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南口大戰9

遼軍這邊,將帥做下了基本判斷與決議,並照其落實,但喉中始終如有梗阻,心懸巨石,難以釋放。完全無法成眠,也無心睡眠,耶律屋質親自帶着人巡夜,想以此緩解胸中的顧慮。

此時南口的戰場形勢佈局,就如一枚銅錢,內方外圓,數萬漢軍殘部,縮守堅拒,十幾萬遼軍,層層圍困,雖處一種平衡狀態,然寨柵崢嶸,鋒芒畢露,氣氛肅殺。

耶律屋質巡看全營,處置不法,排整不法,忽得東面殺聲驟起,人影攢動,趕忙派人查看,自循後而往。很快得到回報:“大王,有漢騎自東面襲營!”

聞之,耶律屋質緊鎖的眉頭又凝沉幾分:“有多少人!”

軍官道:“不過兩三百人!”

耶律屋質心中的疑竇稍解,如果只是小股敵騎繞襲,也就可以解釋,爲何耶律沙監視不住。旋即臉上冷意森然,厲聲下令:“好猖狂的漢軍,以此寡兵,也敢襲我!命令東寨諸軍,嚴勒部卒,不許生亂警備南口漢軍出擊。務必將這股大膽漢騎,圍殺剿盡!”

“是!”

等耶律屋質趕到東營時,殺聲已然消解,遼軍的少許混亂已然被控制住,但休整的節奏儼然被打斷了,兩萬餘軍,各個強打着精神,警惕應戰,甚至向其他三面蔓延。

而突襲的兩百漢騎,在遼軍的圍殺之下,死傷嚴重,所幸佔得突襲之效,又小股急突,還是成功地抵達漢軍東營,被守將董遵誨安排人接應,方纔保全性命。在營前,又是趁勢一場攻防廝殺,最終被漢軍一通攢射,死傷了上百人後,遼軍主動放棄。

敵軍營寨,哪裡是那麼容易衝擊的,也就是南口外圍的營寨破壞嚴重。党進成功地活下來了,不過身上又添了四處戰傷,而活着跟他被接入中寨的士卒,不足三十人。

董遵誨素喜勇士,雖在黑夜之中,但也望見了党進在馬上的勇猛風采,親自迎接,大讚之。党進身上揹着任務,顧不得許多,直接表明身份:“我是龍捷指揮使党進,特奉陛下之令前來,陳留王呢,我要事相稟!”

看着党進,董遵誨不由指着他身上的創傷:“陳留王在中軍,將軍受傷不輕,莫若先止傷勢?”

此時的党進,就像一個血葫蘆,渾身潑滿了鮮血,有敵軍的,也有他自己的。對此,党進搖搖頭:“軍情重大,不敢怠慢,待匯稟過陳留王,再做他計!”

見他堅持,董遵誨當即命手下一名軍校,引党進往見安審琦。什麼重大軍情,他沒有貿然多問,但從党進此來以及他的口風,可以猜測,是好消息。

東營之外,耶律屋質對於截殺的結果很不滿意,但也沒有過於苛責將校。比起責備,他更加關心,這小股漢騎背後的用意,其目的爲何?

這個秋夜,註定不會安寧!安排人加強警惕防禦,耶律屋質找到耶律琮,二者再度商談,南邊又有消息傳來,漢軍分數支輕騎來擊,輪番襲擾,不得安寧。

對於漢軍這連番的主動出擊襲擾,耶律屋質二人,都感覺到了不尋常,就仿若山雨欲摧前的壓抑。漢軍的動靜雖然不大,且顯得尋常,但釋放出來的信號,卻令人心悸。

此時的遼軍,本就因南口堅寨難下,而心懷憂慮,此時自然不免多想一些。

“耶律沙那邊,漢軍襲擾,必是想要疲敝我軍。方纔突擊大營的漢騎,只怕是爲了與南口漢軍取得聯繫,安撫其心,加強其抵抗意志!”耶律屋質將他的分析說來。

“北院大王所言甚是!”耶律琮表示認可,然後問道:“我們該怎麼辦!”

