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大捷

喜氣洋洋而來,向劉承祐稟報的,是名身着緋袍的壯年官員,蓄着抹短鬚,面相端正,氣質出衆,雖爲文士,卻明顯少書卷氣。此人,便是趙普了。

劉詞所闢從事幕僚中,以趙普與楚昭輔最爲出名,受其重點推薦,劉承祐也只接見了這二人。楚昭輔年逾四十,以才幹著稱,辦事能力突出,治政經驗豐富,劉承祐察問之,應對也頗爲敏捷,即擬製用印,拜其爲滄州知府。

至於趙普嘛,哪怕就衝着其在歷史中留下的偌大名聲,劉承祐都高看他一眼,與其給事中的官位,就職崇政殿,侍奉御前,參贊軍政。

能於漫漫歷史中,闖下那般名聲的人,都是每個時代的精英,而趙普儼然是其中出類拔萃者。並且,在與其交流的過程中,劉承祐發現,此人雖非博學鴻儒,讀書也不求甚解,但思維敏捷,視野開闊,不墨守成規,極通權變。

如此,給劉承祐以一種“新奇”的感覺,要知道,眼下大漢朝堂上的宰相、官僚,多保守頑固,並且接觸地越久,給劉承祐的感覺越強烈。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宰臣範質了,這兩年以來,在施政、斷事、決策方面,屢有與劉承祐意見相左,並且固而爭之的表現。

趙普則不然,進宮任職以來,每與之談,總有所得,且多暢達,君臣之間,思想的火花激烈碰撞......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事實上,劉承祐繼位以來的許多改革政策,都有效仿原歷史中趙普爲趙匡胤所謀。是故,謀國定策方面,二者意見往往相同相近,趙普對劉承祐的勵精圖治、施政馭軍,也給了極高的評價與認可。二人共事不久,卻有種君臣一體,志趣相投的感覺。

入仕不到半年,上下皆知,廟堂之上,又將添一位新貴。

這段時間,劉承祐操心的是黃河水患,掛念的是秦鳳戰事。此番,趙普是奉其命,去樞密院察問最新軍情,結果帶來喜訊。

“戰事有結果了?”劉承祐凝眉舒展,看向趙普。

“陛下,大勝!”趙普興奮地稟道:“向都帥設謀大破蜀軍,前後殲敵五萬有餘,蜀國精銳敢戰之卒,幾乎一戰而喪!”

“總算給朕等來了!”劉承祐擡手握了下拳,神宇間露出一抹振奮:“向訓終不負朕望!”

“去,通知諸宰臣及各部司院主官及兩衙統帥,崇政殿議事!”劉承祐朝着張德鈞吩咐了句,又看向趙普:“給朕講講,詳細情況。”

“是!”

喜悅的情緒,迅速收斂起來,劉承祐的神情,轉而化爲一種釋然。

未己,崇政殿上,文武高官齊聚,各自面露輕鬆,都收到了西南戰事突破,取得大捷的消息。包括李濤、範質等文臣,也都不自禁地有種欣慰,面上有種釋愁的意態。

“......十八日,蜀軍主動出擊,兩路進擊,一路三千卒,進屯白澗,一路五千卒,在蜀將韓繼勳統領下,出擊黃花谷,意欲斷我糧道與後路。

爲西南將帥所覺,速下決斷,以內殿直廂將石守信,統軍退敵。石守信分兵兩路,一路襲唐倉,一路搶至黃花谷口設伏,當日傍晚,痛擊來犯蜀軍。韓繼勳敗走唐倉,爲襲佔鎮寨的尉將韓重贇所拒,投降。黃花谷、唐倉一役,我軍斬殺並俘虜三千餘人。

其後,石、韓二將合兵休整北上,威脅白澗蜀軍。其先聞敗訊,後路既絕,軍心動盪,一戰而破,半數投降。

十九日,都部署向訓以火攻擊威武城,發霹靂車五十架,盡火油彈兩千四百顆。其時,威武城內外草木茂密,氣候乾燥,火起而迎風高漲,蔓延數十里,鳥獸皆絕,至夜方以秋雨而止。大火之下,蜀軍急撤出關,退守樑泉城,城寨、道路遺屍四千餘具。

