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

按照徐世楊的新規定,每一個新軍士兵,需要在一個單獨的新兵營進行15天專門訓練(大戰臨近時間緊張,徐世楊沒辦法只能縮短新兵營訓練時間)。

之後,若是能夠通過簡單的考覈,並且新兵營期間沒有犯大錯,一旦新兵分配到野戰部隊,其家人立刻可以獲得十畝田地,沒有家人的新兵則用十畝土地券替代。

土地券不再設兌換時限,持有者可以隨時找徐世楊換取土地,也可當做土地出售給其他人。

這實際上是把土地券當做由徐世楊擔保的貨幣,好處是大部分沒有親屬的士兵(甚至很多有親屬但沒分家的人),可能暫時不會把手中的土地券兌換成土地或賣掉換成其他東西,而是積攢起來,爲將來成家做準備,這樣土地券可以超發一些。

這樣,徐世楊可以只花費很少的土地,就能獲取更大的效果。

新軍的待遇還不止於此,所有士兵——不管是哪個兵種,服役期每超過一年,就可以額外獲得兩畝土地的獎賞。

若是服役期間立功受獎,獲得勳章,提高職務等等,還有額外的土地獎勵。

這樣的話,一個新軍士兵在部隊中服役五年,至少可以獲得二十畝土地。

若是能在隊伍中服役十年,成爲真正的老兵,那麼即使沒有立下任何功勞,沒有得到任何提升,最少也能獲得三十畝土地。

這是完完全全由士兵自己支配的田地!

消息一出,全軍振奮,在這個江北幾乎所有自耕農都淪爲農奴的時代,一片能夠安身立命的田地,是值得所有人爲之付出流血犧牲的!

爲配合這種事實上的軍功授田制度,徐世楊出臺了新的田稅政策——凡是因軍功獲得的田地,稅率一律爲以十稅一,而且不徵任何浮收、賦、加徵等額外稅賦。

而分發的土地以中等地力的熟田爲標準,上好的水澆地按8成給,下田按1.5倍計算,若是荒地,可以按2倍給付。

而且荒田照例享受三免兩減半的優惠政策。

這種待遇,一公佈出來,瞬間就讓整個青州的人都眼熱無比,來新軍大門前等着徵兵的精壯男丁沒幾日就排出好幾裡地,其中不僅有莒州日照這些原本的核心領土的人民,也有青州北方那些新徵服的塢堡民,甚至還有些從山上逃下來的土匪以及聽到消息,從萊州、登州、兗州、泉城府等地趕過來的漢子。

倒是那些新加盟不久的塢堡民,大概是被塢堡主們看住了,真正來的人很少,其中還有一些是逃民。

現在,所有的這些來參軍人,都只有一個心思——當新軍,給徐家賣幾年命,掙份屬於自己的田土,娶個婆娘好好過日子……。

徐世楊暫時不準備繼續擴大新軍建制——若是士兵只想當兵吃糧分田地,那新軍依舊只是一隻舊式封建軍隊,那就違背了他組建新軍的初衷。

何況,自己老爹之前不管不顧組建的幾個新營,到現在還沒能消化,戰鬥力還差着老營一大截呢。

這個問題必須解決。

徐世楊重新接手新軍後,爲了提升新組建的濟遠、威遠兩營的戰鬥力,徐世楊不得不從原本的5個步兵營中各抽調二十個老兵,與濟遠、威遠的新兵進行同比例互換。

他把老兵全都提升爲軍士,希望這些人到了新單位,能夠帶動部隊的訓練工作迅速走向正軌。

同時,徐世楊對新軍上尉以上級別軍官進行一輪大換崗,還提拔了部分之前表現優異的新人。

現在,新軍的營級軍官分別是:

定遠營:依舊由徐世楊親領;

鎮遠營:由新提拔的徐大替換原來的公孫勝;

經遠營:由公孫勝替代原來的長房家丁頭子王勇;

