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

漢七十九年,十月中旬。

大漢皇帝劉徹頒佈召諭,命夜郎爲首的西南諸夷歸還華夏固有疆土。

召諭有云:

春秋之時,齊桓公霸絕諸侯,匡正九州,凡巴蜀以南、滇地以東、南越之北、武陵之西,亦屬荊州之地;

戰國之際,華夏戰亂頻仍,夜郎趁勢崛起,發兵荊楚奪其疆土,竟遷都沅陵(湖南懷化),楚雖處中原邊陲,卻亦乃炎黃骨血,不容西南蠻夷侵我華夏,故發兵擊之,將夜郎驅至沉水(紅水河)上游。

戰國末年,楚頃襄王更遣楚將莊躍,沿沉水溯流而上,軍至且蘭(貴州福泉),椓船於岸而步戰,以伐夜郎,盡數奪回失地,並將沉水上游最大支流改名牂柯水。

及至秦國六合諸侯,更在牂柯之西修築五尺道直通滇地,設郡縣,置官吏,以治西南諸夷。

秦末亂世,夜郎賊心不死,復又興兵,奪我華夏疆土,佔據牂柯流域。

大漢得立,承華夏道統,鼎九州之地。

朕爲大漢天子,焉能容化外蠻夷再竊據荊州之地?

牂柯水以西,凡百里之地,亦乃華夏固有疆土,你等西南諸夷速速還來,更需課以重金,以償華夏。

若是應下,則我大漢恕之以仁;如若不然,則我大漢伐之以兵!

勿謂言之不預!

天子召諭頒下,短短數日內,各郡縣官府皆是張榜公佈。

頃刻間,大漢臣民羣情激奮。

市井鄉野之民過往多是不知世上有夜郎,然聞得現今尚有化外蠻夷敢竊據漢疆,皆是驚得目瞪口呆,恨得目眥欲裂。

長安城的蠻夷邸內,諸多外邦使臣卻是脊背冒汗,近日走路都縮着脖子,儘量減少自身的存在感。

漢人談甚麼仁德啊?

最是嗜血好戰,這才安生了多少時日,又要對外用兵了,簡直如同貪婪的巨獸,時時都在擇人而噬。

甚麼華夏固有疆土?

分明只爲師出有名,隨便想的由頭。

西南諸夷割地求和都不夠,還得“課以重金”,課多少還不是由大漢皇帝說得算?

十萬金?

百萬金?

千萬金?

莫說笑了,夜郎饒是家底再厚,也滿足不了大漢皇帝的好胃口。

夜郎君臣更是不蠢,漢廷要課多少罰金且先不提,單說割地,牂柯水以東倒還罷了,牂柯水以西的百里之地,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夜郎雖以西南諸夷君長自居,號轄地數千裡,然真正能轄制的領土不足兩千裡方圓,其王城距離牂柯水更是不足四百里。

割讓牂柯水西畔百里之地,夜郎王城不但憑白失去了東邊的天然屏障,更是會直面強大的漢軍,無異引狼入室。

若非滇人突是發了瘋般興兵來犯,脾氣暴躁的夜郎王怕是早已將前來傳達召諭的漢使給活烹了。

奈何形勢比人強,此時不宜和漢廷徹底撕破臉,夜郎王在羣臣的勸說下,終是強抑怒氣,遣使前往漢都長安朝見,打算暫且與漢廷虛與委蛇,待得收拾了滇人,再和漢廷翻臉也不遲。

相較於滇國,夜郎確是家底厚實的,擁精兵十餘萬,且向來與哀勞交好,兩國多有通商,兵械倒也不缺,跟漢軍雖是沒法比,但至少不比滇軍差。

區區化外蠻夷,想跟華夏正統玩緩兵之計,漢使焉能看不出?

真以爲事緩則圓?

