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盟主之爭

這時,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和長沙太守孫堅剛剛趕了過來,這兩人與劉澤倒是相熟。劉澤對着袁術施禮道:“平原都尉劉澤見過袁將軍。”

袁術也瞧見了劉澤,不過洛陽城裡的那一幕他可沒有忘懷,鼻孔裡冷哼了一聲,道:“豈敢豈敢,聽聞潤德公可是要官封兗州牧的,緣何只混到了個平原都尉?”

劉澤瞧見袁術神情之中頗有些得意之色,心中暗想,這袁氏兄弟,果真是一個德行,睚眥必報,真乃小人作派。

“那裡那裡,在下才疏德淺,如何能擔得了封疆大吏的職責,能做到平原都尉,已經是朝庭的恩賞了。”劉澤不卑不亢地回答他。

袁術倒也沒有理會於他,而是與袁遺韓馥等人見禮。

他身後的孫堅卻是一臉的欣喜,急急地對劉澤道:“潤德賢弟,當年豫州一別,已是六年光景,知曉賢弟被貶斥到平原,爲兄甚是擔憂,不知賢弟一向可好?”

長社之戰後,孫堅便追隨朱雋前往南陽,後來又跟隨張溫前往西涼平定北宮伯玉的叛亂。中平四年,長沙人區星造反,朝庭任命當議郎的孫堅爲長沙太守前往討伐,大破之,因功受封爲烏程侯。董卓亂起,孫堅在長沙第一個響應討董的檄文,率兵北上,殺掉了不願意出兵討董的荊州刺史王睿和南陽太守張諮,收其部衆,兵勢極盛。不過他輕兵冒進,中了董卓部將徐榮的伏擊。損失慘重,穎川太守李旻就是在那一役之中被徐榮生擒後烹了。敗退之後的孫堅投靠了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兵駐魯陽,此番是應袁紹之約前來酸棗參與會盟。

劉澤含笑道:“多謝文臺兄掛念,小弟到了平原之後倒也安生,只是比不得文臺兄馬上封侯功勳卓著。”

孫堅亦笑道:“天下立奇功者,有誰能及得上潤德?若非潤德斬殺張角,這漢室的天下還不知是何模樣?若不是閹宦張讓等人從中作梗,賢弟早已是位極人臣了。可嘆閹豎方滅,這董卓又興風作浪。漢家天下難有寧日。”說着。孫堅倒是一嘆。

這關東聯軍之中,劉澤最欽佩的人除了曹操之外,便是孫堅了。在各路諸侯畏戰不前的情形下,孫堅身先士卒。勇往直前。打出了江東之虎的名號。

見各路諸侯皆已到齊。袁紹給王匡使了個眼色,王匡立刻站了起來,道:“今日諸侯會盟酸棗。共商討賊大計。以王某之見,兵多紛雜,各自爲戰,並不利於討賊大業,應推舉一位盟主,主持大局,號令天下,衆聽約束,然後進兵,董卓須臾可破。”

一石激起千層浪,衆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袁紹不禁皺皺眉頭,又衝着張邈遞了個眼色,張邈正欲開口,不料卻被鮑信搶在了前頭。“孟德公孤身虎膽,行刺於董卓,此等捨身義舉,天下幾人敢爲?此番諸侯興兵舉義,也是孟德公傳檄天下,愚以爲由孟德公出任盟主之位,實至名歸。”

袁紹的臉頓時便拉長了,目光變得陰沉了不少。

張邈接口道:“若論盟主人選,在下認爲還是應選德高望重者擔之更爲合適,資望不足者不足以服衆啊。”

許多人隨聲附和,唯獨劉澤輕笑了一聲。

張邈不禁有些惱怒,死死地盯着劉澤,厲聲道:“你笑什麼?”

