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徐世柳

“三哥兒沒再多說什麼?”

徐家第二屯,徐睦河端坐在太師椅上,眯着眼聽剛剛回來的信使報告十五屯那邊的情況。

“沒了,老爺。”信使低下頭,恭敬的回答:“少爺就是說他需要一天時間準備,然後就讓小的先回來了。”

“還有就是,請五少爺早些做準備。”

“嗯……。”徐睦河沉吟着:“一天時間準備……。”

農忙時節,三丁抽一出兵打仗,只需一天時間?

要不就是三哥兒在吹牛,要不就是自家這個兒子比想象中還要厲害。

“行了,你下去吧。”徐睦河睜開眼,緩緩的對信使說:“去找賬房吧,賞你一斗糧。”

“謝老爺賞!”

挺好的事,可信使總覺得有點彆扭。

一直等到他去把糧食領出來,信使才隱約察覺出到底哪裡彆扭了——在十五屯的時候,徐世楊給的是獎勵,自己及時通報敵情,做對了事,應該得到獎勵。

而二老爺給的是賞,似乎是一種很私人的感情……。

似乎,兩廂對照一下,三少爺更加賞罰分明一點?

‘二老爺未必永遠喜歡我做的事。’信使心想:‘在三少爺那邊,似乎只看我做的事對不對……。’

……

“老爺,三哥兒可是答應了?”

信使一走,徐睦河的續絃徐董氏就端着一杯清茶走進正堂,身後還跟着一個表情倔強的少年。

“哼!三哥兒不像你!爲父的要求,哪有不答應的道理!”

徐睦河冷哼一聲,甩給徐董氏一個難看的臉色。

女人當然不敢像信使說的那樣鬧得徐睦河不得安寧,畢竟她只是小家小戶出身,孃家沒什麼實力,連弟弟都得在夫家混飯吃,鬧得大了,她自己母憑子貴倒是沒啥,親弟弟可就要吃大虧了。

她倒是確實敢跟徐世楊別苗頭,畢竟是續絃,不是妾室,按封建倫理關係,她就是徐世楊的娘。

“五哥兒,你去做好準備,2天……。不,3天之內,三哥兒必到,到時候你跟着他一起出兵。”

對自己的二兒子,徐睦河就顯得和顏悅色多了,在他心中,這幾個親人的順序大概是:讀書最好的徐世柳最重要,徐世楊次之,徐董氏排位最靠後。

“父親,其實我也可以直接領兵,絕對不會弱與三哥……。”

“住嘴!你現在的任務是好好讀書!兵事方面交給你兄長!”徐睦河叱責一句,但看兒子不滿的表情,就又換了個語氣,稍微解釋道:“你是個讀書種子,爲父信你會打仗,但你要知道什麼纔是最重要的!等你到了江南,考出功名,出將入相,這纔是你應該做的,現在這種衝鋒陷陣的活,讓三哥兒這樣的人去做就行了。”

“……,是!”

徐世柳還想再倔一會,直到徐董氏使勁拍了他後背一巴掌,這小孩才彆彆扭扭的同意了。

他看不起徐世楊,因爲徐世楊不好讀書,徐世柳認爲天下大道都在聖賢書中,徐世楊喜歡的那些旁門左道永遠成不了氣候,不管幹什麼都是如此。

所以徐世柳很希望帶一次兵,然後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爲此還專門找了幾本兵書看,他堅信自己統兵能力已經超過那個只有一身蠻勇的哥哥了。

可惜,父親不同意自己統兵。

走出父親的大宅,徐世柳語帶不滿的對母親說:“出將入相,父親說的好聽,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應該明白以文御武纔是取勝之道,三哥只是個莽夫,讓我給他做贊畫?他不聽我的,折了我的兵怎麼辦?”

“是是是,知道我兒厲害呢。”徐董氏的語氣中滿是寵愛:“那徐世楊只是個莽漢,比我兒差遠了。”

“不過,你爹這樣安排倒也不錯,如果那徐世楊不聽你的,折了兵將,那不正好證明我兒確實比他強得多嗎?”