二十日,大軍以龍棲軍爲前軍進擊,追擊蜀軍,中軍循其後,迫臨樑泉,合圍蜀軍。

二十一日,蜀軍新敗,又遭新圍,軍心動盪,戰意低落,膽氣盡喪。大軍全力攻城,半日而破,龍棲軍都指揮使高懷德指揮部下,先登入城。

樑泉之戰,三萬餘蜀軍,傷亡五千,降一萬兩千,走失無算。蜀將高彥儔受傷被俘,主帥李廷珪與都監趙崇韜率軍突圍,退往馬嶺寨。城中米粟十五萬石及諸倉甲冑、軍械、錢帛,皆爲我軍所獲。

二十二日,我軍趁勢追擊,王全斌率興捷軍連戰而破馬嶺寨,王仁贍率所部,繞道而襲固鎮,欲斷蜀軍餘卒歸路。

二十三日,李廷珪退守青泥嶺,意欲負隅頑抗,聞王仁贍軍動向,棄寨而走,途中又遭我軍截擊,最終,李廷珪集合殘部,撤往成州,只餘兵卒三千。

至此,鳳州蜀軍五萬餘,悉爲我軍所破,鳳州全境,復歸大漢。”

政殿之上,聽完樞密院承旨李處耘的一番講述,羣情皆悅,畢竟打了一場勝仗,還是大獲全勝。這段時間以來,以鳳州戰事,久戰無功,靡費頗多,朝臣不免微詞。及至近來,黃河水患,又有復發徵兆,以李濤、範質爲首的一干朝臣,連番上表,請求撤還大軍。

雖然被劉承祐強勢地壓制下去了,但是一味的強勢,總之不利於君臣的關係,造成了一定朝堂和氣的不穩。不過,現如今捷報傳來,勝利者,仍舊是皇帝,西南將士用事實結果證明,皇帝強勢得有道理。

“李承旨一口氣說了這麼多,盡述軍情,口也渴了。來人,給李承旨上一杯茶!”劉承祐語調輕鬆,支使着內侍。

“謝陛下!”李處耘恭敬一揖。

“鳳州一戰,我軍大獲全勝!此戰過後,蜀軍兵力大損,國力大減,爲我軍南下漢中、川蜀,奠定了基礎!”郭榮出列,朗聲振奮道。

劉承祐微頷首,目光落在李濤與範質身上,悠然笑問道:“李卿、範卿,此捷報,可能解二位心中憂慮?愁緒可解?”

聞問,李、範二人對視一眼,李濤臉上露出一抹尷尬,躬身道:“陛下,臣目光短淺,且杞人憂天,竟欲阻陛下大計,西南大捷。臣羞愧難當,請陛下降罪!”

範質表情嚴肅如常,不過也向皇帝服軟:“陛下高瞻遠睹,目光敏銳,洞察戰局,臣愚魯,固執己見,言辭激烈,妄談撤軍,請陛下治罪!”

“好了!”見二臣做出這番姿態,劉承祐也表現着他的寬宏,輕輕地一擡手:“二卿不必自責,朕知道,你們也是一心爲公,爲國家着想。況且,朕素不因言問罪!”

“陛下聖明!”二臣躬身長拜。

“而今西南,高奏凱歌,對於接下來的戰事,二卿可還有異議?”劉承祐又問。

李濤作爲首相,當先進言道:“臣等必定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全力支持西南大軍作戰!”

範質看起來,要矜持些,但觀其神色,顯然不會再唱反調了,至少在西南戰事上面,不會再表異議。

“頒詔,嘉獎表彰此戰有功將士,一應人員功勞,盡數記錄在冊,以備戰後策勳議功。遣使前往鳳州,慰問將帥!所損失之糧秣、軍械,有司當迅速補全,不得怠慢軍情。”劉承祐高高在座,吩咐着:“另,宣慰司當就此戰,宣傳天下!”

“是!”

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第133章 捷報第66章 兄弟之國第238章 杯酒釋權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148章 教誨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59章 不知死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458章 再臨東京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38章 殿議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85章 浮雕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208章 獄吏之貴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78章 南北併發第46章 糧與錢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60章 狠狠敲打第13章 舉城同歡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這纔是感言第109章 在長安第89章 談話第75章 西北邊報第1713章 機遇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麗王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29章 勸諫第145章 中秋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10章 契丹亂政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52章 聯姻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228章 檀州大捷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394章 還欠着外債第95章 玩陰謀第97章 隰州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51章 耿淑妃薨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141章 雌威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第9章 公府密議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379章 蕭思溫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331章 泰來樓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17章 輕取江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