來遠營:由新提拔的解珍替換原來的徐世鬆;

平遠營:由徐世鬆替換原來的張業(徐睦河的小舅子);

濟遠營:由原本掌管莒州縣城的徐世柏管理;

威遠營:由張業接管;

致遠營:替換成原來的騎馬步兵營長孫立;

靖遠營:替換爲原來的正規騎兵營長欒廷玉。

重新啓用徐世柏是徐睦河的意思,按照老爹的說法,若是能做到能重新啓用他,徐睦江就答應按二房的意思,出來幫新的青州做些工作,順便當個牌面。

同時徐睦河也會支持徐世楊對土地的改革分配方案。

這也算是某種政治交換,徐睦江畢竟是進士,若是始終軟禁他,也許會在將來與江南的交往中產生不好的影響——徐世楊回來之前,就已經有主戰派官員詢問過徐睦江現在的情況了。

章明義也曾暗示,主戰派中有人想要扶持徐睦江勢力,平衡徐世楊。

江南的物資支援,不管是給長房還是二房,只要到了徐家,徐世楊都不想放過,所以與長房表面上的和平還是要維持的。

只是軍權這種東西,讓徐世楨掛個營長的名頭可以接受,真正的指揮權卻是不能讓的!

因此,濟遠營的副營長由值得信任的老部下謝寶擔任,也算是制衡徐世楨的手段。

另外一點,爲了避免形成軍閥山頭,徐世楊要求所有換崗人員,親兵一律不準帶走,全部孤身上任!

他們到達新的崗位後,原本的親兵全部下放到一線部隊中,充當基層軍士官。

這樣做雖然不能完全保證消除山頭主義(根本做不到完全消除),但可以儘可能延緩山頭主義的發展。

不管是原來長房的,還是以後二房系統內部可能出現的山頭。

當然,軍隊的建設不能只把精力用在這種方面,對徐世楊來說,更重要的其實是即將組建的新兵營。

徐世楊打算在來投靠的丁壯中,擇優選取一千上下,然後再從各老營中抽調一百老兵組成教官組,先把新兵營的架子搭起來。

新兵營的主官,徐世楊打算派遣徐二擔綱。

這個年輕人很是機靈,而且是徐世楊的第一批親兵隊出身,也參加過徐世楊的每一場戰鬥,功勳方面沒有任何問題。

只是,徐世楊覺得,在派他出去獨當一面之前,還有個小問題需要解決。

“徐二。”徐世楊叫來這個只有19歲的老兵,好奇的問道:“你來我這之前,叫什麼名字?”

第229章 貨幣第714章 楚國第291章 葬禮第174章 人市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28章 老規矩第724章 麻六甲1第41章 矛盾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88章 局勢2第347章 海軍第560章 三沙2第545章 軍改2第5章 夜戰2第314章 教育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639章 際遇第317章 戰1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162章 城門前第498章 新春5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267章 夜戰1第77章 齊射第494章 新春1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55章 總攻開始第123章 新軍第365章 教訓第719章 糧食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172章 困難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72章 進軍第488章 善保第140章 登瀛洲第243章 進軍2第635章 信仰第612章 西域1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117章 勝利第620章 興慶府1第261章 戰黃河4第484章 國家第552章 野店1第221章 破莊第163章 鎮邪第557章 1790年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605章 突變2第528章 壞消息第206章 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第197章 包龍圖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173章 緊迫第166章 死諫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89章 剿匪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265章 汗位第686章 封禪第104章 開始第59章 湯隆1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381章 狙擊手第364章 激戰2第495章 新春2第120章 逼迫第249章 利息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216章 祝家莊3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422章 無膽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23章 不妥協第604章 突變1第33章 備戰1第440章 朝廷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432章 從容第422章 無膽第248章 登州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97章 兄弟並肩第97章 兄弟並肩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364章 激戰2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328章 旅順2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514章 試射第639章 際遇第125章 鑄炮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682章 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