漢使心中嗤笑,卻也沒戳破,頹自領着夜郎使者返京覆命去也。

雖說以身殉國乃是使臣榮耀,然不必要的犧牲,是覓不得功勳的,既能不死,就不留下作死了,終歸已冒着被斬殺的風險,來此傳達了天子召諭,返京覆命後多少都會得到嘉獎的。

事實上,夜郎君臣自以爲是的盤算,壓根從一開始就落空了。

漢使剛返歸漢境,囤駐涪陵郡的漢軍就已有了動作。

涪陵,乃是漢廷去歲析巴郡之地,新置的邊郡。

郡治枳縣直面夜郎,今歲時值七支戍邊騎營中的觜騎輪駐此地,觜騎諸將見得年關將近,邊塞亦是安寧,本已打算依着軍中條陳,安排部分麾下將士歸家探親。

到得明歲春夏之際,他們就要移防他處,在此之前,將士們離鄉不遠者,皆可輪番歸家,若是路途太過遙遠,可暫且積攢假期,明歲再補上便是了。

凡得徵募入伍者,若無緊急軍情,每歲皆得休假一月,此條陳已由太尉府垂爲定製。

觜騎校營的騎兵加諸曹輔兵,近愈兩萬五千,不可能同時離營探家,校尉徐樑本已盤算好了,從今歲冬月初至明歲三月末,分作五批,每批估摸有三千餘將士離營,既不影響日常防務,更不耽擱明歲移防。

奈何皇帝頒佈召諭後,太尉府隨即下達軍令,命觜騎將士整軍,陳兵於夜郎東北邊境。

皇帝陛下還特意頒下道密旨,讓徐樑秉持着“敵不動我不動,敵退我進,不追擊不冒進”的方略。

現今的漢軍將帥中,出身羽林和虎賁兩衛者爲數甚衆,堪稱天子嫡系,徐樑正是所謂的老虎賁,自然學過類似的戰略戰術。

夜郎所轄疆域,多半位於後世的黔地,確實是地無三里平。

讓騎兵衝進深山密林中,與夜郎人打叢林戰,那無異是以己之短攻其所長,劉徹授意的方略,無非就是擺出陣仗,緩緩推進。

徐樑遵照皇帝陛下定下的進軍方略,率領觜騎將士緩緩推進,常年囤駐在此的邊軍將士卻沒跟着進軍,而是晝夜巡視,免得西南蠻子流竄入漢境作亂。

倒是涪陵的府兵,不斷爲觜騎校營運送來各式軍需補給,順帶幫着伐木開道,搭建臨時營寨。

夜郎王城,距離大漢的枳縣邊塞近愈八百里。

近月光景,觜騎將士纔將將進逼了兩百餘里,且進展愈發緩慢,照此下去,饒是沒遇到夜郎大軍的拚死抵禦,僅是披荊斬棘的開道,又要應付不斷從山林中竄出來襲擾的夜郎散兵,真要逼到夜郎王城,也不曉得是何年何月了。

若非皇帝陛下不準縱火焚山,或者是派大批邊軍步卒助陣,直接殺下夜郎王城,饒是會付出不小傷亡,卻也就無須這般拖沓了。

入得冬月,西南山林雖未降雪,卻是愈發溼冷,讓自幼生長於關中的徐樑很是思念家鄉的乾冷冬季。

好在不缺火油,亦不缺木柴,更不缺酒肉糧草,加之一路搭建的營寨皆不算簡陋,將士們吃住都不錯,否則還真是難以保持軍中士氣。

這哪裡是征戰,分明是進山開荒啊?

便在觜騎將士皆以爲要在這鬼地方過年時,出營巡視的斥候突是領回一隊漢騎。

“吾乃宣曲軍候劉塍,觜騎校尉何在?”

