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

母子二人正自用膳,卻聞得殿外腳步奔突之聲,擡眸望去,便見得宦者令滕馭趨步而入,躬身見禮。

“何故如此急切?”

皇后阿嬌擺手示意他免了虛禮,出言問道:“可是陛下有甚示下?”

宦者令乃宮中宦官和內侍的主掌僕射,在隨侍天子的宦官中,其位秩僅次看管璽印的符節令,故歷任宦者令都是穩妥持重,處變不驚之人,遇着急事也至多趨步疾行,然適才人未到卻已聞得腳步奔突,可見真是來得急。

滕馭忙是稟報道:“回稟皇后,陛下急召太子往未央正殿,列席聽政,現今符節令應已宣開朝。”

皇帝陛下在宣室殿與重臣用膳時,突是臨時起意,午後復又開朝,且讓他召太子殿下前去。

他自是不敢有絲毫拖沓,疾步前往承乾宮太子府宣召,豈料卻未太子已前往未央宮椒房殿向皇后問安,等若他走了不少冤枉路,更耽誤了不少時辰。

更糟的是,眼見午時將過,入得未時羣臣必是上朝,皇帝陛下也會移駕前往,偏生太子殿下此時在椒房殿,來不及沐浴梳洗也就罷了,朝服卻是不能不換的,若再回返太子府折騰一回,難不成要讓陛下和羣臣候着?

滕馭能不急?

死的心都有了!

早知如此,他去往太子府前就該想得更周全些,雖算不得忙中出錯,然肯定是有欠思慮周詳的。

帝皇近侍宦官終日有甚麼大事可做?

沒有的,宦者令雖爲諸宦僕射,實則最重要的職守是安排好帝皇的衣食住行,爲幫帝皇鞍前馬後的跑腿和宣達諭旨,其餘的宦官和內侍有少府及宦者令丞等幫着調教,他只要不時核閱些文書,再挑些資質品性不錯的帶着培養,就如符節令李福昔年用心栽培他般。

何事爲重,何事爲輕,若是鬧不明白,還配當宦者令?

“這可如何是好?”

太子劉沐聞言,也是急了。

他雖莽頭莽頭,可也沒蠢到不知輕重,若現下符節令已宣開朝,饒是朝臣要先從中央官署行至殿前排好班列再行登殿,至多也就半個時辰。

半個時辰,他便是不惜觸犯宮規縱馬往返,也難以回太子府換好朝服再往未央正殿的。

“些許小事,急個甚?”

皇后阿嬌卻一反過往急躁脾性,頗是氣定神閒道。

“……”

劉沐已無暇與自家不靠譜的母后多說甚麼,忙是豁然起身,離席躬身道:“母后,兒臣先行告退了!”

“瞧你這毛糙脾氣,些許小事就亂了分寸,日後如何承繼大位?”

阿嬌難得正經得教訓自家兒子,卻也不願再見他着急,出言道:“御府令每歲此時皆已備好秋冬袍服,今晨便已呈來陛下和本宮的服御,你的也必是早早織造縫製好了,依往例要待本宮吩咐長秋府示下,纔會送到太子府。”

御府令,乃少府掌帝皇服飾的執掌宦官,劉沐身爲儲君,他的服御形制也很高,但凡一針一線有甚麼不妥甚或僭越之處,不是負責爲尋常妃嬪和宮人置辦衣物的織室能擔得起的,故也劃歸御府令置辦。

劉沐太過心急,沒聽得太清楚,宦者令滕馭卻是眼神大亮,恨不能擡手拍自個的後腦勺。

若非皇后提醒,他竟是沒想到,真真有失職守,實在太不應當了!

沒想到,皇后殿下也偶有靠譜之時。

“愣著作甚?”

阿嬌看着自家那滿臉冒傻氣的兒子,出言呵斥道,“趕緊到去尋御府令,在那換了朝服,直接往正殿去便好!”

爲人母者,有誰真願見得自家兒子出醜犯錯,她雖面上不顯,心下實也是着急的。

“孩兒醒得了,孩兒告退!”

劉沐這才醒過神來,邁着大步就往殿外走,待得出了殿門,更是拔腿就跑。

緊隨其後的滕馭也顧不得甚麼規矩,小碎步都不踩了,蹭蹭蹭的跟着跑了起來。

雖說太子殿下習武不輟,然他平日隨侍皇帝陛下,一站就是大半日,更沒少四處宣召諭示,腿腳利索得緊,身體更是剛剛的。

先秦及漢代的宦官,可不似後世清宮劇中陰陽怪氣的死太監,沒個好體格,沒個端正長相,沒點豁然氣度,讓人一瞧便覺狡黠奸佞,那必是不成的。

藝術作品中對宦官的刻意醜化未免太過,漢初不少宦官常出任監軍,也多有上陣殺敵,明代下西洋的鄭和也是太監啊,沒必要因屢有宦官亂政,就搞一刀切的醜化,這不合實際。

這不是筆者想爲宦官翻案,衡平視之,身家性命皆繫於帝皇的宦官,對皇帝的忠誠往往比某些權臣和外戚要高得多,至少閹人做不得皇帝,頂多扶持傀儡皇帝,總不至謀朝篡位,待得出現英明君主,又可撥亂反正,帝業總不至被外姓奪了,東漢數朝不皆是如此麼?