耶律屋質沉默了,一時無語,良久擡首,肯定地說:“此番出擊作戰,已經給南口漢軍造成重大創傷,不能竟全功,雖然遺憾,但爲大軍安危,不可在固執於此。而今將士疲憊,漢軍援兵已至,實無必要再拖下去了。我以爲,我們必須考慮撤軍事宜了!”

聞言,耶律琮說:“以眼下的形勢,縱使我們選擇撤退,漢軍也不會放我們輕易離去!”

見耶律琮還有所保留,耶律屋質當即道:“拖得越久,於我軍越不利!漢軍援兵難料多少,如令其重兵雲集,形勢更危!”

此時的耶律琮,滿臉的疲憊,看着耶律屋質,語氣弱了些,說:“也不知陛下那邊,是何意見?”

耶律琮這話,也給耶律屋質提了個醒,他們二人率領大軍出擊,有臨機決斷之權,但真正的統帥,還在遼帝。此前,已遣人,飛馬稟報耶律璟,請求意見。

沒有讓二人再等多久,約寅初兩刻時分,遼帝耶律璟的使者來,急赴帥帳,帶來兩則消息。其一,耶律璟已率軍親赴居庸關口;其二,下令撤軍。

對此,耶律琮神情微鬆,耶律屋質則趕忙問明情由。使者語氣嚴重地回答,說南樞密蕭思溫兵敗檀州,已逃至儒州,檀州的十幾萬漢軍,隨時可能西移支援南口戰事。

得此消息,耶律屋質二人屁股也坐不住了,更不需有其它的想法了,快速達成共識,聽令撤軍。但自古作戰,撤軍更比進軍難,而況是十幾萬的大軍。

在時間方面,也顯緊迫,幾乎可以料定,昌平的漢軍,襲擾在前,黎明之時,必然主動發起進攻,以拖延遲滯大軍。而突入南口漢寨的那些漢騎,顯然也是爲了同安審琦取得聯繫,通報此消息。漢軍背後的意圖,已然明瞭。

想通這些事情,耶律屋質與耶律琮,心中的緊迫感更足了。已是平旦時分,縱是秋末天亮的稍微晚些,可供他們做撤軍準備的時間也不多了。

當即,耶律屋質與耶律琮,召集南口各部各軍將領,直接通報與撤軍的消息,安排好撤軍的順序,言皇帝已親自領軍接應。讓四面遼軍,暗中準備,動靜要小,速度要快。

撤軍之要,在於後路的保障暢通,漢寨北面的遼軍,被安排在最後批次,先從南面撤起。同時,自三面軍隊抽調編制,以左皮室軍爲核心,組織起了一股強大的機動兵力,也隨時應對突發情況。南面的耶律沙軍,也急遣人通報,告之做不堪襲擾之狀,提軍北上。

很快,從北到南,自上而下,遼軍整個行動起來。但是,十幾萬人齊動,哪怕根據軍令,儘量小心,所造成的聲勢,依然巨大。

最先警惕起來的就是南口的漢軍,原以爲是想要再度進攻,但很快就反應過來了,遼軍是想撤。從党進口中,得知了南口戰事漢遼雙方的全局情況,安審琦與諸將底氣也足了。

在察覺到遼軍撤軍意圖之後,安審琦第一時間便想到,是檀州戰事的結果,遼軍也收到了。考慮到皇帝拖延牽制遼軍的任務,安審琦不由感到爲難,看起來並不好完成,尤其在遼軍先動的情況下。

安審琦並不敢直接下令出擊,如今南口的漢軍狀態實則很差,貿然進攻,容易造成自身防禦的漏洞,給遼軍與可趁之機。檀州大軍什麼時候到,還是個問題,漢軍三部大軍,最危險的就是他這支殘兵了,最需穩重的也是他。

