶着幼稚的笑意,眼底卻是深邃的冷漠,行如鬼魅。

他又艱難的擡手向自己的頸間痛處摸去,可是那雙平日舞動鑌鐵刀如無物的巨手此刻卻再難擡起分毫,一種無比的恐懼襲上心頭.

“這個小娃好詭異!怎會如此!這是什麼功夫?終日打雁終是被雁啄了眼了……!”

這是他的最後一個念頭,無邊的黑暗漫無邊際的就此籠罩過來,然後龐大的身軀慢慢軟倒在地,抽搐幾下就此死去,他的咽喉鎖骨處印痕儼然,已是被元召一拳擊碎,生機已斷,自無活理。

元召甩了甩手臂,嘆了口氣,小孩子氣力不足,雖然這一個多月來不間斷的鍛鍊,終究還是太弱了些。他並不是殘忍嗜殺的心性,在前生雖然也曾經於生死關頭殺人不留情,但終究那是爲了完成任務和自身安全不得不爲之,來到這兒卻是第一次殺人。雖然他不想惹事,然而這一段時日的所見所聞,使他明白這裡終歸不是前生那個相對文明的世界,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另一方面,來自另一世紀那種漂泊無依的孤獨感更加磨練了他的心靈和意志,爲了在這陌生的世界活着,他這具小小身體裡的那顆靈魂變得無比堅毅敏銳,也更學會用怎樣的手段來以最小代價保護自己。

元召又瞅了瞅那死去的盜賊一眼,來到那座小土丘近前,轉了一圈,果然在背面發現有一個盜洞,土質新鮮,看來就是那盜賊所爲了。

他解開掉落地上的那個包裹,發現裡面有幾件說不上名字的小巧工具,應當是這個時代的盜墓賊所用來挖土掘洞的,此外卻有七八件金器玉環,看做工極其精美,他雖然不知這些東西年代和價值幾何,也料其不菲。又摸了摸那死去盜賊身上,除了幾塊散碎金塊,一把匕首之外觸手卻有一塊方方正正小黑木牌子,烏黑漆亮不知是何材質,他仔細辨認半天,纔看清上刻的是“流雲”二字。並不在意,隨手扔在一旁,只把那金玉器和碎金塊用包袱包好,斜背肩上。

又瞅了瞅,把匕首插在腰後。欲待走時又迴轉身來,對那大漢屍體自語道:“老兄,別怨我啊!誰讓你心機不正的,我是正當自衛來着,這點財物算是精神損失費了,馬馬虎虎不跟你計較了,早去超生吧。”說罷就此揚長而去。

元召自不知,這盜賊卻是關中左近地區的一名大盜,名叫郭翔,使一柄厚背鬼頭刀,兇狠凌厲,惡名甚響,做下許多殺人越貨的大案,乃是關漢道上第一大幫派流雲幫的一位副堂主,這次奉令來長安幹一件緊要勾當,打探多日已經尋訪明白,他在此暗地盯住,派副手回去報信調派人手前來行事.

今日閒得無事,左右又等的無聊,白天在城外山嶺間徘徊時,無意發現此間有數座古墓葬,一時手癢來盜此墓穴,本想發注橫財,尋幾件寶物孝敬幫主,討其歡心,千不該萬不該又起邪念惹了元召,竟把性命丟在了這荒山野嶺之間。

正是“千般橫行千般橫,一朝命喪黃泉中。”

