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

“夫人,節帥雖身陷重圍,但未必有事!”見嚴氏哭泣,青年軍官心有不忍,不由勸道。

“我瞭解他,他是不會活着回來了,這已是他留給我和我兒的遺書了!”嚴氏淚猶不止。

見狀,軍官不禁沉默,憋出一句:“請夫人節哀!”

深吸了一口氣,軍官道:“夫人,還請振作,長沙大局還需你主持!”

看着他,知道這是周行逢的最信任的軍官,又是鄉黨,嚴氏也不加隱瞞,形容不掩哀傷,道:“周良啊,長沙的情況,你不瞭解。而今兵不滿千員,全城大飢,人心離喪,府庫空竭,我一婦人,又能如何?

長沙黎庶苦戰久矣,殷殷而向安,又豈能再拂其衷願,做以卵擊石之舉,徒添傷亡。漢軍將至,唯待其入城,聽其處置罷了......”

聞之,軍官周良搖搖頭,嚴肅道:“夫人,屬下並非此意,湖南窘迫至此,自不當再行取死之道。只是屬下身負節帥之命而來,必須完成,以保護夫人與小郎君!”

聽其言,嚴氏臉上悲容稍斂,凝眉看着他。正欲開言,侍者入內通報:“夫人,掌書記李觀象與孫、王二位將軍求見!”

嚴氏稍拭淚痕,深吸一口氣,吩咐道:“讓他們三位進來吧!”

“是!”

待侍者退去招呼,隊長周良直起身體,拱手稟道:“夫人,我受節帥之命南來,一爲護衛,二則針對李觀象等人。節帥雖身在嶽州,對長沙之事亦有耳聞,心知李觀象等人,潛蓄異心,漢師至長沙,彼輩必獻城而降,以夫人、郎君爲晉身之資!爲免不測,爲奸人所趁,節帥令我尋機而殺之!”

周行逢卻是堪稱一代人傑,心思奇敏,雖然一意抗漢,欲與天爭,但對局勢的發展,心裡一直都是有數的。知道爲了準備這場仗,得罪了太多人,他一死,剩下孤兒寡母,勢必陷入危境,那些因之破家散財者,很可能將仇恨與怒氣發泄到妻子身上,而能保住嚴氏母子,爲之提供庇佑的,將是大漢朝廷。

周行逢給嚴氏的信中也有提到,讓她不要有仇恨之心,投降,拖庇於漢廷。而周良等人南來,如長沙未陷,則清除李觀象等異心者,以免獻城之功爲彼輩所竊取......

此時,聞周良之言,嚴氏不由露出了少許複雜之色。以爲其心存疑慮,周良手摸上腰間的佩刀,臉上凝出少許兇色,沉聲道:“夫人不需慮安全,我歸來帶有上百甲士,都是追隨節帥多年的百戰老卒,忠誠可以保證,再兼帥府衛士,足可成事。

李觀象三人前來,恰逢其時,趁其不備,先擒而斬之,再以夫人出面,招撫兵士,說以獻城之意安其心,其後盡執其黨從而少,長沙肅清。

爲夫人與小郎君安危計,還請勿要遲疑,速作決斷!”

周良算是一片忠言了,但嚴氏還是輕輕地搖了搖頭,感傷地說道:“夫君性烈而剛,深沉好殺,我素來不贊同。這麼多年以來,長沙已經流了太多血,死了太多人了。李書記對夫君與我向來恭順,效力這三年,未嘗怠慢,而今漢師之至,禍福難料,人心思異,乃人之常情,又豈能苛責,更遑論殺之。罷了,生死有命,且聽任之吧......”

“夫人!”周良想要勸。

“此事,我意已決,勿作多言!你自嶽州歸,辛苦了,就在府中好生歇息吧!”嚴氏擺手止住他。

見嚴氏表情肅重,下定決心的樣子,年輕的軍官,終是閉上了嘴。

很快,三名文武走進堂間,掃了眼站在旁邊,風塵僕僕的周良,一齊向嚴氏行禮:“參見夫人!”

“三位免禮!”嚴氏恢復了端莊,淚水已然止住,但眼眶的泛紅,那縷哀傷卻難掩飾住。

注意到了,李觀象試探性地問道:“聽聞節帥差人南來,不知嶽州戰況如何,下官等深爲憂慮!”

瞥了三人一眼,嚴氏嘆息道:“夫君差人南來報訊,他已存死志,巴陵式微,恐已陷落,夫君或已敗亡。”

“什麼!”李觀象一副驚愕的表情。

嚴氏則顯得更加平靜,只是將周保權抱得更緊,繼續道:“而今朝廷大軍將至,當如何應對?”

踟躇了下,李觀象一拱手,說:“啓稟夫人,節帥若有失於嶽州,下官深以爲憾。然以長沙乃至湖南的境況,實不可再違逆於朝廷,如欲保全闔城官軍士民,唯有獻降一途!”

