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趙普使蜀3

沉重急促的腳步聲響在宮廷廊道間,一步一聲,都透着股憤懣與煩躁。後邊,是幾名蜀國大臣,亦步亦趨,緊隨孟昶。

一直到進入文賢殿,隨手拿起一方玉圭,狠狠地擲在地上,碎片甚至濺射到跟在最前的王昭遠身上。孟昶陰沉的臉色也繃不住了,帥氣的面龐一時竟有些扭曲,一擡手,怒聲道:“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陛下息怒!”羣臣皆懾,宰相毋昭裔上前一步,輕聲勸慰道。

“此怒何息?”孟昶扭頭瞪着他,握緊了拳頭,壓抑着胸中沸騰的怒氣,冷聲質問都道:“北漢的和議條陳,方纔殿中你們也都聽見了,說說吧,如何迴應!”

“陛下,就趙普所倡四條,分明沒有一絲和談的誠意!其於我蜀宮正殿,驕慢放肆,輕視我君臣,更是無禮在先!”王昭遠立刻跳了出來,言辭激烈:“陛下勿需多慮,北漢要戰,我朝可奉陪到底!”

王昭遠言罷,宰臣李昊當即出言反對:“王樞密氣憤之言,實不足取。趙普表現倨傲,未嘗沒有故作姿態、以勢凌人的意思,不可當真。既然兩國皆有和談之議,就該寧心靜氣,冷靜探討!”

“依李相的意思,是要答應北漢那些荒唐辱國的條款?”王昭遠凝視着李昊,雙目中的不滿幾乎快溢出了。

王昭遠的憤慨,不只是趙普的譏諷與北漢的強權條議,還是就是李昊、毋昭裔這些宰臣開始擡頭,敢正面與他作對了。

當初,孟昶隱忍十五年,終於將權臣張業與專權貪縱的前樞密使王處回給處置了,王昭遠以皇帝舊人,得以通奏使知樞密使,主理軍機要務,其後穩步升遷,權位漸固。

而王昭遠這個樞密使,實則是集軍政大權於一體,位至人臣之極,似毋昭裔、李昊這些正牌宰臣,都要低他一頭。這數年間,王昭遠之聲名權勢之顯赫,是沒有一絲折扣的,否則也難以得到北漢君臣那般“重視”。

然而,隨着在對漢戰爭中的屢次戰敗,兵力大損,國力大衰,作爲署理軍機的第一負責人,孟昶對王昭遠的信重,也開始動搖了。

王處回之後,孟昶之所以用王昭遠,主要有幾點考量,一自然是親近之人,知道根底;二是他受夠了那些老臣權將的制約,提拔上一個資歷淺薄之人,用以平衡朝堂力量;其三,王昭遠此人,也確實有幾分才情,若完全草包,孟昶就是強行扶他也扶不上。

但是,再深厚的信任,在不斷的失敗之下,也終將被消磨掉,如今雖然還在樞密使的位置上,但孟昶對他的態度也明顯有所變化。毋、李等人察覺到了,是故開始在朝堂擡頭針對發聲;王昭遠也察覺到了,所以他的內心近來也充滿了焦慮、急躁。

不敢抱怨孟昶,只能針對李昊這些宰臣了。而此時,迎着王昭遠那生冷的目光,李昊卻是一副淡定表現,悠悠道:“王樞密可不要曲解老夫的意思!”

說着,向孟昶一禮:“陛下,老臣以爲,對於漢使所提和議條陳,不必太過當真。縱使市井買賣,亦有討價、還價之說,而況於國事之重。我朝雖受挫於邊事,但尚有川蜀之險固,也不是任北漢予取予求的,即便北漢有饕餮之貪慾,也不至於如此不智,提出此等苛刻要求,只不過欲以詐術從我朝攫利罷了!”

聽李昊這麼說,孟昶也冷靜了下來,略作思量:“李卿的意思,可談?”

“正是!臣以爲,北漢遣使而來,就證明了,北漢也有言和之意。鏖兵日久,又抗冬而戰,北漢付出的代價,想來也同樣嚴重!”李昊自信地說道。

“陛下,北漢既有議和之心,我朝則更不能示弱,受其敲詐!”看孟昶幾乎被說動了,王昭遠忍不住了,高聲道:“根據漢中細作所報,北漢君臣好大喜功,窮兵黷武,鳳、成、階、興等地已是民怨四起,怨聲載道,我蜀民受不了繁重勞役,屢次相聚反抗暴政。

不顧天時,爲了攻取西縣、南鄭,前後傷亡過萬。如今,包括漢中在內,有饑荒之像,漢軍兵力,也不過兩萬,還需分守各縣,以作鎮守彈壓。

是故,漢軍根本無餘力南下,陛下萬萬不可受其虛言恫嚇,輕易與談,更不可答應其無理要求!”