第一百三十五章 赤膽雄心 烈焰追魂第六百四十四章 權力之途第七百九十章 上林伏兵第六百九十二章 名劍鋒芒第三百五十一章 飛火令 墨雲白第四百八十一章 八千貂錦 埋骨葬身胡塵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秋義 熱血行第一百三十六章 命如螻蟻 生死有期第二百九十六章 雲頭蒼莽逆水寒第三十一章 風過長安肆 香飄梵雪樓第四百一十章 鐵肩道義 俯仰無愧天地第六百七十八章 明日大難第三百零五章 人北顧 烽煙暮第六百九十九章 封喉之刃第六百七十五章 獠牙猙獰第二百八十五章 浴血遼東染冰花第八百五十八章 長刀所向殺無疆第一百四十章 尋常巷陌 市井傳說第三百四十章 白頭將 烈焰行第四百六十四章 風吹草動 天下興亡緣起第七百七十三章 東海之鯊第一百一十五章 皎皎白駒 其人如玉第十八章 劍鋒欲破匣 殺機凝未發第七百八十七章 突襲侯府第七十九章 滄海珠有淚 滴落明月邊第三百七十六章 千機變 無敵殺第六百三十八章 世間蠱毒第七百七十七章 琅琊又別第七百三十一章 燕趙遺風第三百二十四章 肝膽氣 摧鋒芒第一百三十三章 血染青衫 鐵骨柔情第二百七十二章 踏雪拭劍琉璃白第六百一十四章 必殺之心第六百五十六章 不惜此身第六百三十八章 世間蠱毒第四百二十八章 飛弩殺敵 赤火疾若流星第十六章 金刀流光意 山河社稷情第二百五十八章 鐵騎衝陣試鋒芒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黃河水難清第七百三十一章 燕趙遺風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戰將起 勝負誰知第五百六十七章 月光杯裡酒如霜第一百九十四章 燈火闌珊 星辰寂寥第三百七十九章 旌旗卷 映朝霞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社稷 盡在袖底江山第八百六十章 刀頭血是英雄血第五百二十九章 赤火流雲漢箭飛第五百八十八章 風起雲涌入長安第八百六十五章 氣塞西北何人劍第五百五十二章 長安故土紅塵路第二百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酒中刀第八百八十七章 狂風驟雨浪滔天第六百五十八章 烈士暮年第八百七十四章 斬草除根不留情第八百三十章 以血淬火煉鋒芒第一百五十七章 執手歲月 掌握乾坤第五百六十七章 月光杯裡酒如霜第八百七十八章 天地豪情在我胸第五百一十九章 鋒芒化作繞指柔第四百三十三章 巾幗紅顏 爲誰紅塵一瞥第三百四十六章 長風烈 貫西東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秋義 熱血行第五百四十章 殺虎嶺下殺氣生第二十八章 誰知畫心影 結緣在紅塵第四百四十五章 文韜武略 青史篆刻瀟灑第一百六十四章 萬千朱紫 一人白衣第一百八十三章 月夜射虎 故人西來第四百六十八章 九龍階下 今日且去疏狂第二百三十八章 睥睨屑小我爲尊第六百二十一章 密語驚風第一百六十章 人間善惡 平地生波第七百一十一章 火箭流星第四百三十七章 赤火流雲 人揚眉劍出鞘第七百二十七章 星月彎刀第八百六十一章 甲光曜日風雲決第五百九十四章 舊恨新仇分成敗第七百八十六章 無形殺機第四百八十七章 帝王之心 當以仁德爲重第五百一十二章 兩袖江山千鈞重第七十二章 雲山隔不斷 天外借三分第四百六十八章 九龍階下 今日且去疏狂第五百六十七章 月光杯裡酒如霜第四百五十一章 馬踏碎紅 且攏滿袖芬芳第三百一十一章 無缺劍 男兒膽第一百四十一章 歸來應是 名動長安第六百八十七章 血染長街第八百七十三章 烈焰騰空焚甲兵第四百八十二章 天機難測 誰知禍福成敗第七百二十九章 離人之思第八百二十三章 鐵血山河鏊戰兵第八百六十五章 氣塞西北何人劍第三百零三章 王之怒 氣如虎第二十一章 薄暮風雲起 殺機迷霧生第六百四十二章 血雨腥風第八百五十二章 芝蘭玉樹滿庭芳第三百九十八章 匿行跡 藏迷蹤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鼓無聲殺意隨第七百九十一章 人心所向第五百一十二章 兩袖江山千鈞重第八百九十八章 肝膽相照人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