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的這張弓,由北方鐵木打造而成,沉重又堅韌。裡面一層纏着銀線,外面一層,包裹着鐵皮。這張弓,少說也得有十幾斤重,提着手中,讓人感覺沉甸甸的。
劉秀對王常的這張弓感覺很是滿意,笑道:“顏卿,這是一張好弓!”
王常苦笑道:“陛下有所不知,微臣當初爲了買下這張鐵木弓,可是差點傾家蕩產啊!”
劉秀聞言,忍不住仰面而笑。
他拿着弓,並未走下臺子,而是直接站在臺上,從一旁的箭壺當中抽出一支箭矢,雙指夾着,搭上弓弦,而後夾住箭尾的雙指勾住弓弦,用力向外一拉。
隨着咯吱吱的聲響,鐵木弓被他硬生生的拉滿,劉秀對準遠處的靶子,一箭射了出去。
要知道劉秀所在的高臺,距離箭靶少說也得有一百五十步遠開外,這麼遠的距離,別說箭矢能不能命中靶子,能不能飛到靶子那裡,都是個問題。
見到劉秀在臺上射出一箭,下面的吸氣和驚呼之聲此起彼伏,人們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那支劉秀射出的箭矢,看着它在空中畫出一條弧線,然後由空中墜落,最後哆的一聲,狠狠釘在一隻箭靶上。
一瞬間,現場靜得鴉雀無聲,人們簡直都快忘記呼吸了。
劉秀放下鐵木弓,舉目眺望箭靶,看到自己的這一箭只是命中靶子,卻沒能射中靶子中央的紅心,他禁不住嘖了一下,搖頭說道:“箭術實在不是我的擅長啊!”
他這話倒不是在自謙,箭術的確是他較弱的一項。
他經過兩次的伐骨洗髓,力氣本就比常人大得多,既然他能拉滿鐵木弓,那麼把箭矢射出一百五十步外,並不足爲奇。
他六識過人,一百五十步的距離,旁人或許都看不清楚靶子上的紅心了,但他卻能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對於旁人而言,劉秀的這一箭,可謂是技驚四座,但劉秀自己明白,以他的身體素質來說,他剛纔的這一箭,離完美還差得遠呢!
也不知過了多久,臺下的將士當中,突然有人振臂高呼道:“陛下神武——”
這一嗓子,一下子點燃了在場的漢軍將士們。人們齊齊振臂高呼:“陛下神武!陛下神武!”
“漢室必興——”
“漢室必興!陛下神武!漢室必興!”人們的喊聲,一浪勝過一浪。王常見狀,滿臉的笑容,嘴巴都不自覺地咧開好大。他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
己方對陣赤眉軍,連吃敗仗,組建起來的新軍,很多將士也都存在畏敵心理,陛下的這一箭,無疑會大大提升己方將士的士氣,只要士氣起來了,強盛如赤眉軍,也不足爲慮。
劉秀是在漢軍將士們地動山搖的歡呼聲中離開的校軍場。看到眼睫毛都快笑開花的王常,劉秀擡手指了指他,又搖了搖頭。
雖說他是被王常給利用了,但的確大大振奮了己方將士的士氣,這樣的利用,劉秀寧願多經理幾次。
接下來,王常又把劉秀領到了小校軍場,而後,一批批的老兵進入校軍場內。與老兵們相見,這纔是劉秀此次巡營最主要的目的。
看着一批批進入校軍場的老兵們,其中有許多張熟悉面孔,劉秀都有記得。劉秀邁步向人羣走了過去,龍淵和虛英立刻雙雙上前,小聲說道:“陛下!”
“無妨。”劉秀向他二人擺擺手,繼續向一衆老兵們走去。
見到陛下過來了,老兵們紛紛屈膝跪地,拱手說道:“小人拜見陛下!”
劉秀向衆人擺了擺手,他走到一名老兵近前,端詳他片刻,說道:“我認識你,你叫……袁石,小腹受過傷,被擡下戰場的時候,腸子都露出來了!”
聽聞劉秀的話,那名老兵擡起頭來,熱淚盈眶,哽咽着說道:“陛下還記得小人啊!”
“斷不敢忘!”劉秀動容地說道,同時伸手把他攙扶起來。
名叫袁石的老兵顫聲說道:“自那次重傷之後,小人便領了軍餉和賞錢,回到家鄉,還蓋了房子,討了婆娘。這次聽說陛下徵兵,要御駕親征,小人哪怕肝腦塗地,也要誓死追隨陛下!”
劉秀聽後,更是動容,擡起手來,拍了拍袁石的肩膀,說道:“好!好、好、好!”
除了好,劉秀不知道還能說別的什麼,老兵對他的這份情誼,已經超出了君臣之情,更像是一種對他個人的崇拜和信仰。
劉秀繼續往前走,時不時的叫出老兵的名字,而且還能記得他們跟着自己打過哪些仗,後來又是因爲哪裡受了傷才選擇的歸鄉。
老兵們敬愛劉秀,甚至是信仰劉秀,不是沒有原因的。
首先,劉秀能帶領着他們打勝仗,無論面對多麼強悍的敵人,只要是跟着劉秀,他們就擁有與敵決一死戰的勇氣,而且也有信心能夠擊敗敵人,活着走下戰場。
其次,劉秀對他們這些兵卒,不是用完了就拋棄掉了,在劉秀的心裡,是真的有他們,能記住他們的名字,能記住他們做出的功績和貢獻。
其實對於普通兵卒而言,這就已經足夠了,哪怕是戰死沙場,起碼他們能留下名字,他們所追隨的人,能夠記得他們。
劉秀走進人羣裡,將跪地的老兵們一一扶起,但現場的人太多,劉秀無法做到全部親自攙扶,他擺手說道:“諸位軍中的老弟兄們,大家都起來吧!”
