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允許試錯

徐世楊在登封耽誤了太多時間,因此剩下的路只能儘可能加快行程。

6月15,徐世楊一行抵達大理。

按照預定計劃,他在這裡的主要工作是視察軍隊的集體農莊(閒暇時種菜養豬改善伙食用的,毫無疑問,又是剽竊PLA的政策),以及帝國徵用來,準備交給移民的土地。

被徵用的土地大多屬於原大理國王族、貴族和寺廟,作爲一個封建制度和原始社會並存又崇尚浮屠的國家,大理國在滅亡前,王族、貴族、寺廟佔有全國大約7成的耕地,其餘則是大量部落蠻族的領地。

大理國的自耕農很少,所有農人幾乎全都是依附王族、貴族、寺廟的農奴。

滇省成立後,省布政使鑑於征服大理時並未發生太多血案,大理底層對華夏怨念較小的特點,決定鎮壓上層,用小恩小惠收買下層,以此絕大理根基。

大理王族被迫北上之後,滇省布政使立刻下令剝奪所有王族土地。之後布政使司又下令把大理國所有貴族逮捕歸案,劃爲庶民並剝奪其全部財產。

等到徐世楊在登封收拾少森寺的消息傳來,布政使司方面覺得內閣對浮屠的政策已經很清晰了,於是又下令剝奪寺廟土地。

三項下來,滇省布政使司獲得了2200萬畝耕地。

作爲對原大理國民的安撫,凡是編戶齊民的原大理國農奴,每戶發放20畝土地。滇省地方60萬戶庶民,因此要陸續分配出去1200萬畝。

剩餘的1000萬畝,將會分配給即將到來的漢人移民,以及國有農場——本來還應該有內府一份,不過徐世楊下令今後不得直接給內府獻土,內府農楊要擴大,得皇家自己掏錢買土地或者組織開荒。

在帝國當庶民自耕農,雖然生活條件和Z治權利等方面遠遠低於平民,但卻比給大理本地權貴當農奴時好得多。

帝國庶民的農業稅很高,但卻比大理貴族收的少,加上滇省的水土條件不錯,20畝土地雖然不能小康,溫飽卻是不成問題,因此除了少數被寺廟煽動起來的狂熱信衆,其他大理人都覺得在帝國治下反而比大理國時強得多。

徐世楊專程來大理,就是來看看這裡相對較爲先進的治理經驗,是否能夠推廣。

按照滇省布政使司的估計,滇省發放到民間的1200萬畝耕地,今年可以獲得大約500萬石農業稅,這個數字穩穩超過大理國全國的農稅。

而這還是不計算屬於漢人的1000萬畝,以及尚未有完整統計數據的,屬於地方土司的幾百萬畝。

“我們這樣做,地方土人抵抗情緒少了很多,沒有貴族在中間侵佔,國家所得甚至還比大理國時候高了不少。”

布政使本人有些得意洋洋的對徐世楊說道:

“我認爲,這比大肆屠戮,鎮壓當地土人有效的多。”

實際上,徐世楊一路行來,確實發現滇省受戰爭的影響很少。當地底層人民對漢人的態度遠比其他邊疆省份的土人好不少。

“但是民兵武裝的建設必須抓緊,這也是你的工作。”

徐世楊吩咐道: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沒有數百年持之以恆的教化,給再大的好處他們都不會跟我們一條心。記住,對待異族,給糖吃是可以的,但一定不能丟掉手中的大棒!”

