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盛宴

bookmark

主和派的理由非常簡單,但在建興皇帝看來十分充分。

按他們的說法,包龍圖認爲女真人無力南下,只是一個猜測。

而是猜測就有猜錯的可能!

若是不再理會女真人,把之前幾次和談所取得的成果全部廢棄,一旦女真人發怒南下,而包拯又是錯誤的,這就是把皇帝和大周社稷至於致命的危險中!

至於主戰派北伐的提議……,這更是不值一駁。

主和派緊緊抓住了建興皇帝對自身安全重於其他任何一切的心裡,最終在這場爭論中取得勝利。

朝堂商議的結果就是,主戰派官員不顧皇帝的挽留,全體掛印。

這可能是大周……,不,這個位面的華夏曆史上第一次某政治派別集體總辭職。

順便饒上一個深受民間愛戴的包拯。

建興皇帝還未接受主戰派總辭職的時候,民間已經被朝堂上的爭吵徹底炒炸了鍋。

在主戰派官員悄悄推波助瀾之下,各種事實和傳言交相輝映,讓大周控制區內的平民陷入徹底混亂。

首先是一個事實:作爲和親的一部分,女真人要求大周出三千工匠陪嫁。

此消息一出,大周的工匠——以臨安府及其周邊爲主,開始大規模逃亡。

這真是一個奇景,在並未遭受真正戰爭威脅的情況下,一個國家的平民居然因爲恐懼敵對國家而產生大批技術難民!

一開始只是區區幾戶鐵匠未雨綢繆,後來消息確鑿後,情況開始變得嚴重起來。

部分胥吏立刻發覺這是個撈錢的好機會,他們以爲朝廷和親征募工匠爲由,肆意扣押平民(不管是不是工匠,反正大家多少都有點小手藝,女真人又沒確定是什麼工匠),只有繳納高額錢財之後,他們才被允許回家。

若是繳納數額更大一點,胥吏們甚至承諾和親不會涉及此類人員(實際會不會波及他們,胥吏纔不管呢)。

工匠的事尚未塵埃落定,一個謠言隨即興起:爲了平息女真人的怒火,皇帝打算在民間選一萬年輕美貌的未婚女子,交於韃子!

如果說工匠北上只是失去了人身自由,多少還有一條活路,美貌女子落在韃子手裡會是什麼情況,老百姓連想都不敢想!

雖說這確實是個謠言,但有前面工匠的事情打底,消息不夠靈通的老百姓不信也得信——何況皇帝正爲包龍圖和主戰派官員總辭,致使朝堂主和派徹底一家獨大的事頭疼,根本沒下令澄清謠言。

於是,災難開始了。

家裡有年輕未婚女兒的人家開始加入逃亡或賄賂胥吏的隊伍,有些人意識到賄賂也不保險,於是賄賂後依舊逃走了。

整個臨安府人心浮動,周邊所有地區也沒好到哪裡去,很多平民甚至直接逃進山裡,成爲逃民!

大周的胥吏如同過節一般,吃的腦滿腸肥,主持朝堂的主和派自然也可以在其中分肥一大筆(他們自己不會出手,但他們的家人親戚會,而且最後還是要流入他們的腰包)。

這是一次官員與胥吏結合的狂歡,每一個能從中撈到好處的人都情不自禁伸手,再伸手,並製造更大的謠言,成爲其中的推動者。

於是,更大的謠言真的來了。

有人宣稱朝廷將向韃子支付一千萬貫歲幣和“嫁妝”!

胥吏們立刻推動謠言,說朝廷沒有那麼多現錢(是不是真沒有老百姓也不知道),因此要求從今往後,夏糧秋稅一律改爲納錢而非納糧!

在這個市場經濟極不發達的社會,普通平民之間的硬通貨只能是糧食,即使是豐年,他們也不可能在家中儲備大量銀錢。

這就意味着,要想完稅,江南的平民就得先把糧食賣掉,這期間毫無疑問又會被官員家屬和胥吏扒一層皮!