“謝陛下!”人們紛紛起身。劉秀說道:“你等皆以返鄉,本可遠離沙場,免受兵戈之險,見我徵令,又紛紛迴歸,秀在此多謝諸位!”
說着話,劉秀拱手,深施一禮。
見狀,已經站起的老兵們又都紛紛屈膝跪地,齊聲說道:“陛下折煞小人!”
劉秀回頭,向王常那邊點點頭。王常立刻會意,向旁一揮手。
許多的兵卒走了過來,人們有的拿碗,有的抱着酒罈。到了老兵們近前,前面的人發碗,後面的人倒酒。
劉秀也拿起一隻碗,裡面盛滿了酒水。他看着手中的酒碗,大聲說道:“這第一杯酒,當敬爲國捐軀之英烈!”說着話,他轉頭走出人羣。
這時候,有幾名兵卒擡着三副甲冑,擺放在衆人面前。三副甲冑都是被固定在衣架上。第一副,是劉植的甲冑,第二副,是萬脩的甲冑,第三副,是景丹的甲冑。
這三位,都爲劉秀的河北基業立下過汗毛功勞,而在劉秀稱帝之後,又歿於沙場。
在場的都是漢軍老兵,只看甲冑,立刻就認出是何人的盔甲了。看到這三副盔甲,人們無不黯然落淚。
劉秀走上前去,擡手輕撫着衣架上的甲冑,甲冑立在那裡,就好像他們人還在一樣。劉秀幽幽說道:“瓦罐不離井口破,大將難免陣前亡!第一杯酒敬英烈!”
說着話,他倒退兩步,高高擡起酒碗,灑於地上。
“敬英烈——”後面的老兵們,齊聲高呼。人們效仿劉秀,將碗中的酒水傾灑於地。
很快,有兵卒上前,爲衆人的酒碗再次倒滿酒水。劉秀依舊高舉着酒碗,說道:“第二碗酒,祝我大漢江山,國泰民安!”
“大漢江山,國泰民安!”這回,劉秀和老兵們,皆把碗中的酒水一飲而盡。
等酒碗再次被倒滿酒,劉秀將酒碗敬向對面的老兵們,說道:“第三碗酒,敬我漢室老兵!”
老兵們則齊齊端碗,異口同聲道:“敬陛下!”
劉秀和老兵們再次將碗中的酒水一飲而盡。
接下來,王常安排部下,就在小校軍場內,烤了十好幾頭全羊,劉秀和老兵們邊吃羊肉,邊喝酒聊天。
劉秀沒有那麼大的架子,更沒有做皇帝的高高在上,恰恰相反,現在的他,比以前做蕭王的時候更加平易近人。
當然了,也可以說劉秀是在故意做姿態,裝樣子,但一個人,若能始終如一的故作姿態,裝樣子,那也是人家有超常的本事。
其實,劉秀的骨子裡是很清高的,因爲他是太學生,當時的高材生。也正是因爲他有這種清高的勁兒,他從不擺皇帝的架子,哪怕是自稱,他最長用的也是我,而不是朕。
劉秀的這次巡營,可謂是大大振奮了新軍的士氣。劉秀在校軍場內,那技驚四座的一箭,當真稱得上是神武。yuyV
另外,劉秀對老兵們的厚待,不僅團結了老兵,而且也給新兵做出了榜樣,讓新兵們都清楚的認識到,輔佐天子,爲天子征戰,那是很有前途的,早晚有一天,自己也會由新兵變成老兵,也會得到天子的這般厚待。
WWW ☢тTk ān ☢C〇
相隔不久,鄧禹派鄧寬抵達洛陽,同時還帶來了大司徒和樑侯的印綬。
鄧禹的辭呈遞交上去,遲遲沒有得到天子的迴應,但鄧禹也有聽說,這段時間,朝中彈劾自己的大臣極多,爲了自己,連天子都要頂着巨大的壓力。鄧禹不希望劉秀因爲自己而爲難,這次他也不遞交什麼辭呈了,而是直接上交印綬。
看到鄧禹託鄧寬送來的印綬,劉秀禁不住長長嘆息一聲。
清涼殿,大殿。劉秀看向鄧寬,問道:“阿寬,令兄近來可好?”
鄧寬是鄧禹的親弟弟。因爲鄧禹的關係,劉秀對鄧寬也很熟。不過鄧寬年紀小,對建武朝廷也沒什麼功績,但後來他卻能被封侯,這也全是因爲鄧禹的關係。
鄧寬向劉秀欠身,說道:“家兄一切安好,煩勞陛下掛念了!”
劉秀點點頭,看着擺在桌案上的兩隻印綬,他思前想後,將大司徒的印綬收了,將樑侯的印綬向前一推,說道:“仲華引咎辭去大司徒之職,我可准許,但樑侯之印綬,阿寬帶回去吧!”
“陛下,這……”
劉秀向他擺擺手,打斷他下面的話,正色說道:“仲華卸任大司徒,可暫任右將軍之職!”
鄧寬聞言,連忙向前叩首,說道:“微臣代家兄,謝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