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瓊林苑內

bookmark

瓊明苑內,紙鳶高飛,一個比一個高,草野間的執線者,乃是大漢的皇子皇女們。

“昉哥哥,再高點!再高點!”邊上,輕靈的歡笑聲響起,卻是漢大公主劉葭抓着四皇子劉昉的衣服,蹦蹦跳跳,一副激動的樣子。

明明一張稚嫩的面龐,劉昉臉上卻明顯露出些無奈,一面牽着線,一面應道:“再高,紙鳶不壞,線也要斷了!”

“我不管,讓我來!”劉葭明亮的眸子中,滿是躍躍欲試。

“你!行嗎?”劉昉眉毛一挑,似乎有些懷疑。

作爲皇帝最寵愛的女兒,天之驕女,年紀雖小,但哥哥小視的目光讓他十分不悅,昂着小腦袋,扯着劉昉的袖子,乾脆道:“我來!”

見狀,劉昉當即把手中的木柄放到劉葭手上,道:“抓好了!”

“好!”劉葭雀躍地應了聲。

然後劉昉手一鬆,伴着一陣驚呼,幾歲的小丫頭,顯然受不了那力道,被風力帶動着不由自主地上前,小腿急走,蹣跚不穩,很快就跌倒在地。

“哇”的一聲,小公主嚎啕大哭起來,顯然是摔疼了。後邊,原本帶着頑皮笑容的劉昉,立刻就慌了,趕忙上前。

另外一邊,離得較近,作爲長兄的劉煦見了,乾脆地扔了掉手中的風箏,先行把劉葭扶起來,關心地問道:“摔到哪兒了?”

順便還瞪了劉昉一下,劉昉則縮了下脖子,訕訕一笑。聽着哥哥溫柔的關懷聲,劉葭哭得更歡了,聲音倒是響亮。

劉晞也湊了上來,幫小丫頭摘着頭上、身上的草屑,劉煦則吹着她擦傷的小手。劉昉抓耳撓腮的,想了想,衝劉葭扮鬼臉逗妹妹。

在哥哥們的努力下,劉葭終於止住啼哭聲,並且在劉昉的搞怪下破涕爲笑,精緻的小臉上,淚眼朦朧,水汪汪都,透着種狼狽的可愛態。

“紙鳶掉了!”指着墜落在金明池內的風箏,劉葭委屈地道。

“我去給你撈上來!”劉昉說道。

“我的給你!”作爲二哥的劉暘也走了過來,將自己的風箏給劉葭,貼心地把木柄插入土地,劉晞順手拿起一塊石頭,將之砸深砸實。

“四弟!”

劉煦突然高喊一聲,卻見劉昉真的跑到金明池的灘塗上,在那裡踩着水,解去外袍,似乎真的要下水。

當然,不可能成功,被慕容承泰抓了回來,跟捉小雞一般,拎到御前罰站。回到東京之後,因爲在西南鍛煉出來了,又有戰功打底,還是皇親,慕容承泰被調到御前宿衛,爲下一次提拔任用打基礎。

金明池畔,平整的草地上鋪着幾道地毯,上邊搭着帳篷,設好席案,擺着美酒,瓜果,肉食,劉皇帝的後宮零零散散地聚在一塊,敘話遊戲。

季春之陽十分和煦,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十分舒適。劉承祐被一干美人環繞着,慵懶地側躺着,很享受的樣子。

幾個孩子間的趣事,引人發笑,虎頭虎腦的劉昉規規矩矩地站在那兒,聽着折賢妃嗔怪的教訓,這副場景只令人會心而笑。

“官家,他們兄妹之間,感情如此之好,甚是難得啊!”大符美眸中透着溫慈,對劉承祐道。

劉承祐將劉葭抱在懷中,拿着那擦得通紅的小手,憐愛地問道:“是不是哥哥欺負你了?和爹爹說,我教訓他,替你出氣!”

