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巡邊彙報

“着內廷賞賜,法器、襲衣,發往麟州。允楊業三月假期,回鄉奔喪,擢雁門指揮使王審琦爲定襄軍副使,暫典軍務!另,治喪結束,將楊信子楊重訓,調入東京任職!”

趙匡胤還朝覲見,入殿,便聞天子這一番吩咐,微感訝異。卻是定襄軍使楊業之父楊信死了,皇帝很重視,故有此恩典。

得悉,趙匡胤不由感慨道:“陛下對楊將軍之恩重,既令人感佩,又令人豔羨啊!”

“朕以楊業爲股肱,疆防柱石,其家有事,自當施以撫卹,此應有之義!”劉承祐聞之,看着趙匡胤說:“元朗亦爲朕之心腹,朝廷大將,大漢柱國!”

趙匡胤當即謙拜道:“陛下恩深信重,臣慚愧難當,唯有竭誠盡忠以報!”

招招手,讓趙匡胤免禮入座,打量了幾眼,初巡邊歸來,滿身風塵之狀。命人奉上茶水,劉承祐說:“元朗此番西巡,歷時兩月,奔走數千裡,辛苦了!”

“爲國奔走,豈敢言苦!”趙匡胤應道。

“此行收穫如何?”劉承祐問:“西南軍隊如何!”

趙匡胤喝了口茶,組織了下語言,答道:“向都監不愧爲將帥之英,治兵嚴謹,馭衆服人。西南三萬步騎,操訓得力,未嘗懈怠!臣巡閱三軍,軍容整肅,紀律嚴明,可堪大用!渤海郡公,亦有將帥之才,有向、王二公在,足可保朝廷無慮於西南。

眼下,鳳翔、陳倉,已積糧、面五萬餘石,軍械旗甲十萬,諸軍將士皆已換裝結束。我朝在西南,可謂兵強馬壯,宣慰軍吏激勵於其間,鼓舞士氣,上至將帥,下至卒伍,無不歡欣振奮,嗷嗷待戰,爲國建功。只待朝廷詔令一下,即可發兵伐蜀!”

見皇帝如常一般,認真傾聽,趙匡胤頓了下,繼續道:“隨行的數十軍官,皆以入職軍中爲都校,向都監都妥善安排。

臣離開鳳翔之時,受朝廷之命,向都監已分兵卒,準備行輪耕輪戍,若春夏無戰事,當可得糧數萬,以補伐蜀之需......”

“朕固知,以向星民之才幹,不會讓朕失望!”劉承祐說道:“蜀軍如何?”

“敢請陛下,移步輿圖前!”

崇政殿側,掛着大小十餘幅地圖,包含秦鳳四州在內的西南輿圖,乃翰林才士收集圖籍、方誌綜合情報,新測繪而成。城池、關卡、山川、道路,皆躍然於其上,清晰明瞭。

藉着西南輿圖,趙匡胤向劉承祐彙報道:“到如今,蜀軍屯於秦鳳之兵,已有近四萬。韓保貞率一萬五千兵,沿渭河佈防,屯於隴城、成紀、清水三城。李廷珪親典剩餘主力,分駐於樑泉、固鎮,佔盡散關道谷澗險要,又遣偏師駐於天水,勾連南北。此皆依要道建塞立寨,以備我征伐!蜀主,新遣高彥儔、呂彥珂等蜀將北上,輔助李廷珪。”

劉承祐目光落在輿圖上,順着趙匡胤的手指遊移着,雙手抱懷,思量幾許,說道:“蜀軍如此佈防,分段設阻相防,意欲面面俱到,實則處處不足!”

“陛下慧眼,一語中的!蜀軍據秦鳳,出兵攻伐關中甚易,反之,我軍欲奪之,亦可直突其境!”趙匡胤頷首,恭維一句,道:“臣曾與向都監,商討軍略,其初步所擬進軍方略,可試言於陛下!”

“一旦發兵,向都監打算,分兩路進軍。一路爲偏師,沿渭水走隴右大道西進,攻伐秦州,此爲疑兵,輔以涇渭之軍佯動於北,尋機奪取天水,截斷秦、鳳之間的聯繫。

向都監則自率主力,出散關,沿蜀軍北進之途南下,打鳳州,步步爲營,穩紮穩打,以樑泉爲餌,誘使蜀軍增援,聚而破之!”

“向訓,是打算將會戰戰場,設在樑泉了?”劉承祐摸着下巴。

“正是!”趙匡胤道:“散關道爲勾連關中與漢中之通衢要道,但終有險阻。逾樑泉,再往南,爲嶺道之巔,地勢尤爲險惡,奇峰峻嶺,險象環生,尤其是青泥嶺一段。是故,莫若聚攻於北!”

微微頷首,但劉承祐不免疑慮:“入樑泉前,一路亦頗多險阻,想要破之,也不容易吧!”

趙匡胤則道:“誠然!縱險阻頗多,蜀軍又豈能步步設防,而完備無失。況,兵爭之事,地勢固然重要,也要看用兵指揮,將士戰力,輜重補給,因時因地以制宜!