“王樞密此言,只看到目前,可曾着眼將來。如今尚處隆冬臘月,漢軍固然人困馬乏,糧草難繼,但來年呢?若休整數月、半載,以漢軍之強盛,屆時又如何抗之?”毋昭裔開口了。

“爾等身爲大蜀宰臣,爲何屢屢出言,譽敵而抑己,難道北漢,就如此讓你們這幹公卿大臣畏懼嗎?”王昭遠激動地質問道。

“王樞密熟知兵略,自詡經國之才,掌握戎機,爲何屢戰屢敗?向使能夠禦寇於國門之外,我等又豈會同北漢虛以委蛇?”李昊瞥着王昭遠,淡定地反駁道:“我早就說過,北漢雄起於中原,兵強馬壯,非我朝可以相爭,

當遣使修好。王樞密卻要效武侯之事,屢次興兵北伐,觸怒強漢,致有北兵之禍。如今,喪師陷城,漢使西來,又當付出多大的代價,纔可使兩國復歸於好?”

“都不要吵了!”見兩方的爭執有擴大化的意思,孟昶當即呵斥一聲,嚴肅道:“前事不可追,朕召爾等,只想聽你們說些真知灼見,說些又用於和議之策,不是聽你們爭執的!”

“陛下,據臣探得,漢使趙普此來,身負漢帝以全權。臣觀趙普此人,貪財好色,若能買通此人,或可修得一份兩方都能接受的和約!”毋昭裔主動道。

聞言,孟昶眉頭先是一凝,思量幾許,逐漸舒展開來,掃了眼毋昭裔與李昊,吩咐道:“毋卿、李卿,就由你二人,去與那趙普談一談吧!”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遵命!”見皇帝定議,二人齊聲應道。

在蜀國君臣就“趙普四條”憤而爭議之時,漢使離開蜀宮之後,則抱有一份閒適的心情,開始在成都城裡遊覽起來。

萬井雲措,百貨川委,親身體驗了一番,成都之繁榮,還是有些超乎趙普的想象。當然,市井之間,也的確帶有些亂象。趙普是一路走看,細細體會着成都城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傾聽着街談巷議,所謂察民氣,大低如此,總能從中看到些興衰之象。

一直游到成都羅城東南外的合江亭,縱目眺望,清遠、檢江兩水環抱城池,輕舟商船,通行其上,仍有一片匆忙的盛象。

“放眼天下,能夠與成都相提並論的城池,實在不多啊!”佇立亭上,趙普長嘆道:“此地只怕集蜀中泰半財富,將來滅蜀,需告誡將士,需儘量保全城池啊......”

“侍郎,武德司的人送來密信。”一直到傍晚,方纔回賓館,使團護衛軍官何繼筠走了上來,打斷一路暢想着的趙普,交給他一個蠟丸。

趙普回過神,隱晦地接過,捏碎取出張紙條一覽。眼神上下掃了幾下,露出了一點笑容。

何繼筠在旁見了,不免好奇:“侍郎是否方便告知,出了何事?”

趙普輕笑道:“蜀主孟昶,對今日我提出的和議四條,十分憤怒!”

“侍郎,勿怪末將多嘴。你所提出的四條,確實有些苛刻了,設身處地想來,蜀主也不會答應,難怪其會憤怒。這,是否對影響和談結果?”何繼筠低聲道。

“沒想到,何將軍鏘鏘武將,也有如此見識!”聽其言,趙普笑了笑:“放心!蜀主越是憤怒,則越說明其有議和休戰之心,否則,就我今日在殿上之表現,他要是驅逐我們,乃至取了我這顆頭顱,都不奇怪!”

未己,似乎是得到了趙普回賓館的消息,趙普受到邀請,宰相李昊在府中設宴款待他。

“收拾收拾,我們一併過府,去談買賣......”趙普自信道。

第41章 探監第257章 龍舟第35章 坐不住了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7章 小人物議大事第391章 暗箭第119章 幸西京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51章 耿淑妃薨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58章 回師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麗王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58章 回師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81章 內外變動第149章 降表第31章 進軍令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347章 嶺南戰況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383章 敞開談第87章 秋後算賬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43章 “梳理”、“優化”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267章 國難之際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1675章 血戰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1771章 襄陽王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148章 還京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9章 新官上任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86章 發落南臣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29章 請纓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85章 安心第44章 聽政湖湘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81章 兩日而克第41章 西域戰況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154章 滅門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99章 北巡結束第31章 送行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295章 難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66章 朕要親征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29章 勸諫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260章 論婿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18章 請願第1761章 新問題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36章 西面來人第43章 事畢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