“你們都是相同的意見?”嚴氏看向孫、王二將。

二者眼神有些閃爍,但還是肯定地應道:“正是!”

見狀,嚴氏還是平平淡淡地說:“既然衆議一致,我一婦人,自當與同。而今我孤兒寡母,不能任事,就煩勞李書記走一趟,去漢營,陳述獻城之意。我母子,必自縛雙手,候其處置!”

不知爲何,聽嚴氏這麼講,三人鬆了口氣的同時,也有種淡淡的羞臊感。還是李觀象反應自然些,拱手道:“夫人勿慮,節帥雖有逆於朝廷,但朝廷斷不至於欺凌婦孺。更何況夫人深明大義,主動獻城,自當善待!”

“其事,便拜託李書記了!”

“下官必不負使命!”

當嚴氏與李觀象三人問對時,邊上的周良手始終放在刀柄上,很用力。而離開的三人,卻是完全沒有意識到,差點就成爲了刀下鬼。

逾一日,在李觀象的迎奉下,漢騎南來,嚴氏母子着素服,率闔城軍民,拜迎大兵入城。在都將史彥超的率領下,漢軍入城,收繳守卒兵甲,迅速地控制住全城各處要道、關倉、衙署,穩定秩序。

又兩日,作爲南面行營的統帥慕容延釗,也率衆南來了。整裝齊甲,十分鄭重,大纛之下,英武不凡,周遭甲騎拱衛,愈襯托徵南統帥的威儀。

作爲投誠的急先鋒,又是此前的軍政事務的負責人,李觀象得幸迎候在側。看着完好的長沙城,迎風而動的漢旗證明着此番南征的戰果,慕容延釗對李觀象道:“此番能全城而下長沙,兵不血刃,李先生功勞甚大啊!”

“都帥謬讚!天兵南來,長沙軍民不敢逆天而行,自當獻服!”聞言,老臉洋溢着的笑容,竟似菊花,低眉順眼地恭維道。

“城中情況如何?”這是問史彥超的。

史彥超答道:“都已經控制住了,沒有出現亂子,這幹楚民,都很老實!”

“周行逢妻兒呢?”又問。

“暫時控制起來,拘押在節度府,末將派人嚴密看守!”史彥超說。

偏頭看着他,慕容延釗說:“沒有欺侮侵擾吧!”

“有都帥軍令在前,上下豈敢違犯?”史彥超答道。不過心中則在嘀咕,嚴氏又不是什麼美貌婦人,帥府也一片窮酸景象,着實沒什麼好侵擾的......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長沙也算是湖南首府,可是,官窮,軍窮,民窮,同江陵相比,真是天差地別,倉儲之中,幾無餘糧,都能餓死老鼠......”史彥超嘴裡忍不住吐槽道。

聽其敘述,慕容延釗眼神不由瞥向李觀象。迎着慕容都帥的目光,李觀象有些尷尬地應道:“長沙錢糧財貨,都被周行逢聚斂,充作軍用了......”

慕容延釗回過頭,似是慍怒,似是感慨:“爲了對抗王師,周行逢還真是不遺餘力啊!”

“都帥初至,是否先進城休息,帥府已然清理好!”李觀象請示道。

點了點頭,策馬入城,慕容延釗語速極快地吩咐着:“立刻擬檄,發傳湖湘州縣,令其降服,檄至而三日未上表歸順者,即視爲叛逆,出兵剿滅。以潘美、曹彬爲左右行軍使,各領軍三千,進軍衡、歸、道、郴諸州,收取南境!拿下之後,就地駐軍,坐觀嶺南之地,注意僞朝動向。另,遣使向東京報捷,長沙已下,湖南將定!”

第77章 嚇人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85章 少壯派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323章 鬥法第13章 楊業述職第341章 向錢看第109章 在長安第88章 天子金令第114章 大朝會第118章 棉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43章 “梳理”、“優化”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118章 查抄第407章 麻煩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103章 郭王會第175章 軍略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179章 東京風波,向帥自首第150章 蜀亡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68章 湖南亂第71章 叛軍勢蹙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373章 被逼無奈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54章 聘納郭女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3章 新皇詔制第341章 向錢看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296章 反響第55章 燕王病故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55章 山上山下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167章 請辭第456章 遺澤第8章 楊蘇還京第223章 安撫人心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278章 遣使向西,漢中戰況第151章 凋零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265章 楊無敵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177章 耶律妃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487章 “驚喜”第370章 其志甚堅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156章 南唐來使3第283章 降將第419章 離宮、噩耗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38章 任其紛擾第62章 奸宦昏主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289章 大漢宰相不好做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148章 教誨第2章 父母兄弟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475章 吃人的河隴備災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383章 敞開談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488章 真實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212章 開寶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