爲首的少年在營門外翻身下馬,手持漢軍腰牌,急聲問道。

徐樑得了稟報,忙是疾步出營,將他迎入大帳。

入得軍帳,劉塍從懷中掏出半枚虎符,徐樑亦是會意,拿出陛下隨密旨一道賜下的虎符,兩符相合,端是嚴絲合縫。

半個時辰後,觜騎拔營南下,一路披荊斬棘,以遠勝以往的推進速度,往牂柯水西畔進兵。

牂柯水,河道蜿蜒,河面狹小,兩岸坡陡,多懸巖絕壁,又因險灘衆多,故非但人煙稀少,更是漁樵絕跡。

大漢近年雖愈發注重發展水師,然三大瀕海水師和兩大內河水師的大多數戰船都不適合駛入沉水,更遑論更上游的支流牂柯水。

嶺南又不似巴蜀般擁有衆多訓練有素的輕舸舟兵,故想學楚頃襄王昔年般用舟兵渡過牂柯水,征伐夜郎,不太現實。

況且,此夜郎非彼夜郎,昔年大敗於楚兵後,夜郎也改朝換代了,更將王城從牂柯側畔西遷四百里,躲回深山老林裡去了,饒是秦末復起,也沒再敢如昔年般那麼狂妄,把王城外遷。

正因如此,夜郎雖在牂柯水東畔駐有少量精兵,防備荊楚之地的漢軍,但也僅止是防備,並未太過重視。

早先聞得漢騎出涪陵,悍然來犯,夜郎君臣皆是嗤之以鼻,只分出兩萬夜郎將士前去抵禦,端是且戰且退,在深山老林裡不斷襲擾。

若非漢軍穩紮穩打,從不冒進,怕是早被拖死磨死了。

見得漢軍畏戰怯戰,夜郎王更是得意,亦是安心的騰出手來,專心對付南面的滇軍。

夜郎發精兵十萬,又擁天時地利,對付滇國的烏合之衆,非但輕鬆抵禦,更是在短短月餘內屢屢得勝,此時更已反守爲攻,殺入滇地了。

滇地的地貌頗爲獨特,雖是地處多山脈丘陵的高原,然在山間盆地、河谷沿岸和山麓地帶,卻分佈着千餘方圓數十里的小平原。

滇人將之稱爲壩子,壩上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故而滇族各部落多是散居在各處壩子。

滇軍苦戰月餘,卻遭連番戰敗,士氣低落,滇王莊淼不得不下令撤軍。

奈何夜郎大軍得勢不饒人,一路銜尾追擊,非但屢屢輕鬆擊潰留下斷後的滇軍偏師,更數度分兵合圍,試圖全殲滇國大軍。

到得冬月下旬,滇軍已敗退至肥水東畔。

滇地肥水,嶺南鬱水的主要源頭,秦朝曾修築五尺道至此,始通道置吏,轄制西南諸夷,名曰建寧,非後世歷朝歷代不同地域的“建寧”,暫且稱之建寧壩子。

建寧壩子約莫在後世雲南曲靖附近,西倚肥水,與滇國楚族聚居的滇中高原湖盆地區相嵌。

換句後世的話說,對滇軍尤是出身楚族的將士,背後就是國都,就是父母妻兒,再是退無可退!

破釜沉舟!

滇王莊淼咬着牙,親身披掛上陣,鼓舞士氣,誓死不渡肥水,不再後退半步。

夜郎大軍瞧見滇軍要困獸猶鬥,雖是鄙夷不屑,卻也不敢太過輕敵,不斷聚攏偏師,求個一戰定鼎。

建寧壩上,兩軍共聚兵十餘萬,在相距不足三舍之地各自安營紮寨,陷入短暫的僵持中。

建寧壩子的東北和東南面,百餘里外的山間谷地內,各自默默潛伏的參騎和觜騎兩支漢騎,卻早已磨刀霍霍。

“大王無須憂慮,待決戰之日,楚族將士只需暗中聚攏,頭系紅巾,必不會遭到誤傷的。”

滇王大帳內,真正意義上的漢軍主帥劉塍如是道。

滇王莊淼喟然長嘆,滇國數十萬屬民,楚族軍民不過兩萬餘,此戰過後,世間怕是再無滇族了!

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二百二十一章 舉杯陶然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戰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漏寫十章,今天請假改大綱,明天雙更。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定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創四贏第二百零五章 調教蘿莉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漏寫十章,今天請假改大綱,明天雙更。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二百四十章 朝鮮作妖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敵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運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郡油田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二百一十四章 揮師出塞第四十二章 路在腳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辦蒙學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烏桓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二十三章 保住棄子 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八百一十九章 進逼龍城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