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賀使1

bookmark

其實,不是沒有兩班貴族以齊王不過大周叛逆爲名,上書高麗國王請求不要派使節到泉城去。

但是當天晚上,就有來自齊國的軍事顧問帶着高麗新軍闖入這些看不清形勢,還妄想着清名有用的高麗貴族家中,將其抄家。

隨後齊國人武力強迫高麗官府對這些貴族迅速審判定罪——貴族本人被斬首示衆,其家眷全部變賣爲奴,產業充公。

雷霆手段震懾了所有高麗人,王國內再也沒人敢於勸諫國王反對齊王的勇者了。

作爲對高麗這個附屬國獻上賀書的回饋,齊王賜“高麗國王”印信一封,並且強令高麗國王此後在任何正式場合都不得使用任何其他印信。

當然,齊王也給了一些十分現實的好處——齊國將幫助高麗開採各種礦產資源,這些高麗的礦山,高麗國王將佔有10%的股份,其他高麗兩班貴族分佔39%。

另外還有齊國直接控制的高麗海關,也能給高麗王國帶來更多財富。

武力壓迫加經濟收買,高麗貴族們會漸漸發覺,他們已經離不開齊國的控制了。

……

第二個派遣使節來道賀的勢力是雙嶼港海盜。

原來的東海之王李家如今已經徹底分裂。

除了羅海濤是齊王政權的艦隊司令之外,以李飛虎、李飛凰爲首和李飛龍、李飛鳳等五個大櫃爲首的兩個小集團如今還算是貌合神離,至少表面還站在同一條船上。

但另外五個大櫃以一位改名號爲奢七的大櫃爲首,已經完全獨立出去,在閩省外海佔據澎湖、臺島的幾個港口,與李飛虎、李飛龍集團分庭抗禮。

分裂的海盜軍已經連續打了好幾仗,各自損失都不少,因而李家現在需要齊王在武力和政治上的支持。

他們特別向能夠鞏固與徐家的關係,自然也會早早派人恭賀齊王。

李家的心思比高麗人純粹一些,他們的姿態放的也很低。

李飛龍、李飛虎都有幾個女兒提前說定嫁給徐家旁系代字輩爲妻,或者嫡系代字輩爲妾。

李家海盜現在可以分享江北、遼貨和高麗貨來源,這些地方的特產和市場每年能爲他們帶來數百萬貫的直接收益,而且還處在高速增長中。

這對處在戰爭狀態的海盜們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幫助。

此外還有更加直接的軍火和船隻貿易:

現在齊國每年都向李家出售大量鳥槍、擡槍、神機炮和火藥,這讓他們對自己的敵人處在火力優勢狀態,賺到不少便宜。

另外就是遼東和高麗的大型木料,對補充李家的艦隊來說也十分重要。

今後,徐李兩家的關係估計還會變得更緊密。

……

第三個派使節來的,是蒙兀人的古爾汗札木合。

這位統一草原的蒙兀人首領依舊謀求與齊王的正式聯盟——不僅僅是對共同的敵人女真進行圍攻,還是想與齊王正式劃分在中原和遼東的勢力範圍。

札木合的使節提出在遼東,兩家以遼河爲西界,以渾河爲北界限,兩家互不干涉。

在中原,蒙兀人佔領山陝甘三省以及川省北部部分地區,其餘都歸齊王所有。

這個條件在齊王看來過於猖狂了。

隨着齊軍對女真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勝利,齊王徐睦河本人對齊軍已經建立起一種略微盲目的自信:齊軍天下無敵,至少比被金軍打的抱頭鼠竄的蒙兀人強很多很多。

那麼,爲什麼要接受札木合這個弱者平分地盤的請求?

既然自己早晚要成爲天子,那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纔是正常的,一個小小的蠻夷酋長,又何資格跟天子談條件?

