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蜀臣

是夜,劉承祐夜宿坤明殿,一直到第二日,帝后一道用過早食,冬日高升之際,方纔前往崇政殿。

嘴裡看似不在意,但對於昨日範質的求見,還是記掛着的。一至政殿,劉承祐即召郭侗問詢:“昨日,範相求見,所呈爲何?”

聞問,郭侗效率極高地翻出一份奏報,說道:“政事堂已經將川蜀各籍冊整理結束,進報其州縣、人口、耕地、倉廩等情況。”

“哦?”劉承祐當即來了興趣,直接對郭侗道:“你先給朕說說!”

“是!”聞言,郭侗攤開奏章,說道:“此番平蜀,朝廷凡得府1,州45,縣237,戶498946。乾祐七年朝廷已取之興州及興元府,另有縣7,戶42580......”

沒有等郭侗唸完,劉承祐打斷他,說道:“這些,都是根據蜀地官府檔案,所得數目吧!”

“正是!”郭侗頷首。

“放着吧!”劉承祐突然興致大減,道:“那必然與如今川蜀的實際情況有所出入,僅以蜀亂,就不知造成了多大的變化。嗯,制下政事堂,要確切的人口、土地情況,不搞清楚這些,如何治之?”

“是!”

“還有什麼?”劉承祐問。

“關於川蜀道司職吏的安排,政事堂與樞密院已有推舉,樞密院另附有川蜀地區整兵、駐軍條疏!”在劉承祐的目光下,郭侗稟來:“擬以駙馬宋延渥爲布政使,竇儀爲按察使,王全斌爲都指揮使,張美爲轉運使......”

郭侗發現自己,基本難以把奏章全部唸完,又被皇帝打斷了。劉承祐想了想,說道:“川蜀廣大地區,僅設一道,是不是太大了?”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陛下有何示諭?”郭侗問道。

“必需拆分!”劉承祐肯定地說道:“將朕的意思,發文政事堂,利州及其以北,囊括鳳、成、階三州及安康府,可爲一道。劍州以南,另作拆分,其餘州縣之裁併,亦可依情而決!”

“是!”

按照劉承祐的想法,將孟蜀舊地,拆分爲三道,可作制衡,減小割據的隱患。畢竟,那地盤實在太大了......對於漢廷的官員們而言,大概也是樂於見之的,畢竟,等於又空出來大量的道司高官、封疆大吏的位置。

扭頭,看着那張已經在殿中懸掛良久的川蜀地圖,手一指,吩咐道:“傳諭柴榮,讓他準備好川蜀平亂的進展情況,朕要聽取!”

時間快跨入乾祐十一年了,國慶將至,此前也給平蜀將帥規定了期限,雖然難以把控,他也不會真的因爲拖延了些平亂的時間就治罪,但若能盡善盡美,自是最好。

“還有何事?”好奇地看着聽令卻沒有動身的郭侗。

郭侗說:“蜀中舊臣,以李昊爲首的二十餘臣,已抵東京,修表進宮,祈望覲見,陛下是否接見之?”

“就是那世修降表李家?”劉承祐玩味地問道。

“正是!”

李昊的名聲,顯然已經傳開了,不只在蜀中,東京的漢廷朝臣們,也有不少人對此表示看法,不過大多數抱着一種戲謔的心態。

川蜀舊臣,除了被漢軍整治的那些人,還有一部分,經過甄別,被遷入東京。或許是嫌孟昶這個降主一人在開封孤單了,給他找些人作伴。

入京的這些蜀臣,算是漢軍“掊斂”政策下的幸運兒,家人財產都得到了保護。唯一的“大老虎”要就屬李昊了,簡直肥得流油,據聞,李昊一家北上入京,租了十多艘大船,方纔裝完,這還不包括那大量的土地、產業,其家之富,令人咋舌。

所謂財不露白,但李昊是不露不行,離了成都,他家在川蜀的一切都將捨棄,不想舍,也保不住,朝廷不允許。至於其他財富,上頭有命,暫施寬仁,不奪之,就是厚恩。不過,即便如此,爲了將那偌大的家產搬入東京,李昊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如若在開封定下居,還要當一回散財童子。