“我倒是想問一下張太守,這聯軍選出盟主來,是要坐而論道還是要領兵作戰?”劉澤倒是一臉的坦然。

“討董聯盟,自然是要興兵討賊領軍作戰了!”張邈沒好氣地道。

“既如此,這盟主之位,理應由將佐之才擔任,運籌於帷幄之間,決勝於千里之外,這恐怕與德高望重風馬牛不相及吧?”劉澤的笑容之中透出一絲狡黠。

張邈爲之語塞,只是恨恨地瞪了劉澤幾眼。

王匡哈哈大笑道:“劉都尉此言差矣,難不成德高望重之人就無將佐之才?比如祁鄉侯本初公,系出名門,四世三公,更兼文武雙全,有大將之風,劉都尉不會認爲本初公沒有資格就任盟主一職吧?”

劉澤微微一笑道:“在下不過是就事論事,只與張太守討論下盟主是由德望之人擔任還是由將佐之人擔任哪個合適而已,並非有意針對本初公。”

孫堅這時高聲道:“若論德高望重兼有領軍之才,我看非公路公莫屬。公路公乃四世三公之後,名門嫡出,更兼領後將軍之職,乃朝庭棟樑之臣,這盟主之位,理應由公路公當之。”

袁術傲然自得,顯然孫堅的這番話出自他的授意,孫堅兵敗之後士卒不整糧草匱乏不得以投靠了袁術,此番袁術從魯陽趕到酸棗,本來就想一爭這盟主之位的。

袁紹的臉色如吞了一隻蒼蠅般難受,尤其是孫堅那句“名門嫡出”更是直指他的要害。大家都知道袁紹乃是庶出,在袁家雖是長子,地位卻在袁術之下,雖然名份上過繼給了叔父袁成,但還是將他視作袁家長子。在袁家之時,袁紹袁術兩兄弟就明爭暗鬥,此時爲了爭這盟主之位,更是挑唆手下出馬。不過袁紹的人緣好,籠絡到了不少諸侯,反觀袁術,驕狂自大,除了孫堅之外,竟無一人支持於他。

“敗軍之將,你又有什麼資格在這裡高談闊論,妄議是非?”兗州刺史劉岱一臉的不屑,輕蔑地嘲笑道。

孫堅大怒,雖然剛打了敗仗,孫堅還是很忌諱別人說這個事,劉岱張口便是敗軍之將如何如何,態度還是那般地輕蔑。要知道這一路行軍,荊州刺史王睿就是因爲輕視孫堅丟了性命,南陽太守張諮更是由於態度傲慢拒絕供應糧草被斬了首。孫堅可是以勇悍和蠻橫出了名的,面對劉岱的譏嘲,怒而撥劍道:“那你就看看我的劍利否?”

若是一般的人也就怕了孫堅的這股狠勁,可唯獨劉岱也是個愣頭青,仗着自己是漢室宗親的出身,眼高過頂,那裡把孫堅放在眼裡,見孫堅撥出劍來,亦撥劍在手,厲聲道:“你的劍利?難不成我的劍是吃素的?來來來,劉某今日倒想討教一二!”

大帳內的空氣陡然緊張起來,孫堅和劉岱兩人撥劍對峙,誰也不肯退讓半分。

袁紹不禁有些惱羞成怒,這裡畢竟是他的地盤,孫堅和劉岱此舉分明是不給他顏面,怒道:“你二人撥劍相向,成何體統?還不退下!”

在座的也是數冀州刺史韓馥年長,上前打勸道:“二位將軍皆是聯軍庭柱,大敵當前,理應精誠團結纔是,如此劍撥弩張,豈不讓董賊恥笑?”

孫堅和劉岱這才悻悻然地收劍住手,各自回座。不過經此一鬧,大帳內的氣氛有些冷場,許多人或沉默不語,或低聲議論,竟無一人出面開口。

不過局勢倒也漸趨明朗,這盟主的候選人不外袁紹、曹操、袁術三人,袁紹支持者甚衆,王匡、張邈、張超、劉岱、袁遺已旗幟鮮明地站到了袁紹這邊,曹操的支持者也就是鮑信、喬瑁、劉澤,只有袁術那邊勢單力薄,只有孫堅一人力挺,其他的諸侯如韓馥、張楊、孔伷則保持中立,沒有站出來明確表示支持誰,有些觀望的意味。