於是,齊王親自下令,把札木合的使節亂棍打出,當着泉城人民的面,命令士兵把札木合的使節綁在毛驢上驅逐出境。

實際上,齊王本來不想做的這麼絕對,因爲齊省的紡織工業需要蒙兀的羊毛,也需要蒙兀的市場傾銷鹽、酒和毛布等商品。

但徐世楊認爲,相對於齊國需要蒙兀,其實還是蒙兀更加需要齊國。

鹽、酒、毛布以及齊國轉口的茶葉,對蒙兀牧民來說都是生活必需品,現在不從齊國手裡購買,那他們就很難買到便宜又好用的商品。

何況,除了齊國,也沒人會買蒙兀人的羊毛。

因此,就算羞辱札木合,齊國與蒙兀之間的貿易也不會斷絕,哪怕是最敏感的茶馬貿易都不會。

這只是明着告訴大家:滅亡女真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開始,將來還有蒙兀,以及党項等等很多韃子需要一個個收拾呢。

……

下一個使節團,居然來自扶桑。

來着是代表扶桑大名織田家的使節,禮部的人仔細詢問使節團衆人和與織田家有商業關係的李氏海盜代表,這才得知一些最近幾年扶桑那邊的情況。

李飛虎與織田家取得聯繫後,織田家實力得到飛速提高,特別是去年的時候,扶桑大名織田/德川聯軍利用齊國出口的鳥槍和自己仿造的火銃,在一場決定性的會戰中打敗了另一位大名武田軍的主力之後,織田家實力發展十分迅速,甚至已經有了統一扶桑的趨勢。

換句話說,織田有點像是扶桑版袖珍型徐家。

而派往齊國恭賀齊王登基的代表團來自扶桑一個叫做堺市的地方,這裡曾經是一個商人聯合執政的貿易自由城市,人口不多但十分富裕(以扶桑的標準)。

織田家佔領這裡後,把堺市當做自家的直屬領地,從這裡汲取大量財富用以戰爭,堺市的發展也因此加快,李家海盜基本都是在這裡與織田家進行貿易的。

扶桑人的目標是擴大與齊國之間的貿易額度:如今的扶桑,軍隊已經完全離不開火藥武器,鳥槍這種東西扶桑人還能憑藉自己的力量仿造一部分,但火藥需求量根本無法滿足。

扶桑代表不願意透露織田家自己的火藥產量等情報,但李家的代表向徐世楊透露,去年與武田軍決戰之前,織田家的家主織田信長曾經火急火燎的在堺市向李家的商人轉交二十萬斤米和大量白銀,用以交換硝石和鉛。

此後,織田信長又多次向李家商人求購硝石和鉛。

特別是硝石,五、六百斤不嫌少,五、六千斤也不覺得多。

第314章 教育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761章 暹羅第54章 準備總攻第364章 摘果子第221章 破莊第29章 包圍第 544章 無心插柳第91章 戰利品第110章 傷亡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466章 衛生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754章 霸權2第97章 兄弟並肩第318章 賊第389章 伐高麗1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582章 爲什麼第213章 行動開始第763章 晨輝第604章 突變1第725章 麻六甲2第656章 南北3第327章 旅順1第372章 財政第707章 南征7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158章 知恥而後勇第268章 夜戰2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55章 總攻開始第4章 夜戰1第568章 北行記3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686章 封禪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660章 大案第377章 兵力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349章 屯墾村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546章 軍改3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216章 祝家莊3第264章 情報1第724章 上升渠道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356章 劫掠1第402章 幫助高麗重組軍隊第46章 莫名其妙第618章 興靈5第126章 生產第422章 無膽第337章 狼煙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83章 結盟提議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460章 佈局2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69章 女權2第425章 決心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23章 不妥協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721章 大帝國5第172章 困難第422章 無膽第19章 塢堡主們第569章 遼北攻略4第370章 棄守第439章 會議季2第399章 海盜的想法第716章 大帝國1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700章 戰利品第289章 勝利1第634章 暴秦4第201章 朝陽第143章 遣周船第452章 陸文昭第493章 期盼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131章 破莒州2第471章 邊境衝突第53章 炮灰2第310章 糧食第350章 金礦第507章 各方1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521章 晉省1第26章 幹翻這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