劉承祐猜測,李昊這般積極地想要覲見,也是想要從劉承祐這邊,求取一道保命符,既保命,又保財。

與李昊一道的,多是孟蜀文臣,並且,文人的屬性更重於文臣,其中歐陽炯、鹿虔扆、毛文錫、韓琮、閻選、黃筌父子、阮惟德父子等人。孟昶治蜀,成都文事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可謂盛極一時,這些人,或工於詩詞,或長於書畫,都是些比較有名氣的人。

此時,聽郭侗提起,劉承祐稍微來了些興趣,迴應道:“人家千里迢迢,舉家而來,又堪爲名士,朕作爲主人,倒也不妨見見。”

“孫延希!”劉承祐喚道。

“小的在!”

“聽到了嗎?那些蜀臣,你安排安排,朕要見他們!”劉承祐說。

“敢問官家,何時何地接見?”孫延希謹慎地請示道。

考慮了下,劉承祐吩咐道:“午後吧,就在萬歲殿,擺一席宴!”

“是!”

要不要把孟昶喊上?劉承祐腦子裡浮現出這樣一個念頭,不過,想了想,棄了此念。據說,自徐、李二妾被納入漢宮後,孟昶更加墮落了,每日飲酒,縱情聲色,頹廢異常。

不召孟昶,倒也不是怕尷尬,而是沒必要去打擾人家平靜的生活。說起來,自當日寵幸徐、李二嬪後,劉承祐就再沒臨幸過,甚至後宮的妃子們也都很少關顧了。嗯,需要禁慾,需要養身,維持人設......

“臣等叩見陛下!”午後,冬日的光線黯淡,萬歲殿中,劉承祐嘴角銜着點平和的笑容,接受一干蜀臣的叩拜。

“諸位免禮!”劉承祐龍袖一擺。

“謝陛下!”一干文臣,整整齊齊地,態度都格外恭敬。

“都入座吧!”劉承祐稍微端着點架子,高坐主案,淡笑道:“諸位千里舟車而來,又逢寒冬,着實不易。朕於此,略備薄酒,算是爲諸位接風洗塵,以酬辛苦!”

“多謝陛下!”一干人再拜。

舉杯邀飲,開了開胃,劉承祐臉上帶着點假笑,說:“自唐季以來,武盛文衰,戎起北國,烽火不休,北方士人,多有南奔而避難者。近三十年來,蜀中文教興盛,名顯天下,在座諸君,乃其中佼佼者,多有聲譽,今入朝而來,朕這萬歲殿,都增添不少文氣,蓬蓽生輝,實乃朕之榮幸啊!”

劉承祐表情很溫和,語氣很親切,只是心裡實則無半點波瀾。同樣的,漢天子將一干文臣捧得高,他們也不敢當真,李昊起身,躬腰九十度,應道:“陛下謬讚,臣等實不敢當。臣等僻處西南多年,今得幸歸還中原,拜謁龍庭,覲見天顏,慕雄主之英姿,感聖君之德化,這纔是臣等的幸運!”

聽其言,劉承祐不由呵呵一笑,看着這老朽,道:“你就是李昊李穹佐吧!”

“回陛下,正是下臣!”李昊顯得很自覺,一直以臣屬自居,要知道,他們這些人還屬於“亡國之臣”,沒有給予官職抑或其他安排之前,就不算被漢廷接納。

打量着李昊,背微駝,或許是年老的緣故,容貌讓人不忍直視,活脫脫一干“佞臣”形象。沒有把自己的鄙薄寫在臉上,劉承祐反而顯得很寬和:“李公的名聲,朕早有所聞啊......”

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34章 亡國之族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30章 收穫第75章 西北邊報第160章 平定第146章 許州事了(1)半島史話·奇葩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236章 母、妻、子第144章 堂審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176章 雍王第482章 李氏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408章 蠢兒子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178章 祭拜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67章 遺表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28章 皇子戍邊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115章 冬月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242章 戰後第9章 公府密議第232章 南口大戰1世宗篇45 漢金衝突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3章 不宜擴大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57章 七月大朝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62章 難得遲疑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1756章 海豐號第1736章 試炮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45章 靖江軍第72章 磁州賊第86章 駕臨渦口第97章 再臨六合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31章 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