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遊市

抓住仲夏尾巴的開封,已經十分炎熱了,烈日當空,釋放着光芒與熱量,籠罩在城池內外。市井間,碼頭上,多的是光着膀子的挑夫苦力,揮灑着汗水,辛勞地在東京城生存着。

不知從何時起,東京也貼上了“居大不易”的標籤,東京固然繁榮,但對於底層的百姓而言,卻也非王道樂土。當然,作爲帝都,帶給百姓們的好處也是顯著的,只要肯幹,總能找到一份不錯活計。

酷熱給東京士民生活的影響還是很大的,街坊時間,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多了大量售賣涼茶、冰飲的攤販。

“近來東京民間,議論最多的事情,是什麼?”漫步在東市內,看着市民百態,劉承祐問隨侍的張德均。

“回陛下,是占城與真臘兩國使者鬥毆的之事,坊間議論紛紛,皆言這些蠻夷小國,不顧國體,不識禮儀!”語氣中透着少許的玩味,張德均稟道。

聞之,劉承祐也不由笑了笑,以一種輕鬆的語調說道:“似占城、真臘這等小國,原本不名一文,少有人知,如今只是一場鬥毆,卻廣爲東京百萬士民知曉,你說值不值得?”

聽皇帝這麼說,張德均當即陪着笑,應道:“如官人所言,那確是值了!”

乾祐十五年,似乎真的是特殊的一年,特殊就在,從開年以來,遣使入貢東京的諸方使節是紛至沓來,似中南半島,春季三佛齊來使後不久,占城與真臘也分別來使。

在這個時代,中南半島的局勢同樣不安寧,諸國並立,風波不斷,當然,對於大漢而言,不過是些小打小鬧罷了。

比如占城國與真臘國之間,兩方已經進行了半個多世紀的戰爭了,從國力強盛,打到疲弱,都似乎還望不到盡頭。

此番到東京進貢,都想在天朝好好表現一番,而兩國的鬥爭也延伸到了東京,也是賓館安排不周,沒有考慮到兩國關係。這接觸多了,衝突也就發生了,甚至釀成讓東京士民議論取笑的鬥毆,包括兩名正使都參與了打得是鼻青臉腫的。

“說起來,朕倒沒怎麼關注,調解如何?”劉承祐問道。

張德均應道,淡淡的語氣中透着點傲然:“撮爾小國,但敢在大漢帝都犯法鬥毆,朝廷未將之下獄,已是法外寬容。據說面對禮部官員的調解,兩國使者是誠惶誠恐,謝罪不已,並保證今後會約束隨從,不再生事!”張德均答道。

“看來這認錯態度,還是不錯的啊!”劉承祐淡淡一笑。

事實上,關於占城與真臘兩國之間的情況他們的恩怨情仇,劉承祐是一點都不在意,對其使節衝突,也純當聽個樂。不過,對於使節往來,還是予以歡迎。

相比之下,劉承祐還是更關心占城國一些,爲了占城稻,這可是史料記載中赫赫有名的“神器”,此前沒有想到,這使者主動來了,也就勾起了他的記憶。可惜的是,此番進貢的物品中,沒有稻種,不過關於對占城道的引進,卻提上了日程,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聽主僕二人交談,旁邊,一名華服老者,也接口了:“大漢朝,如今是越發有萬方來朝的強盛氣象了,太平盛世,已然來臨了啊!”

語氣中,是十分感慨,也夾雜着幾分自豪與欣慰。聞之,劉承祐揚揚手,不知是自得還是謙虛,說道:“高公此言說得還是太早了,天下既尚未一統,民生疾苦猶多,豈敢言盛世?”

跟在劉承祐身邊的老者,乃是回京的燕南布政使高防,一切都在按着劉承祐的規劃在走,經過三年的調整,朝廷對燕南諸州的統治也徹底穩固下來。高防在幽州的使命,也基本完成,終於被調回東京。

回到東京的高防,也彷彿卸下了肩上的重擔,解放了身上的枷鎖,整個人都輕鬆起來了。而對這個忠於王事的老臣,劉承祐也給予了極高的尊重與優待,隔三差五便召進宮中交談,此番出巡,也讓其變裝侍奉。

“官人謙虛了,就如今之天下,任擇一民,只怕無人不感念陛下,與他們安定生活!”高防這麼答道,經歷過那個亂世的人,太知道那個時代生存之艱難了。

然而,劉承祐卻搖了搖頭,意味深長地說道:“高公,十五年的時間,足以使新一代的人成長起來。上一代人所冀望的生活,可不一定能滿足新一代人。統一天下,只是太平的一個開端,一個起步,想要達到盛世,需要朝廷做的事情,還很多啊!”