這還不算什麼,有經驗的胥吏和地方官員都很清楚,這種流言如果繼續下去,甚至變成真正的政策,只要兩三年,缺乏與官府談判能力的自耕農甚至中小地主就會陷入破產陷阱。

糧食和土地價格將會有一個暴跌階段,那時候,官員、胥吏、大地主豪紳都有機會以極低的價格吞入大片土地和佃戶,獲得更大財富。

無數士紳豪族都看到了這個機會,他們正摩拳擦掌,等待即將開始的盛宴……

……

徐世楊並不知道現在江南的混亂,他的登瀛洲號剛剛抵達日照港。

返程的路上,徐世楊並未進行海盜活動,倒不是他不想,而是找不到合適的目標——現在整個東方海域行駛的大多是李氏海盜集團往來長崎前線的海盜船。

徐家目前與李家是盟友關係,當然不可能打劫他們。

而倭寇船因爲李氏集團的活躍,似乎進行了一次戰略收縮,這一路上根本就沒見到。

日照港如今是空前的繁榮,甚至可以說是繁榮的有些過火。

這個小小私港的港口設施完全無法同時容納給徐家運送物資的船隊——運輸船不是開到地方就算完事的,最起碼的條件是要確保物資能及時卸下,進入儲備或運輸狀態。

而日照張家根本做不到這一點,因此每天都有至少20艘船舶停在港外,等待排隊進港。

作爲青州軍的核心領導之一,徐世楊自己倒是不用在港外排隊,但登陸之前,他倒是確實看到了那些正在等待卸貨的船舶。

登陸之後,跟隨徐世楊南下的諸人幾乎同時長舒一口氣——江南雖好,可畢竟不是故鄉,現在他們終於回家了。

隨後,徐世楊馬不停蹄進入日照,與張家的主要領袖進行談判。

直到這時,徐世楊才大致搞清楚如今齊省的局勢:

徐睦河殺人立威後,青州軍進展明顯變快。

新依附的塢堡已經與昨天攻入舊青州府城和昌樂縣城,濰縣方向還在僵持,不過想來對面已經堅持不了多久了。

但也有壞消息。

一些新加盟的塢堡明顯有不穩的傾向,他們害怕自己成爲下一個被殺雞儆猴的雞,似乎有聯合起來反對徐家的想法。

另外就是原本同樣四分五裂的敵人,在重壓下有了聯合起來共同抵抗的跡象,這明顯會成爲青州軍新的阻礙。

第53章 炮灰2第217章 祝家莊4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276章 穩住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514章 試射第468章 28級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287章 醉酒的黑旋風第511章 各方5第431章 踏陣第511章 各方5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45章 互啄第107章 來了第755章 最後一年第616章 興靈3第27章 集市第123章 新軍第61章 公審第562章 北行記2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675章 統一第240章 回家2第265章 汗位第90章 嚴肅軍紀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188章 小樊樓第731章 寺產第88章 局勢2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615章 興靈2第223章 條例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581章 得與失第390章 伐高麗2第733章 混亂第111章 間歇第286章 反擊第339章 退路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575章 磺胺,皇安第80章 別矯情第140章 登瀛洲第448章 差距第511章 各方5第174章 人市第686章 封禪第239章 回家1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724章 上升渠道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223章 條例第594章 機會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320章 重視第227章 留人第628章 1793年年終總結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17章 莒州徐家第631章 西征1第210章 標杆第187章 赴宴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219章 祝家莊6第622章 閒暇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678章 邕州2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327章 旅順1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480章 左鶴林第415章 高麗2第751章 民心1第705章 南征5第67章 糧食第325章 炮第486章 選擇第398章 降服4第288章 狗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153章 洽談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752章 無題第676章 1795年第432章 從容第33章 備戰1第616章 興靈3第101章 備戰3第493章 期盼第75章 張家第26章 幹翻這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