“臣對此保留異議。”布政使回答:“不過臣一定會完成分內的工作,漢人移民來後,臣會按照標準組建民兵部隊。”

民兵很吃地方財政,省級大員能做這種保證已經很不錯了。

“好好幹吧,把滇省當做一塊試驗田,別怕犯錯,但一定要有總結,同樣的錯誤千萬別犯第二次。”徐世楊承諾道:“若是你的辦法更適合消化類似的新領土,將來我會調你入閣。”

隨着領土面積的擴大,帝國勢力範圍已經超出自然界限,在最邊荒的地區,純粹的武力征服雖然並不困難,但實施有效統治的成本卻已經大於收益。

比如秦國,雖然是屬國間接統治,但帝國每年仍要投入不菲的人力物力財力給予支持,以免秦軍站不住腳。

這筆投入並不是小數目,只比直接統治稍微少一點而已。

但秦國方面的回饋卻很少——秦國面積很大,河中、碎葉也都是水草豐茂的地方,糧食、棉花產量都不小,但沒有鐵路的情況下,把糧食和棉花運到內地來的運輸成本實在太令人揪心了。

如果不是爲了強行捆綁秦國的產業鏈,徐世楊都想在秦國就地開工廠了。

可惜不行,秦國漢人太少,那點人用來打仗、管理農場就一點都不剩了,若是開工廠,幾乎可以肯定必須利用當地人力。

工廠利用當地人力,就是給當地民族培養工業化人才,這是徐世楊絕對不能允許的!

所以秦國人只能過類似紅脖子的生活——家裡有大塊土地,騎着馬,扛着槍,帶着來自蒙兀和女真的冷兵器隨從,平時監督奴隸耕種,摘棉花,戰時當兵打仗,是虔誠的儒家信徒,對其他信仰都不感冒。

雖然儒家已經被徐世楊通過查抄奉聖公府和統一天下兩次絕好的機會改的面目全非,但沒關係,他們只需要有那麼個東西來信仰就可以了。

這樣的統治並不穩定,秦國面對的戰爭次數比當年華夏還在保育之中的時候也不逞多讓,幾乎是無日不戰。

戰爭需要大量耗費,秦國本身的收入不足,那就只能跟華夏這個當孃的伸手要,雖然要的不多,可那就是虧本,帝國現在的經濟條件還不錯,若是哪一天帝國的經濟出點問題,這負擔到底還承不承擔?

承擔的話哪來的錢?不承擔的話,難道要放棄秦國那幾百萬平方公里?

所以必須摸索出更好的統治辦法,控制那些當地人佔絕對優勢的新領土。

也正是因爲這些隱患,徐世楊允許現有的邊疆各自做些實驗,比如秦國就是高壓統治,也說不定這政策就是比別的方法更持久呢?

而大理這邊的懷柔手段也可以用,帝國現在有試錯的本錢,都試試總沒壞處。

第512章 擊發槍1第316章 搶劫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129章 聯盟之首第88章 局勢2第615章 興靈2第376章 工廠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452章 陸文昭第495章 新春2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250章 鄉紳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105章 背叛第4章 夜戰1第572章 北行記4第739章 禁槍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160章 分期第559章 三沙1第175章 說服第214章 祝家莊1第200章 盛宴第357章 劫掠2第444章 烽燧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675章 統一第526章 俘虜第147章 淨海王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753章 霸權1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312章 奉聖公府邸第359章 炮擊第19章 塢堡主們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366章 盈利第137章 私仇第583章 產業鏈第244章 局勢第24章 未來1第602章 倭奴戰爭4第47章 互相忌憚第33章 備戰1第740章 人力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556章 黑店第431章 踏陣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677章 邕州1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313章 非常事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202章 團結第520章 世侯2第388章 選擇第249章 利息第248章 登州第351章 糧稅第165章 主戰派第692章 不戰而勝第685章 野心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530章 少年兵1第448章 差距第643章 父親2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443章 賀使2第714章 楚國第24章 未來1第420章 移民1第447章 破村第649章 政策第171章 人第497章 新春4第168章 動容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533章 射擊2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256章 牆頭草第323章 虧空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370章 棄守第447章 破村第498章 新春5第238章 工廠2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276章 穩住第219章 祝家莊6第675章 統一第548章 國制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44章 菜鳥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546章 軍改3第138章 平定五蓮山第440章 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