聞問,劉葭眨巴了幾下眼睛,看了看劉昉,劉昉也聽到了父親的話,朝着小丫頭擠眉弄眼的。咬了咬手指頭,劉葭搖了搖腦袋,應道:“昉哥哥陪我玩,對我很好!”

兩小兒之間的互動,劉承祐盡收眼底,不由莞爾。召來劉昉,在其屁股上拍了一下,說:“你還敢下水了?”

劉昉嘿嘿笑道:“兒聽聞,爹爹身邊的侍衛,都是上山伏虎、下海擒蛟的勇士。我以後就是這樣的勇士,不過下一小池,何懼之有?”

聞之,劉承祐不由教訓道:“志氣可嘉,不過大言不慚,小小年紀,不要好高騖遠……”

“陛下!”內侍孫延希前來通報:“李相公與柴樞相求見!”

聞報,劉承祐立刻擺了擺手:“讓二位相公稍候!”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 號 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朝皇后等人吩咐了句,劉承祐翻身上得御馬,疾速朝苑殿駛去。這段時間劉承祐將國事政務全部撂給宰相們,自己帶着一家人待在瓊林苑內納閒,每日就讀讀書,練練武,調調請,喝酒打獵,逍遙自在。

“陛下!”見一身勁服入內的劉承祐,李谷與柴榮趕忙起身拜見。

“免了!坐!”劉承祐形容輕鬆溫和,說:“此間就我們君臣三人,不必拘此俗禮!”

“謝陛下!”

“不知陛下喚臣二人,有何吩咐?”李谷恭敬問道。

柴榮的爵職較高,但論資歷威望,還是李谷更甚之。

看着二人,劉承祐微微一笑,探手在案上的奏章中翻了翻,拿出一封本章,交給二人:“王全斌給朕上了一封奏章,有些意思,給二位看看!”

觀察了下皇帝的表情,李谷率先接過,翻開閱覽。此疏乃王全斌上奏,請命率軍討伐大理,收復西南土地!

前番酬功,所有將帥都有策勳賞爵,唯獨王全斌與王仁贍二人。當然,原因他們自個兒都心知肚明。

王全斌沙場宿將,素以忠正揚名,談起他此前的事蹟,基本都是正面形象。

此番平蜀,王全斌的戰功並不低,晉個郡公還是沒什麼問題的。然而,結果爵位沒有晉升,還收到了處分,在川蜀奮戰大半年,算下來反而虧了。

值得慶幸的,算是擺脫了牢獄之災,並且在蜀中的收穫還是實在的,皇帝並沒有進一步的清算。這也就罷了,畢竟犯了忌,得認。

原本,王全斌是長了教訓,準備蟄伏待機,求下次立功的機會,畢竟他年紀還不大,還能披掛上陣,爲國建功。

最初,樞密擬以王全斌爲劍南道都指揮使,坐鎮成都,巡檢西南。但是,自東京的事端過後,情況發生變化了,似乎準備另委他人。

得悉此事,王全斌坐不住了,苦思冥想,琢磨出了這麼一條封“討伐大理”的奏章。

一是向皇帝表明自己渴望建功立業的志向,二嘛,若是皇帝同意了,領軍南征,可就是給他戴罪立功的機會了。至於討伐大理的得失利弊與難度,則不是他考慮的,或者說他有意不去多想。

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131章 鳴沙匪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115章 西北情況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170章 河東改制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127章 不允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331章 泰來樓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175章 在滑州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136章 趙都帥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459章 挫折第68章 撤了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153章 削藩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264章 孺魏王第46章 郭榮奏事第234章 王公勤勉世宗篇終 駕崩第37章 新政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13章 舉城同歡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15章 名單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30章 收穫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第15章 襄陽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151章 凋零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357章 國滅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107章 殿試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86章 戍卒之心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41章 高麗國王第70章 同州之戰第151章 凋零第40章 郭黨俊傑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159章 還朝第157章 劉老四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65章 決議南征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第167章彈冠相慶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1756章 海豐號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第1705章 君臣都發狠了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16章 態度迥異第98章 山道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155章 南唐來使2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62章 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