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滑州河防

乾祐六年正月二十五日,漢帝劉承祐離京幸滑州,以河決爲憂,御臨視察黃河堤塞修築情況。

去歲冬,天災再度光顧大漢朝。十月,河北瀛、莫、幽數州發大水,災民逾二十萬口,以致流喪頗多。十二月,黃河又決口於鄭、滑二州。

不過,對於如今的大漢王朝而言,已經足以承受,朝廷也早已設立好一套防災救災的應急機制。對於受災流民,自有官府賑濟。

而於皇帝劉承祐而言,黃河水患之慮,再度開始在他心裡滋生。從他繼位以來,黃河決口,前有已經有十餘次,而鄭州、滑州段,則重災區。

御駕幸滑州,宿白馬,未及歇息,劉承祐直接在滑州義成軍使白重讚的陪伴下,巡視河塞繕務。

去歲秋,在衛王、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被調至東京擔任侍帥之後,原義成軍節度使郭從義調任北都大名府爲留守。

其後,朝廷降詔,廢滑州節度,改置義成軍,調土門鎮守白重贊爲義成軍使統率滑州的禁軍,鞏固東京北部防禦。

這個白重贊,也是少年從軍,以作戰勇猛,累歷軍職。在漢初留用的前朝軍將中,也是有他這一號人物的。

不過,在大漢立國以來的這些年中,白重贊所履任者,更像一隻“守戶犬”。權將史弘肇調任西京留守之時,白重贊爲汜水鎮守。

史弘肇移鎮朔方,又調任土門,控制太行險隘,替朝廷看着河東門戶。及至如今,又替朝廷鎮守滑州這北門鎖鑰。

不過,這白重贊,每歷一任,都還算是兢兢業業,頗爲盡力。原本,此人不在劉承祐“可託腹心”的名單之內。但察其履歷,發覺其勤勉於王事,有豪越不屈之氣,於是,施以信任。

滑州屬大漢腹地,再度經歷戰事的可能性並不大,但只要都城在開封,他的重要性便毋庸置疑,而其鎮守者,也必是朝廷信重之將。

黃河決口之時,劉承祐便直接降詔,讓白重贊率領兵丁、役夫,負責築塞修堤。

黃河南岸,站在一高坡上,劉承祐遙望堤防,經過近一月的修繕,簡易的防塞,已經構造起。接下來需要做的,是重建大塞,加固河防。所幸此番決口時,正逢枯水期,否則災害造成的破壞和損失,會更大。

白重贊侍奉在君前,向劉承祐彙報着情況,此時的他,未穿盔甲,僅一身輕便的麻衣,不似將軍,更像一名河工。

“陛下,此番滑州決口,主要在大程、六合兩大堤。官府前後徵調八千丁役,末將也調派兩千軍卒,輪番搶修。而今已完成初步繕防,幾道決口,都被堵住,只待後續重構加塞。”白重贊手遙指,向劉承祐彙報着:

“眼下正逢枯水期,農時亦將至,接下來末將打算,集中民力、物力,加固堤防,至少保證,在汛期到來之前,大決之處,不出紕漏!”

聽白重贊一番講解,從其言談之間,便能感受到其對河務的熟悉,顯是盡心了的。點了點頭,劉承祐表示很滿意,問道:“不錯!錢糧、物資、民力,可有短缺處,有何困難?”

聞問,白重贊也直接向劉承祐請道:“此前繕防,多以蒲袋草包,臨時固防,如此實難抵擋河水沖刷。末將請示,朝廷再調撥硬木、沙袋、磚石,用料好了,纔可保證堅固。另,若再添些役丁,就更好了!”

“可以!朕全部滿足於你!”劉承祐說道:“東京會再撥出一批錢糧,滑、濮地方官府,也當全力配合籌集物資、建材。爲了修補堤塞,朕可是打算,將東京的修繕,都給停一停,集中人物力,至此!你可要好好做,今歲,朕可不願意再聽到,滑州黃河決口的噩訊!”

迎着天子的目光,白重贊忽感一陣巨大的壓力加諸於深,表情嚴肅,沉聲向劉承祐允諾道:“陛下如此信任,末將豈敢有負所託!如有誤,請斬頭顱!”

