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

及至今歲,漢廷在各郡縣大興官學已近十載,在各地官府的鼓勵和倡導下,治下百姓家中的適齡孩童多會入學就讀,若實在家中貧困者,亦可由所在鄉里的耄老向該縣文教局申報,盡數彙總後,向長秋基金申領款項,對其做出相應的救濟。

饒是如此,普及全民教育尚是任重道遠,想做到舉國皆無輟學孩童,更是難如登天。

皇帝劉徹頭腦很清醒,所謂的九年義務教育暫時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更沒必要勉強施行,不顧實際情勢而盲目施行“一刀切”的政令,饒是立意良善,結果只怕也不會太好。

太常府文教司去年歲末曾彙整各郡縣文教局的呈報,粗估舉國適齡孩童的入學率已近愈六成,劉徹對此已是頗爲滿意了。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到蛋的。

豫章郡居大江以南,雖比不得下游流域的丹陽和會稽兩郡繁華富庶,然該郡轄下各縣的官學卻辦得頗爲不錯。

昔年東甌和閩越兩國內附,隨後漢廷又併吞南越,諸越百姓多半遷徙至江南郡縣,冊入漢籍後,再由各地官府打散安置,與當地原有的漢民混居。

在徙民漸漸融入當地後,朝廷便着手逐步開發江南,本是地廣人稀的豫章郡獲得了充足的勞動力及充裕的政策撥款,發展自是頗爲迅速。

又因轄屬該郡的彭澤(鄱陽湖)與大江連通,乃是大漢境內最大的淡水湖泊,爲大江水師的駐地所在,自是物流暢通、治安穩定,進一步爲商貿繁榮提供了必要條件。

常言道,白紙好作畫。

豫章郡沒有太過盤根錯節的本土勢力,地方豪強又在早年間被朝廷順勢清洗得差不多了,朝廷和各級官府對當地的掌控力極高,諸多政令皆可毫不打折的儘速執行。

遷徙至豫章的諸越百姓早已徹底融入當地,尤是南越百姓本就多爲秦朝遺民,語言乃至風俗與漢人本就相通,亦素來以炎黃後裔和華夏子民自居,冊入漢籍後,很輕易的就接受了漢人身份。

東甌和閩越的徙民則是對漢文明嚮往已久,遷徙而來與漢人混居,更見識到服飾之美、禮儀之大、百姓之富庶、社稷之繁華,自是不願再做甚麼“化外蠻夷”,紛紛主動學漢話,着漢服,習漢俗,簡直恨不能重新投胎徹底換了純正的漢家骨血。

郡縣官學,近年已成爲漢廷開發新地域的所謂“配套措施”,更是列入各地官府的政績評鑑,豫章郡相較旁的江南大郡,在官學教育上堪稱後發先至,辦得實在不錯,深得朝廷及皇帝的讚許。

在豫章郡,官學除卻普及教育的功用,亦肩負有教化諸越徙民,促進其歸化融合的重責大任。

正因如此,官學的教書先生們絕不容許堂下學子劃分族羣,更嚴禁歧視徙民子女。

華夏向來尊師重道,先生們定下的規矩,學子必得好生遵循,否則不但要遭先生責罰,若教家中長輩也知曉,回家後多半還得再挨頓胖揍。

再皮實的熊孩子,幾鞭藤條下去,也都老實得緊,棍棒底下出孝子,漢人深以爲然。

體罰孩童是否妥當?

漢人壓根就沒考慮過,老子責罰兒子,夫子懲戒弟子,不都是天經地義的麼?

豫章郡,安平城內的某處官學。

蒙學先生費轍正揚着戒尺,衝着數只攤開着的肉乎乎小手,啪啪打手心。

“爾等可是知錯麼?”

他眉頭緊皺,狠下心腸,不似平日懲戒時將戒尺高高舉起,輕輕落下,而是真的加了些氣力,只爲讓眼前這羣娃娃謹記教訓。

“知錯了,弟子們知錯了……”

數個十歲出頭的小男孩淚眼汪汪,可憐兮兮的抽着鼻子,手心熱辣辣的疼,然在先生懲戒結束之前,卻是不敢縮手的。

“你等非但歧視同窗,更時常辱罵於他,令他再不敢來學館,實在德行有虧;爲師平日訓教不嚴,又未及時體察,更是難辭其咎。”

費轍不忍再責罰他們,頹自搖頭嘆息:“吾愧爲人師,已向學監呈稟此事,想來不日便要接受懲治,或難再留下任教,你等既已知錯,便須好生彌補過失,今後再不得如此待人,如此纔不枉爲師數年的教導。”

“啊……”

小男孩們皆是驚駭失色,再顧不得甚麼,也忘卻了手心的疼痛,齊齊上前拽住先生的袍袖,慌亂道:“不是先生的錯,是我等犯錯,責罰我等便好,怎的要牽累到先生啊?”