皇帝這麼一番話中,感慨良多,高防聞之,頗爲意外。稍作體味,拱手向劉承祐道:“陛下常能有如此遠見卓識,保持這等冷靜睿智,臣欽佩不已。對於即將來臨的盛世,臣抱有十分的期待與信心!”

“哈哈!”見他鄭重其事的樣子,劉承祐笑了笑,趕忙扶起他指了指周遭的路人。

高防這才反應過來,連連告罪:“一時動情,失態了,失態了!”

環視一圈,劉承祐又輕笑道:“高公,我打算把開封交給你治理!”

突聞此言,意外之餘,也感驚喜,這是皇帝信重的表現。不過,嘴上還是十分謙虛的,壓低聲音:“臣之德行,何以尹京?”

劉承祐表情也嚴肅了起來,看着高防鄭重道:“你不必謙辭,以公對我與朝廷的貢獻,如今還朝,我籌思良久,唯有開封府一職,既能酬你功績,也展你才能。高公,莫非沒有信心治理好開封?”

見皇帝這麼說,多少也瞭解些其脾氣,也不再故作矜持,高防拱手應道:“謝陛下!”

“再走走,久居深宮,也是煩悶,不多接觸接觸民氣,都不知人間煙火,是何光景了?”揹着手,以一個略顯得瑟的步伐,行走在寬闊的街道上。

這只是東市內中,一條普通支路,卻有近五丈寬,足以容納四輛馬車並行。而劉承祐這一行人,遊逛市內,卻顯得十分囂張,招搖過市,引人注目。

沒辦法,侍衛們必需得保證皇帝的安全,沒有驅散人衆,清道淨街,已經算是剋制了。如此,雖然有礙觀瞻,但劉承祐也能理解。

至於旁人異樣的目光,則無求所謂了。當然,雖然這一行人招搖,但也沒有引起什麼轟動,東京這個地方,貴人太多,各種排場的都有,因此劉承祐這一行人特殊些,倒也未太出奇。甚至,那些巡視的市卒,都躲得遠遠的,識趣地不上來查問。

停在一個攤販前,在隨護將領劉廷翰的示意下,兩名衛士立刻逼了上去,嚇得那面態憨實的中年攤主,連連告饒。

見狀,劉承祐是等衛士檢查完了,才輕斥一句。這是一個賣蒲扇的小市民,順手取下一把觀察了一下,和顏悅色地對那攤主道:“這位老哥不用怕,我的隨從都是些粗人,不通禮數,驚擾了,還望見諒!”

這攤主,被劉承祐這番話,說得一愣一愣的,完全沒反應過來,只是看着貴氣威嚴的劉承祐,下意識地說道:“這位官人要買蒲扇嗎?”

將手中那把蒲扇晃了晃,說:“這柄多少錢?”

“您手中那種最貴,十文錢一把。”攤主小心地答道,觀察着劉承祐的表情,趕忙道:“官人若是喜歡,就當小的贈送了。”

“掏錢吧!”

聞聲,張德均趕忙自隨身的錢袋裡,取出十文銅錢,丟給攤主。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正常交易。

即便如此,攤主的兩眼也不由發亮,願意買高價蒲扇的客人,終究是少數。

劉承祐則拿着扇了扇,沒怎麼使力,熱風襲面,劉承祐笑道:“還挺好使!”

“官人放心,這貴,自有貴的道理,小的從不敢欺客!”攤主熟練地收起銅錢,應承道。

第17章 附議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8章 瓊林宴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39章 連夜南進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406章 影響擴大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36章 李業告狀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27章 出兵爭論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39章 百年大計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316章 不裝了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136章 趙都帥第180章 賞功第68章 撤了第142章 準備殺雞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46章 糧與錢第162章 兵事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364章 沉默第60章 狠狠敲打第14章 腹黑之謀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245章 遼帝的決心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140章 封王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199章 出宮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42章 嶺南在望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129章 叔父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165章 回鶻使者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67章 又去一老第1674章 爆發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40章 濮州案(3)第6章 告一段落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15章 馬楚內亂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1689章 高規格第399章 還債第20章 屯務廢改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309章 江淮將帥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242章 戰後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15章 荊南來使第1693章 安西王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92章 兩京並重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1809章 餞行第243章 不自知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68章 二次北巡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51章 詔令西進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60章 狠狠敲打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17章 武德司第282章 善後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