只要破其北阻,兵臨樑泉,則蜀軍在鳳州一線的佈防,必然崩潰,後取青泥、固鎮、金牛險道,直下階成,事則易耳。”

“不過——”說到這兒,趙匡胤欲言又止。

“直言無妨!”劉承祐說。

趙匡胤拱手向劉承祐:“向都監託臣進言陛下,秦鳳攻伐之初,進展定然緩慢,多耗其時,靡費錢糧,希望朝廷,能夠多有耐心......”

劉承祐聞言,微微一訥,隨即瞥了趙匡胤一眼,灑然而笑:“向訓所慮,倒也深遠,這是顧忌朝堂之上啊!朕遣大軍伐蜀,是爲實現國家大略,其志堅不可摧,豈會動搖?雖有多慮之嫌,但由此可見其所思之周全,朕這邊,倒也又增添一分信心!”

“看來,朕得去書一封,讓向訓專於西南兵事,而無後顧之憂!”劉承祐呢喃道。

“陛下英明!”趙匡胤表情微鬆,讚道。

重新落座,劉承祐又問起西北邊防情況,趙匡胤皆以其見聞細述。

“看來王彥升在鹽州,確實做得不錯!”聽趙匡胤提其在定邊軍的巡檢情況,劉承祐嘴角帶上了少許笑意,露出滿意之態。

趙匡胤看起來,對王彥升也多有好感,說:“王將軍性情雖顯乖張,桀驁不馴,但率直豪邁,頗具英雄氣,可爲戍邊大將。負氣好勇之間,卻也非一味用剛。就臣所觀,周遭胡虜,莫不懼其威而束其行,不敢犯之。”

順便,趙匡胤提起王彥升想要增兵之事,對趙匡胤的安撫答辭,劉承祐也表示認同,說:“朕現在所求者,只需西北安寧,保持局面的平衡穩定,不欲另起波瀾!”

“臣明白!”趙匡胤說:“定難軍下屬,常擁步騎過萬,如臨時聚党項徒附,足可倍之。此時,朝廷確不當逼迫過甚,當施以懷撫。待朝廷騰出手來,自可從容而定之!”

“史弘肇那邊情況如何?”

“回陛下,鄭國公英勇善戰,不減當年,治兵有方,典事依法,靈州有其鎮守,邊境以安!”趙匡胤斟酌了一番言辭,還是說道:“不過,史公用法甚厲,御下過苛,殺戮過濫,嬉遊無度,此爲隱患!”

聽其所言,劉承祐倒是沒有多少意外,只是輕嘆道:“看來,無論在京,在洛,還是在邊,這性情手段,卻是沒有多少改變。不過,以其戍朔方,卻也適合他!”

“陛下所言甚是!”

“聽說回京之時,途經延州而訪之?”

迎着天子的目光,趙匡胤顯然明白劉承祐所詢之意,當即應道:“臣聞延州變故,改道而察之。延州上下,確爲高氏所掌,控制甚嚴!那高紹基,有些手段,但不過中人之資,且生性陰刻吝嗇,能掌控局面,乃高氏在彼數十年之積累影響。延州之民甚是貧苦,延州之卒甚是孱弱......”

“如此說來,延州不足爲慮?”劉承祐問。

“不足爲慮!”趙匡胤肯定道。

“若延州與夏州消除舊怨,化敵爲友,相互勾連,以謀共存呢?”劉承祐突然說道。

趙匡胤有些遲疑了:“二者之間,乃積年之怨,當不至輕易消除!”

“但是,朕卻不得不慮!”劉承祐悠悠地嘆了聲。

說着,趙匡胤又以蒲川馬場與蘇逢吉的事情,向劉承祐簡單地講了講,並將蘇逢吉所贈兩馬進獻。

對於蘇逢吉,劉承祐這邊都快將之遺忘了,驟然聽趙匡胤提起,這心裡自是另有一番感觸。沉吟良久,喟然而嘆,說道:“待蘇逢吉進獻戰馬三千匹,詔免其子嗣!”

時間,總是容易消除仇恨的,這麼多年過去,劉承祐心裡,對於蘇逢吉,已經沒有那麼厭惡了。甚至於,他已然忘記,當初對蘇逢吉的那種情緒了。只隱約記得,貌似是爲了“殺雞儆猴”,以立君威。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念其開國元臣,又兼侍奉高祖之功,又已償其罪,在原州受了那些苦楚。心懷一念之仁,劉承祐也就給蘇家一個“解脫”的機會,也算是彰顯他這個皇帝的仁德了......

第238章 杯酒釋權第71章 北齊鎮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124章 辭表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67章 遺表第31章 送行第16章 先安排着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92章 定州事第357章 國滅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1802章 屁股要坐穩,態度要端正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69章 禍事了第1章 柩前繼位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2章 分食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106章 誘惑第95章 玩陰謀第387章 就國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172章 太子妃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28章 皇子戍邊第33章 真正目的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172章 太子妃第187章 瑣屑第1809章 餞行第38章 濮州案(1)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92章 金陵冬寒第218章 走私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497章 重拾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225章 遼國的應對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175章 在滑州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63章 朝廷應對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52章 六穀土豪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90章 安全脫身第84章 滅佛伊始第82章 四件大事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180章 過鄴都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106章 陳覺怯戰觀成敗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61章 北使南歸第62章 禍福之間第1736章 試炮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172章 太子妃第115章 西北情況第18章 輕取江陵2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