但要看着遼軍從容準備撤退事宜,又不是安審琦所能容忍的。稍作思量,安審琦做了三個決議。

一,將天子親自提兵救援與檀州大捷的消息完全通報上下,以進一步鼓舞士氣,果然,效果很好,軍情大悅,雖睏倦不堪,但精神振奮。並使全軍,高呼喊殺,震懾遼軍,同時寨中戰鼓擂動。

二,令各軍選派敢死之士,配合營中僅剩的一千多騎兵,分成數支,向四面的遼軍發起衝擊襲擾,必不與其安穩撤退的機會。

三,繼續加強防禦,同時,自各軍中挑選猶有戰的精銳之士,飲水進食,補充體力,準備在關鍵時刻突擊,得七千衆。

安審琦在緊急之間的應對,對於遼軍自然造成了影響,熾烈的歡呼喊殺聲,引的外圍遼軍手忙腳亂,不少軍官下意識地就帶着人,準備就地迎敵。

漢軍雖然是雷聲大雨點小,仍舊打亂了遼軍的撤退事宜,又處晨昏之中,視野暗淡,所造成的混亂更足了。對此,耶律屋質與耶律琮立刻分衆彈壓,安撫軍心。

同時,漢軍的動靜也證明,其勘透了己方撤軍意圖,是以也不遮掩了,直令加快撤退事宜。一時之間,漢軍的鼓聲與呼喊,似乎在遼軍送行一般,慢慢地,遼軍也習慣了。

在這種情況下,安審琦尋機下令,死士齊出,亡命向四面的遼軍發起突擊。驟然的出擊,起到了突襲效果,再度在遼軍之中引起混亂。

對此,遼軍也無奈,只能調整,全力圍殺這些礙事的漢軍。因爲派出的兵力不多,在遼軍的攻擊下,沒能支持多少久,陸續敗歸。

安審琦也無意外,命其休整,再遣壯士出擊。就這般,四面每次出擊數百人,敗則歸,無賴戰法,效果卻不小。就像幾個石子,將遼軍這潭大湖,撩得水波盪漾。

當然,如果僅靠這種戰法,能奏效,卻不能奏成效。遼軍的撤退事宜,在耶律屋質與耶律琮的指揮下,仍舊展開了。但安審琦的舉動,還是牽扯了他們很大精力,拖延了不少時間。

事實上,雙方都是在搶時間。

南口雙方鬥智角力,昌平這邊,收到耶律屋質的軍令,耶律沙也沒有遲疑,在漢軍的襲擾之下,早是全軍戒備,即下令,向北撤軍。

耶律沙軍的動向,很快牽動的昌平漢軍,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判斷與決策。把所有的騎兵都集中起來了,加上襲擾的五千軍,兩萬餘騎,全部出擊,追擊耶律沙軍。

再其後,柴榮與趙匡胤二人,又率剩下的四萬多有所休整的步軍,踵其後,出城北擊。劉承祐這回很老實,沒有親自上戰場給將士添麻煩的意思,只是鄭重地對柴趙說,朕立城頭北望,盼將士建功,高奏凱歌。

破曉之前,黎明將至未至,暗淡的晨色之中,漢遼雙方之間,再度展開角力。遼軍撤而不亂,漢軍緊追不捨,各有目標,互不妥協,這是一場三十萬人的會戰、較量。

第54章 繼續忽悠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28章 下獄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0章 平淡的會面第79章 滏陽之捷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52章 巫宦之國第387章 就國第47章 應對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15章 名單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53章 有詩云第287章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444章 揣測者第380章 投漢第416章 尾聲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122章 連鎖反應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與舊人第132章 進宮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52章 幽燕變故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154章 滅門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世宗篇47 封禪第30章 湖湘之治第198章 轉折點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329章 遊市第341章 向錢看第191章 北巡結束第494章 輕輕放下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13章 相敬如賓第35章 東歸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96章 言官第43章 東京聲色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85章 善後爭議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121章 道士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349章 聖駕過府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104章 在真定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119章 回京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54章 繼續忽悠第313章 日常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88章 童謠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92章 兩京並重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771章 襄陽王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99章 北使南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