費轍看着一張張涕淚橫流的小臉蛋,心下不免寬慰,覺着數年來竭心盡力的教書育人,終歸有所收穫。

“你們辱罵郝任,譏諷他爲蠻夷,卻不知其父乃是爲我大漢四處征戰的勇士,辱罵軍眷何其嚴重,好在你們年歲尚幼,又未動手傷人,這才由爲師施以小小懲戒。”

費轍擡手一一撫着他們的小腦袋,柔聲道:“吾身爲人師,對郝任有失關愛之心,對你等有失訓教之責,闔該接受懲治的。”

小男孩們滿臉無措:“不……先生無錯……先生不能走啊!”

他們自虛年六歲入得蒙學館,便在費轍先生堂下受教,相較旁的老夫子,出身長安的費先生曾入師範學館修業,乃是正經的科班出身,非但平易近人、學識淵博,更時常給他們講些長安乃至關中的新奇事物,讀那長安週報上的精彩故事。

數年來,他們早已視他爲親人,如父如兄亦如友,此時聞得自身的所作所爲會累及先生無法再留在此地任教,怕是要返歸家鄉,他們真是悔恨不已。

若是費先生真的走了,非但他們內疚自責,旁的同窗和諸多師兄師姐師弟師妹,必是要恨死他們,便連家中長輩都要打折他們的腿。

學館易建,夫子難得,尤是在師資頗爲不足的豫章郡,似費先生這般的好夫子,多是縣府的官家和學監耗費大量心力,苦苦向長安公府求來的。

且不論當地父母官是否真的愛民如子,至少他們的官家子弟也要入官學就讀,也想延請名師教導,這就足以讓他們絞盡腦汁去請來最好的教書先生了。

然而,正如費先生適才所言,他們歧視和辱罵軍眷,雖是免遭懲處,然作爲授業之師的費先生卻要遭到究責,要去要留,便連平安縣令都無從置喙。

縣轄文教局的學監除卻要核鑑其是否適任,尚要與縣尉轄下分掌“擁軍優眷”向相關事務的軍曹溝通商議。

大漢鐵血尚武,對將士和軍眷向來極爲優待,近年更是將所謂的“雙擁條陳”明定入軍律,將之垂爲定製,嚴格依循。

膽敢欺壓軍眷者,無論出身高低,必得嚴辦到底。

官府掌民律,卻無法涉入軍律,漢軍內部自有軍律司和軍律官,有自成體系的判罪和監察體系,觸犯軍律者向來從不寬待。

“先生,我等知錯了,我這便去向郝任認錯賠罪,認打認罵,絕不牽累先生!”

其中一個小男孩擡手抹去臉上的淚水,說着就要往外走。

“等等!”

費轍卻是叫住他,沉聲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然爲師希望你等能真正認識到自身錯處,而非是爲替爲師開脫,明明不知錯在何處,卻是低頭賠罪。若真如此,你等心中反是會怨恨郝任,不思真心悔改,彌補過失,那才真是枉費爲師多年教導!”

“先生放心,弟子是真心知錯,郝任雖爲烏桓徙民,然若他爹爹真是爲我大漢征戰的勇士,且因功得冊漢籍,就是我大漢子民,是我等手足兄弟。弟子愚昧,辱及軍眷,若不誠心認罪,也愧對千千萬萬浴血沙場的大漢英魂!”

那男孩回身向費轍深深作揖,滿臉肅容道。

費轍看他神情不似作僞,心中更是大爲寬慰,這孩子名爲屈不易,乃是他最爲看重的弟子,雖只是庶民子弟,卻具有某種能服衆,擅於凝聚人心的獨特氣質,換後世的說法,這就是親和力和領袖力,除卻後天努力養成,也需要天分的。

孩子王,不是人人都能當的,尤是好學上進且天資聰穎的孩子王,費轍身爲人師,看着這熊孩子就覺着很有前途。

夫子的價值實現,往往取決於其座下弟子們所取得的成就,桃李滿天下固然足以,然若有弟子得爲公卿將相,他日衣錦還鄉,叩謝恩師,那便更是死而無憾了。

“既是如此,你便去登門認錯,請郝任重回學館,日後友善相待。”

費轍微微頜首,隨即道:“然不得提及爲師之事,你等知錯,便改你等之過,爲師有錯,也當自負其責,待得學監定下懲治條陳,再去向郝任及其家人賠罪,否則豈非是威逼他們替爲師開脫?”

見得弟子們尚有勸說之意,他復又道:“你等須是謹記,在世爲人,若事事皆想爭功委過,推卸責任,難以立言立行立信,必是無法走得長遠的。”

小男孩們皆是擦去淚水,齊聲應諾:“必謹記先生教誨!”

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第四百三十章 驚聞衛青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邊第四百三十章 驚聞衛青第九十八章 酷吏張湯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定計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二百四十章 朝鮮作妖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邊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驕女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宮稟報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舜請旨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業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獻劍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二百二十章 秭歸項氏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敵都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書檯閣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二百五十一章 監察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