白重贊顯然是下定決心,聽其斬釘截鐵的語氣,劉承祐倒不禁露出一抹讚許之色。

認真地看了看白重贊,只見滿臉的疲憊之色,鬍鬚髮髻,都少打理,顯得有些邋遢。劉承祐說道:“白卿有此豪情,朕也平添幾分信心!”

“聽聞,這段時間,白卿一直在堤岸上奔波指揮,吃住皆未回營,辛苦了!此心此意可嘉,朕沒有用錯人啊!”劉承祐衝白重贊誇獎道。

得到皇帝的認可,白重贊自覺這些時日的辛苦,沒有白費,倦容之間,露出少許的笑容,應道:“既受命鎮守滑州,也當護衛一方水土,則上不負陛下所託,下不失百姓之望!”

“好!”聽其言,劉承祐不由撫掌,言語中滿是甜蜜的褒獎:“大漢將帥之中,能有白卿這等覺悟的,可不多!白卿,可爲楷模!”

“張德鈞,賞白卿御酒十斤,鹿肉二十斤!”劉承祐擡起手,朝張德鈞示意着。

“遵命!”

不待白重贊言謝,劉承祐又目光柔和地瞧着他,輕笑道:“待白卿塞河功成,朕直接給你封侯!”

“謝陛下!臣必然竭盡全力,不負天恩!”白重贊當即拜倒。

看得出來,此時的劉承祐,對於白重贊,很有幾分欣賞。說着,又看向隨行的幾名滑州官吏,說道:“都聽到了嗎?此後除農耕之時,要全力支援河塞,有時間,多到堤岸上走走逛逛。朕雖委白卿署理河工,爾等爲州吏,河防修繕,也是職責。只要盡心王事,爲民謀利,朝廷絕不吝惜封賞提拔!”

“是!謹遵陛下教誨!”一干人等,自然恭恭敬敬地拜應道。

“走,我們到堤上去看看!”劉承祐招呼着衆人。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滑州判官,當即進勸,說工事之處,混亂危險,被劉承祐拒絕,說他巡視河塞工程,不是來做做樣子的,遠遠地走馬觀花看上一眼,也不是他的風格。

於是在將吏的陪伴下,劉承祐親自到堤上,看看材料,問問役夫,至傍晚時分,纔回到縣城,將躬親視事的明君風格,持續發揚。

“李昉,你在白馬走訪,有何收穫?”夜間,劉承祐將李昉召來,詢問。

李昉沒有隨劉承祐前往堤上,而是被派走訪民間,察問州事。聞問,李昉稟道:“滑州乃東京近畿州縣,民生整體還算安定,百姓雖不算富足,但也能稱安定。不過,官府有些怠政,黃河決口,就有官府疏忽,少繕防之故。

另,滑州獄中,所斷之案,所判之罰,有不少失之偏頗。臣調閱案檔,確實發現了幾件案獄,判罰量刑之輕重,值得商榷,且,都是郭使君在任時,所遺留......”

聽其言,劉承祐稍加考慮,對着李昉吩咐着:“這樣,你就不用陪朕去大名府了,留在滑州,擔任知州,整肅職吏,署理政務,清理獄案!你在朕身邊,接觸的都是軍政大事,如今,朕將一州事務交與你,擔其責,當無問題吧!”

對此,李昉看來是早有預料,沒有任何意外,迎着天子的目光,鄭重應道:“遵命!”

如此,皇帝身邊,又少了一名近臣。而劉承祐,在滑州待了一日,御駕起行,北上大名府巡幸。這是時隔三年之後,劉承祐再度踏上河北的土地。

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107章 殿試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314章 還京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27章 西京風波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416章 尾聲第176章 去鄴都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452章 皇孫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淺談兩點第412章 二王第74章 萬歲呼聲第375章 少林寺第79章 父子問對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33章 兩廣運動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121章 登乾元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59章 明貶實升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59章 元臣多鄙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6章 “座談會”第39章 長沙第52章 六穀土豪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66章 陷河陽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65章 制舉進展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461章 癲狂?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68章 二次北巡第195章 遼帝第415章 皇孫歸來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133章 延禧驛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88章 童謠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23章 老臣凋零第25章 李史合謀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240章 家宴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243章 不自知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82章 殺俘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