後人多批判歷代漢帝重用宦官,導致漢室衰微,真真低估了古人的智慧,漢帝登基多年少,不靠宦官幫襯,靠母族外戚?靠世家大族?

君不見,王莽篡漢乎?

君不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孟德?

說極端點,若歷代幼帝不倚重宦官,早特麼被世家大族生吞活剝了,大漢也不會得享國祚四百年。

宦官亂政,禍國殃民是沒錯,但對天家而言,好歹還能得保天家苗裔不絕。

秦二世胡亥那是自己作死,趙高雖能指鹿爲馬,可要把大秦覆滅的鍋都讓他個區區宦官來背,也未免太高看他,太小覷楚項和劉漢的諸多雄傑了。

難不成,大漢江山是趙高拱手送上的?

後世史書多爲儒家以春秋筆法寫就,不可不信,卻也不可盡信啊!

言歸正傳,話說從頭。

太子劉沐奔逐於宮內廊道,郎衛們本欲阻攔,然見得緊隨其後的宦者令滕馭高舉符令,便是紛紛避讓。

若無御賜的符令,太子雖也能通行,但莽頭莽腦的四處亂竄卻是不行的,好在滕馭先前欲往太子府宣召時,符節令李福怕耽擱了時辰,特意請準陛下賜道符令,讓他帶在身上。

咣噹~~

到得御府監,太子殿下排闥而入,更是擡腳踹了御府令的門:“光天化日,掩門作甚,趕緊取孤王朝服來,替孤王更衣!”

御府令及旁的內侍宮婢見得太子駕臨,又是面色不善,皆是嚇懵了,險些沒尿了褲子,忙要跪地請罪。

至於自身所犯何罪,他們不曉得,總之先請罪再說。

好在宦者令滕馭緊隨而來,好生指派吩咐,否則真若沒頭沒腦跪地告饒,指不定被急紅眼的太子殿下擡腳踹翻了。

這可是位脾性暴躁的主,平日對宮人雖是頗爲仁慈和善,出手打賞更是豪爽得緊,但若急了眼,徹底莽起來,那也是要命的。

伴君如伴虎,說的就是這道理。

得了宦者令指派,御府監諸人手腳何其麻利,饒是太子朝服頗爲繁複,且是頗爲厚重的秋冬服御,仍是不消一刻就已爲太子穿戴妥當,甚至還順帶爲他取水淨面,將散亂的鬢髮好生綰了。

“甚好,甚好!”

太子劉沐站在大大的玻璃落地鏡前,左右端詳了須臾,心緒稍緩,對御府令擺手道:“孤王甚是滿意,你等皆有重賞,明日你自行到太子詹事府領賞吧!”

“謝殿下……”

御府令正待謝賞,太子殿下卻已擡腳便走,滕馭也隨之跟上,留下面面相覷的衆人。

年逾花甲的御府令重重喘了口氣,扶着桌案緩緩坐下,雖是歡喜得了賞,但若再如此多來幾次,他的老命都怕是要嚇沒了。

“待得年滿六旬,還是請準出宮,靠着數十年來積攢下的豐厚家貲,好生做個富家翁吧。”

老人家如是想。

雖說他乃閹宦,膝下無有子嗣,然早已從兄長家過繼了個侄兒,是個懂事孝順的娃兒,在官學裡也是刻苦用功,看着不是個會敗家的,足以爲他養老送終了。

那娃兒日後若沒能入仕爲官,卻有意營商謀生的話,靠着他傳下的技藝和多年積攢的人脈,開了繡坊做錦緞織造的買賣,也足以富貴傳家。

若教皇后阿嬌曉得,自家兒子踹門之舉導致御府令心生去意,怕是要氣得賞他頓拳腳。

莫以爲裁刺繡女工皆爲女兒家的手藝,恰恰相反,在御府監乃至織室,手藝頂好的內侍乃至宦官更多。

尤是這御府令,能在宮裡待到年愈花甲且專事置辦天子服御,數十載練就的技藝和眼力,全天下沒多少人能比得上,一旦出了宮,不知多少世家宗婦會搶着延請入府。

似這類老宦官,或如寧茈般的老醫官,若他們不自請出宮,天家無疑極爲樂意將他們留在宮裡養老。

皇后也是女人,愛美的女人,除卻雍容華貴的朝服,平日的燕居常服,出狩的獵裝,踏青的衣裙,哪樣不要裁剪合身,哪件無須精織巧繡?

敗家兒子,坑娘啊!

當然,皇后阿嬌也沒少敗家,更沒少坑自家兒子。

皇帝劉徹仰天長嘆,敗家婆娘傻兒子,三天兩頭的坑夫坑爹,爲之奈何?

第三百六十一章 脫崗培訓第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 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五百四十章 鳳翔珠寶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業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二百零二章 籌建邊城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六十二章 蹛林雲中 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爲質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四百三十一章 騎營演訓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郡油田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四百一十章 長秋醫學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四百八十七章 屬國三等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七百六十五章 爲官爲臣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一百六十五章 載人運輸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三百九十一章 驅使烏桓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纔是舉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車第一百二十章 兩軍對壘 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第二百五十章 鐵騎封城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一百七十五章 東郭農丞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四十五章 劉榮歸國 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八百一十九章 進逼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