袁紹有些尷尬,本來今天他召集衆諸侯議事,這盟主之位是鐵板釘釘的,但半路殺出個孫堅來力挺袁術,搞得局面一發不可收拾,而且曹操的支持力量也不容小覷。那年頭,也不會搞什麼投票活動,少數服從多數,既然有不同意見,也只能是協商解決。

“孟德,你看此事該如何?”袁紹直接將皮球踢給了曹操。

曹操心知肚明,這袁紹肯定是死活不會放掉這盟主的位子,何況現在支持袁紹當盟主的人也佔多數,就算自己有心一爭長短,以目前的實力,尚不足以和袁紹對抗,也乾脆做個順水人情吧。

“依曹某之見,這盟主之位非本初公莫屬。本初公四世三公,名播海內,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公若就任盟主,登高一呼,必然是應者無數,大事可成!”

袁紹面色稍緩,推辭再三。

韓馥起身道:“本初就勿庸推辭了,這盟主之位非本初不可,實是衆望所歸。”

最大的競爭對手曹操主動放棄了競爭,就連一直態度暖昧的韓馥都出來支持袁紹了,於是衆口一辭地都轉向了袁紹:“非本初公不可!”

劉澤瞄了一眼袁術,袁術一副氣呼呼的模樣,顯然是很不甘心,但卻也無可奈何,畢竟沒有幾個人出來支持他。劉澤暗道,這袁術的人品也真是太渣了。

到了第二天,在袁紹的大營之中築起了一座三層的高臺,袁紹登壇拜將,歃血爲盟,就算是把討董的大旗給豎起來了。袁紹本來只是一個渤海太守,混同於一般諸侯,顯然覺得威望不足以服衆,於是就任盟主後,自封爲“車騎將軍”。(未完待續。。)

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189章 白虹貫日第148章 離別樓桑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413章 臧霸歸心第590章 重返徐州第429章 袁術稱帝第147章 朝庭封賞第175章 欺君罔上第448章 玉人垂淚第555章 出兵荊南第152章 一騎當先第473章 青梅煮酒第59章 匈奴來襲第82章 五原呂布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172章 厚顏無恥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266章 拜訪田豐第609章 海上絲路第9章 柳城信燈第583章 血染隘口第332章 三讓徐州第282章 懸賞通緝第323章 陳登做媒第630章 兵不血刃第11章 忠孝難全第21章 收服管亥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317章 下書曹營第377章 張飛罵宴第472章 偏殿面聖第659章 逃過一劫第35章 生意興隆第362章 絕望南岸第216章 處以笞刑第408章 金屋藏嬌第218章 針鋒相對第611章 另闢蹊徑第13章 返回故里第378章 貂蟬敬酒第392章 奪關沂水第83章 噩耗傳來第701章 禍及江東第39章 考覈比試第35章 生意興隆第587章 蟻附攻城第661章 再出祁山第67章 曲陽縣令第305章 火燒平原第17章 君子六藝第414章 天璧佳人第279章 力舉千斤第17章 君子六藝第356章 三不原則第226章 圖財害命第71章 粗茶淡飯第617章 巧破象陣第360章 挾持人質第377章 張飛罵宴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441章 陰陵之戰(四)第489章 夏口城陷第457章 窮途末路第170章 盧植獲罪第11章 忠孝難全第438章 陰陵之戰(一)第433章 黯然而別第139章 小人得志第356章 三不原則第579章 諸葛徵南第514章 周瑜決斷第511章 平定荊州第524章 在劫難逃第39章 考覈比試第426章 將星璀燦第109章 八步成詩第676章 全面開戰第446章 攻破皖城第516章 進軍赤壁第310章 徐州之變第491章 兩脅插刀第685章 周瑜北伐第237章 林海交印第200章 廢刺置牧第252章 書猶藥也第160章 人公將軍第304章 走爲上計第149章 南下廣宗第339章 福源米莊第108章 渾天之說第533章 捨我其誰第258章 醉翁之意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431章 鳩佔鵲巢第133章 行雲流水第79章 富可敵國第341章 糜家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