徐世柳歪着頭想了想,最後嘆了口氣說道:“娘說的有道理。”

“等我兒當上家主,一定把那莽漢趕出去!”

這時,徐董氏回憶起當初被大婦支配的恐懼。

幸好,大婦已經死了,而自己兒子確實爭氣!

“母親這樣說就不對了。”徐世柳搖搖頭,淡然說道:“怎麼說都是我的兄長,我這做弟弟的應該照顧他。”

“是是是,我兒最仁厚了!”

“老爺!老爺!”一個民兵冒冒失失跑過來,差點撞在徐世柳身上。

“何事如此慌張?”徐世柳怒喝:“一點規矩都不懂!自己去領家法!”

那民兵楞了一下,似乎不太明白這怎麼就要捱揍了?

過了片刻,他纔對徐世柳稟報道:“五少爺,三少爺帶兵來了,就在門外,他要五少爺準備好立刻出發!”

“什麼?現在?”

……

徐睦河,徐世柳急匆匆來到二屯南門時,徐世楊已經在這裡等了有一段時間了。

徐家二老爺打眼一看,十五屯的兵列成兩排背對背,面朝外分坐在道路兩側,各人身子底下墊着一層宿營用的薄被褥,懷裡抱着長槍或火槍等武器,手上捧着雜糧餅子啃得正歡。

隊列後面,還有幾輛駑馬拉的大車,上面整齊的碼放着少量糧草和幾門木炮。

5、6個小姑娘圍在一個大鍋旁邊,給每一個士兵舀一瓢溫熱的菜湯。

徐睦河眯着眼大概數了一下,連男帶女,十五屯的隊伍遠遠不足300人,可能只有一百出頭的樣子。

他沒有數錯,爲了不耽擱農活,徐世楊把家主三丁抽一的命令當成耳旁風,自己這次只帶了全部新軍100人,醫療隊12人(其中6個有武器),以及車伕10人。

所有其他民兵丁壯都留在家裡繼續幹農活。

“三哥兒,怎麼兵這麼少?”徐睦河疑惑的問。

“貴在精不在多。”徐世楊簡單的解釋道:“父親,我這次就不去一屯集合了,請您把300人5日所需的糧草趕緊調撥給孩兒,我一個時辰後就出發,先行前往日照。”

“胡鬧!”徐睦河怒喝一聲:“那日照有好幾千倭寇,你這也就一百人,夠幹什麼的!”

“日照港守軍有差不多兩千。”徐世楊平靜的回答:“離那裡更近的塢堡現在應該也出發了,倭寇其實沒有什麼兵力優勢。”

“現在那裡最缺的是一支能當定心丸的強軍,大家集合在一起一口氣打垮倭寇。”

“我,還有五弟,就是去做這個定心丸的!”

第59章 湯隆1第460章 佈局2第740章 人力第367章 宣傳第37章 人生大事第200章 盛宴第291章 葬禮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87章 局勢第360章 血河第91章 戰利品第66章 153第559章 三沙1第420章 移民1第493章 期盼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483章 籌備大戰2第50章 破寨2第172章 困難第532章 射擊1第267章 夜戰1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482章 籌備大戰1第84章 六家聯盟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397章 降服3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480章 左鶴林第620章 興慶府1第58章 擴散第314章 教育第720章 大帝國4第384章 滅蝗1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436章 收支1第617章 興靈4第126章 生產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50章 破寨2第568章 北行記3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656章 南北3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235章 馬第357章 劫掠2第710章 升龍府1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263章 戰黃河6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498章 新春5第749章 周史案第164章 文仲第316章 搶劫第75章 張家第315章 馬賊第155章 時局圖第199章 局勢第348章 宣傳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312章 奉聖公府邸第106章 哨騎第633章 南下2第405章 信第701章 南征1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264章 情報1第389章 伐高麗1第291章 葬禮第240章 回家2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372章 財政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552章 野店1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292章 勝利2第493章 期盼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178章 收容所第620章 興慶府1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522章 五里驛第642章 父親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410章 龍仁之戰2第198章 回程第242章 進軍1第214章 祝家莊1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97章 兄弟並肩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5章 夜戰2第49章 破寨1第745章 機槍第722章 皇家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